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A部语文《屈原列传》导学案(1).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2645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A部语文《屈原列传》导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A部语文《屈原列传》导学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A部语文《屈原列传》导学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班级: 学号:_ _ _ _ 姓名_ _ 家长签字 第1课时)【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研习课文13节。 2、掌握文中“志”、“夺”、“属”“微”等重点实词、“于”“而”“之”等虚词和被动句等文言特殊句式。 3、初步感悟屈原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内心。【重点难点】 1、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翻译重点文言语句。 【前置性补偿】 1、初读课文,了解屈原的生平。2、背景简介: 课文节选自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它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

2、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品格,集中表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流露了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博闻强识( ) 屈平属( )草稿未定 谗谄( ) 惨怛( ) 谗人间( )之 靡( )不毕见 举类迩( ) 濯淖 ( ) 蝉蜕( )4、解释加点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 屈平属草稿未定( )平伐其功(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 方正之不容也( )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其文约,其辞微( )(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 )( ) 问题设计: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 )【新知探究】 1、一词多义1

3、)于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蝉蜕于浊秽( )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而王怒而疏屈平 (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则噪而相逐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于已 ( ) 蟹六跪而二螯( )3)之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夫天者,人之始也( ) 顷之,家居数岁( )马之千里者,日食一石( )句读之不知 ( ) 王甚任之 (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4)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 ( ) 若属皆且为所虏(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 属余作文以记之( )5)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其文约,

4、其辞微( )人微言轻 ( ) 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间( )2、翻译重点句子:1)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3、找出前3节中的被动句,并小结被动句的常见形式。4、文本探究:1)课文第一段重点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并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的如此简约? 2、研读第三自然段,指出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离骚的? 【形成性检测】1、解释加点的字1)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 ) 2)若属皆且为所虏( )( )3)则噪而相逐 ( )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5)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 ) 6)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3、翻译句子7)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