收藏 分享(赏)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2966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姚贝娜的好嗓子让许多观众熟稔,再加上甄嬛传风靡(m)一时的插曲,在观众还没喜欢够时她却迅速凋零,香消玉殒,令人扼腕(wn)叹息。B. 中华文明硕果累累(li),仰韶的彩陶、良渚(zh)的玉器、唐之金银、宋之陶瓷,元明清不甚枚举,这些手艺不经意间将生活艺术化,让后人仰而视之,诚惶诚恐。C. 古时过年两件事必办,放爆竹吃饺子。爆竹禁放这些年,年三十变着法儿尽可能给百姓准备一场晚会,多路精英荟萃(cu),载(zi)歌载舞,算是过年一景。D. 站在兵马俑(yng)坑前,我们看见的秦朝文物几近全部。细心倾听,甚至可以听见金戈铁马的嘶杀

2、声。这令人震惊的兵马俑,不过是秦文明中的沧海一粟(s)。【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将字音和字形合二为一,考查形声字里的易错读音,字形多为同音异形字或同音形近字,需平时分类识记,辅以练习。建议大家做好笔记整理,将自己容易记错,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出错的字音字形分类整理下来。B“累累”应读li li,“甚”应改为“胜” 。 C“载歌载舞”应读“zi”。D“嘶”应改为“厮”。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B. 鸡年春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呈现出强烈的“定制”色

3、彩:主旋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种必备元素杂糅,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C. 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D. 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项,逗号放到引号外;B项,冒号改为破折号;D项,问号改为句号。3.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推动伟大祖国实现了史诗般

4、的进步新中国七十年,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对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有主观和客观两种考查方式。做主观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试排时从同话题内容,时间、空间、逻辑推理,相同句式,代词,关联词语,起始句,总领句,总结句,标点的角度入手。而做客观排序题要结合以上思路,巧妙使用排除法。通读六句话可知,是做法,其余是效果,所以应当是首句,排除BD。依据“迎来了”,“

5、迎来了”可知应该相连。排除A。故选C。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过去的婚姻要讲个门当户对,这种观点虽属门户之见,但和今天人们看中颜值相比倒也没有太大问题。读书的乐趣很难和他人分享,因为读书更多的是获得一种心照不宣的快乐,安静地读,安静地体会,才更有收获。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学术问题,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很多,但还没有出现统一观点,我在这里存而不论。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战士的精神山高水长,长征为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高中毕业三十年聚会,同学们

6、济济一堂,他们有的人已成为社会精英,而更多的人只是普通工人,但彼此之间仍情浓如初。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使用不当,“门户之见”,学术、艺术等领域中维护自己所属学派的言论。此处望文生义,误把“门户”理解成“婚姻中的门户”,故错误。使用错误,“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使用对象一般是双向的或多向的。此处是单向的,使用不正确,可改为“心灵神会”。使用正确,“存而不论”,保留起来不加讨论。使用正确,“山高

7、水长”,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影响深远。使用正确,“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使用正确。使用错误,“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此处形容“同学们”,用错对象。故选B项。【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如“济济一堂”,句中用来形容“同学们”,就属于对象不当。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

8、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用明快简洁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B. 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短是消息的基本特征,行文简洁明了是消息写作的风格。消息写作中允许有较多的直接议论。C. 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一般是: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并可在文中穿插背景。D. 报道重

9、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历史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在这一方面堪称典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要认真分析句子中的语言。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平时多积累。本题中,B项,“消息写作中允许有较多直接的议论”表述有误,应是“少发或不发直接的议论”。故选B。6. 对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青丝染了霜烟,心事褪了红颜。(如懿传主题曲梅香如故)(对比)B. 此生,如纸般薄命。(延禧宫略主题曲雪落下的声音)(比喻)C. 爱恋依,爱恋依,愿今生常相随(西游记插曲女儿情)(反复)D.

10、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主题曲知否知否)(借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解答本类题需要根据不同修辞手法的特点,联系具体语句进行分析。A项,前半句“青丝染了霜烟”用了比喻,将白发比作“霜”;后半句“心事褪了红颜”用了拟人和夸张,心事使容颜衰老,没有使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故选A。7.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 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

11、胜感激!B.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 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 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B项中,“敝”是称呼自己的谦词,若用“敝校”,意为“我们学校”,色彩上是谦辞,所以运用不当,可以改为“母校

12、”。“躬”意为“亲自”,“躬临”不合语境,语体色彩也不合适,“不能躬临”可以改为“不能参加”。故选B。【点睛】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第,恰当利用词语的感情色彩。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的褒贬色彩很浓,利用得好,不但语言得体,还能产生极好的表达效果。有时还可以故意改变词语的褒贬色彩。第二,正确使用书面用语和口语。书面用语比较庄重正规,口语比较平和亲近,它们不分孰优孰劣,只是应当使用在不同的地方。第三,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对上级、长辈等应当使用敬辞,把敬辞用在自己身上就很可笑;谦辞要用在自己身上,把谦辞用在对方身上,就显得不尊重对方。第四,正确选用传达话语的手段。

13、要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选用不用的传达话语的手段。第五,根据场合、对象准确遣词造句。8. 下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下列对其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标识由数字“70”、时间“19452015”、“V”形的长城图案、5只飞翔的和平鸽构成,构图虽简但寓意颇丰。B. 以长城图案组成展现胜利的“V”字,既是对正义战胜邪恶的庆祝,也代表中华民族组成的钢铁长城,共同抗敌。C. 五只和平鸽,由远及近,展翅飞翔,表现对历史的纪念、对和平的向往,也象征五大洲人民浴火重生,共创美好未来。D. 和平鸽、“V”形的长城图案,既宣示了对和平的坚守,也隐含着正告近期蠢蠢欲动的

14、日本政客正视历史这一深沉用意。【答案】D【解析】【详解】D项无中生有。该标识以数字“70”,时间“19452015”,和平鸽,“V”形的长城图案为构图元素。体现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亦代表中华民族组成的钢铁长城,共同抗敌。图案上方为五只象征和平与希望的和平鸽由远及近展翅飞翔,表现对历史的纪念、对和平的向往,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点睛】此题考查图为转换的能力。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答题:准确有序,准确,依据题干对内容等方面要求进

15、行表述,切忌生拉硬拽;有序,说明画面要有整体意识,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字数不超的前提下力求全面。D项无中生有。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A.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和魅力。B. 长征沿线各地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活动中,广大干部群众讲述长征故事,歌颂长征英雄,践行长征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C.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演讲、座谈、回信等方式与青少年频频互动,对当代中国青少年给予了殷切期望,希望他们勇于担当、奋力开拓。D. 美国石油大亨和迪拜石油公司

16、将在迪拜成立合资公司开采石油,双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基本达成一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B项“长征沿线各地在中,广大干部群众”中途易辙。C项“多次”与“频频”赘余。D项“双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基本达成一致”语序不当,应是基本达成一致,并签署了备忘录。二、语言表达10. 仿照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组句子,要求内容相关,句式基本一致。1978年年底,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40年来,中国人民探索新路、发展经济,坚持对内改革,自力更生,把中国建成了世界第;大经济体!40年来,_。40年来,_。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在风雨中砥砺前行,迎来了

17、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答案】 (1). 中国人民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坚持对外开放,互通共享,使巾国成了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2). 中国人民重视合作、惠及全球,坚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助世界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如下问题:词性要相当。句子仿写四大禁忌:忌话题脱离话题,一指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结构要一致,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

18、致。修辞一致。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谐,不论语境色彩还是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求内容的哲理性和启发性。分析例句格式,“40年来,中国人民”,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主要写改革40年中国人民通过的不断奋斗,取得的巨大成绩等。11. 某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结合下图写一段解说词,介绍红军长征的大致经过和精神。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选自红军长征路线简笔图)【答案】答案示例:红军长征起于瑞金止于延安,行程二万五千里。途中,将士们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无数次战役,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是人类精神

19、的丰碑,它体现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某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结合下图写一段解说词,介绍红军长征的大致经过和精神。”“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然后要明确解说词就是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准确描述、渲染,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实情、状态和意义,力争收到宣传效果的一种说明文体。这就告诉我们解说词最基本的特征是语言口语化、具有选材和感染性。解答此题就要关注箭头的指向或包括的地点,注意表述的先后顺序。本题要求介绍红

20、军长征的大致经过和精神。所给的图是“红军长征路线简笔图”,从箭头的指向来看,可以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叙述,起点是瑞金,终点是延安,图中方框有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这就要求考生在转述的时候,要把方框的具体内容补充到每一个相关的经过中去。至于长征精神要调动学生对于长征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和所表现的民族精神等。最后要注意字数限制,把长征中重要战役表述出来即可。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多彩固原王楚笛和宁夏固原相识是一次计划外的邂逅。在天津机场坐上飞机的那一刻,我就一直在脑海中想象固原的模样。中国大西北、黄土高原西陲、典型的黄土地,地理书上的这些词汇集在一起,

21、就是我对固原简略的印象。我知道,包括固原在内的西海固一度被称为“苦甲天下”,在我的想象中,那里黄土裸露、千沟万壑、偏远闭塞,土地肯定是缺乏生机、单调灰暗的。然而,当飞机缓缓下降,透过舷窗俯瞰下去,眼前的一切和我的想象大不一样。初见固原,大地是绿色的。从飞机的舷窗往外看,湛蓝透彻的天空、伸手可摘的白云、满眼翠绿的青山、层层叠叠的梯田,让我很难将这座城市同黄土联系在一起。驱车前往市中心,道路两旁种满高大挺拔的白杨、细枝低垂的柳树、低矮繁密的灌木,还有五颜六色的鲜花在树下绽放,共同编织出固原的美丽容貌。固原就这样依偎在青葱翠绿的怀抱之中,安静平和。从固原市城区到固原市所属的泾源、隆德、西吉和彭阳四县

22、,都有畅通的高速公路,每一条高速公路都把人带向绿色的世界:郁郁葱葱的六盘山、溪水流淌的小南川、国家地质公园火石寨我在龙王坝遇到一位穿白衬衫的男子,一交谈,得知他是一名回乡大学生,带领乡亲们用心经营,竟在几年时间内,就将龙王坝打造成迷人的乡村度假景点。我还了解到,二十年前还是一片贫瘠高原的彭阳县,现在竟已有极高的森林覆盖率。这不禁让我感叹当地人民的创造力与执行力。傍晚时分,站在以梯田景色闻名一方的金鸡坪前,放眼望去,夕阳下绿色、橙色的梯田互相交织,构成一幅美丽的大地图画。这使我想起固原朋友和我讲过的话:“固原这个地方啊,都说土地贫瘠,什么都种不了。可我们不信啊,大家都铆足了劲,想尽办法植树种草。

23、你现在看一看,很多南方的树在这里都长得很好!事实证明,只要一茬接着-茬干,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建设好美丽家园!”一般来说,来固原的大多数游客,都是冲着这里的红色革命历史而来。站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天台上,眺望对面山头的红军长征纪念亭,头顶飘扬的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为当年红军不畏牺牲的精神而高歌。举目望去,几只飞鸟掠过蓝天,淡淡的云朵仿佛挂在浅蓝色的幕布上。“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诗情画意浮现在眼前。大名鼎鼎的将台堡就在不远处。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在彭阳县乔家渠村,我还见到当年接待毛主席的乔生魁老人的孙子一乔德雄。当年的老窑洞

24、,如今已改成毛主席宿营暨彭阳县革命纪念馆,乔德雄全家则住进老窑洞对面新建的三孔砖结构宽敞窑洞内。乔德雄告诉我,自己不愿意搬走,就想留在这里,就近守着这块革命圣地,把中国革命精神一代一代传颂下去。随着对固原了解的增多,我对固原的黄色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固原的黄色不仅指的是深厚的黄土,更是这片黄土之上孕育的灿烂文明。那条橫穿固原的战国秦长城,虽然只剩下一段蜿蜒的土坡,却记录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屈不挠顽强屹立的精神。固原博物馆内收藏的鎏金银壶、琉璃碗等珍品,引发着人们对这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曾经繁华的无穷想象。还有鼎鼎有名的须弥山石窟,成为古丝绸之路繁荣盛景和东西文明大交流大融合灿烂成果的见证者。几天的

25、走访见闻,让我看到一个生机蓬勃的多彩固原。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我遇到再走长征路的央媒记者,长征精神正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身上传递。在固原市大力扶持的“四个一”林草产业示范园,我看到“一棵树、一株草、一朵花、一棵苗”的朴实发展思路,正使固原山川更加秀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在现代化的固原博物馆、修缮中的老城墙、被精心保护的秦长城,我更看到富裕起来的固原人对悠久厚重的文明传统的珍惜与呵护。返程的飞机腾空而起,回头再看机翼下的固原,如诗如画,令人流连。我相信,固原人民一定会用勤劳的双手,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描绘出更加绚烂的画作。(有删减)1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6、( )A. 本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开头坐飞机来固原,结尾坐飞机离开固原,感受不同,心情也不同。B. 本文把描写与叙事融为一体,历史和现实熔为一炉,体现了作者思绪如泉、左右逢源的写作灵感。C. 本文语言朴素,平和易懂,与黄土高原朴实格调相适,体现了作者朴实无华、不事雕琢的文风。D. 本文以叙事写景为主,却善于以人物点染,回乡大学生和乔德雄老人虽着墨不多,却个性鲜明。13. 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第二段对“我的想象中”的固原景观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第四段引用“固原朋友和我讲过的话”有什么作用?14. 本文标题为“多彩固原”,试结合文本分析固原有哪几种颜色,各具有怎样的含义。

27、【答案】12. C 13. (1)和后文写到的眼前所见的蓝天碧水、生机勃勃的面貌作对比,衬托固原的美丽与美好。(2)揭示固原美丽山水和美好生活的原因,突出赞扬固原人民勤劳勇敢、勇于创造新生活的精神。 14. 固原是黄色的。她位于中国大西北黄土高原西陲,是典型的黄土地。固原是绿色的。如今的固原,到处是绿色,到处是美景,宛如塞外江南。固原是金(黄)色的。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她曾孕育灿烂的文明,她是东西文明大交流大融合灿烂成果的见证者。固原是红色的,固原是红军长征的结束点,是红军会师的地方,为革命战争年代作出了卓越贡献。【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28、鉴赏能力。选项涉及手法、结构、内容、主旨、语言等多方面,要由表及里由内而外,字斟句酌细致推敲,以便发现问题。常见问题有:无中生有、过度解读、遗漏信息、强加因果、时态错误等等。C项,“语言朴素”“朴实无华、不事雕琢”错误,本文语言虽然“平和易懂”,但并非朴实无华,有些地方辞藻华丽,语句优美。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答题方法为:首先概括相关段落的大意,其次明确和上下文、题目、主旨的关系,然后说出情感作用,最后点明语言修辞效果。(1)题干为:第二段对“我的想象中”的固原景观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属于自然景物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

29、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人 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结构上照应后文写到的亲眼所见的湛蓝透彻的天空、伸手可摘的白云、满眼翠绿的青山、层层叠叠的梯田的视野开阔、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美好画面。表达效果上,上下文(想象和现实所见)形成鲜明对比,丰富文本内容,衬托固原的景色优美怡人。主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固原以至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2)第四段引用“固原朋友和我讲过的话”有什么作用?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常见答题角度有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可以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答题格式为:

30、运用引用的修辞方法,既形象地描绘了,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这使我想起固原朋友和我讲过的话”可见结构上承上启下,既照应上文内容中写到的今非昔比的变化,又引出下文作者的议论“我相信,固原人民一定会用勤劳的双手,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描绘出更加绚烂的画作”“固原这个地方啊,都说土地贫瘠,什么都种不了。可我们不信啊,大家都铆足了劲,想尽办法植树种草。”可见表达效果上能增强可信性和说服力,同时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具有可读性。“你现在看一看,很多南方的树在这里都长得很好!事实证明,只要一茬接着-茬干,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建设好美丽家园!”情感表达上揭示固原美丽山水和美好生活的原因,突出赞扬固原

31、人民勤劳勇敢、勇于创造新生活的精神。【14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文章标题含义及作用的答题技法:(1)析标题字词。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2)析标题修辞。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3)析内容主旨。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感情,主题思想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4)析背景,线索。有些文章,我们需要了解文章背景或梳理出文章的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这样的文章,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本文标题为“多彩固原

32、”,试结合文本分析固原有哪几种颜色,各具有怎样的含义。只要概括出颜色和含义即可。先总结出颜色来:固原是黄色的。固原是绿色的。固原是金(黄)色的。固原是红色的。再结合颜色分析含义:黄色是本意,土地的色泽,意味着她位于中国大西北黄土高原西陲,是典型的黄土地。绿色代表生机和活力,如今的固原,到处是绿色,到处是美景,宛如塞外江南。金黄色的意思是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她曾孕育灿烂的文明,她是东西文明大交流大融合灿烂成果的见证者。红色的象征比喻义为:固原是红军长征的结束点,是红军会师的地方,为革命战争年代作出了卓越贡献。【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

33、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四、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34、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

35、,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部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日:“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减)注算器:竹器。推毂:荐举。僦人:承雇服役的人。1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邦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B. 夫以郑之贤

36、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邦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C. 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邦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D. 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邦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洗沐,沐浴。汉制,官吏五日一休沐,因借指休假。B. 黄老,即古代道教学说。“黄”,指黄帝;“老”,指老子。C. 秩,原指指官吏的俸禄,此处引申为官吏的品级第次。D. 太史公曰,是史记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补叙史事,表达作者思想。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37、,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庄名声远扬。他因解救张羽于危难之中,在梁楚一带名声远扬;因推贤纳士、为人谦逊被山东士人交口称赞。B. 郑庄喜好交游。他仰慕长者,结交天下名士,常常在长安城郊存放马匹,迎送宾客,夜以继日,唯恐不周。C. 郑庄仕途坎坷。他曾官至九卿,因武安侯、魏其侯廷议事件被贬为詹事;后遭司马安诬陷,曾一度贬为平民。D. 郑当时生性淡泊。他喜好黄老学说,廉洁奉公,只靠薪俸和获得的赏赐来供应宾客,去世后家中没剩什么财产。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2)“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答案】15. C 16. D

38、17. C 18. (1)他年纪轻官位低,然而和他交往知己都是他的祖父辈。(2)“客人到来,无论高贵低贱,不应将任何人拒之门外。”他对客人都以宾主的礼节对待,这是因为他很尊重地位低下的人。【解析】【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结合“有势”“无势”分析,句意内容对称,在“有势”“无势”前面需要断开,排除B项。“始”是当初的意思,表示时间;“始翟公为廷外可设雀罗”为“言”的内容,“言”后面需要断开,排除A项、D项。句意:凭着郑庄的贤能,得势时就有十倍之数的宾客,失势时就全没有了,何况一般人呢!下部翟公说过这样的事,当初翟公做廷尉时,宾客盈门;及至免职居家,门可罗雀。故选C。【16题详解

39、】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补叙史事”表述错误。应为“议论史事”。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项,“后遭司马安诬陷”一词没有依据,结合“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分析,只能说司马安揭发了此事。故选C。【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1)“官薄”,汉语词语,原指记录官吏功绩和经历的簿籍,后多指做官的资历;“游”,交往;“行”,辈,辈分。(2)“无”,无论;“执”,执行,施行;“以”,介词,因为;“贵”,意动,以为贵,此处可以意译为尊重。【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

40、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郑当时,字庄,陈郡人。他的祖先郑君曾经为项籍的属将;项籍兵败而死,郑君不久便归附了汉。郑庄以好行侠义之事而自喜。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

41、职务。每五天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城郊朋友之处存放马匹,以邀请和酬谢宾客,夜以继日,直至次日凌晨,还常恐怕应酬不周。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敬慕年长而德行高的人,唯恐不能相识。虽然年纪轻、官品低微,然而他交往相识的都是祖父一辈,并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逐渐升迁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至九卿中右内史之职。因为武安侯田虫分、魏其侯窦婴的议论,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没有贵贱之分,不应将任何人拒之门外。”他对客人都能以宾主的礼节对待,这是因为他很注意尊重地位低下的人。郑庄很廉洁,不喜欢置办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

42、人物品,不过竹器和食物而已。每次上朝,等候皇上的空闲之时,言谈中从没有不是称道天下的忠厚长者的。他推荐士人及其属下的丞、史诸官吏,谈到他们时确实津津乐道,饶有兴味,常常以贤于自己的事情作例证。与官属谈话,从来不以名字称呼属吏唯恐使对方受到伤害。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进献皇上,唯恐拖延。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道郑庄。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合武帝的意旨,不敢深入讨论是否妥当。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郑庄所任用的宾客成为大司农承雇服役的人,拖欠了很多债务。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不久

43、,又做了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经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数年之后死于任上。郑庄开始列位九卿的职位,清廉而能自我检省。后来中途被免去官职,家中贫困,宾客愈来愈少。等至在郡中任长官,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太史公说:凭着郑庄的贤能,得势时就有十倍之数的宾客,失势时就全没有了,何况一般人呢!下部翟公说过这样的事,当初翟公做廷尉时,宾客盈门;及至免职居家,门可罗雀。翟公重新担任廷尉后,宾客们又想去投靠他,翟公于是在门上写上大字说:“一死一生,才知道彼此的交情。一贫一富,才知道结交的实情。一贵一贱,彼此的交情才会显现出来。”郑庄的境遇也可以这样说,可悲呀!阅读下面论语中的选文,回答问题。【甲】子张问:“士何如斯

44、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乙】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注释:邦:诸侯国。家:大夫封地。19. 孔子认为士不达之时,该如何做呢?20. 翻译句子“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答案】19. 谋求安身立命的本领,追求自己能有值得他人尊敬的知识。 20. 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努力去追求值得被别人知道的才德本领。【解析】【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

45、析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孔子对子张的教导,从文中答问来看,子张显然是把“闻”和“达”搞混了。孔子进行了详细论述,认真区分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帮助子张端正观念。我们应该认识到,好名声固然重要,但“名声”只是实际行动的附属品。如果一个人真的有道德,他获得了名誉,接受了奖赏,那我们说这是实至名归;如果他没有道德,只有名声,那这名声就是徒有虚名,追求虚名就会有损美德。“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并非不想专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2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患”,担心,担

46、忧;“莫”,没有人(代词);“不患莫己知”,正常语序应该是“不患莫知己”(宾语前置句);“求”,追求;“可知”,值得被别人知道的本领。参考译文:子张问:“士要怎么样才可说是通达了?”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呢?”子张回答说:“在诸侯的国家一定有名声,在大夫的封地一定有名声。”孔子说:“这是有名声,不是通达。通达的人,本质正直而喜爱道义,体会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时常想到对别人谦让。这样的人在诸侯的国家一定通达,在大夫的封地也一定通达。”(论语颜渊)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知道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论语里仁

47、)(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古意唐李颀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蝟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注:蝟毛,即猬毛,比喻胡须稠密。磔,zh,张开。21. “事长征”的意思是 ,交代了“男儿” 的身份。22. 诗歌运用多种手法刻画“男儿”形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答案】21. 从事远征,边疆从军的“勇士”(或军人,将军) 22. 外貌描写,“须如蚜毛磔”,须发又短又多又硬,显出“男儿”勇猛刚烈的气概;心理描写,“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尽显刚勇犷悍的男儿本色;环境渲染

48、,“黄云陇底白云飞”。雄伟葬苍的塞上风沙,烘托出志在报国的硬汉豪士的形象;人物衬托,“使我三军泪如雨”,一曲出塞声,三军尽落泪,从侧面表现了铮铮男儿亦有思乡柔情。【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男儿事长征”,意思是,男子汉当以国事为重,从军远征。交代了“男儿”勇士或军人的身份。【2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具体考查塑造人物的手法。诗歌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通过人物的直接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神态),

49、以及间接烘托(环境、情节、人物的衬托)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形象特点。解答此题,先指出塑造人物的手法,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本诗刻画了一个从军塞上猛勇粗犷的男儿形象。从事长征的男儿是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幽燕一带人。他胡须又多又硬,勇猛刚烈,他在马蹄之下与伙伴们打赌比输赢,战场上视死如归,奋勇杀敌,令敌人畏惧。本诗塑造男儿形象,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相结合的手法。正面描写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须如蚜毛磔”和心理描写“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侧面衬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环境的渲染和烘托,“黄云陇底白云飞”,一种是他人的衬托,“使我三军泪如雨”,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含蓄而精炼。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50、即可。【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五、情景默写2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相符合的两句是“_,_”。(2)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_,

51、_”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3)李白的将进酒中似乎在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其实饱含失望与愤激的句子“_,_。”(4)琵琶行中“_,_”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答案】 (1). 相顾无言 (2). 惟有泪千行 (3). 鸿雁长飞光不度 (4). 鱼龙潜跃水成文 (5). 人生得意须尽欢 (6). 莫使金樽空对月 (7). 同是天涯沦落人 (8). 相逢何必曾相识 (9). 故不积跬步 (10). 无以至千

52、里【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惟”“潜”“樽”“涯”“曾”“至”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六、写作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树立起巍峨丰碑。历史不断向前,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班级召开以“发扬老红军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主题的班会,请你结

53、合与八十多年前的长征壮举有关的诗文、传说、人物或故事,联系现实,写一篇班会演讲稿。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走好我们的长征路同学们:红军长征,已经成为一个传奇故事。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八十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更是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时代我们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来鞭策自己,提醒自己。而长征精神就是这种力量,它能让我们走好自己的长

54、征之路!同学们,走好我们的长征路要发扬善于团结、甘于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的火种之所以能在中华大地传播,革命的力量之所以能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得以保存和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团结精神!对这种精神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更应深深溶化在我们的血脉中。我们要有容人容事的雅量,要有光明磊落的气度,闻过则喜,从谏如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用真诚赢得同学们的理解和信任,在学习合作中加深了解,增进团结,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努力创造一个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班集体。同学们,走好我们的长征路要发扬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的精神,战胜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各种

55、困难。年轻的毛主席,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他始终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生道路不会是康庄大道,而是曲折的羊肠小道,它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同学们,那我们怎么办?扬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巨帆吧,坚定理想,刻苦学习;面对困难,征服困难;一往无前地追求我们的人生理想!同学们,历史已载入史册,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目的就是为走好我们的长征路,最终实现我

56、们的人生梦想,进而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学们,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走好长征路,让我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命题方式:材料话题作文审题要点:1、本题是一个材料型的话题作文,话题为“发扬老红军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2、体裁:演讲稿。3、应用语境:班会。具体过程:一、抓关键词,理解“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内涵:敢于担当、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一往无前二、根据提示语,写作时要运用长征中的有关的诗文、传说、人物或故事等素材。体裁要求为班会演讲稿,这就表明这是一个交际

57、场景写作,注意针对的对象是同学,在写作中要体现这一点,语言运用要符合演讲的特点。参考立意:1、学习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2、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要有使命意识。3、自强不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4、一路高歌,不懈奋斗。结构示例:标题:学习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并列式结构1、采用呼告切入长征波澜壮阔的场面,点出长征精神,提出走好自己的长征路。2、长征精神一:使命意识3、长征精神二:团结奋斗4、长征精神二:自强不息5、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号召同学们继承长征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进而实现中国梦。素材链接片段素材:1、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

58、八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其留下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成为长征精神之魂。2、人生历程中要经历各种风雨和挫折,人生犹如长征,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久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既不能急功近利,寻找“捷径”,也不能在理想信念上摇摆不定,朝秦暮楚,以至于最后一事无成。同时,人生征途上有各种“拦路虎”阻挠着人生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足以让人一路披荆斩棘、克难攻坚,最终获得“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3、80年前的长征,条件极端恶劣,红军们吃树皮、嚼草根,缺吃少穿,还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但最

59、终实现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当前,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在实现理想目标过程中,要坚决摒弃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要务必改掉不劳而获、拈轻怕重的思想,更要抛弃怨天尤人、止步不前的思想。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让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成为打不倒的“小强”。诗歌素材:1、七律长征2、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故事素材:1、一袋干粮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

60、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2、吃骡子粮食吃完了,小董实在走不动了。他把枪放到马背上,突然看见了师长,他让我上马。可我怎么能让师长走路呢?我坚决不肯,于是他说,前面有个森林,到了那后,我们把马、骡子全杀掉,煮着吃。3、吃辣椒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4、冬天的艰辛一天陈小兰感到疲倦,便掉在队伍后面,拉着一匹瘦马,慢慢走着。忽然看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红军,冬天里,他有两片又

61、干又薄的嘴唇,黄黄的小脸,只穿着一双破不烂看的草鞋,脸冻得又红又青。【点睛】演讲稿的写作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演讲稿,其结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基本形态都是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1、开头也叫开场白,要先声夺人,富有吸引力,犹如戏剧开头的“镇场”,在全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主体部分要层层展开,步步推向高潮,其行文要在理论上一步步说服听众,在内容上一步步吸引听众,在感情上一步步感染听众。3、要精心安排正文的结构层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将演讲水到渠成地推向高潮,结尾要干脆利落,简洁有力,好的结尾应收拢全篇。4、卒章显志,干脆利落,简洁有力,切记画蛇添足,节外生枝,演讲时要使用一些演讲技巧,如眼神、肢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