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检测十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并确立美元的霸主地位,世界金融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的标志是()A美国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B雅尔塔体系的正式建立C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它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答案:D2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 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
2、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AB C D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既有利于美国对外资本输出,使得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又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均符合题意。答案:A3(2012浙江宁波模拟)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规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根据材料判断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应是()A维持汇率稳定 B消除贸易壁垒C提供发展援助
3、D促进自由贸易解析: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为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答案:C4由于西欧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坚持,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保留了关于特惠制和关税同盟条约,允许发展中国家采取保护本国工业的必要措施。因此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美国()A完全消除了贸易壁垒B完全实现了贸易自由化的目的C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但未能主宰世界市场D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未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题干材料表明,关贸总协定并未完全达到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的目的。但它却形成了以美国
4、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故A、B两项结论不对,D项结论前半部分与关贸总协定无关,后半部分结论错误。答案:C51957年签署的罗马条约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主要是指()A它规定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基本目标是创造“一个欧洲各国人民间日益密切的联盟”B它的基本内容是共同市场和共同的经济政策的形成C内容的核心是关税同盟和共同的农业政策D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罗马条约规定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基本目标是创造“一个欧洲各国人民间日益密切的联盟”。D项史实发生于1967年,而B、C两项是此后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内容,三者均与题意不符。答案:A6(2012皖南八校联考)自
5、从欧盟的前身欧共体成立以来,欧盟已发展成一个拥有27个成员国的国际组织。欧盟雄心勃勃,一方面不断加强自身一体化建设,一方面继续向周边扩大,希望将欧洲诸多国家融合成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实体。这一发展势头对世界的影响有()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利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A BC D解析:题干材料显示欧盟迅速扩大,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一个表现,它有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故正确;欧盟必将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正确。而世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和世界局势的和平与稳定。故表述错误。答案:B7欧盟的成立标志着()A欧洲
6、一体化的内容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B欧洲实现了经济政治一体化C欧元已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的货币D欧盟的经济、政治实力已超过美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欧盟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内容由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B、D两项结论错误,而C结论与题意不符,这一史实直至2002年才发生。答案:A8(2012山东淄博一模)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欧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快乐颂曲调,歌
7、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这段文字反映了英国对哪一趋势的消极态度()A经济全球化 B欧洲一体化C世界多极化 D贸易自由化解析:材料信息“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欧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这是对欧洲一体化的描述。答案:B9(2012山东东营模拟)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表示:“不希望东亚共同体成为一纸空谈。”表达了积极推进东亚共同体建设的愿望。这一提议得到了中国和韩国的积极响应,你认为有利于中、日、韩三国建立东亚共同体的积极因素有()相似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紧密的经贸联系相似的政治、经济制度21世纪历史发展的趋势A BC
8、D解析: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差异很大,这是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障碍,因此,错误,排除可知答案为C项。答案:C10下列关于世界经济影响较大的经济区域集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欧元成为整个欧洲的单一流通货币B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存在一些问题C东盟成员国的合作有力地维护了地区稳定D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B、C、D三项结论符合史实,而A项结论表述错误。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并非整个欧洲。答案:A11(2012山东济宁一模)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理解是()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
9、地的联系空前加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掌握主动权 两极格局结束为全球化发展减少了障碍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A BC D解析:是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言,是从实质而言,是从原因而言,因此都正确。答案:D12(2012广东佛山模拟)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主权正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此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信息化趋势 B全球化趋势C多极化趋势 D城市化趋势答案:B13假如你是一位墨西哥的农民,2010年参加了由5万多人在首都举行的反对全球化浪潮的游行示威。你反对
10、全球化浪潮的主要理由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实力的优势,掌握着主动权,往往是获利者墨西哥作为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底子薄、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成本高等原因,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发达国家把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迁到墨西哥,破坏了自然环境发达国家对墨西哥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引发生态危机A BC D解析: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最大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常处于不利地位。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环境破坏,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困难。答案:D14全球化并非经济发展的“避风港”。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经济危机的传染性空前增强促使更多的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扩大发展中
11、国家面临挑战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史料论证能力。材料其实要论证全球化的不利影响,是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不符合题意。都是全球化的不利影响,都符合题意。答案:D15(2012江苏南通模拟)下面是19911993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单位:100亿美元)表,对其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1991年1992年1993年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世界353355376378375370发达国家25025926527025625371%73%70%71%68%68%发展中国家1039611110811911729%27%30%29%32%32%A.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B世界经济呈
12、现出区域集团化的趋势C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无足轻重D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解析:分析材料联系所学,A项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正式成立,与材料中涉及时间不符;B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点;C项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无足轻重说法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6分,第17题14分,共40分)16(2012山东德州一模)墙,行阻隔之效;桥,有沟通之用。中外历史上,既有有形的墙与桥,也有无形的墙与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人合作,开展翻译活
13、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中西方交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概括当时中西交流的特点有哪些?(6分)材料二1930年6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提高约75种农产品和925种制造品的关税率结果引起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仅从1931年9月到1932年7月,就有48个主权国家增加关税,26个国家实行定额进口和公开禁运这就必然减少美国农产品的出口,加剧美国的萧条。刘绪贻美国通史罗斯福时代19291945(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各国提高关税造成
14、了什么后果?为消除贸易壁垒,二战后初期国际社会做出了什么样的制度性安排?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材料三(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林墙的修建反映了当时欧洲局势的什么特点?欧元的诞生对欧洲的发展起到怎样的”桥梁作用”?(6分)材料四有专家指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时,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时,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4)近30年,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的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6分)(5)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出哪些启示?(2分)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
15、等各个方面。第(1)问材料信息明确,直接归纳即可。第(2)问考查19291933经济危机各国提高关税引发的后果和二战后的改进措施,实际考查关贸总协定的签订及其作用。第(3)问是对教材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第(4)问考查中国融入世界的步骤及其经验,注意时间的起止限定,经验从思想解放、抓住机遇、从国情出发制定策略等角度分析。第(5)问“启示”根据前面的材料信息归纳。答案:(1)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或欧洲的近代科技);中国儒家经典(思想)。特点:平等的交流;双向的相互借鉴;以宗教的传播为媒介。(2)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经济危机;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1947年,美国、中国等国签署关税与贸易
16、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或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削减关税,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维持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和扩张。(3)特点:两极格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冷战对峙。作用:促进欧洲经济稳定发展,推动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增强欧盟内部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带动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进程。(4)三个节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十四大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5)提示:从沟通协调
17、,合作交流、开放共赢促进共同发展的角度回答即可。17(2012山东济南一模)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依据材料一
18、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6分)材料二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 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 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概括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4分)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
19、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此出现了以下两种议论、看法。看法一:“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看法二:见漫画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3)你赞同哪种看法?依据材料概括其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分)解析:本题从全球化的角度考查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并逐渐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的过程,要求对当今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认识。前两问关键在于准确分析材料,第(3)问在概括观点进行分析评价的时候,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辩证地分析。答
20、案:(1)美洲开始沦为欧洲的殖民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产(或文明)的交流和传播,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人类走向整体世界,促进了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型。(2)现象: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或:交通、通讯的发展)。(3)看法一:经济全球化(或“地球村”的出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理由:如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看法二: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加速了其资本的扩张,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理由: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有优势(或具有资本技术优势,控制着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往往是获利者;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