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严复被称作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他们都( )A重视通过书籍报刊了解西方B认识到了专制制度的腐朽性C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解析】林则徐和严复的共同点为重视通过书籍报刊了解西方,林则徐编译四洲志系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严复翻译出版了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林则徐没有认识到专制制度的腐朽性,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严复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调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答案】A2.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
2、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中的“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可知与以前的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不同,故选D。【答案】D3.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变是以循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士大夫们相信五德转移、三统相承;老百姓则称之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种古老而又懵懂的循环论,首先是被维新派的两本著作打破的。它们是( )A.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B.海国图志、天演论C.变法通议、新青年D.孔子改制考、天演论【答案】D4.“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
3、制,则中国之治可计日待也。”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答案】B5.1902年,梁启超在兴民权基础上发表新民说,提出“新民”思想。他认为,要建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成“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梁启超发表新民说意在说明( )A.维新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B.中国政治改革不宜操之过急,反对资产阶级民
4、主革命运动C.要革命,不要改良D.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解析】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在兴民权基础上形成新的国民素质,进而建立一个新国家,以此强调变法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答案】D6.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 )A.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C.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D.提倡西学,全盘否定传统的儒学思想道德【解析】B项是洋务派的观点,C项是顽固派的观点,D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答案】A7.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
5、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解析】从材料中“国民”“熟视而无所动心”可知,首先应解放民众思想,发动国民,故选C。【答案】C8.“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根据内容判断,这段材料最早发表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的“脱蒙昧时代”“科学与人权并重”可知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C9.1
6、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文学革命的影响【解析】文学革命始于1917年。【答案】D10.“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毛泽东这句话( )A.肯定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倡导 B.指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形式主义偏向C.全面否定了新文化运动D.批评了新文化运动的不彻底性【解析】材料主要说的是“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故选B项;A项材料
7、中没有体现,C、D两项说法错误。【答案】B11.以下是1917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解析】考查学生解读统计图的能力,分析图表可知,A项正确。【答案】A12.(淄博六中2011届高三月考)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
8、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中“1920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可知陈独秀受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答案】C13.近代前期,由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下列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有(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和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 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 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
9、A. B. C. D.【解析】本题概括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原因、代表、内容、过程,都符合史实。【答案】B14.下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成为主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民主共和 师夷制夷 民主与科学 维新变法A. B. C. D.【解析】师夷制夷出现在鸦片战争后,维新变法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主共和成为主流,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故正确排序为。【答案】C二、非选择题(15小题24分,16小题20分,共44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
10、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 “自台事后(1895年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 大借洋款,以举庶政。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四 使戊戌变法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胡适留学日记(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各持怎样的态度?(6分)(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6分)(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6分)【答案】(1)反映康有为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主张。理论依
11、据是近代西方政治学说。(2)反映维新派对农民持恐惧的态度,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材料一反映维新派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材料二反映维新派不敢发动人民群众,缺乏群众基础;材料三反映维新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4)材料四的观点不正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不可能走得通。16.五四时期,围绕着学衡杂志的一批学者公开反对新文化运动,这批学者被称为“学衡派”,其中主将梅光迪锋芒最露,影响尤大。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唯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
12、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又经丧权失地之余,加以改革家之鼓吹,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最时髦举动,为弋名徼利之捷径。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材料二 (对于介绍和吸收西方文化,梅光迪提出)“所介绍者须其本体有正当之价值”;“当以适用于吾国为断,适用云者,或以其与吾国固有文化之精神,不相背驰,取之足收培养扩大之功或以其为吾国向所缺乏,可截长之补短也;或以其能救吾国之弊,而为革新改进之助也。”梅光迪现今西洋人文主义材料三 我们必须了解拥有通过时间考验的一切真善美的东西,然后才能应付当前和未来的生活。这样一来,历史就成为活的力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达到某种肯定的标准,判断真伪,与辨别基本的与暂时的东西。梅光迪我们这一代的任务(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梅光迪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观点。(4分) (2)提倡新文化运动者多将梅光迪视为复古派。梅光迪是复古派吗?依据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8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梅光迪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在对待东西方文化态度上的差异,并据此分析“学衡派”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8分).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