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测量平均速度1.在测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正确的说法是( )A.要使斜面保持一个较小的坡度,便于测量时间B.小车在上半程的速度大于全程平均速度C.小车全程平均速度等于上半程的速度与下半程的速度之和的一半D.测量小车下半程的速度,要让小车在斜面中点静止后开始运动【答案】A【解析】A.在测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 要使斜面保持一个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以较慢的速度向下运动,便于测量时间;若果坡度较大,小车运动速度较快,测量时间误差较大,甚至来不及计时,A正确。B.由于小车在斜面上向下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在上半程的速度小于全程平均速度,B错。C.小车全程平均速度等于
2、总路程与总时间之比,所以C错。D.测量小车下半程的速度,要让小车在下半程的路程与过斜面中点后到底端所用的时间之比来计算,D错。选A。2.在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若果测得的时间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 )A.不受影响 B.偏大 C.偏小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在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路程s是确定的;若果测得的时间t偏大,由v=s/t可知:v的值将偏小。选C。3.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答案】B【解析】由
3、图示可以看出:这里滑块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要么以尾部为标准,要么以头部为标准,都要计算上自身的长度,即s=40cm+5cm=45cm;运动时间为t=t2t1=14:35:05-14:35:00=5s;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V= = =9cm/s。选B。4.“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图是小球在运动中的频闪摄影,频闪摄影时间间隔为0.02s,则物体在BD 间的平均速度为m/s。【答案】2【解析】由图示可知:物体在BD 间运动的路程s=sADsAB=9.0cm-1.0cm=8.0cm;运动时间为t=tBC+tCD=0.02s+0.02s=0.04s; 平均速度为V= = =200
4、cm/s=2m/s。5.张凤和李凰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把分度值为1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则小钢球在通过A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 VAB=_;VBC=_;VAC=_.【答案】3.00cm/s 2.00cm/s 2.40cm/s 【解析】由图示可sAB=sB-sA=36.50cm-6.50cm=30.00cm;tAB=tB-tA=10:30:05-10:31:55
5、=10s; VAB= = =3.00cm/s。SBC=sC-sB=66.50cm-36.50cm=30.00cm;tBC=tC-tB=10:31:20-10:31:05=15s; VBC= = =2.00cm/s。SAC=sC-sA=66.50cm-.50cm=60.00cm;tAC=tC-tB=10:31:20-10:30:55=25s; VAC= = =2.40cm /s。6.下图是张凤测小球从斜面槽滚下的实验装置图,B是斜面AC的中点,用刻度尺量出AB=48cm,右方秒表内每一格代表1s,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请在下面的实验表格内填好相应的数据。路段路程(m)运动时间(s)ABAC【答案】
6、AB:0.48 4 AC:0.96 6 【解析】B是斜面AC的中点, AB=48cm,所以AC=2AB=248cm=96cm。由图可知tAB=4s;tAC=6s。7.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装置。(1)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小车下滑的速度越(选填“慢”、“快”)。(2)小车在斜面的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cm/s。(3)小车在斜面的全程的平均速度是cm/s。(4)通过计算发现:小车在斜面上向下运动时的速度越来越(选填“慢”、“快”)。【答案】(1)慢 (2)15 (3)18 (4)快【解析】(1)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斜面越平缓,小车下滑速度就越慢。(2)由图可知:全程为0.9m=90cm
7、,所以上半程s1=45cm。t1=10:35:0310:35:00=3s,V1= = =15cm /s。(3)全程s=90cm。t=10:35:0510:35:00=5s, V= = =18cm/s。(4)通过计算发现:全程平均速度v大于上半程平均速度v1,所以小车在斜面上向下运动时的速度越来越快。8.张凤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如下(摘要)。请将他的报告补充完整。【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测量的物理量AB段BC段AC段路程s/cm4556101时间t/s3.02.85.8平均速
8、度v/(cm/s)17.4【实验分析】(1)小车全程是做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答案】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实验数据:测量的物理量AB段BC段AC段路程s/cm4556101时间t/s3.02.85.8平均速度v/(cm/s)152017.4【实验分析】(1)变速(2)减小【解析】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实验器材: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停表测量小车运动时间。实验数据:小车在AB段的速度为:VAB= = =15cm /s。小车在BC段的路程:sBC=56cm,
9、tBC=2.8s,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 = =20cm /s。实验分析:(1)由上面实验知AB段的速度小于BC段的速度,所以小车做变速运动。(2)斜面的倾角越小(坡度越小),小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所以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减小斜面的坡度。9.张凤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6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2)小明想测量小
10、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 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选填:A、B)(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2)。屏幕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 (选填:匀速、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 m/s。【答案】(1)小于 (2)A (3)加速 0.8【解析】(1)设全程为L,小车运动的距离sACL,B是AC的中点,所以sAB=L/2,由题知,所用的时间tAC2.6s,tABt21.8s,
11、则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AB= = = ;小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VAC= = 。所以vABvAC,即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2)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由图象可知,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时间是25s,对应的速度为0.8m/s。10.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
12、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26时间t/s4平均速度v/(cm/s)15(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答案】(1)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m6490时间t/s26平均速度v/(m/s)1316(2)不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解析】由图可知:小车由甲至乙的时间t1=00:05:06-00:05:04=2s, V1= = =13cm /s。小车由乙至丙路程s2=64cm-0cm=64cm, V2= = =16cm /s。小车由甲至丙的路程s3=90cm,t3=00:05:10-00:05:04=6s,V3= = =15cm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