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单元知能整合-2-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我们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在诗歌鉴赏中表现理解诗歌中的景物、人物和场景描写,在此基础上体味诗歌通过意象和意境渲染营造出的氛围,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既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2、。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3-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另一方面,诗歌不像散文那样直说,以含蓄蕴藉见长,诗歌有空白,需读者自己去想象和填补,这就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感受,沿着文字通道,进入诗人描绘的意境,从而体会诗句的
3、“言外之意,象外之旨”。-4-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联想的渠道有“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当读长恨歌时,我们为杨贵妃的命运唏嘘,为爱情的挫折惋惜;当读湘夫人时,为湘君的望眼欲穿、如痴若狂而心动神摇,流连扼腕,和诗句共振,与诗人共鸣,是因为读者在头脑中联想和想象了当时的背景和现实的情景,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自己融了进去而不自知。就像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在梨香院墙角上听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
4、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如果在读诗的过程中,能进行联想和想象,调动个人感受和体验,把文字作为媒介和通道,还原诗人所处之境,体会诗人所抒之情,再假以各种方法,如改写、仿写、续写等,玩味诗句的妙处,鉴赏水平、审美能力会逐步提高,审美体验会逐步丰富。-5-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
5、答案:空山、明月、清泉、松、竹、浣女、渔民,这些都是意象。这些意象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图画:山中秋雨过后,一片清新,洗衣女笑语喧哗着回家了,而渔民们则趁着月色打鱼去了。这里既有自然的美景,又有勤劳的山民,多么清幽宁静啊!这就是诗人所展现的意境。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纯朴宁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6-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雨雪曲南朝陈江总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侍梁、陈、隋三朝。榆溪: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1)
6、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7-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2)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8-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3.(2015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 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
7、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9-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知道景物描写的虚实、动静、视听等不同的角度;二是把这首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进行对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用比喻写眼前实景,而“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则是“闻说”属于虚写,是出于想象的。参考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
8、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10-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第一问要结合词句具体分析,“勤王敢道远”,敢到边塞荒凉之地,为朝廷国家之事尽忠,表现出爱国的热情;“私向梦中归”,则是思乡之情的流露。只要体现出这两点内容即可。第二问,从诗歌内容的丰富性、思想格调两个角度思考,融入爱国情,丰富了诗歌的思想,提升了诗歌思想境界。参考答案: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
9、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11-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4.(2015重庆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清黄之隽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解析:作者在这里用了虚写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江中夹岸而行的幻觉。“悬崖”如果是实写是不怕“撑篙”的,自然指的是江中的悬崖倒影,如此“崩坼”也不是真的山崩地坼,而是竹篙划水,悬崖倒影在水中荡漾的景象。参考答案:“悬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崩坼”本指倒塌断裂,此指江水中的山影破碎散乱。作者担心竹篙一撑,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乱,美景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