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 1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成就 命题角度l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 卷)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 )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A B C D 考场错解B 高考资源网专家把脉 考生没有形成完整、准确的概念认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表现在的表述,是其意义,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作用,应排除。 对症下药A 2 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 ) A通过了关于建国
2、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考场错解A、C 高考资源网专家把脉 考生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内容把握不清。本题主要考查基础史实的掌握情况,A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通过的;B项是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C项是中共“十三大”的内容。 对症下药D3 )从中共八大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20世纪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种前进性表现在 ( ) 对社会阶段的认识工作重心的转移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 产
3、业结构的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A B C D 考场错解A 高考资源网专家把脉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时间界限,其次要理解“前进性”。所谓“前进性”是指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探索中趋向科学合理。在中共十三大上明确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之后实行改革开放,产业结构调整随之放开;所述内容是1949年确立的,故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症下药C4下列对我国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最恰当的评价是 ( ) 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我国依据阶级斗争这一主
4、要矛盾制定方针政策 C我国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实行了冒进政策 D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但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考场错解C 高考资源网专家把脉考生没有把握这十年探索的总体特征。注意时间限定19561966年”,A、B、C三项都是指这段时间内曾一度出现的现象,不代表全部。这段时间虽然出现过挫折,但也有一定成就。 对症下药D5 卷)在近代,西方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历史的进步。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们强大后,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带来战争和灾难。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之路,并日益成为捍卫世界和平与发
5、展的重要力量。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西方主要国家是怎样以不同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 (2)概述西方列强在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不同阶段对外侵略扩张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二十多年来取得了哪些重要的建设成就? (4)中国是捍卫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即使富强之后,也不会威胁别人,为什么? 考场错解审题不清,答题不全。 高考资源网专家把脉 本题是一道历史、政治综合题。回答第(1)问必须识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
6、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将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归纳为革命、改革和统一三种方式。第(2)问考查了对殖民主义扩张的历史阶段特征的认识,要紧扣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分析之。回答第(3)问要求有比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必须针对各小问作出相应的回答。回答第(4)问既要从政治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原因,还要从历史发展的史实去证明中国和平崛起的立场。 对症下药 (1)革命道路:英国资产阶级、法国资产阶级、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改革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统一道路: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 (2)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为推销商品,强占原料产地和抢占商品市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步伐
7、加快,分割世界殖民地。原因:资本主义制度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要求有足够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垄断资产阶级为获得巨额利润,垄断组织跨出国界,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扩张。 (3)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科技、教育
8、文化事业发展。 (4)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反对强权政治;主张睦邻友好,同各国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历史上中国长期遭受列强的侵略,在共同的反侵略斗争中,与各国人民互相支持。中国在成为强国后,是建设更加安全、繁荣和开放世界的重要力量。高考资源网专家会诊(1)正确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新中国历史上的转折地位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归纳、分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意义。(2)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正确性及其重大历史意义,掌握社会主义建设
9、新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3)全面掌握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举措,把握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历史地位。(4)要注意联系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联系减免农业税,体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考场思维训练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振兴民族工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 A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接管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C合理调整工商业D稳定物价统一财政1B解析: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并没有没收,对它们先是合理调整,后来是通过赎买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 对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全新课题的最完整表述是 ( )
10、A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 B完成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C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时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2A解析:B、D两项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C项反映的只是外交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的全新课题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二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故最完整的表述只能是A项。3 中共八大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是 ( ) A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3C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准确再现能力。 4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都
11、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 B CD4A解析:本题可采取排除法,只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故可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具体体现在 ( )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开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A B CD5C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于1954年,与题干的时间条件不符。6 20世纪的中国,出现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这三次变革之所以被称为社会巨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2)围绕上述根本原因,说出这
12、三位伟人分别提出了哪些设想?(3)孙中山的设想不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邓小平的没想能够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从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的设想是否实现,谈谈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6(1)根本原因:这三次都使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生重大变化,都对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一次变革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有利于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第二次变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三次变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环节进行
13、了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孙中山主张推翻清政府,把“平均地权”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土地纲领。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孙中山的设想没能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由于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改革开放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4)个人活动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才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如三位伟人的活动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有的个人活动由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则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个人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个人活动影响社会 同时又受社会制约。.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