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选择题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但并未证实其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首先利用显微镜观察到 DNA 双螺旋结构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答案 C答案 22(2018广东江门一模)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其中一个步骤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关于混合培养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已被 35S 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B将已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C将已标记的噬菌体和
2、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D将未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答案 A答案 3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外,经过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在上清液中,DNA 在沉淀物中。由于实验结果是上清液有放射性,沉淀物无放射性,故实验时是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A 正确。解析 43(2018广东中山期末)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B艾弗里实验中 S 型菌 DNAR 型菌一起培养,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都是 S 型菌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D已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中,蛋白质已经失去活性而 DNA 仍具有活性答案 D答案 5解析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仅仅证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没有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A 错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过程中:在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 S 型细菌的 DNA 后,培养一段时间,由于 S 型菌的 DNA 能够将部分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因此添加 S 型菌 DNA 的培养基中,既有 R 型菌,也有 S 型菌,B 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 错误;加热易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但 DN
4、A 热稳定性较高,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DNA 仍具有活性,D 正确。解析 64(2018济宁一模)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B三个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C三个实验都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D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答案 D答案 7解析 三个实验中,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A 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都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B 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 错误;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有噬
5、菌体、小鼠、细菌,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D 正确。解析 85(2019泰安月考)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5S 标记的细菌;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H 标记的细菌;用 15N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以上四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B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答案 D答案 9解析 用噬菌体侵染细菌一段
6、时间后搅拌、离心,上清液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是细菌(其中含有噬菌体的 DNA)。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 标记的细菌,上清液是没有放射性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用 3H 标记细菌,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而用 15N 标记的噬菌体,含有放射性的物质是蛋白质和 DNA,即放射性位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解析 106(2019广州模拟)用 32P 或 35S 标记 T2 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
7、DNA 还是蛋白质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 32P 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C搅拌不充分会使 35S 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 35S 而部分可含有 32P答案 B答案 11解析 蔡斯、赫尔希用 32P 或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的大肠杆菌,从而可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是哪种物质在起遗传效应,A 正确;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会因为大肠杆菌裂解而被释放,从而使上清液放射性偏高,B 错误;如果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被 35S 标记的噬菌体随着大肠杆菌一起离心到试管底部,从而使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C 正确;实验结果表明 DNA 才是真正进入大
8、肠杆菌的物质,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 会因为半保留复制使得部分子代噬菌体带有 32P 标记,但被标记的蛋白质不进入大肠杆菌,故子代噬菌体不会含有 35S,D 正确。解析 127用噬菌体(31P、32S)去感染体内含有放射性标记 32P 和 35S 的大肠杆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元素是()A31P、32P、32S B31P、32P、35SC31P、32S、35S D32P、32S、35S答案 B答案 13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进入细菌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来自细菌。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噬菌体的 DN
9、A 含有大量的 32P 和少量的 31P,而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均只含有 35S。解析 148用甲种病毒的 RNA 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装成一种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A甲种病毒的特征 B乙种病毒的特征C丙种病毒的特征 D都不是答案 A答案 15解析 重组所得的病毒丙含有甲种病毒的 RNA,因此它所产生的病毒具有甲种病毒的特征。解析 169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 32P 和 35S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 B C D答案 A答案 17解析 脱氧核苷酸由磷酸、
10、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P 元素存在于磷酸部位;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 S 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 R 基中,所以用32P 和 35S 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磷酸和 R基团。解析 1810如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病原体的遗传实验过程。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A寄生于细胞内,通过 RNA 遗传B寄生于细胞间,通过蛋白质遗传C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D寄生于细胞间,通过 RNA 遗传答案 A答案 19解析 从图示可看出,将 RNA 接种在叶片上,叶片出现了病斑,而将蛋白质外壳接种到叶片上,叶片上没有出现病斑,所以该病原体是通过 RNA遗传的。病毒都是寄生在细胞内的。解析
11、2011将 R 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该小鼠体内 S 型、R 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是如图 1 所示还是如图 2所示以及对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21A最可能是图 1,小鼠的免疫调节致使 R 型细菌数量逐渐下降B最可能是图 2,小鼠体内的 S 型细菌最初来自 R 型细菌的转化,发生基因重组C最可能是图 1,死亡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 S 型细菌D最可能是图 2,小鼠体内 S 型细菌与 R 型细菌为共生关系答案 B答案 22解析 随着 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S 型细菌的数量变化呈“S”型曲线,而 R 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
12、着 R 型菌转化成 S 型菌,S 型细菌增多,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 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解析 2312(2018浙江嘉兴高三测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研究 DNA 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其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4A中噬菌体 DNA 复制的模板、原料、能量、酶均由细菌提供B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后进行放射性检测,悬浮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属于操作失误D细菌最终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含有放射性 32P答案 B答案 25解析 中噬菌体 DNA 复制的模板由噬菌体自身提供,A 错误;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 正
13、确;的结果是在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但是由于部分噬菌体的 DNA 可能没有侵入,在上清液中也会有少量的放射性,C 错误;细菌最终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不含放射性 32P,D 错误。解析 26二、非选择题13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2)为了充分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艾弗里还在培养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_,验证实验结果。(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法,进一步证明 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实验包括 4 个步骤: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用 35S 和 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
14、;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用数字表示)。27(4)_(填“能”或“不能”)在子代噬菌体中找到两条链都被 32P标记的 DNA 分子。_(填“能”或“不能”)在子代噬菌体中找到两条链都是 31P 的 DNA 分子。(5)用被 35S 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6)噬菌体的 DNA 连续复制 n 次后,含亲代噬菌体 DNA 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_。28答案(1)使 DNA 和蛋白质分开(2)S 型细菌的 DNA 和 DNA 酶(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4)不能 能(5)上清液(6)1/
15、2n1答案 29解析(1)艾弗里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 S 型细菌的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2)S 型细菌的 DNA 和 DNA 酶不能使得 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从反面证明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的物质是 DNA。(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一步证明 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该实验的步骤为:用 35S 和 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离心分离;放射性检测。解析 30(4)由于 DNA 分子复制时进行半保留复制,1 个 32P 标记的亲代噬菌体复制 n 次形成
16、的子代噬菌体中,没有两条链都被 32P 标记的 DNA 分子,有 2个 DNA 分子 1 条链是 32P,另一条链是 31P,(2n2)个 DNA 分子中两条链都是 31P。(5)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经过搅拌离心后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6)噬菌体的 DNA 连续复制 n 次后,得到 2n 个 DNA,含亲代噬菌体的DNA 链的有 2 个,所以含亲代噬菌体的 DNA 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 1/2n1。解析 3114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是_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2)该实验
17、是在_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_的化学成分。32(3)在对 R 型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_。(4)依据上图所示实验,可以作出_的假设。(5)为验证上面的假设,他们又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实验中加入 DNA 酶的目的是_,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33(6)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_,为此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该实验能够说明_。34答案(1)艾弗里及其同事(2)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转化因子”(3)分离并提纯 S 型菌的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4)DNA 是遗传物质(5)使从 S 型菌中提取的 DNA 水解 培养基中只长 R 型菌(6)蛋
18、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培养基中只长 R 型菌 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答案 35解析(1)由实验图解可看出,这是在 R 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 R 型菌和 S型菌的 DNA,是艾弗里及其同事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2)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而设计的。(3)该实验是将 S 型菌打碎,分离并提纯其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后分别加入到 R 型菌培养基中。(5)为了验证所作假设,又将能够水解 DNA 的 DNA 酶与 S 型菌 DNA 混合后加入到 R 型菌培养基中,结果培养基中只长 R 型菌。(6)要进一步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
19、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还需将这些物质分别加入 R 型菌培养基中,看结果是否只长 R 型菌。解析 3615某研究小组要探究黄瓜花叶病毒的核酸种类。实验材料: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健康生长的黄瓜植株、RNA水解酶(只会水解 RNA,不会水解 DNA)、蒸馏水、实验必需的器材。(1)实验步骤:选择若干株生长状况相似的黄瓜植株,分为两组并编号为 A 和 B;用_处理黄瓜花叶病毒,设法将核酸和蛋白质分离开,将获得的核酸平均分成两份,编号为 a、b;37用_处理核酸 a;用蒸馏水处理核酸 b;一段时间后用核酸 a 喷洒黄瓜植株 A 组;用核酸 b 喷洒黄瓜植株 B 组;再过
20、一段时间观察两组黄瓜植株的生长状况。(2)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结果:_;实验结论:该病毒的核酸种类为 DNA。实验结果:_;实验结论:该病毒的核酸种类为 RNA。38答案(1)苯酚的水溶液 RNA 水解酶(2)A、B 组黄瓜植株均出现病症 A 组黄瓜植株不出现病症,B 组黄瓜植株出现病症答案 39解析 本题实验目的为“探究黄瓜花叶病毒的核酸种类”;实验原理为:若病毒的核酸为 RNA,则用 RNA 水解酶处理病毒核酸,RNA 被水解,对照组(没有处理)出现病症,实验组(用 RNA 水解酶处理)不出现病症;若该黄瓜花叶病毒的核酸为 DNA,则对照组和实验组都表现出病症。(1)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因此要设法将核酸和蛋白质分离开,应该用苯酚的水溶液处理黄瓜花叶病毒。RNA 水解酶只会水解 RNA,不会水解 DNA,用 RNA 水解酶处理核酸 a,用蒸馏水处理核酸 b。解析 40(2)若 A、B 组黄瓜植株均出现病症,则实验结论是该病毒的核酸种类为DNA;若 A 组黄瓜植株不出现病症,B 组黄瓜植株出现病症,则实验结论为该病毒的核酸种类为 RNA。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