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455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鉴赏诗歌语言课件.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鉴赏诗歌语言一.结合全诗,看精练词语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二.结合全诗,看诗句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语言题一般出题方式“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诗赋以一字见工拙”“推敲”的典故古人非常讲究炼字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第一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何处?(一)寻找并鉴赏诗句中精练的词语:1.鉴赏精练的动词2.鉴赏精练的形容词(二)如何进行语言表述(步骤如下)第一、把这个词放在句中作具体解释。第二、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

2、技巧,然后加一些描述性的术语,如精练传神、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等。第三、从整体角度回答它这样用有什么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一.回答“精练词语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这类题的思考步骤:咏柳宋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步骤一)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步骤二)不仅写柳,更形象地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步骤三,作用)雨 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

3、在邻家”把“飞来”改为“纷纷”好不好?为什么?分析:好。“飞来”只写出了蝴蝶飞过来又飞过去的情况,而不能描述出飞的状态。“纷纷”是叠用的形容词,“多而杂乱”之意。(步骤一,构词)描述了蜂蝶纷纷飞过墙去的状态。(步骤二)只有“纷纷”这样的侧写妙笔,才能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这雨过天晴后的美景。(步骤三,作用)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步骤一)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

4、无限愁思。(步骤二)“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步骤三)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答:“绕”字好(步骤一),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步骤二),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步骤三)。(步骤一),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步骤二),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步骤三)。只答“

5、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早梅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一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纷纷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6、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等,主要目的是符合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例1、王安石的“春风又

7、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两岸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例2 送别 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明确:第一句“下马饮君酒”的“饮”字应理解成使动,君准备行走,邀请君下马喝酒,然后才发生了那番对话。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

8、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关键词类答题: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看诗句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在诗文中,有一些特殊结构形式的词,常能出现特殊的表达效果。(1)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寻寻觅觅,冷冷清

9、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读来就能领悟,叠词之妙就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从感情上,抒情主人公从晨起临风开始,便觉万般惆怅,百无聊赖。于是寻寻觅觅,希望寻找点什么以排遣自己的寂寞。可寻觅的结果却是满目萧条,冷冷清清,所以本想消减的忧愁反更增一层,而变得凄凄惨惨戚戚了,因此叠词的另外一个效果就在于可加强感情的表达。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分析:“潺潺”一词拟春雨之声,使读者如听春雨之淅沥,想起乍暖之还寒;冷雨淅沥,落在帘外,听在耳边,冷在心中,而这位亡国之君的家仇国恨便立刻涌上心头,所以,拟声词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2)、意象

10、名词罗列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首元曲描写了哪些景物?诗人感情是愁的,所以诗人目之所及: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的,甚至古道之上,西风之中的那匹马也是瘦的。这些名词性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而景中之人,断肠天涯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所以这首曲词蕴含诗人很复杂的愁绪:既有凄凉无奈的悲哀,亦有是仕宦飘泊的孤苦,更有封建文人怨世哀身的无奈。这就是意象组合,它以极其简省的笔墨,创设了极其丰厚的意蕴,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凝炼性,运用名词组成意象,可谓是一词一景,从画面中我们分明感到这些景是自然之景,但又分明不仅是

11、自然之景,因为包含诗人无限情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商 山 早 行 温 庭 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古时旅人为了安全,总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些都是富有早行特征的景物,而且这些名词性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很形象地写出了早行的情景:旅人住在旅店里,听到鸡鸣声就赶紧起来查看天色,见天上有月就马上收拾行装,踏上旅程,诗人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起程,可谓是早行了,没想到铺满寒霜的板桥之上,早已是人迹斑斑,真所谓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呀,所以诗人羁旅之苦、怀乡之情就溢于言表了鸡声

12、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寄黄几复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诗人选择了江湖、夜雨、十年灯,做了动人的抒写,江湖让人想起辗转和漂泊,杜甫在梦李白中曾有“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的诗句,夜雨更能引人的思乡之情,李商隐在夜雨寄北曾有“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人在江湖,又逢夜雨,使人备感萧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诗人接下来选择了灯这个意象,“灯”是个常用字,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独创,当它与“江湖、夜雨”组合在一起时,就能激发人一连串的想象:两个朋友,各自漂泊,每逢夜雨,独对孤灯,

13、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种情景已持续了十年之久。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关照动词关照修饰语关照特殊词 炼字的角度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 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二要关注修饰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细雨伴随着和风到来。且写出了春雨

14、润物的默默之情。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忽:不经意,恰巧碰到之意。少妇梳妆打扮后,兴冲冲登翠楼赏春景。突闯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将这种情绪变化写得淋漓尽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三 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七个叠词一气呵出,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愁怨孤苦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愁苦凄惨的气氛笼罩全篇

15、。再从语音的节奏、声调看,读起来短促、轻细而凄清,形成了吞声饮泣的音韵美,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

16、促,一经重迭,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叠词的表达效果: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表达更加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呢喃燕子语梁间题屏刘季孙间关莺语花底滑琵琶行白居易读着这些诗句,我们仿佛莅临长江之滨,耳听得落木萧萧之声,眼见那长江汹涌之状;仿佛凭栏远眺,见帘外潺潺春雨,激起不尽的故国之思;仿佛亲耳听到燕语呢喃、莺语间关。拟声词的巧妙运用,使读者可以越过词语的

17、概念意义,仅凭其语音就获得了对诗句全部或局部意蕴的理解。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8、”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水鸟的和鸣声。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沙洲上,成双成对嬉戏悠游的水鸟发出甜美动听的“关关”欢叫,激起了岸上的小伙子对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向往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意境!对鸟鸣声生动而形象的模拟,为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意趣。拟声词的表达效果:古代诗歌中常用拟声词模拟自然的声音,不仅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还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绿、火、蓝这样包含绚丽色彩的词语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令人难忘。红、绿:催红、染绿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

19、“着色的思绪”。“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婕一剪梅舟过吴江 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效果: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 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色彩词总 结 诗歌的炼字应注意:1、动词 2、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还原语序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苏轼念奴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为“笑我多情”。

20、毛泽东沁园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应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应为“欲目穷千里”。语序颠倒的原因 1.是声律的要求 例:晁无咎临江仙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2.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例: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语序颠倒的原因 1.是声律的要求 例:晁无咎临江仙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2.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例: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

21、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

22、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别举例说明。a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

23、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刘叉从军行诗:“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闻横笛声)都是同类的例子。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b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又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4、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笑”、“在春风中笑”的意思。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发时归。)都是同类的例子。分析下面诗句中的倒置问题。1“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该是“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该是“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应该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4“二十四桥仍在,波

25、心荡,冷月无声”应该是“二十四桥仍在,无声冷月,波心荡”。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该为“浣女归使竹喧,渔舟下使莲动”.6更为典型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应该为“欲目穷千里”。关注四类语言从内容的角度可以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1、意象语言: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2、情感语言:“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做客”3、象征语言: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4、特定称谓语言: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鸿雁”指书信。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

26、前人诗文,这方面需要平时加强课外阅读,提高文化修养。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的故事,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中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第二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语言的风格特点:1、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2、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筚篥长”辞藻华丽,对

27、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3、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样子直接写出。如诗经硕鼠。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 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亮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

28、动自然。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以为深长。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7、雄奇:气势雄伟,立意新奇。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出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8、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9

29、、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10、洗练: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语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

30、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11、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杜甫的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12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婉约悱恻 陆

31、游的悲壮爱国 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 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色

32、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叙)“黄莺儿”是口语化,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析)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评)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步骤一:叙)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步骤二:析)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步骤三:评)第三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其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