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政治(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单选题(共 30 小题,共 60 分)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文化,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2020年3月18日,合肥用最高礼遇“过水门”仪式,迎接载誉归来的抗疫英雄2020年3月22日,首部全面反映抗疫的20集电视剧在一起在上海首播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宁波舟山港率先恢复生产,对推动我国企业复工复产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4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十次委员长会议在北京举行ABCD2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2、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健身和全民阅读,使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这是基于()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人们的文化素养只能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培养出来ABCD3“读书,绝不只是为了混一张大学文凭,而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深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这句话说明()读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享受文化读书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3、读书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ABCD4西安“网红”景区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着力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所,带动了西安夜经济,已成为西安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地标之一。由此可见()经济决定文化,城市文化传承以经济为基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城市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是同步增强的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ABCD5美国的一位专家评论说:“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他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4、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因为()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决定的程度不断加深ABCD6阅读下面一组漫画。下列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有()家庭教育会潜行默化地影响孩子成长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生活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BCD7下列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的有()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
5、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ABCD8我们看电视剧,中间看到夹杂着许多广告。这种植入式广告是电视剧收入的要来源。植入式广告是通过文化传播的形式,在保证观众观看文艺作品的同时,让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达到企业品牌和产品宣传的效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广告文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被动的、无目的的广告文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BCD92020年4月23日,武汉洪山区启动2020年全民阅读活动,并同步开展书香战“疫”手抄书摘征集
6、活动,迎接第25个“世界读书日”。该活动围绕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统筹推进,旨在讲好武汉、洪山抗疫故事,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强大力量。举办全民阅读活动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阅读活动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ABCD10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表示,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
7、艳。这里强调了在对待各种文明时,我们要善于()尊重美,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欣赏美,做到相互融合、消除差异鉴别美,做到去伪存真、去劣存优追求美,做到包容互鉴、创新发展ABCD11在孔子学院的课堂上,加拿大小伙安东尼说:“狗是人类的朋友,忠诚、勇敢,在西方被当作家庭成员,吃狗肉的行为无法理解和接受。”此言一出,韩国学生当即面露尴尬。老师问安东尼:“在大部分印度人看来,西方人吃牛肉是不是一种野蛮行为呢?”这时,安东尼表情立刻就不自然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的文化要相互尊重和理解人们应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ABCD122019年1
8、0月21日,中法合拍纪录片论语导读开机仪式在法国巴黎举行。该片以中国儒家经典作品的第一部法文译本论语导读为线索,讲述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相遇、相识、交流、互鉴的历史故事,探索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共处共荣之道。这说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借鉴与逐渐趋同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中法文化的借鉴、交融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ABCD13针对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热播,一位学者评论说,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理想志趣的,因此纵使千百年后再读,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经典诗词反映了民族独
9、特的人文情怀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华经典诗词能使读者得到精神滋养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时代人们对诗词意蕴的感悟是相同的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华经典诗词能契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心ABCD14古装剧延禧攻略引发网友热议,该剧以贴合历史的改编、简约细腻的美感,成为暑期档“爆款”。除了考究用心的清宫布景、古典素雅的“莫兰迪”色调外,有细心的观众发现,剧中有不少非遗元素!刺绣、昆曲、缂丝、绒花、打树花透过荧屏让年轻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延禧攻略中的传统文化受到广大青年的追捧是由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源泉传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
10、感和归属感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ABCD15幽静雅致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周到悉心的人文关怀、正气充盈的家风家教在高明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都是隐性教育可以融入、嵌入、渗入的地方,只要用心用力用情,就能收到“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效果。这说明()人的教化离不开合适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人的文化素养是在生活体验中自发形成的文化对人的培育和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特点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决定性作用ABCD162020年6月11日上午,湖北省2020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云游非遗影像展”暨“首届荆楚非遗购物节”启动仪式在湖北省图书馆长江报告
11、厅举行网络大直播。此次“云游非遗影像展”,集中介绍湖北省部分传统体育类、传统餐饮类、传统医药类等22个非遗重点项目,展示抗疫中的湖北非遗力量和优秀非遗抗疫作品。举办该活动的目的是()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优秀文化ABCD17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大同云冈石窟,实地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他强调,“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这告诉我们()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延续民族文化根脉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
12、的根本动力保护文化遗产要以开发其经济价值为目标ABCD182020年5月19日,一场“国风二次元”创意融合的国乐演出在江苏昆山古戏台上演。本场演出以串烧的形式,演绎了包括茉莉花梦江南簪花吟等在内的十四首经典曲目。传统乐器与现代电声乐器完美结合,打造了一场夜间沉浸式情景表演的音乐盛典,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古典乐器的独特魅力。这说明()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和享用文化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BCD19机智过人未来架构师等科技类电视节目,改变过去以模式引进为路径、以天价明星为噱头的运作方式,将视线转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
13、火热实践,将镜头对准或老骥伏枥或青春张扬的科学家,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科技类电视节目的成功说明()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各种封闭主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ABCD20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让人们猝不及防。危难面前,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疫”,涌现出了一批新时代英雄和优秀文艺作品。疾风知劲草,大浪现英雄,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白衣天使们众志成城,逆向而行。战“疫”新歌你我约定近期在网上展播,用歌声赞美抗疫英雄。作品流露出强大的力量,传递信心,传递温暖,振奋人心,无不给人带来信心与希望。
14、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精神依赖物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优秀文艺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使人力量倍增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ABCD21我国拥有丰富的史学传统,从史记的五帝本纪,到当前的清史纂修工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记载从未间断。而另一个文明古国印度则因缺乏正式文字记载的信史和屡遭外族入侵而被马克思称为“印度人没有历史”。我国的史书典籍充分说明()A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B中华文化比印度文化更为优越C历史学是我国最具科学性的学科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22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新时期,展现出包容性、多样性、科学性的特征。许多新
15、工艺、新材料、新形式、新品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这对我们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启示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保证 对传统文化要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要把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充分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作为文化的主体ABCD23远方的家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的全新的旅游栏目。该栏目以“展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表达新生代的旅行态度,沟通多元化的文化价值,构建华语圈的心灵家园”为宗旨,以记者见闻的方式,展现中国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人物故事,深受观众的好评。这一节目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可,是因为()
16、该节目以旅游实践为依托表达了人们共有的生活情感 中华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已被所有观众所接受 该节目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自信 该节目以世界性的语言讲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ABCD24浙江历史文化的发展既是浙江人在独特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下的传承与丰富,也是一个不断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过程。同时,古越国人不断向外迁徙,使得包括中国南方在内的整个东亚和南亚,都受到古越文化的影响。这表明浙江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独树一帜,对外渗透 源远流长,独领风骚 面向世界,特色消融ABCD252019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发布会”指出,中华文明在
17、自身发展过程中,广泛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这充分说明()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ABCD26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千万里,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说明()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B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C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27“
18、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启示我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必须汲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尊重差异,和睦相处A BCD28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前所未有地重视老城保护与复兴、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其目的是()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彰显中华文化的个性和特点A BCD29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每年到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这说明()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传统习俗被称为民
19、族精神的火炬ABCD30有一次,王安石看到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心想,“明月”怎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于是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儿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这下子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B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30 多年前,深圳曾创造了 3 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并渐成高速
20、发展代名词。以改革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深圳精神,也开始走向全国。特区成立后,深圳凭借毗邻香港、地处粤南的地缘优势,改革开放先行者的政策优势,聚合全国“闯家”的人才优势,发扬改革创新、敢闯敢试的精神,使一个边陲小镇迅速蜕变成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深圳开始遭遇“高位过坎”的困难:不到 2 000 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聚集着近2 000 万人口,可利用土地面积少之又少,空间、资源、环境局限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吹响了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新跨越的冲锋号,逐步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
21、,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说明以改革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深圳精神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2 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我国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 5000 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和人类法治文明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典;适应当代人格权的发展趋势,改变了传统民法“重物轻人
22、”的体系缺陷,创设人格权编,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民法典和其他单行民事法律(以下简称“单行法”)的关系,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民法典是民商事法律,是一般法,其他单行法比如知识产权法、劳动合同法等等是其领域内的特别法。二者关系应该是,特别法有规定的优先适用特别法,特别法没有规定的则适用一般法。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按照民法典的精神和规定,修改现行的单行法;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单行法的作用,针对特定对象做出更加具体的制度安排。编撰民法典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2分)33阅读材
23、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 年 9 月 27 日至 28 日,以“文明照鉴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论坛设有 3 个分论题:一是东西方古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中国之治的深厚文化根基;三是中国之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主题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旨在推动不同文明对话,坚定不移推动世界朝着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1)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
24、的知识,阐明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原因。(8 分)(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结合相关知识,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两条建议。(8 分)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政治(文)(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单选题(共30小题,共60分)1、A【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选项都是文化活动,意在弘扬“抗疫”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精神,因此,都属于文化现象,正确。该选项属于经济现象,排除。该选项属于政治现象,排除。2、A【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而不仅仅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错误。培
25、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健身和全民阅读,使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这是基于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是由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符合题意。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而不仅仅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培养出来,错误。3、D【解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创造文化,排除;读书可以让人变成一个有深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可以让人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表明读书能够不断丰富人
26、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入选。4、C【解析】文化由经济决定,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发展经济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但不能说文化传承要以经济为基础,排除。“网红”景区大唐不夜城带动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西安夜经济的发展,这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正确。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步增强”的表述不当,排除。5、C【解析】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是文化斗争的重要内容,但不是我国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是我国的根本任务,故不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27、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因为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故正确。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而不是相互决定,故说法错误。6、A【解析】漫画告诉我们,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生活方式,家庭教育会潜行默化地影响孩子成长,符合题意。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自发的过程。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不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与题意不符。7、B【解析】“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
28、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符合题意;“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特点,不合题意;“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不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不合题意;“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符合题意。8、D【解析】说法错误,材料体现文化影响人往往是无形的、非强制的;符合题意,让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达到企业品牌和产品宣传的效果。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广告文
29、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说法错误,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9、C【解析】文化环境影响人,围绕抗疫举办全民阅读活动能够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良好氛围。正确。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错误。围绕抗疫举办全民阅读活动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战胜疫情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正确。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不起决定作用。错误。10、B【解析】材料中,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强调了在对待各种文明时,我
30、们要善于尊重美,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追求美,做到包容互鉴、创新发展,正确。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消除差异”的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不是强调鉴别美,去伪存真、去劣存优,排除。11、C【解析】本题考查了文化的多样性。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故错误;材料表明东西方文化各具有特色,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文化应相互尊重和理解,入选;材料强调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而不是认同本民族文化,故不选;故本题选C。12、D【解析】该片以中国儒家经典作品的第一部法文译本论语导读为线索,讲述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相遇、相识、交流、互鉴的历史故事,探索当今
31、世界多元文化共处共荣之道。这说明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法文化的借鉴、交融既有利于两国文化的发展,也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借鉴,共同发展而不是逐渐趋同,错误。对本民族文化要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错误。13、C【解析】材料不能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经典诗词反映了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故不选。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至今仍为我们所喜爱,这表明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华经典诗词能使读者得到精神滋养,故入选。不同时代人们对诗词意蕴的感悟不一定是相同的,故错误。“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理想志趣的,因此纵使千
32、百年后再读,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华经典诗词能契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心,故入选。14、B【解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错误。该古装剧在拍摄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加入了一些非遗元素,让年轻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从而获得了好评,这说明了传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正确。该选项过于夸大了传统文化的作用,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错误。15、A【解析】材料中,高明的教育者可以利用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进行教育,从而可以收到“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效果。这说明人的教化离不开合适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文化对人的培
33、育和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特点,正确。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错误。“决定性作用”的表述过于夸大了文化的作用,优秀的文化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错误。16、B【解析】传统文化由精华和糟粕之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故错误;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集中介绍湖北省非遗重点项目,展示抗疫中的湖北非遗力量和优秀非遗抗疫作品,这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故入选;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故错误。17、A【解析】
34、之所以要好好保护云冈石窟,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是因为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延续民族文化根脉,正确。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错误。保护文化遗产要以开发其社会价值为目标,错误。18、C【解析】传统乐器与现代电声乐器完美结合,打造了一场夜间沉浸式情景表演的音乐盛典,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古典乐器的独特魅力。这说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和享用文化,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说法错误。19、D【解析】材料中科技类电视节目将视线转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火
35、热实践,将镜头对准或老骥伏枥或青春张扬的科学家,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表明文化创新必须要体现时代精神,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说法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没有涉及反对各种封闭主义的内容,与题意无关。20、C【解析】材料反映精神的作用,而没有涉及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也没有涉及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故不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共同抗“疫”,涌现出了一批新时代英雄和优秀文艺作品;作品流露出强大的力量,传递信心,传递温暖,振奋人心,无不给人
36、带来信心与希望,优秀文艺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使人力量倍增,故正确。21、D 材料“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记载从未间断”表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D符合题意;A中“始终走在世界前列”表述错误,排除;B中“更为优越”表述错误,排除;C中“最具科学性”表述错误,排除。22、A 再创中华文化辉煌,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立足实践、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文化交流是重要举措,符合题意。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观点错误。开展文化交流,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观点错误。23、C 远方的家这一节目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可,是因为该栏目以“展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表达新生代的旅行态度,沟
37、通多元化的文化价值,构建华语圈的心灵家园”为宗旨,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该节目展现中国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人物故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自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过于绝对;不是题干的原因,排除。故选C。24、A 浙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能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又能保持自身特色,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文化渗透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说法错误。材料反映了浙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南方在内的整个东亚和南亚产生深刻影响,符合题意。25、D 材料反映了中华文明受到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外来文明的影响,并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得到了创新发展,说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8、,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符合题意。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均排除。故选D。26、C 27、A 28、B 29、B 30、B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40 分)31、(12 分)(1)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深圳精神作为先进的文化,助推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2)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深圳精神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3)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深圳精神彰显了城市的特色风貌,激发了人们改革创新的热情,促使人们敢闯敢试,共谋发展。32、(12 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根本途径,牢牢立足于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批判继承,创造
39、性转化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法律文化。(每点 3 分,共 12 分)33、(每点 8 分,共 16 分)(1)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 分)各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4 分)(2)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一切有益成果。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 4 分,共 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