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陈情表一、读准字音险衅(xn)闵凶(mn)祚薄(zu)终鲜兄弟(xin) 期功强近(j) 床蓐(r) 洗马(xin) 猥以微贱(wi) 逋慢(b)日笃(d) 拔擢(zhu) 优渥(w)矜育(jn) 盘桓(hun) 茕茕孑立(qing)二、辨识通假1夙遭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有”,通“又”,表示整数后面的零数)4常在床蓐(“蓐”,通“褥”,垫子)三、一词多义1息2见3薄4于5以四、词类活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名词作状语,在外面;在家里)2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名
2、词作状语,向上)4无以终余年(使动用法,使结束)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7臣具以表闻(使动用法,使闻)8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使动用法,使终了)9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五、古今异义1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创立。)2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古义:流星的光。今义:微小的光。)4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别人,让别人知道。5臣之辛苦(古义:辛酸悲苦。今义:身心劳苦。)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义:数量少;不重要。)7臣欲奉诏奔驰(古
3、义:赶快前往,这里指赴京就职。今义:迅速地跑。)六、文言句式1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婴”语意上表被动)译文:_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状语后置句,状语“于星火”置于形容词“急”之后)译文:_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宾语前置句,宾语“是”置于介词“以”之前)译文:_4臣少仕伪朝。(省略句,“仕”与“伪朝”之间省略了介词“于”)译文:_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状语后置句,状语“于陛下”置于动词“尽节”之后)译文:_6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无标志判断)译文:_7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固定句式,“无以”,意思是“没有用来的办法”)译文:_答案1.而祖母刘氏多年被疾病缠绕。2州官登门催赶,比流星
4、的坠落还要急。3因此,我的一点私心是不愿放弃对祖母的奉养而远远地离开她。4我年轻时作伪朝的官。5(这样看来,)我对陛下尽忠的日子还长。6现在我是亡国的卑贱的俘虏。7我没有祖母,没有办法活到今日。 资料链接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从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公元263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
5、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表表,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
6、、议四小类。“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劾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作“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诸葛亮的出师表与李密的陈情表都是散文表文的代表作品。 文本鉴赏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又表明了自己的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该文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_答案孝心先尽孝后尽忠一、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
7、题。 1文章开端,作者提出“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概括了几个方面的内容?_答案作者起笔用八个字概括了自己的坎坷命运,举纲张目,紧接着作者写出了“夙遭闵凶”的具体内容:慈父早丧,母亲改嫁;柔弱孤苦,祖孙相依;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祖母多病,臣侍汤药。二、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2作者在本段中是怎样陈述既想“报国恩”又想“顺私情”的两难困境的?_答案朝廷多次征召而自己却辞不就职,作者自然会想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皇帝的不满,于是在本段一开头便歌颂皇帝,以平息其心中之怒火,具体地列举了“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的事实,说明郡县和州司“催臣上道”“急于星火”之情,自己也“欲奉诏奔驰”赴王命,但因
8、“刘病日笃”,家中无人侍奉刘氏,自己是她唯一的亲人,无法远行。自己处于既想“报国恩”又想“顺私情”的“忠” “孝”两难的境地,感叹于“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句句在理,处处含情,令人无法不信,这自然使皇帝减少了对自己不出仕的疑虑。3作者为什么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_答案这是因为“刘病日笃”使“报国恩”和“徇私情”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作者旨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为下文请求“终养”埋下伏笔。4“诏书切峻急于星火”六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答案从用词的角度而言,“切”“峻”“责”“逋”“慢”,都准确鲜明地刻画了晋武帝当时的恼怒情态。郡县风驰电掣地执行王命,是“逼迫”,是“催臣上道”,州司具体贯彻王命
9、,是“临门”,是“急于星火”。从句式的角度看,先后六个四字句,非常精练形象地表现了形势的紧迫、王命的难违,这与上文所写“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三、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5“但以刘日薄西山朝不虑夕”四句有何表达效果?_答案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地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有些夸张,却给人以无可置疑的真实感;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令人动容泣下。四、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6结合具体语境试分析“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有何表达效果。_答案“乌鸟私情”是比拟,它是“愿乞终养”的根据,又
10、回溯到这是动物的本性所在,治天下的根本所在,完全符合“以孝治天下”的纲领;又是恳切、谦恭的真情流露,这种措辞委婉得体,曲折有致,连铁石心肠的人都要回心转意,晋武帝自然也不能拒绝。五、总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学习这篇文章后,请就“忠”和“孝”二者关系的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_答案(示例一)“忠孝两难全”,我认为应先尽孝,后尽忠。理由是“尽忠之日长,尽孝之日短”。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百善孝为先,做人首先要尽孝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示例二)自古以来,为人臣子,精忠报国;作为儿女,恪守孝道。二者都是人们所倡导的传统美德。然而古语有云:“忠孝两难全。”当你涉足朝野,一身政务,必然会顾及不到家
11、人,此时应当舍小家,顾大家。我认为应从大局出发,以国家利益为重。但同时也要心系家人,这也是人之常情。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以情动人,贵在情真陈情表这篇文章自始至终贯穿了一个“情”字,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感情的笔调来写的。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2写法指导以情动人“5诀窍”文以情动人,贵在情真,情真方能动人。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感情真挚呢?(1)符合客观,情感真实文章的材料要真实,虽然创作允许虚构,但不能为了博得别人的可怜、同情而胡编乱造。换言之,材料不能失真,不
12、能矫揉造作,要合乎情理,合乎事物的发展规律。(2)融入个体,情感浓郁文章要表达出个人的情感体验,至少必须感动自己,通过自我的感动,抒发浓郁的情感。(3)融入细节,细节传情情感的寄托和表达需要载体,而细节则是情感的极好的载体。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更好地显现人情美、人性美。(4)渲染氛围,注意蓄势就生活中的寻常琐事或摄取文史人物而成篇,从选材“新”这个角度看,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如能对其进行情感化的处理,在叙事、写景中讲究烘托映衬,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氛围,就可能收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5)升华主题,扩展情感对一事一物的情感,应该通过象征、比喻等手法推而广之,把局
13、限在狭小的个人范围内的情感扩展到对民族、社会的情感上。3迁移运用请根据你所熟悉的生活写一个片段,要求表达真挚的情感,注意使用上面提供的表现手法,不少于200字。_【写作示例】从此,我天天到她那儿买茶蛋。时间久了,知道她下了岗,她的女儿和我一样大。“阿姨,家住那么远,为什么到这儿卖茶蛋?”有一次我问她。她苦涩地笑着,那又红又肿的手无意识地将锅上的盖子压了又压。“女儿在家门口上学,不方便。”我剥茶蛋的手停了下来,害怕一开口,眼泪就会掉下来。“孩子总是不了解生活”她看着我,像对她的女儿。“我女儿从不把我煮给她的茶蛋带到学校吃,你也是在路上就着风把它吃掉的吧?”她仿佛早洞察了我的心思,却只是轻轻地笑了
14、笑,催促我上路。我将茶蛋揣在大衣兜里,一刻不停留地逃走了。原来她知道!茶蛋在大衣里慢慢散着热,我忽然想把它们拿到班里,让吃汉堡的同学看看这“老掉牙”的东西。这才是“最生活”的东西外皮苦涩而坚硬,里面却热气腾腾,燃烧着我的心。是生活,就逃不脱艰辛和单调,而生活的美丽和热情就蕴藏在这艰辛和单调中,需要去发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自怨自艾。素材采撷1素材积累“孝”感天下的李密李密从小父丧母弃,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他一度沦为亡国之奴,归家供养祖母终老。后来他因孝被举荐,屡被征召;祖母却日薄西山,朝不虑夕。尽忠还是尽孝,李密进退维谷。侍奉新君,焉知福祸,且远离祖母,情何以堪?辞命尽孝,报养祖
15、母,却逆君美意,横祸将至。李密思量再三,婉转陈词,恳请皇帝准许他先尽孝后尽忠。他十分睿智,避而不谈转侍新君的忧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情与孝情。“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得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李密机警善辩,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应用角度】“孝”“亲情”“美德”“感恩”等。2素材应用施恩不是为了回报,也不是为了感谢,真正施恩的人会忘记自己对别人的恩惠。感恩于心不是获得恩惠后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得到好处后的装腔作势,真正感恩于心的人会将恩惠藏在心底,日后慢慢回报。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诸葛孔明为报刘备三顾茅
16、庐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孝子李密为报祖母养育之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他们的感恩来自内心,他们是在谨记别人给予的恩惠后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的。然而,当今社会有几人能感恩于心?如果一些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学子将别人的恩惠谨记于心,那么他们不会连一封感谢信都不写。感恩于心不仅是古圣先贤所崇尚的,也应该是我们当代人所继承和发扬的。群文阅读导读:“百善孝为先”,陈情表一文感人肺腑。李密是一个典型的孝子,晋武帝多次征召,他因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于是上书陈情,辞不赴命,在刘氏久病床榻之时,毅然谢绝了晋武帝的征召而侍奉床前,未曾废离。孝是本能,是良心。尊老、敬老、爱老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与义务,孝敬自己的
17、父母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把它发扬光大。孝心无价毕淑敏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认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开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
18、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经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远无法偿还的心债。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
19、”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远无法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块砖石;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锁不住的目送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最让母
20、亲不堪的,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母亲常说,无事莫如三堂。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一次,
21、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我弯腰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
22、的小时候的女儿。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这以后,母亲不再出去,而我上班时,便锁着母亲了。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的孤独了。有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这种情形,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再看我走出一楼的那一刻。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母亲眼睛不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她浑浊的目光总能锁住儿子的背影。即使人来人往,
23、亲情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丢失的。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人影;下雨天,阳台上的母亲叨唠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边。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地说:“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推荐作品:永久的悔季羡林一孝千金庞彪弟子规李毓秀积文化常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
24、服丧五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刺史:官职。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全国分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秀才:别称“茂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察举。元封四年(前107),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秀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为茂才。后来“秀才”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3死当结草。
25、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晋大夫魏武子临死时,嘱咐他儿子魏颗把他的爱妾杀了殉葬,魏颗没有照办而把她嫁出去了。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间梦见这个老人,自称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特来报恩的。后世遂用结草代指报恩。诵国学经典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26、(选自孝经开宗明义章)古文今译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此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大雅篇中说过:怎么能不追念你的先祖呢?要修养自己,发扬先祖的美德啊!”知行启迪本章为孝经总纲,是孝经的基本精神所在。孔子对曾子讲:孝啊,是一切德之本,所有品德、教化由此产生,教就是孝的文化,人有良好品德的根源是孝,由孝这个源头流出的河流就是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