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八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必 修 一单元线索 事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历史背景第工业革命之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为主第工业革命开始,帝国主义阶段,为主时间侵略国家地域特点京津地区侵华特点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发动的第一次侵华战争。目的是英法侵华,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俄美趁火打劫,夺取更多领土和主权,侵略势力深入北方沿海和内地。火烧圆明园蓄谋已久。一国掠夺赔款最多。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时代特点借口中国人民的反抗而联合出兵。攻入首都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签订条约危害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课本
2、位置必修一50页必修一52页必修一58页必修一60页重点知识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理解 易误指正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错误理解:中国社会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在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在经济上是半封建的;中国沿海地区是殖民地社会,内地是封建社会。正确理解:半殖民地是失去部分而不是失去全部国家主权;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主要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主要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中国成为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成为半封建则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典例练习:1.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
3、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性影响是A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日益半封建化C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D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2.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认识正确的是()(1)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2)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3)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4)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A (1)(2)(3)(4)B(1)(3)(4)C (3)(4)D(2)(3)(4)3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
4、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A封建落后性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重点知识二:着重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史料一 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本质差异:西方已经迈进资本
5、主义工业文明阶段;中国还处于落后的农耕文明时代(或封建社会)。主要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史料二 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摘编自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 2.结 合 所 学 知 识,试 评 述 史 料 二 中 关 于 鸦 片 战 争 爆 发 原 因 的 观 点。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英经济贸易关系上的经济利益冲突所致。理由1:由于英国大量购买
6、中国茶叶等产品,其工业品在中国闭关锁国政策下滞销;英国出现贸易逆差,大量白银流向中国;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清政府严厉禁烟,英国为了贸易利益发动了鸦片战争。理由2: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企图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为打开中国市场,进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以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思考应用: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据材料指出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评价?提示:(1)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
7、为中国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2)评价:这个观点是站在西方立场和价值观的角度做出的结论,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也未能揭示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摘自2015年浙江高考T38)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 阅读史料,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观点: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影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
8、为半殖民地国家。典例练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D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变式训练: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
9、长江中下游。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失业问题又引发了A新思想的萌发 B太平天国运动C民族工业兴起D维新变法运动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自1514年西方人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对于亚洲,战争改变了原有的格局。(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后胜利。从此,中国同周围国家传统关系日渐改变。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问题:(1)“这场战争”具体指什么战争?“1514年西方人到中国”的重大世界背景是什么?
10、鸦片战争。新航路开辟。(2分)(2)你如何理解“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块界碑”?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国家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结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成为主要任务;社会思潮:由闭目塞听到向西方学习;对外关系: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任四,4分)(3)“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是怎样的?请用史实说明这种关系发生了“改变”?政治上的藩属关系、经济上的朝贡贸易体系;思想上的儒家文化圈。(任二,2分)改变史实:日本由学习中国改而学习西方,明治维新后发动甲午战争,击败中国后签订马关条约。史论形成鸦片战争的影
11、响(1)政治: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3)思想文化: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4)总体上促使中国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重点知识三 多元史观解读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 史料三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
12、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多元史观解读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 史观理解与认识 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以及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至此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及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为客观事实),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民主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加快了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 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发生
13、重大变化,并产生相应的社会问题 题源材料 摘自2014年绵阳模拟1840 年起至1930 年间,中国共开放77 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屈勒味林英国史问题设置 据材料指出毛泽东是运用什么史观来观察近代通商口岸的影响的,并运用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来评价通商口岸。答案提示史观:革命史观。评价:全球视角:通商口岸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文
14、明史观:通商口岸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材料解析: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中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材料中英国人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其中哪一句话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重点知识四: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提示:态度: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原因: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典例练习: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
15、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变式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湖广总督等针对汉口、镇江一线“内地奸商依托洋商,任意私售私卖”现象,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九江、镇江开埠设关。这表明()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B中国处理与列强外交关系的成熟C中国重视自身利益诉求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史料一 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
16、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1854 年 2 月 13 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教你读史史料一中“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表明英国人希望通过“修约”,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由此可见,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在鸦片战争结束几年后,英国又提出了哪些侵略要求?以此分析两次鸦片战争有何关系。史料二 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高第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史第
17、二卷教你读史史料二表明列强要求把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这表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1、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大国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马克思的评论()A对陈腐的天朝帝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B强烈谴责了现代社会的代表英国政府 C指出清朝因被排斥而孤立无依的事实 D深刻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本质原因 2、第二次鸦
18、片战争中,咸丰帝主张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拒绝外国公使进京,甚至一度令谈判的桂良等人以免去外国进口关税来换取外国公使不驻京。由此可见咸丰 A力争清朝大国地位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积极维护国家主权 D轻视民族工业发展 3、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
19、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你如何定位“从此以后”?甲午战争战败,马关条约签订 如何理解“从此以后”所带来的改变?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重点知识五: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史料研习史论归纳一:马关条约的内容及中国战败的原因史料一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马关条约史料二李鸿章认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命令部下“静守勿动”“保舰勿失”。中国近代史编史料三 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
20、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学会用史(1)史料一反映了帝国主义侵华方式以_为主。史料二和史料三认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李鸿章的_以及日本的蓄谋已久导致了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提示】资本输出 战略失误(2)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国人痛定思痛。根据上述史料分析甲午战败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提示】单纯学习西方技术不能救中国,政治制度落后是根源;重视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史料一些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沈葆祯,台湾巡抚刘铭传等看出“倭人不可轻视”,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
21、小邦”的阶段,“不以倭人为意”。李鸿章想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军事对峙他认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命令部下“静守勿动”,“保舰勿失”,既贻误了军机,又影响了士气。朝鲜战场失利,李鸿章向朝廷汇报:“平壤之败,因由寡不敌众,亦因器械之相悬,并非战阵之不力。”李鸿章的结论是“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强于我”。综合以下史料,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黄海战后李鸿章更加保守,对海战完全失去信心。此后,舰队只是困守港口,北洋海军作为一个战略军事力量,拱卫渤海的使命就此不复存在。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
22、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典例练习: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多种观点。丁一平在对甲午海战的再认识中认为:纵观世界海战史,在一场海战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是极为罕见的。这有力地驳斥了 A“清政府昏庸腐败”的观点B“李鸿章避战求和”的观点C“中国战略战术落后”的观点D“北洋海军腐朽无能”的观点变式训练: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试图派出使节谒见英国女王,希望英王出面劝止日本割占台湾。但是英国政府拒绝此次觐见,声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合乎英国宫廷习惯。”
23、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可能是()A英国女王统而不治B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C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D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二、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材料一 漫画展现了“大清”那不堪一击、任人宰割的景象。围着大饼的是手中握有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刀,唯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有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中国赔偿的2亿两白银,相当于中国当时全国财政收入3年的总和,把当时中国的国家财富几乎都掏干了。材料三 18951911年外商在上海开设纱厂9家,纱锭近24万枚。1903年英美烟公司进入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垄断中国卷烟业的托拉斯。帝国主义采取各种手段控制采矿业,1913年
24、控制了全国机械化采煤的93%,1925年依然全部掌握着生铁和铁矿的机械化生产。请回答:(1)上述材料各自反映了马关条约的哪些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最能体现这一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是哪一则材料?为什么?材料三。反映了这一时期世界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的时代要求。(3)综合上述信息探究,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重点理解五: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材料一 190
25、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1)材料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1)地位:屈辱的服从地位。(2分)原因:19 世纪末,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木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材料二 凡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
26、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商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地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2)材料是用什么观点评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料是如何评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影响的?提示: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产生的直接影响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间接影响是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综合分析:一(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
27、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请回答:(1)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叙述正确吗?为什么?(6分)不完全正确。三次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2)说明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被迫打开国门,割地、赔款,部分主权丧失,半殖民地半
28、封建化开始并逐步加深。(3)为什么说“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产生了一个新中国?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因素?(8分)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等先后传入中国,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潮流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综合分析二: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是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严重不平等条约。请回答:(1)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最能反映出当时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的是哪两条规定?【答案】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2)帝国主义时代列强侵华有两大特点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马关条约中,哪两条规定分
29、别体现了上述两个特点?指出这两条规定对中国的严重危害。【答案】大量割占中国领土,刺激了西方列强的野心,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允许在华设厂,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有人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一定意义上讲是列强鉴于中国人民反抗使瓜分企图破产的事实,对侵华政策的调整。”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说明理由。【答案】有道理。以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使它们认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所以,对华政策有所调整。主要表现在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并以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
30、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二、文明史观1.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现代化史观1.概念内涵: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
31、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四、社会史观1.基本内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2.主要内容: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
32、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革命史观1.基本含义: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生态史观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课堂训练: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事实能够支持这种说法的是()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
33、民政府“总统府”A B C D 2、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大国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马克思的评论()A对陈腐的天朝帝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B强烈谴责了现代社会的代表英国政府 C指出清朝因被排斥而孤立无依的事实 D深刻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本质原因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主张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拒绝外国公使进京,甚至一度
34、令谈判的桂良等人以免去外国进口关税来换取外国公使不驻京。由此可见咸丰 A力争清朝大国地位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积极维护国家主权 D轻视民族工业发展 4、天津条约签订后,有人认为:“外使之来,苟非崩角稽首,而与为姑容,其耻甚于亡国。宁以社稷为殉,不使夷虏踪迹相浼(沾染)”这种思想意在()A维护主权完整 B强调平等交往 C坚持闭关锁国 D维护君主权威 5、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A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B甲午战败
35、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C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D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 6、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部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A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C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D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 7、中国近代某一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为被害的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这些条款反映的实质是()A阶级矛
36、盾激化B中国主权丧失殆尽C民族矛盾缓和D清政府角色的变化 8、下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D列强攫取了在华北的驻兵权9.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倒是想。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10(20
37、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189469496262425190062991120258119055571140430251910508916143297191448312039313011(2016江苏单科9)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2(2016上海单科20)下表中的内容摘自中国近代的一部论著,它应该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B严复的天演论C梁启超的瓜分危言D孙中山的建国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