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霸优课》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2718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霸优课》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霸优课》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霸优课》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霸优课》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霸优课》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霸优课》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霸优课》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霸优课》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霸优课》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霸优课》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础组 时间:30分钟(共4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2016武邑中学期中材料一英国的立宪政体是新旧社会势力之间达到力量均势的历史结果。在英国社会内部,一方面,布尔乔亚阶级或市民阶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阶级为了保护市民社会和使民间社团组织的自主性不受专制国家的侵夺,并为了在政治上享有充分的权利与自由,起而与国君抗衡并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政治势力。另一方面,国君又仍然享有相当充分的权威合法性与尊严,这样,双方就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材料二明治维新的日本与1918年以前的德国,则属于一种特殊的“非典型的立宪政体”。在这种体制下,立宪只是一种现代性形式的政治符号而并不具有真正限制君权的实质意义

2、。尽管它们采取的是立宪政治的形式,但本质上仍然是权力集中运作的绝对主义国家。德国历史学家蒙森把它称为“伪立宪绝对主义”。以上材料均选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如何“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的。(8分)(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与日本立宪政体及其确立方式的区别。(7分)答案(1)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贵族的制衡;市民阶级和民间团体与政府的制衡;议会与内阁(首相)之间的制衡;党派之间的制衡。(2)政体: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日本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权力的不同或议会权力的不同,言之成理即可)确立方式:英国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日本

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确立。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英国的立宪政体是新旧社会势力之间达到力量均势的历史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贵族的制衡;结合材料中市民阶级发展的影响,联系英国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制约、不同政治派别的制约等回答。第(2)问,回忆教材知识可知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日本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回答“确立方式的区别”。22016衡水中学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对于公元前5世纪的欧洲人来说,“真正的民主”指理性的审判和权力的分享,还有各种其他的公民美德。但是,民主是一种公共美德,但不是唯一的美德,由希腊公民

4、选举产生的政府肯定存在着效率低下、腐败、短视、不负责任或被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所操纵,而且不能采纳公意所要求的政策。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正如卢梭所言,“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全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来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美塞缪尔亨廷顿20世

5、纪的民主化浪潮(1)根据材料,分析18世纪欧洲人对“民主”的认识与公元前5世纪相比取得的进步。(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世纪以来的法国对“真正的民主”的实践。(7分)答案(1)进步:民主由理性审判、权力分享、公民美德发展为自由、平等、博爱;政府由少数人操纵演变为必须接受公民的有效控制和制约;政府由不能采纳公意到必须保证所有社会成员表达公意。(2)实践: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拿破仑时期颁布民法典,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理性的审判、权力的分

6、享、公民美德”概括公元前5世纪的民主内涵。由材料信息“自由、平等、博爱”“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概括18世纪欧洲人对民主的认识。将两者对比即可体现民主认识的进步。第(2)问紧扣时间限制“18世纪”,结合书本知识梳理法国建立民主共和制的实践历程。其实践历程应包含法国大革命、一系列法律文件、民主制度确立等基本史实。32016冀州中学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915年,孙中山搞中华革命党,越来越重视对权威的尊重或者独裁的倾向。他的目的还是好的,他想把革命完成,建立一个有力的政党,采取军政、训政和宪政这三个阶段,达到他民主共和的期望。孙中山在中华革命党纲领中

7、明确规定“本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这个纲领一提出,国民党内部很多人抵制他,黄兴也抵制。这个组织于是变为国民党内的一个小团体,很孤立,在整个社会也很孤立。袁伟时昨天的中国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造成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之后“很孤立”的主要因素。(9分)答案(1)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国民党被袁世凯强行解散,必须重新组织以进行反袁斗争。(2)重视夺取政权和独裁倾向,小团体的做法;民主共和三阶段比较漫长;旧三民主义的缺陷;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缺乏建立民

8、主共和的社会条件。解析解答第(1)问“历史背景”的关键是明确中华革命党成立的时间是“1915年”,结合当时二次革命失败以及国民党的处境回答。第(2)问关于孙中山“很孤立”的主要因素结合材料可知,与当时很多人的抵制有关,另外还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以及三民主义的发展有关。42016衡水中学预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立下的遗嘱是:“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

9、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而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却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材料二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时说:“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尚未成功”的遗留问题和毛泽东认为“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依据。(9分)

10、(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先生“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新创”的民主思想的内容。(6分)答案(1)遗留问题:内阁频繁更迭,总统选举有名无实,民国初年政治形同闹剧;宪法规定主权在民,但革命后普通国民的选举、监督权没有兑现;土地税和土地国有制没有体现,妇女的参政权也没有落实。依据: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平等;建立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普遍平等的人权;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实现了人民的普选权;完成土地改革,改善了人民生活。(2)民主思想: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五权分立。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和史实回答辛亥革命未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表现即可,第二小问,

11、要依据建国后的史实回答。第(2)问,注意是民主思想方面的内容,据所学回答即可。能力组 时间:30分钟(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52016枣强中学热身材料一既然人们参加社会的重大目的是和平地和安全地享受他们的各种财产,而达到这个目的的重大工具和手段是那个社会所制定的法律立法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当共同体一旦把它交给某些人时,它便是神圣的和不可变更的立法权力的四重界限:第一,它们应该以正式公布的既定的法律来进行统治,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第二,这些法律除了为人民谋福利这一最终目的之外,不应再有其他目的;第三,未经人民自己或其代表同意,绝

12、不应该对人民的财产课税;第四,立法机关不应该也不能够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让给任何其他人,或把它放在不是人民所安排的其他任何地方。摘编自洛克政府论材料二孙中山非常重视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他一再强调国无法则不立,国家治乱一系于法,并提出立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民国立法要从实际出发,既要适应时代,又要符合国情;在内容上要体现民权主义立国精神,在方法上要行国民创制、复决法律之制;要切实维护法制的统一,立法务必根据大法,会议法律当与根本大法不相抵触。不管任何人,包括百官在内,凡违法的,一律追究法律责任治理国家,建官分职,任贤选能至为重要,我们要尽保护人民之责,为人民谋享受法律保护之幸福。官吏是国民的

13、公仆,要接受主人的监督,除国会代表国民行使监督政府的职权外,还需设立监察机关,专司监察,对官吏的失职违法行为进行弹劾。他说,民国即为人人共有之国家,则国家之权利,人人当共享,国家之义务,人人亦当共当。中华民国既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首当守法,从舆论。凡百官吏就职,必发誓奉公守法,不取贿赂;以后有违誓者,必尽法惩治之。摘编自孙中山法治思想谈(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洛克与孙中山思想主张的共同点。(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力图实现其法治思想的途径,并分析其法治思想的现实意义。(9分)答案(1)共同点:法律至上;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分权制衡等。(答出其中

14、三点即可)(2)途径:注重法制建设,重视立法;健全执法机关,选拔好官吏;设立监察机关,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力度;给予民权,人人知法守法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现实意义:有利于完善法律制度;有利于公正执法,违法必究;有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健全监督机制;有利于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懂法守法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比较两则材料可知,洛克与孙中山都重视法治,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提倡分权制衡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此回答“共同点”。第(2)问,根据材料中重视法制建设、重视选拔官吏和监察官吏等信息回答“途径”。孙中山的法治思想有利于完善法制,有利于公正执法和普及法律知识,据此回答“现实意义”

15、。62016衡水中学猜题材料一80年代以来,民主化潮流漫卷拉丁美洲,军人独裁者纷纷交出政权,让位给民选的文人政府。同时,民主化的潮流涌入东亚和南亚,菲律宾、韩国等实现了向民主的过渡。“斯拉夫东正教”地区的苏联和东欧集团各国,一个接一个转向西方式的民主道路,并在“中东伊斯兰教”地区引起强烈反响。正如L达尔蒙德所说,“当未来历史学家回首20世纪时,他们可能把这个世纪的最后四分之一视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民主躁动时期”。道路、经验与警示: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材料二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李普塞特认为:“民主较多国家的财富、工业化、城市化程度和教育水平的平均数要高得多。”依次而降,是“民主较少”的国家和“

16、独裁较少”的国家,而在“独裁较多”的国家这些指标处于最低水平。但也有许多学者对这种解释模式提出了挑战。特别是607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权威主义统治下获得了较高的发展水平。经济的高度发展与政治上的权威主义并行不悖。G奥唐奈就曾向李普塞特的“社会经济越发展政治民主的可能性越大”这一“乐观的等式”挑战。当代发展中国家民主化前提的再思考(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非拉尤其是苏东国家出现大规模的民主化运动。其实质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社会经济越发展政治民主的可能性越大”?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选择民主政治发展模式。(7分)答案(1)原

17、因:战后5070年代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经济与政治激励;亚非拉广大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与殖民体系的逐步崩溃;苏东国家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不完善与机制弊端;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以及苏东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实质: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化运动。(2)看待: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经济基础;但必要的政治威权也能对社会经济与民主政治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经济发展与政治威权孰轻孰重,要客观分析,理性选择。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注意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民主政治的发展要以着力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为前提。解析第(1)问,从时间信息入手,联系此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亚非拉的殖民体

18、系逐渐瓦解、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等知识回答“原因”。从“转向西方式的民主道路”角度分析“实质”。第(2)问,可以结合历代改革常识,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回答第一小问;从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模式、政治模式应服务于改善民生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72016衡水中学一轮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在1906年12月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五权指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这是政府的五项治权,这五权还要受国民的四项政权制约,国民有选举权、创制权、弹劾权和复决权。这种五项治权与四项政权完美结合的宪法才是理想的宪法。材料二余(孙

19、中山)对于此与革命方略相背驰之约法,又何为起而拥护之?此必读者所亟欲问者也。余请郑重以说明之故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袁世凯毁弃临时约法,即为违背誓言,取消其服从民国之证据,不必待其帝制自为,已为民国所必不容余为民国前途计,一方面甚望有更进步、更适宜之宪法,以代临时约法;一方面则务拥护临时约法之尊严,俾国本不因以摇撼,故余自六年至今,奋然以一身荷护法之大任而不少挠。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第七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态度及其原因。孙中山提出的有关民主国家的理念与孟德斯鸠的主张有何异同。(9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什么拥

20、护临时约法。为维护临时约法,孙中山进行了怎样的斗争?(6分)答案(1)态度:不满意。原因: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而临时约法是三权分立。相同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不同点:孟德斯鸠主张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与平衡;孙中山认为政府应有五项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这五项权力应受国民的四项政权制约,国民有选举权、创制权、弹劾权和复决权。(2)原因:临时约法是民国得以存在的法律依据;限制袁世凯复辟;当时没有更好的宪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斗争:张勋复辟失败以后,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孙中山发起了护法运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可知,孙中山主张“五权

21、分立”而临时约法主张三权分立,故孙中山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不满意。第二小问,结合孙中山和孟德斯鸠的主张概括异同即可。第(2)问,据材料“故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袁世凯毁弃临时约法已为民国所必不容”“甚望有更进步、更适宜之宪法,以代临时约法”概括“原因”,“斗争”据史实回答即可。82016冀州中学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法国的自由和我们的民族主义相同,因为民族主义是提倡国家自由的。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博爱的口号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因为我们的民生主义,是图四万万的

22、人幸福的。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摘编自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二讲材料二“夫卢梭诸大哲之微言大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魄还魂之宝方。金丹换骨,刀圭奏效,法美文明之胚胎,皆基于是。我祖国今日病矣、死矣,岂不欲食灵药、投宝方而生乎?苟其欲之,则吾请执卢梭诸大哲之宝幡,以招展于我神州土。”邹容革命军(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卢梭的“微言大义”,并说明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答案(1)态度:肯定、认同。原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统治腐朽;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洋务运动破产;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为世界典范,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任答四点即可)(2)“微言大义”:“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影响:卢梭的著作社会契约论传播到中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人民主权说”成为孙中山民权学说和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法国的自由和我们的民族主义相同,因为民族主义是提倡国家自由的”回答态度;结合辛亥革命的背景及法国大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回答原因。第(2)问,卢梭的“微言大义”即卢梭思想的核心内容;结合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史实回答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