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欣赏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114012070,南宋杰出的豪放派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合称“苏辛”。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明世。辛弃疾以文为词,他不仅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其稼轩词共有六百二十余首。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
2、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1、请给这首词划分节奏.。注意:不能划破句。2、划出词的韵脚。边读边做:3、找出词中的对偶句。明 月/别 枝/惊 鹊,清 风/半 夜 /鸣 蝉。稻 花 香 里/说 丰 年,听 取/蛙 声 /一 片。七 八 个 星 /天 外,两 三 点 雨 /山 前。旧 时/茅店 /社 林 边,路 转 /溪 头 /忽 见。西江月 怎样理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惊鸣视觉、听觉、触觉动静结合 没有到秋收的季节,为什么作者说是“丰年”?稻花香蛙 声嗅觉、听觉词人避雨赶路的行踪如何?心情怎样?忽见惊喜、高兴“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
3、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下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词 意“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在诉说好年成。词 意“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词 意不一会儿,乌云遮住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前竟然落下几点雨。“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词 意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又出现在了眼前。整首词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心情?上阕下阕清新、欢跃的乡村夜景稻花飘香,丰收在望雨将来时急忙赶路愉快喜悦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思考: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表现了词人被美妙的夜色所陶醉以及对丰收前景的喜悦之情。写作特点1、从多个角度写景2、动静相映3、细节描写,侧面烘托“惊”、“鸣”衬夜的幽静以蛙声烘托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