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屈原列传-2-屈原列传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大概是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它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品格,集中表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流露了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3-屈原列传 K
2、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相关链接屈原(前 340?前 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产生了尖锐
3、的矛盾,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4-屈原列传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怀王十五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结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
4、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作品传世。郭沫若先生曾有联曰:“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5-屈原列传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1.注字音罹难l nn 谗谄chn 枯槁go蝉蜕tu滋垢gu濯淖zhu no浊秽hu不滓z从亲 zng既绌ch被发 p渔父f憔悴cu皓皓 ho皭然 jio於w帝喾k莞尔 wn娴于辞令 xin 博闻强志 qing屈平不与y疾痛惨怛d属草稿 zh靡不毕见m xi
5、n谗人间之 jin 怀瑾握瑜y啜其醨chu l旧事填膺yng 莫不逾侈 y屈匄gi随属zh三闾大夫 l鸂其糟 b汶汶mn mn温蠖hu汨罗 m-6-屈原列传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唐眜m靳尚 jn淅x弹 弹琴tn子弹dn 冠 高冠gun冠军gun 称 称赞chn对称chn 2.识通假(1)博闻强志(志,同“记”,记忆力)(2)离骚者,犹离忧也(离,同“罹”,遭遇)(3)人穷则反本(反,同“返”,追念)(4)靡不毕见(见,同“现”,显现)(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同“旨”,旨趣)(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同“浊”,污浊)(
6、7)屈平既绌(绌,同“黜”,罢免官职)-7-屈原列传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8)厚币委质事楚(质,同“贽”,见面礼)(9)使于齐,顾反(反,同“返”)(10)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披散)(11)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泥,同“涅”)(12)乃令张仪详去秦(详,同“佯”)(13)亡走赵,赵不内(内,同“纳”)(14)齐与楚从亲(从,同“纵”)-8-屈原列传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3.解多义(1)志 其志洁(名词,志向、志趣)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处处志之
7、(动词,做标记)(2)辞 娴于辞令(名词,言辞)其辞微(名词,文字、文辞)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名词,文辞,指文学)(3)明 谗谄之蔽明也(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贤明的人)明道德之广崇(动词,阐明)明于治乱(动词,明白,通晓)-9-屈原列传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4)疾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名词,疾苦,痛苦)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痛心,恨)君有疾在腠理(名词,疾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名词,缺点,毛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形容词,速、捷)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形容词,强、猛烈)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形容词,锐利
8、)(5)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动词,写作)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连,跟着)-10-屈原列传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6)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动词,自夸,炫耀)其后秦欲伐齐(动词,讨伐、攻打)此五霸之伐也(名词,功业)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动词,砍伐)(7)幸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动词,希望)则吾斯役之不幸(形容词,幸运)大王亦幸赦臣(副词,侥幸,幸而,幸亏)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动词,宠爱)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动词,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11-屈原列传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
9、堂深入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8)乎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语气助词,表疑 问,可译为“吗”)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语气助 词,表疑问,可译为“呢”)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介词,相当于“于”)(9)也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语气)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语气助词,分别表 示舒缓和肯定语气)(10)及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动词,赶上,追上)其贤不及孔子(动词,比得上)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动词,接近)-12-屈原列传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4.晓古今(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
10、和(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用事:古义,执政、掌权;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3)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诡辩:古义,骗人的假话;今义,无理狡辩)(4)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颜色:古义,脸色,面容;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形容: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从容: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今义,举止不慌不忙,如“从容不迫”)(6)而能与世推移(推移:古义,变化;今义,移动)-13-屈原列传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11、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5.辨活用(1)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邪曲、方正,形容词用作名词,邪恶的小人、端方正直的人)(2)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上、下、中,名词作状语,在远古、在中古、在近代)(3)蝉蜕于浊秽(蝉,名词作状语,像蝉脱壳那样。浊秽,形容词用作名词,污浊的环境)(4)惠王患之(患,意动用法,以为患)(5)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形容词用作动词,诋毁,说坏话)(6)其后楚日以削(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7)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亡、破,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使破败)-14-屈原列传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背景助读 知
12、识梳理(8)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内、外,名词作状语,在朝内/在国外)(9)身客死于秦(客,名词作状语,像客那样。一说,以客的身份)(10)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存、兴,动词使动用法,使存/使兴)(11)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贤,形容词用作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1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名词用作动词,效法)-15-屈原列传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6.记特殊(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断句)(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句)(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4)楚诚能绝齐(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13、5)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句)(6)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7)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8)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被动句)(9)秦虎狼之国(判断句)(10)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判断句)(11)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12)是以见放(被动句)(13)不凝滞于物(被动句)(1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句)-16-屈原列传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7.积名句(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14、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4)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7-屈原列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技法赏鉴 1.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翻译:(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因果关
15、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显现了出来。点评: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翻译:他描述的是平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是近事,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远。点评:这一句承上“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这一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配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18-
16、屈原列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技法赏鉴 3.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翻译: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至死不容于世。点评: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茞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19-屈原列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技法赏鉴 1.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在文中有何作用?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7、?提示: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都在这一段文字中表露无遗。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着,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的同情惋惜之情。-20-屈原列传 KETANG SHENRU
18、课堂深入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技法赏鉴 2.传记的通常表达方式是客观记述,而司马迁为屈原作传却融入了大量议论,这是为什么?提示: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这是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的“政治幽愤”。文中有三处集中的议论:评价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发感慨,与渔父对话。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气和叹惋之情。作者与屈原的政治遭际和人格品性有相同之处。在政治上,他们同样都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受到当权者的无情打击。从文学上说,二人都以书
19、言志,发愤著述。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作者“思垂空文以自见”(报任安书)。作者是要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正如古人所说,本文可作屈原和司马迁的合传来读。-21-屈原列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技法赏鉴 3.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试谈谈你的看法。提示:(1)屈原留下的精神遗产与日月同辉。屈原不仅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更是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伟人,是被公认的中国诗歌之父,是中国的诗魂、国魂、民族魂。(2)屈原的人格范式具有当代意义。屈原的人格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极力崇
20、尚的理想范式,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性、道德精神、诗性智慧三个方面,他是楚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伟人,其精神已融会到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等各个方面,对于后世有重要的启迪意义。(3)爱国主义旗帜的永恒感召。今天我们纪念屈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形成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最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而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伟大旗帜。(4)求索精神应为全社会弘扬。屈原坚持真理、不畏艰辛的人格精神,不仅值得今人效仿和学习,其勇于创新的精神更值得当代人继承和张扬。-22-屈原列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KE
21、QIAN XUEXI课前学习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技法赏鉴 以人衬人 形象鲜明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为了突出主要人物屈原,就写了其他不同类型的人物作反衬:(1)用楚怀王的昏聩糊涂反衬屈原的精明干练。怀王昏聩糊涂表现在:“怒而疏屈平”,“绌”屈平。这对楚国江山社稷来讲是自毁长城,是国家走下坡路的开始。贪图小利,轻信秦使张仪之言,跟齐国绝交,这是自毁联盟、孤立自己的愚蠢做法。恼羞成怒,“大兴师伐秦”,结果一战导致丧师失地、国力削弱的败局。且不求良策,再逞匹夫之勇,“悉发国中兵”,“深入击秦”,导致楚国腹背受敌,处境艰难。“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弃国土而报私仇,实为胸无大志;再次受迷惑被骗,放虎归山,
22、自种祸根。应“秦昭王与楚婚”之邀而入秦相会,不接受屈原忠告,自投罗网,被扣而“死于秦”,一愚铸成千古恨!-23-屈原列传 KETANG SHENRU课堂深入 KEQIAN XUEXI课前学习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技法赏鉴 屈原精明干练表现在: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和杰出的政治与外交才干。谏怀王杀张仪,除去祸患,以免其再使诡计为祸楚国。他深谋远虑,何其果断!忠心劝告怀王不应入秦。应对诸侯,胸有成竹,知己知彼,求胜算以立于不败之地。“虽放流”,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期待扭转楚国形势。“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献计献策,所言恳切!(2)用顷襄王听信谗言、不辨忠奸,对屈原“怒而迁之”之举,反衬屈原忠贞爱国,正道直行,突出他在楚国兴衰存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3)用令尹子兰的邪恶欺诈、泄私愤图报复,反衬屈原的疾恶如仇、忠君爱国。(4)用上官大夫的妒贤嫉能反衬屈原的正道直行。(5)用张仪的狡诈阴险反衬屈原的英明果断。(6)用靳尚、郑袖的贪婪卖国反衬屈原的爱国无私。(7)用宋玉之徒的虽“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但“终莫敢直谏”,反衬屈原的忠贞爱国、正直无畏。(8)用渔父的明哲保身、随遇而安反衬屈原的高尚志行和坚贞品德。总之,司马迁在文中写昏君、写佞臣、写隐士、写学士等人物,都是为了从反面衬托屈原这个主要人物,突出其正直爱国的高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