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语文 高考系列复习高考复习系列课件27 文言文高考模拟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於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於谷阳,御叔罚於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
2、。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脩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馀,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
3、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寮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子武嗣。(节选自三国志卷二七,有删节)【解析】加官为建威将军是徐邈为凉州刺史时。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达白之太祖白:告诉 B岂可以老病忝之哉忝:辱没 C百寮敬惮之惮:畏惧 D然后率以仁义历任多职,所任皆有政绩,赐爵为关内侯。徐邈为陇西刺史时,因为征讨羌人柯吾有
4、功,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加官为建威将军。D在凉州刺史任上,徐邈广修盐池,开田兴农,百姓家家丰足,官府也仓库充溢,而他的赏赐却都散给将士,从不入家,致使妻子儿女衣食常常困乏。C【答案】(1)平常喝醉酒的人称酒醒的人为圣人,大醉不醒者称作贤人,徐邈本性谨慎,只是偶然喝醉酒才说出这样的话。(2)徐邈对待羌人和胡人,不过问小的过错;若罪行严重,他便先通知其所部首领,让他们知道,然后再将犯死罪者斩首示众,因此少数部族信任他和畏惧他的威严。2、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2)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
5、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参考译文】徐邈,字景山,燕国蓟县人。曹操平定黄河以北地区,征召他为丞相军谋掾,任试守奉高县令,入朝担任东曹议令史。魏国刚建立时,任尚书郎。当时法令禁止饮酒,而徐邈却偷着饮酒直至沉醉不醒。校事赵达向他询问曹中的事务,徐邈回答:“中圣人。”赵达将此事报告了曹操,曹操大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言说:“平常人们喝醉酒称酒醒的人为圣人,大醉不醒者称作贤人,徐邈本性谨慎重节操,只是偶然喝醉酒才说出这样的话。”他因此才得以免于刑事处罚。后来任领陇西太守,转调南安太守。魏文帝受禅登基,他历任谯国国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到之处,都令人称道,赐予爵位为关内侯。皇帝御驾幸临许
6、昌,问徐邈说:“经常作中圣人没有?”徐邈回答:“先前子反在谷阳死去,御督因饮酒而受罚,臣下嗜酒如同他们两人一样,不能自制,时常仍作圣人。然而身上长瘤子的人因为丑陋而留下名字,而臣下却因为醉酒为陛下所认识。”皇帝大笑,看着左右的人说:“名不虚传。”迁升他为抚军大将军军师。魏明帝认为凉州距内地很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到任后,正巧蜀汉丞相诸葛亮出祁山来攻,陇右的三个郡都反叛了。徐邈立即派参军及金城太守等讨伐南安的贼人,将他们击溃。黄河西部地区少雨,经常被缺少谷物所困扰。徐邈在武威和酒泉修建盐池以收购少数部族的谷物,又广泛开辟水田,招募贫民租佃,从而使这一地区家
7、家丰衣足食,官府的仓库也装得满满的。于是又在供给本州界内的军事费用之外,用其余的钱来购买金帛和大马,以供应中原地区。他还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保存在官府之中,然后以仁义劝导百姓,建立学校,申明教化和法令,禁止厚葬,拆毁滥设的祠堂,进用善良的人,贬黜邪恶之辈,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渐树立起来,百姓都归心于官府。西域地区同中原发展了关系,蛮荒地区的部族也前来进贡,这些都是徐邈的功劳。因为征讨羌人柯吾有功,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加官为建威将军。徐邈对待羌人和胡人,不过问小的过错;若罪行严重,他便先通知其所部首领,让他们知道,然后再将犯死罪者斩首示众,因此少数部族信任和畏惧他的威严。他所得到的赏赐都
8、分发给部下将士,从不拿到自己家中,他的妻子儿女经常衣食不足;皇帝听说后,予以嘉奖,并按时供给他的家用。他在任内镇压邪恶,洗雪冤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正始元年回朝廷任大司农,升迁为司隶校尉,百官都敬重忌惮他。后因为公事离任。又任光禄大夫,数年之后被拜为司空,徐邈感叹说:“三公是讨论国家大政的官员,没有合适的人选便空着位置,怎么能让我这样又老又病的人充任呢?”于是坚决推辞不到任。嘉平元年,年七十八岁,以大夫的职位死于家中,按三公的礼仪下葬,谥号为穆侯。儿子徐武继承了他的爵位。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
9、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
10、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
11、之逮也,遂为之记。(选自郑日奎游钓台记,有删改)【注】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在室中观看,自称“卧游”。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解析】视:比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暇问名,颔之而已颔:点头 B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意:料想 C如披草寻磴披:分开 D觉视先生,悉在下风视:看待D【解析】描写风景和交代行程的句子不能直接表现作者好游山水。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作者好游山水的一组是()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水流波动,势欲飞起。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清风徐来,无名之香。日之夕矣
12、,舟泊前渚。噫嘻,快矣哉,是游乎!ABCDB【解析】作者不能登山,于是只有向钓台行礼,表达对严子陵的敬仰之情,而不是向船夫道歉。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A作者历来仰慕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很想到他隐居之地浙东钓台去游览一番,这次乘船北上,心想应该可以如愿以偿了吧。B钓台实际是两座高耸险峻的山峰,山上松树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就像一群游动的要飞起来的龙,严先生的祠堂就在山脚下。C山上景色优美,向往已久的作者很想登山游览,可是船夫不同意停船靠岸,一番争论,依然不从,作者表示道歉,船方继续前行。D虽不能登山,却有“目游”“鼻游”“舌游”“耳游”的独特感受,更有如舍船登上山
13、巅,俯瞰群山的“神游”,因此作者感到非常痛快。C【答案】(1)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2)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4翻译下面的句子。(1)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2)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参考译文】钓台在浙江东部,是东汉严子陵先生隐居的地方。先生的风度气节,映照千古,我素来仰慕他,很想能够以游览一次(钓台)为快乐。不过这次送公文到北方去,匆匆忙忙走在路上,不是游览。但是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我坐船从常山出发,一路总共三百多里,山水都有值得观赏的。但眼睛看到的,来不及问名字,点点头罢了。只是叮嘱船夫当船经过七里滩
14、时,一定要告诉我。过了一天,船在群山中航行,忽然看见云端两座山峰挺拔对峙,急忙呼唤船夫说:“这不是钓台吗?”船夫回答说“这就是了!”迫近细看,人们所说的两台,实际是两座山峰。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险峻的山岩就像高士站在一起,神态高傲。山峰上的树多是松树,疏疏落落各处种植,高低奇特各有形态;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好像百多条游动的龙,水波流动,那样子好像要飞起来。山峰下面,严先生的祠堂就在那里。料想他当日垂钓,应该就在这里,本来就没有登上山峰去钓鱼的道理。这山既奇特秀丽,环境又幽美,我就想要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坚持不同意。不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一个礼,
15、船继续航行。于是我的脚不能够去游览而眼睛去游览了。低头抬头之间,阵阵清风徐徐吹来,说不出名字的香气,从四面山峰传来,那么我的鼻子也游览了。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实是这样,那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一会儿,随着船行进,山峰转过去,就望不到了。转身坐在船舱中,恍惚间好像离开船登上岸,像拨开草寻找石级,像整顿衣服站在最高处,向下俯瞰,群山排列,有的清秀沉静像文人,有的雄伟挺拔像武夫,非常像东汉云台众位将相,并非不杰出高超,觉得与严先生比较,却都处在下风了,这是我的精神游览了。天色晚了,船停泊在前面沙洲。大家稍为安定,就叫船夫来,用酒慰劳他,详细询问他说:“你曾经登过钓台吗?山中的景色怎么样?”船
16、夫全都能够回答,于是我的耳朵也一并游览了。啊呀,这次游玩真快乐啊!有个客人笑着对我说:“您的脚没有走出船中一步,又在哪里游览呢?”唉,客人不曾听说过吗?从前宗少文躺在床上游历五岳,孙兴公在远处作天台山赋,都没有亲身到那地方。我现在所得到的,跟这两个人比较,不是显得多了吗?所以说: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客人说:“如果没有听您一番话,就想不到这些。虽然是这样,有少文的画,兴公的赋,您为什么不制作一篇文章,来答谢山的神灵呢?”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乡党故旧,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
17、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嘿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茂性不好争如此。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县)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
18、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初,茂到县,有所废置,吏人笑之,邻城闻者皆蚩其不能。河南郡为置守令,茂不为嫌,理事自若。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是时王莽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节选自后汉书卓茂传,有改动
19、)【解析】辟:被征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初辟丞相府史辟:征召 B子亡马几何时亡:丢失 C幸至丞相府归我幸:希望 D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乘:凭借A【解析】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B均为介词,表比较。C均为连词,表示目的,以便,用来。D均为“是”,表判断。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而皆爱慕欣欣焉吾尝终日而思矣B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D此乃人道所以相亲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A【解析】表现了大家对卓茂的敬重,并非特指其“宽仁恭爱”的品性。说明了卓茂政绩突出。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
20、全部表明卓茂“宽仁恭爱”的一组是()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事孔光,光称为长者。嘿解与之,挽车而去。举善而教,口无恶言。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AB CDB【解析】“觉得告发者的行为如同禽兽”之说不符合文意。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卓茂任密县县令期间,十分爱护当地吏民。当有人告发他属下的亭长接受馈赠时,他很谨慎地问明情况,并用礼义教育告发者,妥善解决了此事。B卓茂指责告发者,是因为他感到这种告发行为不高尚,同时告发者话中有话地指责他没有管好属下官吏,使他觉得告发者的行为如同禽兽,毫无仁爱可言。C卓茂认为那亭长向来是好官吏,如果百姓出于敬
21、爱而赠送他礼物,他也可以接受,虽然法律禁止此类事物,但这样做是顺从人情,并不违背礼义。D卓茂教育告发者的一番话,也表明了他为政的基本思想,那就是与人为善,慎用刑法,注重以礼义教化百姓。B【答案】(1)卓茂拥有这马已经几年,心里知道那人弄错了,但还是默默解开马给了他,自己拉着车离去。(2)大凡人类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有仁爱之心,知道互相尊敬的事啊。(3)现在我用礼义教导你,你一定没有怨恨;如果用刑律来惩治你,你将怎么放置手脚呢?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嘿解与之,挽车而去。(2)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3)今我以礼教汝,汝
22、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参考译文】卓茂字子康,是南阳郡宛人。性格宽厚仁慈,谦恭友爱。乡里的老朋友,虽然品行才能与卓茂有所不同,但是都真心诚意地敬爱仰慕他。起初卓茂被征召为丞相府史,奉事孔光,孔光称赞他是长者。当时卓茂曾经出行在外,有人指认他的马是自己丢失的。卓茂问道:“您丢失马多长时间了?”那人回答说:“一个月多几天啊。”卓茂拥有这马已经几年,心里知道那人弄错了,但还是默默解开马给了他,自己拉着车离去,临行回头说:“如果不是先生的马,希望您到丞相府还给我。”后来有一天,马的主人在别处找到了丢失的马,于是到丞相府送马,磕头向卓茂道歉。卓茂本性不喜欢争执就像这样。后来卓茂凭儒术被举荐
23、为侍郎,供职于宫门之内,随又调任密县县令。他费尽心思教化地方,对待人民如同子女,总是用善行来教导大家,口中从来没有恶言恶语,官吏百姓亲近爱戴他,因而不忍心欺骗他。曾经有人告发卓茂属下亭长接受了他赠送来的米肉,卓茂让左右回避,而后问那人说:“亭长是向你索要了吗?是你有事托他而接受你的米肉吗?还是平日自己因为恩情而赠送给他呢?”那人说:“是我自己去送给他的。”卓茂说:“你赠送,他接受,为什么要告发呢?”那人说:“我私下听说贤明的君主,使百姓不害怕官吏,官吏不收取百姓财物。现在我害怕官吏,因此送他米肉,官吏已最终接受,所以来告发啊。”卓茂说:“你真是个糊涂人哪。大凡人类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有仁爱
24、之心,知道互相尊敬的事啊。现在邻里年长的人尚且送他们礼物,这是为人之道中用来使人互相亲近的方式,何况官吏和百姓呢?官吏只是不应该凭借威势权力硬要索取礼物罢了。大凡人出生以后,就成群聚居,混杂相处,所以有了纲常礼义,以便互相和睦交往。你岂不想学习这些,难道能高飞远走,不住在人间吗?亭长向来是好官吏,年节时赠送他米肉,是礼节啊。”那人说:“如果像这样,那么刑律为什么禁止这种事呢?”卓茂笑着说:“刑律规定大法则,礼义顺从人情。现在我用礼义教导你,你一定没有怨恨;如果用刑律来惩治你,你将怎么放置手脚呢?这一大门之内,小错可以判罪,大恶可以杀头啊。暂且回家想想其中的道理吧!”于是那人接受了他的教诲,而那
25、官吏则感激他的恩德。当初,卓茂刚到密县,有些事务被他废置了,官吏百姓嘲笑他,邻城人听说后也都讥笑他没有才能。河南郡为他配置了代理县令,卓茂也不疑忌,处理事务同平常一样。几年后,教化广泛生效,县中路不拾遗。这时候王莽执政,设置了大司农六部丞,勉励督促农桑之事,调卓茂担任京部丞,密县百姓老老少少都流泪跟随着为他送行。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古弼为人,忠慎质直。尝以上谷苑囿太广,乞减太半以赐贫民,入见魏主,欲奏其事。帝方与给事中刘树围棋,志不在弼;弼待坐良久,不获陈闻。忽起,捽树头,掣下床,搏其耳,殴其背,曰:“朝廷不治,实尔之罪!”帝失容,舍棋曰:“不听奏事,朕之过也,树何罪!置之!”弼
26、具以状闻,帝皆可其奏。弼曰:“为人臣无礼至此,其罪大矣。”出诣公车,免冠徒跣请罪。帝召入谓曰:“吾闻筑社之役,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降之福。然则卿有何罪!其冠履就职。苟有可以利社稷,便百姓者,竭力为之,勿顾虑也。”魏主畋于河西,尚书令古弼留守。诏以肥马给猎骑,弼悉以弱者给之。帝大怒曰:“笔头奴敢裁量朕!朕还台,先斩此奴!”弼头锐,故帝常以笔目之。弼官属惶怖,恐并坐诛。弼曰:“吾为人臣,不使人主盘于游畋,其罪小;不备不虞,乏军国之用,其罪大。今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且吾自为之,非诸君之忧也!”帝闻之,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他日,魏主复畋于北山
27、,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五百乘以运之。诏使已去,魏主谓左右曰:“笔公必不我与,汝辈不如自以马运之。”遂还。行百余里。得弼表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猪鹿窃食,鸟雁侵费,风雨所耗,朝夕三倍。乞赐矜缓,使得收载。”帝曰:“果如吾言,笔公可谓社稷之臣矣!”(选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四)【注】上谷:古地名。魏主: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焘。公车:官署名。蠕蠕: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解析】盘:安乐,游乐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忽起,捽树头捽:揪 B 恐并坐诛并坐:一同获罪 C 不使人主盘于游畋盘:盘桓 D 乞赐矜缓矜缓:怜悯宽限C【解析】B项都译为“在”。A项前句“以”译为“因为
28、”,后句“以”译为“认为”。C项前句“为”译为“替”,后句“为”译为“治理”。D项前句“且”译为况且,后句“且”译为“尚且”。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尝以上谷苑囿太广 魏主畋于河西 A 皆以美于徐公得复见将军于此 为国远虑,虽死何伤 且吾自为之,非诸君之忧也 C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B【解析】没有直接记述。3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记述古弼为人“忠慎质直”的一项是()悉以弱者给之。为国远虑,虽死何伤!有臣如此,国之宝也!乞赐矜缓,使得收载。笔公必不我与,汝辈不如自以马运之。A B C D D【解析】古弼奏事不成,无奈之下只能迁怒于刘树
29、,并说出“朝廷不治,实尔之罪”这样的话来对魏太武帝进行劝谏 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弼责骂刘树,是因为刘树与魏主下棋,使魏主没有时间过问朝政,刘树实在罪不可赦。B 古弼免冠徒跣请罪,表明他在忠于职守的同时,也能尽人臣之礼。魏主勉励他努力为国为民办事,不要有什么顾虑。C 古弼不以肥马“给猎骑”,不同意“发车五百乘以运麋鹿”,表现了他宁冒抗上不尊的风险,也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D 魏太武帝下诏发车运麋鹿,又预料古弼必不遵旨,表明他对古弼行事的原则已十分了解,把古弼视为诤臣。A【答案】(1)古弼详细地把要奏请的事禀奏魏帝,魏帝全部同意了他奏请的意见。(2)既然这
30、样,那么卿家哪里有罪呢?还是戴好帽子,穿好鞋子继续任职吧。(3)如果没有防备意外的事情发生,使国家和军队物资缺乏,那罪过就大了。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弼具以状闻,帝皆可其奏。(2)然则卿有何罪!其冠履就职。(3)不备不虞,乏军国之用,其罪大。【参考译文】古弼为人忠诚谨慎,质朴正直。曾经因为上谷的皇家游猎场所太大,请求把大部分面积减去赐给贫苦农民。他进宫拜见魏太武帝,打算奏请这件事。这时太武帝正在跟给事中刘树下围棋,他的心思不在古弼身上。古弼坐在那儿等了很久。没有得到说话的机会,突然起来揪着刘树的头发,把他拉下坐床,并揪着他的耳朵,揍打他的后背,说:“朝廷没有治理
31、好,实在是你的罪过!”太武帝大惊失色,放下棋子说:“不听你禀奏,是我的过错,刘树有什么罪,放了他吧!”古弼于是把要奏请的事全说了出来,太武帝完全同意。古弼说:“我身为臣子,却无礼到了这种地步,罪过实在太大。”说完就出宫来到公车门,脱掉了帽子光着脚请求处罚。太武帝召见他,说:“我听说赤足露脚的筑社,表示要洗雪自己的罪过;正冠敬奉,表示自己的虔诚;于是神才降福给他们。既然这样,那么卿家哪里有罪呢?还是戴好帽子,穿好鞋子继续任职吧。如果有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有利的事情,请尽力做好,不要顾虑。”太武帝去河西狩猎。尚书古弼留守京城。太武帝下诏:要古弼将肥壮的马配给打猎的骑手,但是古弼提供的全是瘦弱的马匹,
32、太武帝勃然大怒说:“笔头奴胆敢对我的诏令打折扣。我回到京城,先斩了这个奴才!”古弼的头形长得很尖,太武帝经常把他称作笔头。古弼的下属官员惶然恐惧,唯恐自己受到牵连被诛杀。古弼说:“我身为人臣,不让皇帝沉湎于游玩狩猎中,那个罪过是小的;如果不防备国家将会出现的祸患,并使国家缺少军用物资,那个罪过是大的。现在北方的蠕蠕正处于强盛时期,南方的贼寇还没有消灭,我把肥壮的马匹提供给军队,把瘦弱的马提供给皇帝打猎,这是为国家作长远打算。即使被处死了,又有什么要紧呢?况且这一切是我一个人做的,你们不要担心。”太武帝听到后,感叹地说:“有这样的臣子,是国家的福气啊!”一天,太武帝又去北山打猎,猎获了几千头麋鹿
33、。太武帝下诏给尚书令古弼,让他派出五百辆车来运载麋鹿。拿着诏书的信使已经走了,太武帝对左右将士说:“笔公一定不会给我这么多车辆,你们还是用马来运送吧。”于是便起程回宫。走了一百多里,太武帝就收到古弼的奏表,表上说:“今年秋天谷子都成熟了,桑麻大豆仍留在田里,山猪野鹿偷吃,飞鸟大雁啄食,加上风吹雨打,早收与晚收会相差三倍。恳请您能顾惜农情,暂缓运送麋鹿,以便尽快把谷物收割运送完毕。”太武帝说:“果然如我所说的那样,笔公可称得上是国家的栋梁之臣啊。”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秦既解邯郸围,而赵王
34、入朝,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而媾。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救矣。”王以虞卿之言赵郝。赵郝曰:“虞卿诚能尽秦力之所至乎?诚知秦力之所不能进,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请听子割,子能必使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赵郝对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他日三晋之交于秦,相善也。今秦善韩魏而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今臣为足下解负亲之攻,开关通币,齐交韩魏。至来年而王独取攻于秦,此
35、王之所以事秦必在韩魏之后也。此非臣之所敢任也。”居顷之,而魏请为从。赵孝成王召虞卿谋。过平原君,平原君曰:“愿卿之论从也。”虞卿入见王。王曰:“魏请为从。”对曰:“魏过。”王曰:“寡人固未之许。”对曰:“王过。”王曰:“魏请从,卿曰魏过,寡人未之许,又曰寡人过,然则从终不可乎?”对曰:“臣闻小国之与大国从事也,有利则大国受其福,有败则小国受其祸。今魏以小国请其祸,而王以大国辞其福,臣故曰王过,魏亦过。窃以为从便。”王曰:“善。”乃合魏为从。太史公曰: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齐,卒困于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况贤人乎?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
36、传,有改动)【注】集解徐广曰:“蹻,草履也。簦,长柄笠,音登。笠有柄者谓之簦。”【解析】“从”通“纵”,合纵。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割六县而媾媾:媾和,讲和 B此非臣之所敢任也任:承担 C至来年而王独取攻于秦取:招致 D愿卿之论从也从:顺从,随从D【解析】均为表敬副词,可译为“请允许我”。A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结构助词,的。B连词,因为。介词,用。D连词,于是。副词,才。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秦之攻王也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 B必以倦而归也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 C请听子割矣则请立太子为王 D乃合魏为从以苇筒灌之,经宿乃活C【解
37、析】赵王所派之人应为赵郝,原文有明确信息,此处属于张冠李戴。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虞卿是著名策士,他仅凭脚穿草鞋,肩搭雨伞就成功游说了赵孝成王,两次见面就成了赵国上卿,其非凡才能可见一斑。B本来秦国已经解除了对邯郸的包围,但赵王却慑于秦国国君威势,决定前去拜访秦王,就派虞卿到秦国去订约结交,并以割出六个县作为讲和条件。C魏国请求与赵国合纵盟约,赵孝成王就召虞卿来商议这件事,在虞卿的努力下,赵王答应了与魏国合纵缔交。D司马迁认为虞卿为赵国出谋划策,周密巧妙,但由于不忍心看着魏齐被人追杀,后在大梁处境窘迫,也因此著书立说而使自己的名声流传后代。B【答案】(1)秦国用
38、它的全部力量进攻它所不能夺取的土地,结果打得疲顿而回,可是大王又把秦国兵力所不能夺取的土地白白送给秦国,这等于帮助秦国进攻自己啊。(2)现在我替您解除因背弃与秦国亲善关系而招致的进攻,开启关卡,互通贸易,与秦国的交好程度同韩、魏两国一样。(3)但是虞卿若不是穷困忧愁,也就不能著书立说而使自己的名声表露于世,流传后代了。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2)今臣为足下解负亲之攻,开关通币,齐交韩魏。(3)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解析】赵王所派之人应为赵郝,原文有明确信息,此处属于张冠李
39、戴。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虞卿是著名策士,他仅凭脚穿草鞋,肩搭雨伞就成功游说了赵孝成王,两次见面就成了赵国上卿,其非凡才能可见一斑。B本来秦国已经解除了对邯郸的包围,但赵王却慑于秦国国君威势,决定前去拜访秦王,就派虞卿到秦国去订约结交,并以割出六个县作为讲和条件。C魏国请求与赵国合纵盟约,赵孝成王就召虞卿来商议这件事,在虞卿的努力下,赵王答应了与魏国合纵缔交。D司马迁认为虞卿为赵国出谋划策,周密巧妙,但由于不忍心看着魏齐被人追杀,后在大梁处境窘迫,也因此著书立说而使自己的名声流传后代。B【参考译文】虞卿,是个善于游说的有才之士,他脚穿草鞋,肩搭雨伞,远道而来游说
40、赵孝成王。第一次拜见赵王,赵王便赐给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对;第二次拜见赵王,就当上了赵国的上卿,所以称他为虞卿。秦国解除了邯郸的包围之后,而赵王却准备到秦国拜访秦王,就派赵郝到秦国去订约结交,割出六个县而讲和。虞卿对赵王说:“大王您看,秦国进攻大王,是因为打得疲顿了才撤回呢?还是它能够进攻,由于怜惜大王而不再进攻呢?”赵王回答说:“秦国进攻我,是毫不保留竭尽全力了,一定是因为打得疲惫了才撤回的。”虞卿说:“秦国用它的全部力量进攻它所不能夺取的土地,结果打得疲顿而回,可是大王又把秦国兵力所不能夺取的土地白白送给秦国,这等于帮助秦国进攻自己啊。明年秦国再进攻大王,大王就无法自救了。”赵王把虞卿的话告
41、诉了赵郝。赵郝说:“虞卿真能摸清秦国兵力的底细吗?果真知道秦国兵力今年不能进攻了,这么一块弹丸之地不给它,让秦国明年再来进攻大王,那时大王岂不是要割让腹地给它来求和吗?”赵王说:“我听从你的意见割让六县了,你能一定让秦国明年不再进攻我吗?”赵郝回答说:“这个可不是我所敢承担的事情。过去韩、赵、魏三国与秦国交往,互相亲善。现在秦国对韩、魏两国亲善而进攻大王,看来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一定是不如韩、魏两国了。现在我替您解除因背弃与秦国亲善关系而招致的进攻,开启关卡,互通贸易,与秦国的交好程度同韩、魏两国一样。若到了明年大王独自招来秦国的进攻,这一定是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又落在韩、魏两国的后面了。所以说,
42、这不是我所敢承担的事情。”过了不久,魏国请求与赵国合纵盟约。赵孝成王就召虞卿来商议这件事。虞卿先去拜访平原君,平原君说:“希望听您论述一下合纵之道。”虞卿入宫拜见赵王。赵王说:“魏国请求合纵盟约。”虞卿说:“魏国错了。”赵王说:“我本来也没答应它。”虞卿说:“大王错了。”赵王说:“魏国请求合纵,您说魏国错了;我没有答应它,您又说我错了。既然这样,那么合纵盟约是终归不可以了吗?”虞卿回答说:“我听说小国跟大国一起办事,有好处就由大国享用成果,有坏处就由小国承担灾祸。现在的情况是魏国以小国的地位情愿担当灾祸,而您是以大国的地位辞却享用成果。所以我说大王错了,魏国也错了。我私下认为合纵盟约有利。”赵
43、王说:“好。”于是就同魏国合纵盟约。太史公说:虞卿分析事理推测情势,为赵国出谋划策,是多么周密巧妙啊!到后来不忍心看着魏齐被人追杀,终于在大梁遭到困厄,平常人尚且知道不能这么做,何况贤能的人呢?但是虞卿若不是穷困忧愁,也就不能著书立说而使自己的名声表露于世,流传后代了。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臣大父在赵时,为
44、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闲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毵,杀北地都尉印。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
45、能,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
46、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节选自史记冯唐列传 注大父:祖父。尚食监:官名。朝毵(sn):地名。阃(kn):国门。尺籍伍符:军中条例。参考译文:冯唐的祖父是赵人,他的父亲迁到代。汉朝建主后,又迁到安陵。冯唐以至孝著名,为中郎署长,侍奉文帝。文帝的座驾经过,问他说:“老人家,您是如何成为郎的?您的家在哪里?”唐皆据实回答。文帝说:“我在代的时候,我的尚食监高祛屡次向我提及赵将李齐的贤能,以及他在巨鹿作战时的事迹。现在我每次吃饭的时候,脑海里都会浮现李齐在巨鹿作战时的雄风呀!您老人家知道他吗?”冯唐回答说“他还比不上廉颇与李牧的将才呢。”皇帝说:“什么缘故呢?”冯唐说“
47、家祖父在赵的时候,做官而统御将士,跟李牧交情很好。而家父以前做过代相,与赵将李齐相熟,所以臣了解他们的为人。”文帝听说了廉颇、李牧的事迹以后,高兴得拍着大腿说:“唉!我为何得不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来做我的将军?如果得到了,我又何必担忧匈奴为患呢!”冯唐说,“臣诚惶诚恐,昧死以陈,眼下纵使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啊!”文帝很生气,站起来返入禁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召见冯唐,责备他说:“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臣是个乡鄙之人,不懂得避忌。”那个时候,正当匈奴刚刚大举入侵朝那县,杀死了北地郡的都尉孙昂,文帝正以匈奴入寇为忧,于是再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
48、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古代君王派遣将军的时候,跪下来推着车,说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庭外的事则更由将军截断。一切论功行赏及爵封之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回来再报告一声就是了。这并非是无稽之谈。我的祖父说,李牧为赵将,屯驻在边境,军市的租税都自行用来犒飨士卒,赏赐在外决定,不必受朝廷的牵制。君主既然一切委托他,而但求他成功,因此李可以竭尽他的智能。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能射的骑兵一万三千辆,价值百金之良士十万人,所以他能够在北方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歼灭猎林,在西方抑制强秦,在南方抵抗韩、魏,那个时候,赵国几乎称霸。后来,刚好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个倡家女。
49、他即位后,竟然听信郭开的谗言,终于杀了李牧,而派颜聚代替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秦兵所虏杀.现在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的郡守,他军市的租税全用来稿飨士卒,更拿出私有的钱财,每几天就宰一次牛,以飨宾客、军吏及舍人,所以匈奴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云中郡的关塞。有一次,匈奴曾经入侵,魏尚率领车骑出击,杀敌甚多。这些士卒都是一般下人家的子弟,由田野间出来从军,他们哪里了解尺借和伍符之事呢?终日只拼命作战,斩敌首,虏敌人,到幕府记录战功。可是稍有不合,文吏就以法律来制裁他.该赏的不赏,但犯了法,文吏却绝对按律处分。我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赏赐太轻,刑罚太重。而云中郡守魏尚犯了记录斩敌首的战功差了六
50、级之罪,陛下把他交给执法之吏治罪,削除他的官爵,并判他徒刑。由此说来,陛下纵然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的。我实在很愚昧,触犯了禁忌,该得死罪,该得死罪!”文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后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都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统领中尉和郡国的车战之士。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 善:与交好 B良久,召唐让曰 让:谦让 C委任而责成功 责:要求 D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坐:因犯下罪 答案:B。解析:让,责备,根据文意及“曰”的内容可知。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 师
51、道之不传也久矣 B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闲处乎 独畏廉将军哉 C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答案:D。解析:前一“而”表转折,后一“而”表递进。A项“之”用于主谓间取消独立性;B项“独”,副词,难道;C项“乃”,副词,竟然。3对下列句子中“其”字所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代“李齐”)B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代“将士们”)C其后会赵王迁立(代“赵国几乎称霸”)D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代“边关将士”)答案:B(代“李牧”)4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冯唐敢于进谏的一项是()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52、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鄙人不知忌讳。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A B C D 答案:A(不属进谏内容)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冯唐向文帝介绍、评价了李齐、李牧、廉颇、魏尚等大将,并告诉文帝,前人遣将的经验是,国内大事由君王来控制,边关赏赐之事由将军来主断,朝廷吕从中干扰。B魏尚把军中交易市场获得的税收全部拿来犒赏将士,他也出于私心聚敛钱财,每五天杀一头牛大宴宾客。加上后来他又虚报战功,因此被削去爵位,判了刑。C冯唐告诉文帝,边关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不知道“尺籍”“伍符”这些军中法令,而且他们整天奋力作战,不要因为他们在向衙门报功时,有些不符实情,就重罚他们。D当文帝在冯唐面前慨叹当朝没有像廉颇、李牧那样的良将时,冯唐直言冒犯龙颜,文帝并未加罪冯唐;在国事紧急时,他又听取冯唐的意见,改正错误。答案:B(魏尚“出私养钱”是拿出私人的俸钱;他犒赏军士也不是他削爵判刑的原因)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译文:因此打仗失败士兵败逃,被秦国俘虏并消灭。(“是以”为“以是”的倒置;北,败逃)(2)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译文:当天派冯唐拿着令节赦免魏尚,再让他作云中太守。(以为,“以之为”的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