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之实词虚词 考点解析 最新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必备的词汇,新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是主要范围。“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强调了文言实词的考查是动态的,即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考点解析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强调了文言虚词的考查重在两点上: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里的“理解”就是根据上下文解释某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这里的“常见”
2、,就是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要求非常明确。考点解析 3.文言实虚词的考查,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表明高考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是要求考生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读懂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脱离语境去历数哪个虚词具有哪些用法,哪些用法又分别有哪些含义。所以,我们一定要依据“文中”来答题。真题回放(2012年安徽卷)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值母病笃 笃:严重。B.向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C.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 真题回放(2012年安徽卷
3、)5.下列各组句子中,带颜色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遂发愤以卒 B.填淤则舟楫不通 木欣欣以向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D.既为方伯所知 月出于东山之上 秦王为赵王击缶 高考答案 4.D 5.A 解题思路 4.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级。根据前后语境,可以判断“度”,估测、估计。5.A.“以”相当于“而”,此处表修饰。可不译;B.表示承接关系,就/表示转折关系,但是;C.介词,向/介词,在;D.介词,被/介词,替。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判断句的“者”“也”“乃”,被动句的“见”“于”“为所”,宾语前置的
4、“之”,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抓住这些标志,就容易把握其意义和用法,辨析和翻译时要加以利用。如“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和“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两句的“所”,抓住第二句“为所”这个标志,就很容易发现“所”是与“为”结合,表被动,与第一句作为“所”字结构的“所述”的“所”用法不同。设问形式 文言实词: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正确的一项是。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文言虚词: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方法指津 文言实词通常包括名词、动同、形容词、数词。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
5、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是哪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具体讲,就是要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现象。(一)文言实词 方法指津 1实词常识(1)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假”就是“借”的意思)。所谓字的通假,是指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现象。通假字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中学浯文教材中为了解说和归类的方便与简化,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了这个范围)。通假字和本字本来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但是,在阅读时如遇到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小通的情况时,就要考虑到可能是通假字。方法指津 通
6、假字的基本规律是同音或近音通假,可分三大类:本字的声旁形体与借字的形体相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如“夙遭闵凶”中的“闵”通“悯”,“零丁孤苦”中的“丁”通“仃”(陈情表);再如“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的“坐”通“座”(鸿门宴)。本字的声旁形体与借字的声旁形体相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如“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中的“底”通“抵”(报任安书);再如“距关,毋内诸侯”中的“距”通“拒”(鸿门宴)。本字和借字的形体不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如“令将军与臣有郤”中的“郤”通“隙”(鸿门宴)。方法指津 (2)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最常见的一种文言现象。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二是指一个词可能
7、属于不同的词类。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单木的茎或根。“道”的本义就是指道路。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由词的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所谓问的比喻义,就是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坏人的亲信、党羽”。方法指津 (3)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由于是词义的演变,我们不能够轻易地依照现代词义去解
8、读。因此,我们应该掌握这种词义的演变情况:词义扩大。如“皮”,本义指“兽皮”,现指“植物动物表面的一层组织”如“树皮”“封皮”。有利用通感方法扩大的,如“甘”,原义是“美”“甜”,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甘心情愿”由只表某一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整体的,如“秋”,泛指“秋天”。后扩大到指“一年”,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由专名扩大到通用名的,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方法指津 词义缩小。有表示范围缩小的。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专指“妻子的配偶”。有词义义项减少的,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的意思,如今只剩下
9、“劝说”这一义项。“让”字在文言文中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只用前一意义了。词义转移。“币”古代指礼物,现在指“钱”;“慢”古代是“怠慢”之意。今义与“快”相对;“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这些例子涉及事物的转移、动作的转称、范围的转移和词性的变化等。词义弱化。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用“很”字。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了;“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仪表示“埋怨、责备”,方法指津 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表示“责备”。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感情色彩变化。如诸葛亮
10、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在古代表示“社会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本来没有贬义,但现在却用来表示“道德败坏、品行恶劣”,变成纯粹的贬义词了。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寡”改说“少”等。方法指津 (4)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意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的。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为偏义复词,用义偏在“界”,不在“同”。方法指津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如:“今有一人。八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
11、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需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要区别开来。如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不相从许”。“专由”,就是说“自专”或“自由”,“从许”即是“相从”“相许”,此为同义复词。阅读时,遇到偏义复词,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什么语素表示词义,什么音素不表示词义,然后予以正确解释。方法指津 (5)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变了读音。对词类活用的考查大多出现在句子翻译中。所以后面再作专门讲解。方法指津 2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
12、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的考查,都涉及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可以说文言文阅读的最大障碍来自实词,值得我们重视。近几年高考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见于课文,因此要明确常见实词的范围,重点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还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如:(1)字音推断法。如果在文中根据词语的本义或引中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推断出符合语境的意思,也就是通过同音通假求得本字。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不);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a项“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中“反”通“返”,为“返回”之意。方法指津(2)字形推断法。在文言文中,形声字
13、、会意字占总字数的80左右其义符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冀得一归觐”中“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成分大体可“猜”出与“见”有关,借助上下语境,可推断这里是“拜见父母”的意思。(3)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阅读中完全可以借此来推断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两句话句式整齐,且前后语意基本相同,由此可由“用”的含义推断出“以”的含义。方法指津(4)语法推断法。即借助语法结构规律来推断同性,进而推知其意义,例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一句中“渔樵”作谓语,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5)联想
14、推断法。常用的联想法有课文联想法和成语联想法两种。如2011年高考重庆卷第8题a项“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中的“听”和d项“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中的“籍、顾”分别解释为“登记”和“回头看”,如果不能确定,可以联系到教材鸿门宴中“籍吏民,封府库”和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对“籍”“顾”两词的解释,那么就无须怀疑了;再如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9题d项“若济大水有舟楫也”和重庆卷第4题c项“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中对“济”和“爽”二词的理解,只要联系一下成语“同舟共济”和“屡试不爽”,那么可以毫不犹豫地断定解释是正确的。方法指津 (6)语境推断法。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15、”。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5题b项“以公少年易之”中“易”的理解,原文中“老吏曾腆侮法粥(同鬻,卖)狱”,而且陈希亮刚到任,所以“易”解释为“更换”为错误解释。再者“更换”是“易”的基本义,是望文生义之解,亦断为错。(7)猜读推断法。在上述几种方法难以奏效时,可采用“猜读法”,但这里的“猜读”不是瞎蒙乱猜,而是根据语境作出合理的推断,如“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仕归”句中赵颍昔为太守今为民,且年已八十,可知“致仕”应为“退休”之意。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还有多种,需要我们在阅读实践中归纳、总结。总之,理解实词含义既要注意“迥别”,还要注意“微殊”,不能“以今律古”。方法指津 (二)文言虚词
16、文言文中,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叹词都是虚词,代词也被看作虚词。从意义上看,实词的意思显得实在具体,能表示名称、动作、状态等;虚词表示实词(短语)之间、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结构关系以及语气,有的可以用现代汉语的词语翻译出来,有的不能。从功能上看,各类实问分别能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谓语等;虚词有的能充当状语(副词),有的与实词组合充当状语、补语(如介词),有的起连接词语或句子的作用(连词、结构助词),有的起标志作用(如宾语前置的标志)。方法指津 1虚词分类(1)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分类(以常用词性为标准)代词:之、何、其副词:乃连词:而、且、与、则、若介词:因、为、于、以 助词:焉、乎
17、、也、者、所(2)关联虚词 连接上下文句的连词:因、则、而连接词或词组的连词:而、以、与连接词或词组的介词:于、以、乎、与、为 方法指津(3)几个常见的双音节虚词 得无:表示反诘、怀疑或揣测的副词,译为“莫非”“莫不是”。否则:“不是这样,就”的意思。何其:多用于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的副词,译为“多么”。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恐怕”,与“乎”构成反问语气。以上双音节虚词虽在历届高考中未设题考查,但在文言阅读考查材料中时有出现。掌握它们,有助于理解文意。方法指津 2准确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1)语境推断 常见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
18、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2011年高考安徽卷第5题c项“因杂出经义目试之”中的“因”易误解为“因为”,而结合上文“伯兄骤闻而骇之,曰”和下文“俄顷而就”可以看出,此处连接之意明显,应作“于是,就”讲。方法指津 (2)词性界定 有些文言虚词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11年高考安徽卷第5题a项句“以其顽,闭之空室中”中“之”用在动词“闭”后作宾语是代词,而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法显然不同。(3)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究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文言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19、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以”和“而”相对,可见这里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方法指津 (4)句位分析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如“也”,句末助词,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5)关照全句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作用或表语气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之”字在“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用于主谓结构,表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而在“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句中作定浯后置的标志。这两个“之”均为助词,只能从语法作用上把握。方法指津 (6)分析搭
20、配 虚词跟其他句子成分的搭配关系,也决定了它的用法。如“以”字的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后面是名词、代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如兰亭集序“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中“以”与后面代词“之”构成介词结构,表原因;在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中“以”用在动同前,为连词表目的。(7)代入检验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用法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方法指津 命题规律 由近几年全国高考题看,对文
21、言实虚词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常见的实词和虚词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2011年新课标地区所有考卷均考到实词,八个省份考查了虚词,全国i、卷也都考查了实词。在实词考查中,既有课文中出现过的,如大纲卷中的“延”,重庆卷中的“籍”“且”,湖北卷中的“离”等,也有文中没出现过的,如四川卷当“置身”讲的“厕”和湖北卷当“死亡”讲的“物故”等;2011年全国各地试卷中:考查的虚词有“以、之、而、所、何、乃、其、与、于、焉、因”等,其中“以、而、于”不止一次出现;古今异义的复合词在个别省份也有涉及,如2011年天津卷的“漫漶”,湖北卷的“迫卒”、“物故”等。方法指津 2大多单独设题考查,一般是12题,赋分为3
22、或6分;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如上海卷是主观题,还有的在翻译句子时考查关键实虚词的意义或用法。3所考查的实词大多在课本中出现过,是平时学习中接触较多的;对虚词的考查,多引用教材中的例句来与所选阅读材料中的句子放在一起加以比较。4选材范围不断扩大。文言文考查多年来以“人物传记”为主要题材,近两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一些说理文时有出现。如2011年北京卷、天津卷、山东卷等,福建的记游散文。5今后高考对文言实虚词的考查,在能力要求、题型和分值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实虚词综合考查和淡化虚词词义的确定而强调用法分析是大趋势。解题步骤(一)实词 1依据课本培养阅读能力,借助课本中文言文梳理、积累文言知
23、识,编织出知识网络;研习120个常用实问的各种义项。所有文言知识的考查都能在课本中找到答案,甚至有部分考点考查直接引用了课本中的句子,所以课本最重要,首先要把握的便是课本,不要离开课本埋头于题海,在复习迎考的最后阶段也必须加强课本的阅读。2在立足课内强化积累的基础上,课外也要多读多译。增强语感,因为课内注解详细,与读没有注解的文言文,感觉是大不相同的。多读文言文,把那些文句流畅、语言丰富的文段尽量背下来,多读多背就能形成敏锐的语感。3训练科学的解题思路,培养迁移、推断能力。遇到疑难词句,要联系所掌握的知识,根据上下文意,寻求隐含信息,推断出词义,以训练推断能力。解题步骤(二)虚词 以上述对有关
24、文言虚问的解读为依据,我们的备考便会有的放矢。对策如下:1以本为本,归类识记 必须立足教材,掌握教材所列的训练重点,并分门别类,细化知识点。复习时把课文所列的常见虚词进行归类,例如:以代词为主的虚词有几个,以副词、连词、介词、语气词为主的虚词各有几个,这样就可以比较系统地掌握虚词的用法。2因文解句,因句解词 与积累实词、分辨句式一样,学习虚词必须树立语境意识,即把虚词放在句子中去积累,尤其对多义虚词的复习,一定要背熟相应的典型句子。解题步骤 3.区分虚实,明辨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由实词虚化来的,因此有的虚词有一定含义,甚至有的词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如“以”字多当介词讲,但也
25、常作动词“认为”讲。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其词性,进而确定其含义与用法。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中,前一个“之”字作代词“他”解,后者作助词“的”解。4古今比较,注意区别 文言文中的虚词有的古今意义相同,如“学然后知不足”中的“然后”与今义相同;有的现已完全消失,如作发语词的“夫”“盖”等;有的则古今发生意义变化,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或凭借,现在则表示结果了;又如“吾祖死于是”中的“于”是“在”的意思,“是”指“捕蛇这件事”,不同于现在的连词。解题步骤 5体察语气,特殊对待 古人称虚词为“辞”、“语助”,可见虚词在表达语气方面的重要性。一段文言文,如果没有虚词连缀其中,就会丢失
26、“性情”,失去活力。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几句托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不用虚词,就表达不出说话人在表面的自谦中隐含的抱怨和得意之情。学习文言文,要反复吟咏,体察虚词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如“夫”“盖”常表示发语,“者”“也”常表示提顿,“耳”“而”“已”表示限制,“得无”“无乃”表示推测、反问等等。6.顾此照彼,相互联系 学习文言虚词还要注意上下贯通,使之与其他考点互为佐证。如可与句式相联系,它们或是特殊句式的标志(如定语后置、宾语前置都有以“之”作标志的形式,“者”“乃”“则”是判断句的标志等),或是我们判断句式、理解文句的关键(如疑问代词“何”
27、,与其他词语组合所构成的重要结构能帮助我们借助语气体会感情等等)。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巩固练习
28、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令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
29、,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巩固练习 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巩固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素:平素 B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课:抄写 C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变 D故其俗一而不杂 一:纯一 2.下列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未及为而去/人
30、非生而知之者 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D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问征夫以前路 练习答案 1.B 对文言实词,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B项的“课”不是“抄写”,应为“学习”,注意该字的语境“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老师“讲章句”,学生“学习文字”)。练习答案 2.B B项的“而”都做连词,都译作“就”。A项上句“乃”为副词,译作“才”,下句的“乃”为连词,译为“竟然”;C项上句的“因”为介词,译作“用”,下句的“因”为连词,译作“于是”“就”;D项上句的“以”为连词,表目的,译作“来”,下句的“以”为介词,译作“把”。考点小结 文言文实虚词类题目是高考常考、必考内容之一。两题分值高达6分。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理解这类题目,特别要求我们沉得下心来,要强化记忆。同学们,切记:理解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贮备基础上的。没有一定的贮备,文言文的理解也是不可能的。最后,希望通过本节学习,同学们不会再对实虚词有畏难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