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2662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9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23年茂名市高三级第一次综合测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

2、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为二里头遗址平面布局示意图,由此可知该遗址()A可用于研究礼乐制度的产生B可印证最早国家形态的出现C体现了阶级出现明显的分化D证明了青铜器制造业的成熟2两汉时期,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边郡。在边郡辖区,既设置太守、边郡都尉等流官,又设置侯王、将相等土官;边郡太守缴纳境内的田赋和口赋等赋税,可减可免;同时要求蛮夷君长解纳土贡,形成了边郡“以其故俗治,无赋税”的局面

3、。这些措施()A推动了土司制度的确立B加强了汉王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C确保了民族关系的稳定D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3晋武帝司马炎下诏:“士庶有好学笃道,孝悌忠信,清白异行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敬于父母,不长悌于族党,悖礼弃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罪之。”孝文帝元宏下诏说:“推贤而长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两则材料均说明了()A统治者旨在维护封建等级秩序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C少数民族政权受中原文化影响D察举制仍是主要选官制度4两宋时,中枢政治运作通常以君主朝堂听政形式进行。但南宋宁宗常不临朝,重用史弥远为宰相并长期兼任枢密长官,文书奏状多直达于史弥远,时人评价

4、道“知有私室而不知有公朝”。由此可以推知,宋宁宗时期()A变革制度有效抑制武将势力B权相专横改变政务处理机制C君主权力受到冲击渐趋弱化D权力集中有效提高行政效率5江西省多山,粤闽农民素善耕山,至江西承佃者十居五六,“始则向田主佃田,饵以现银数两,名曰退价,又曰顶耕,必令业主写立退字付执。继则多贪退价,将田私佃他人。竞有以一主之田,分佃至数十人,甚至任意典卖”。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政府对土地的交易管理严格B粤闽地区人地矛盾突出C土地租佣关系的流动性增强D跨地区经济活动成主流61905年,清廷正式下旨立停科举的同时,要求各省于1906年、1909年、1912年举行优贡考试、生员考职和保送举贡,并

5、在1909年按惯例举行拔贡考试。1908年底,为了庆祝宣统即位,还照例开设了举荐孝廉方正特科。这反映出当时()A传统观念影响社会转型B科举制被用于笼络士人C统治阶层无意推进改革D新式教育受到民众抵制7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富强之基,本诸格致”的思想,并坚持“译书为强国第一义”。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主要讨论“中国无科学之原因”“科学与工业”“科学与近世文明”“科学历史之时代”等话题。重视科学思潮的兴起主要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工业的发展C民族危机的加深D思想解放的推动8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在江西专门做过十几次系统调查,其中以“调查”命名的著作就有寻乌调查调查工作反对本本主义

6、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等,多次强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些调查工作()A推动了民主革命深入开展B实践了阶级斗争的理论C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D缓和了国共两党的关系91949年1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中强调:“第一,在原则上,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这种立场是坚定不移的;第二,在执行步骤上,则应按问题的性质及情况,分别处理。”这()A使中共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B标志中国外交走向成熟C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具有灵活性D适应了解放战争的需要101978-1998年,我国城市数量由193个发展到671个,增加了2.48倍;而建制镇却由2173个发展到18925个,

7、增加了7.71倍,小城镇的增幅远远超过了城市的增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完成11“泛希腊主义”是一个现代名词,它的古希腊语词源有:Panellenes(“全希腊人”,“泛希腊人”),pantes Hellenes(“全体希腊人”)和pasa Hellas(“全希腊”)等词语。古希腊新喜剧诗人波赛狄波斯也曾说“希腊是一个,城邦有很多”。这说明古希腊()A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B城邦意识不断增强C具有民族认同的意识D民主政治初步建立12欧洲中古时代晚期,港口城市从远洋贸易中获取巨利,由于跨海远程运输风险

8、巨大,且集中投入巨大资金的需求和长期的耽搁、等待,使这些海运城市中的商人逐渐发展了以银行贷款作为基础的信用制度以及分摊风险的保险制度。这两个经济制度()A避免了远洋贸易的风险B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C引发了西欧的价格革命D迟滞了欧洲殖民扩张的进程13下表17至18世纪欧洲部分国家重要科技发明统计(单位:项)。据下表可推知,这些科技发明的出现()国家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英国17201718836法国26141516109德国7512855西班牙 002001荷兰052201A标志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B受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C推动了理性主义的迅速发展D得益于技术革命的推动1419世纪英国

9、保守主义政治家认为,英国议会制度非常好,它虽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尽善尽美的东西。如果选民扩大到“自私自利的大众”并实行多数人统治,就必然导致暴力、腐败、混乱、恐怖、信仰丧失、战争和军事独裁。这表明保守主义政治家意在()A维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实现社会的转型C推动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D保持贵族的统治15下表为 1928年、1940年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由此可知苏联()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1928 年425.1355118.2173301940 年1831.716592327.159564增幅(%)330.08367.2549

10、.0930.48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成效显著B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工农业比例失调状况明显好转D忽视了农村经济发展规律16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这表明当今世界()A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B发达国家逐步走向衰落C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重挑战D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经过战国、秦至两汉,作为差别性行为规范的礼,逐渐与公允性行为规则的法交融渗透,以至合流。礼法合流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一,两

11、汉建立以后,需要一种统一的学说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以纳全国民众的思想行为于一轨。其二,儒家以礼、德、仁政、爱人为其学说的支撑点。法家以一断于法,君主独治,术势并重为其学说的特征。外儒佯宽,内法实猛,外儒内法就是宽猛相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三,儒家讲尊尊,旨在确立君主、皇帝的最高权威。法家不仅同样讲尊尊,而且是极端专制主义的鼓吹者。在维护君臣上下长幼的等级制度上,二者是完全一致的。摘编自张晋藩著薪火集:中国法制史学通论材料二唐初统治者着眼于王朝的长治久安,逐步确立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立法指导原则。唐律疏议就标榜其以礼作为指导思想,礼的核心三纲五常便成为唐律的立法根据。凡是违背礼仪

12、规定的,都要严加惩处。如唐律名例律规定:“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列为“十恶”的“不孝”重罪,加以严惩。长孙无忌等人注疏唐律,往往直接引证于礼。如名例律疏解“大不敬”罪曰:“礼者,敬之本; 敬者,礼之與。”摘编自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第三版)(1)结合时代背景,概括材料一中汉代儒法合流的原因。(2)简析材料二中唐律如何体现“礼法合一”的特点。18图文互证是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关于推动新教发展的动力问题,有学者这样认为:“若说经济动力在新教崛起的初期阶段就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似乎并非如此。新教不仅在苏格兰、波兰和匈牙利等农业国同样

13、赢得了信徒,在经济停滞的北德意志也要比在经济繁荣的南德意志发展得更为顺利。而在法国,当许多封建领主和农民皈依新教时,巴黎和许多其他城镇仍坚定地信仰天主教。”以上材料摘编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上)(1)指出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理由。(2)引用图中的两个信息印证材料二的论述。并指出在历史研究中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历史地图。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战后西方各国都在原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相继实行了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渗入了计划内容的市场经济。一种以西德模式为代表,这种类型市场经济的功能只是根据对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应该优先发展项目的安排,提出

14、一些指导性的规划和设想。目的只是帮助企业减少决策时的盲目性,而绝无意参与和改变私人的分散决策现状。另一种类型以法、日模式为代表,在这种类型市场经济下政府可以运用其他的经济政策来引导或制约,从而可以促使计划得以落实。摘编自项扬战后西方各国市场经济中的计划调节类型及其特点材料二 1984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传统的计划经济观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国家计划不能包罗万象,一般不涉及微观经济活动的具体细节,而主要是组织经济的宏观平衡,管理的重点应转向制定和实现产业政策;第二,计划管理应当逐步实现以指令性计划为主向以指导性计划为主的目标过渡;第三,计划的实现不

15、一定都需要采取计划指标特别是实物指标体系,而应当更多地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参数来调节经济活动。摘编自张敦“计划经济”究竟是什么?历史与现实的考察(1)简要概括材料一中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中的两种计划调节类型的异同。(2)谈谈你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国和西方经济调节形式的认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分析近代中国如何抵御、反抗作为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帝国主义不断扩张、殖民,维系国家统一与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就是近代中国如何吸收、借鉴各种现代性因素,将其内化为中国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国家建设,寻找富强之道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内外形势下,形塑新的政治实践主体,破除各种政治、

16、社会与文化压迫,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平等与解放的历史;更是在古今中西纠缠不清的情况下,思考中国文化存续与更生的历史。摘编自王锐关于中国近代史叙事问题的思考:合富强叙事、阶级叙事、文明叙事为一围绕中国近代史的叙事问题,选择某一角度或者自拟一个角度,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角度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C【详解】根据材料“二里头遗址平面布局示意图中有贵族墓集中分布区,有宫城等”可得知体现了阶级出现明显的分化,C项正确;礼乐制度为西周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能体现印证最早国家形态的出现,排除B项;材料未能体现青铜器制造业的成熟,排除D项。故选C项。2D【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两汉

17、时期,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边郡,并且因俗而治,采取灵活的治理边疆的政策,这些举措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开发,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土司制度,排除A项;题干的主旨是两汉时期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而且其管理措施相对宽松、灵活,因此不是凸显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确保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3A【详解】晋武帝和孝文帝在评价人才时候都重视品行,主张父慈子孝,以儒家伦理作为评判标准,其意在维护统治秩序,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就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排除B项;材料不仅仅涉及到少数民族,排除C项;魏晋时期的主

18、要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故选A项。4B【详解】据材料“两宋时,中枢政治运作通常以君主朝堂听政形式进行。但南宋宁宗常不临朝,重用史弥远为宰相并长期兼任枢密长官,文书奏状多直达于史弥远”可知,南宋宁宗常不临朝,重用史弥远为宰相并长期兼任枢密长官,文书奏状多直达于史弥远,因而造成史弥远专权,对南宋中后期政局影响十分重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抑制武将势力,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南宋宁宗常不临朝,重用史弥远为宰相并长期兼任枢密长官,文书奏状多直达于史弥远”,未涉及君主权力受冲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B项。5C【详解】据材料“始则向田主佃田,饵以现银数两,名曰退价,又

19、曰顶耕,必令业主写立退字付执。继则多贪退价,将田私佃他人。竞有以一主之田,分佃至数十人,甚至任意典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佃农如果“不愿耕作”,可以随时“将田退还业主,接取原银”,业主“不敢留难”;而且佃农可以转让、出卖所佃得的土地,这些说明了当时土地租佣关系的流动性增强,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府行为,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佃农对所租佃土地的处理方式,未涉及人地矛盾突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跨地区的经济活动,排除D项。故选C项。6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05年,废除科举制之后,仍有科举考试在进行,这反映了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A项正确;科举制被用于笼络士人,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B项;统治阶

20、层无意推进改革,与废除科举制的观点相悖,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新式教育,排除D项。故选A项。7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提出一系列主张是为了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1915年以后中国进一步掀起重视科学的思潮,也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C项正确;西学东渐在明末就已经兴起,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科学思潮的兴起是由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思想解放运动对于科学思潮的兴起有推动作用,但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D项。故选C项。8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了解社会、制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为中国共产党克服教条主义错误、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推动民主革命深入开展起

21、到了重要作用,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这些调查工作推动了民主革命深入开展,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八七会议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排除C项;此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9D【详解】1949年1月解放战争尚未结束,中共中央在外交工作指示中强调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同时,要求执行过程中要按问题的性质及情况,分别处理,这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意在缓和中外关系,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条件,D项正确;A项错在“广泛”,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中国外交走向成熟,排除B项;新中国尚未成立,排除C项。故选D项。10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22、知,1978-1998年,我国城市数量明显增加,而且小城镇的增幅远远超过了城市的增幅,导致这一现象出现是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1984年展开,重点是对国企改革,排除A项;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完成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1C【详解】依据材料“全希腊人”、“全体希腊人”、“希腊是一个,城邦有很多”可知,强调的是古希腊人对民族的整体认同,说明古希腊具有民族认同的意识,C项正确;材料与人文主义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的民族认同,而非城邦意识,排除B项;材料与民主政治无关,

23、排除D项。故选C项。12B【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中古时代晚期,随着港口城市的发展,信用制度和保险制度的兴起与发展,这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奠定基础,B项正确;“避免了”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西欧的价格革命,排除C项;材料与欧洲殖民扩张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3C【详解】根据材料,17-18世纪欧洲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大量科技发明涌现,结合所学,近代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兴起,C项正确;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这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24、排除A项;17世纪至18世纪末,法、德等欧洲国家尚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材料所述科技发明的出现主要得益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非技术进步,排除D项。故选C项。14D【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英国保守主义政治家认为,英国议会制度非常好.如果选民扩大到自私自利的大众并实行多数人统治,就必然导致暴力.”及所学知识,可得知该保守主义政治家反对民主范围的扩大,意在保持贵族的统治,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维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英国17世纪已实现社会的转型,排除B项;材料中保守主义政治家反对民主范围的扩大,排除C项。故选D项。15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1940年苏

25、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出现增长,其中钢和煤炭的产量明显增加,反映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成效显著,A项正确;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说法错误,排除B项;工农业比例失调状况明显好转说法错误,排除C项;忽视了农村经济发展规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6D【详解】根据材料“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虽然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其全球事务的领导力受到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越来越多的限制。与此同时,其他力量中心例如欧盟、日本和新

26、兴大国又无力替代美国的领导地位,世界格局正在向多极化趋势发展,D项正确;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A项;发达国家没有走向衰落,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重挑战”,排除C项。故选D项。17(1)原因:封建大一统国家的需要;儒法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儒法学说具有一致性,都为现存政权服务。(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2)体现:以礼作为立法依据;以礼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以儒家经义注释法律条文。(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两汉建立以后,需要一种统一的学说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以纳全国民众的思想行为于一轨”,可以归纳为封建大一统国家的需要;根据材料“儒家以礼、德、仁

27、政、爱人为其学说的支撑点。法家以一断于法,君主独治,术势并重为其学说的特征。外儒佯宽,内法实猛,”,可以归纳为儒法各有所长,互为补充;根据材料“在维护君臣上下长幼的等级制度上,二者是完全一致的。”,可以归纳为儒法学说具有一致性,都为现存政权服务。(2)体现:根据材料“逐步确立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立法指导原则。唐律疏议就标榜其以礼作为指导思想,礼的核心三纲五常便成为唐律的立法根据。”,可以归纳为以礼作为立法依据;根据材料“凡是违背礼仪规定的,都要严加惩处。”,可以归纳为以礼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根据材料“长孙无忌等人注疏唐律,往往直接引证于礼。”,可以归纳为以儒家经义注释法律条文

28、。18(1)现象:欧洲宗教改革后教派林立。(意思相近亦可得分)理由:地图显示的时空是1560年的欧洲,并且有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天主教等信息,可见是宗教改革后欧洲教派林立,打破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任意2个信息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2)信息:从图2得知苏格兰地区主要分布的是加尔文教可印证材料二中“新教在苏格兰等农业国赢得信徒”;从图2得知北德意志地区主要分布的是路德教,可印证材料二中新教也在经济停滞的北德意志地区发展更为顺利”;从图2得知加尔文教在法国不占优势(法国主要分布的是罗马天主教),可印证材料二中巴黎和许多其他城镇仍坚定地信仰天主教”。(任意2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29、如何使用:对历史地图的来源及其所含信息注意甄别考辨;关注历史地图中的标题、时间、地点、图示、标注等内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把历史地图定位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查;图文互证(以文补图),将历史地图和历史文献相互印证。(任意2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详解】(1)依据图片可知反映的是16世纪中期欧洲的国家宗教,结合所学知识,历史现象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教派林立。理由是地图显示的时空是1560年的欧洲,并且有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天主教等信息,可见反映了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打破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教派林立的现象。(2)第一问引用图中的两个信息认证材料二的论述如:从图得

30、知苏格兰地区主要分布的是加尔文教,可印证材料二中“新教在苏格兰等农业国赢得信徒”;从图得知北德意志地区主要分布的是路德教,可印证材料二中“新教也在经济停滞的北德意志地区发展更为顺利”;从图得知加尔文教在法国不占优势(法国主要分布的是罗马天主教),可印证材料二中巴黎和许多其他城镇仍坚定地信仰天主教”。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历史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但对历史地图的来源及其所含信息注意甄别考辨;关注历史地图中的标题、时间、地点、图示、标注等内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把历史地图定位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查;图文互证(以文补图),将历史地图和历史文献相互印证。19(1)异:程度不同,前者政府运用计

31、划对市场经济的调控有限(干预有限),后者政府运用计划对市场经济的干预明显;手段不同,前者重在提出指导性的规划和设想,后者注重运用经济政策进行引导或制约。(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同:以间接的计划调节为主(都不同程度地在市场经济中渗入计划内容);目的都是为了稳定和发展国民经济;本质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任意2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2)认识:西方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增加计划指导,中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增加市场调节(减少计划干预);二者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二者都是在原有的体制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

32、义的本质区别,可以相互借鉴。(任意3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详解】(1)异:根据材料“西德模式只是提出一些指导性的规划和设想”“法、日模式政府可以运用其他的经济政策来引导或制约,从而可以促使计划得以落实”,得出两者的干预手段和程度不同,前者重在提出指导性的规划和设想,干预有限,后者注重运用经济政策进行引导或制约,干预明显。同:根据材料“西方各国都相继实行了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形成了渗入了计划内容的市场经济”,得出都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计划调节,在市场经济中渗入计划内容;结合所学,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目的都是为了稳定和发展国民经济;根据材料“在原有市场经济的基础

33、上”“渗入了计划内容的市场经济”,结合所学得出本质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2)认识:根据材料“西方各国都相继实行了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得出西方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增加计划指导,根据材料“国家计划不能包罗万象”“应当更多地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参数来调节经济活动”,得出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增加市场调节,减少计划干预;结合所学,二者都是对经济体制的改革,都是在原有的体制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结合所学,无论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的中国,都相互借鉴,综合运用市场和计划手段来调控经济,可见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34、的本质区别。20示例一角度:阶级叙事论述: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同阶级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农民阶级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来侵略势力,但受制于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失败。资产阶级发动了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但由于其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结论:综上所述,只有

35、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和具有先进思想引领的政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完全胜利。从富强的角度,在论述的过程中需要突出救亡图存的过程;从文明的角度,在论述的过程中需要突出中华传统文明对近代事件所产生的作用。【详解】根据材料和题干要求,学生从材料出处选择“阶级”“富强”“文明”三个角度进行叙事或者自拟一个角度(只有言之有理)皆可。如选择“阶级”角度,可从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反侵略、反封建的具体斗争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方面予以论述,至少应举两个史实且史实准确,两个史实都应与前面的角度存在有逻辑关系,即所举的史实都能支撑所选的角度,最后得出结论。如从富强的角度,在论述的过程中需要突出救亡图存的过程;从文明的角度,在论述的过程中需要突出中华传统文明对近代事件所产生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