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历城二中56级(高一)学情检测历史试题2020.5一、选择题1.在原始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私有制、阶级产生,最终国家形成,人类文明产生。人类文明产生之初A. 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B. 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C. 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D. 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几大早期文明由于交通的局限性,各文明之间基本上独立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B正确;早期人类分布在亚、非、欧等大洲,不是同一地点,A错误;古代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C错误;人类早期文明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是所有早期文明都是城
2、市国家、商业发达,D错误。故选B。2.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它们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明成就,使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这说明A. 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B. 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C. 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D. 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状况存在不同,所以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发展呈现差异,体现了文明的多元特征。D正确;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属于自然环境不同造成的,A错误;中国不符合“小国寡民”,B错误;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但不是最主要原因
3、,C错误。故选D。3.人类文明最初犹如茫茫大海的几座孤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点状文明在空间拓展中相互连接。古代文明扩展的方式有武力扩张与征服 神话、艺术与文字传播 技术传播 宗教和思想传播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农耕文明区实行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逐渐开始通过武力扩张与征服、神话、艺术与文字传播、技术传播、宗教和思想传播的方式对外扩展。符合题意。C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4.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这说明A.
4、 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B.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C. 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D. 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的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反映了庄园是西欧社会管理生产活动与精神生活的基本单位。C正确;教堂与法庭的设置不能说明庄园实行封君、封臣体制,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西欧的封建庄园的组织方式,未反映其自给自足,B错误;领主通过国家和封建等级制度,而不是通过庄园统治农奴,D错误。故选C。5.1547年开始,伊凡四世实行独裁统治。为了打击大贵族分立主义
5、而采取的措施是A. 颁布新法典B. 改组中央机关C. 实行“特辖领地制”D. 对外侵略扩张【答案】C【解析】【详解】伊凡四世实行“特辖领地制”, 由国君直辖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富庶地区和军事战略要地等特辖区,将特辖区的土地分给小贵族,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其与大贵族斗争的得力工具,C项正确;颁布新法典和改组中央机关都是对打击分立主义加强中央集权成果的巩固,AB两项错误;对外侵略扩张与打击大贵族分立主义不符,D项错误。6.中古时期的印度,有两大变化,一是四世纪初兴起的笈多帝国统治者支持印度教的发展,二是13世纪初建立的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先后建立了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6、. 笈多帝国兴起于恒河中游B. 今天印度教是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C. 德里苏丹国是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的D. 德里苏丹国以佛教为国教【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中世纪印度的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D符合题意;笈多帝国兴起于恒河中游的摩揭陀国,不符合题意,A排除;印度教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婆罗门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产物,不符合题意,B排除;1206年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不符合题意,C排除。故选D。7.中南非洲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长期孤立的发展,但绝不是“洪荒僻壤”,那里的居民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中,西部非洲古文明的杰出代表是A.
7、摩加迪沙文明B. 阿克苏姆文明C. 桑海文明D. 津巴布韦文明【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兴盛起来的桑海帝国是西非古代国家的集大成者,而穆罕默德杜尔则是这个帝国最强盛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系列改革影响直至今日。C正确;摩加迪沙文明属于东部非洲的代表,A错误;阿克苏姆文明位于非洲北部地区,B错误;津巴布韦文明位于非洲东南部,D错误。故选C。8.美洲的印第安人,勤劳智慧,早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由于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内部之间也交流很少,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A. 内部之间没
8、有任何交流B. 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C. 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D. 因地理环境导致衰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所以印第安文明内部缺乏交流、发展相对缓慢”来看,印第安文明的发展受地理环境的限制缺乏交流,导致发展缓慢。C正确;印第安文明交流很少,不等于没有任何交流,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印第安文明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理环境对印第安文明的限制,印第安文明的衰落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故选C。9.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使的古代社会的地球形状、大小的学说、海洋优势论等真理逐步浮现。当时开辟的“新航路”主要指的是由欧洲到
9、美洲的新航路 由欧洲绕道亚洲到美洲的新航路由欧洲到非洲的新航路 由欧洲绕道非洲到亚洲的新航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可知,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由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绕道非洲最南端到亚洲的新航路,正确。C正确;哥伦布从欧洲出发向西航行发现了美洲,没有绕道亚洲;欧洲到非洲本身已有航线,不正确,ABD错误。故选C。10.全球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也成倍上升。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当时的欧洲出现了A. 价格革命B. 商业革命C. 商业
10、危机D. 黑奴贸易【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也成倍上升”并结合新航路的开辟可知,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使贸易范围和商品种类扩大,引起了商业革命。B正确;价格革命指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升,与材料无关,A错误;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C错误;黑奴贸易与商品种类的增加和交易量的上升无关,D错误。故选B。11.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第二个潮流的意义是A. 否定神性肯定人性B. 使人们可以和上帝直接交流C. 肯定对幸福生
11、活的追求D. 规划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并结合所学可知,两大潮流指的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依据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宣扬“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使人们可以和上帝直接交流。B正确;宗教改革只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并没有否定神性,A错误;文艺复兴重视人的世俗生活,肯定对幸福生活的追求,C错误;启蒙思想家在变革激情之下对未来提出的理想蓝图,D错误。故选B。12.在研究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大兴土木”是指A.
12、 解除人的精神枷锁B. 建设工业文明国家C. 大力张扬人的个性D. 构建民主法制社会【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启蒙运动可知,启蒙运动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描绘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和未来的制度蓝图。D正确;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的摧毁了蒙昧和宗教势力,A错误;建设工业文明国家指的是工业革命,B错误;主张张扬人的个性的是文艺复兴,而材料主旨是启蒙运动,C错误。故选D。13.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 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C. 实现了由“
13、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 从此代议制政府掌握了国家的实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转变。故选C项。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限制王权的法案14.詹姆斯罗伯特认为:“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越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为此,1787年宪法A.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B. 确认国会的权力中心地位C. 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D. 规定美国是联邦制的国家【答案】A【
14、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权力越集中和越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来看,詹姆斯罗伯特认为应当限制政府的权力。依据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为了限制政府独裁而实行了政府、国会、最高法院三者之间分权与制衡的原则。A正确;美国的权力中心是总统,不符合史实,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联邦政府进行限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联邦制是由几个成员国联合组成统一国家的政治体制,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故选A。15.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
15、是( )A. 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B.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C. 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D.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故答案为B;A是市场和原料因素,排除;C是资金因素,排除;D是技术因素,排除。【点睛】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关键信息是“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16.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取消了贸易保护政策,同欧
16、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互惠关税协定,降低进口税率;1849年取消了航海条例;到1875年,英国工业品的平均进口关税税率降到几乎为零。这反映出英国A. 自由主义成就了工业革命B. 与荷兰经济竞争关系结束C. 彻底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D. 工业革命促使生产能力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在重商主义的指导下,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而后来英国完成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厂”,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导致关税税率的下调。D正确;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资本家要求“自由竞争”,因此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主义,A错误;国家利益的不同导致两国竞争关系不会结束,B错误;彻底放弃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故选D。17.“他们把注意力集中
17、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对于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这里的“他们”是指A. 共产国际领导人B. 巴黎公社领导人C. 科学社会主义者D. 空想社会主义者【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对于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可知他们没有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的现实道路,而以极为虚幻的形式表现出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这符合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特征,故选D。共产国际领导人、巴黎公社领导人、科学社会主义者不管最后结局是否成功,最起码都有过革命实践,排除AB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由材料“对于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
18、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联想到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特征。18.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官方语言都与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有关,与印地语同为印度的官方语言的是A. 英语B. 法语C. 西班牙语D. 葡萄牙语【答案】A【解析】【详解】英国曾经将印度变为殖民地,在很长时间内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与印地语同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应当是英语,故答案为A项;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在历史上没有对整个印度进行过殖民统治,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不是印度的官方语言,排除B、C、D项。19.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扩张的不同之处,如殖民者的扩张手段更加多
19、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段外,还有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方式。这是因为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A.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 人民富有反抗精神C. 人口众多地形复杂D. 国家众多面积较大【答案】A【解析】【详解】之所以西方殖民者在不同地区表现的侵略扩张的手段不一样,主要是由于亚洲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导致的,故A正确;殖民扩张手段与人民的反抗精神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D是次要因素,排除。20.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其原因之一是受欧美哪些事件的影响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和工业革命C.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20、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拉丁美洲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故C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17世纪,距离拉丁美洲争取民族独立运动时间较为久远,排除AD项;工业革命是经济方面的变革,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故选C。2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B. 帝国主义国家对亚非拉侵略的加剧C. 亚非
21、拉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D. 亚非拉地区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答案】B【解析】【详解】“根本原因”要从亚非拉三个地区共同的原因分析,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根本原因”。亚非拉地区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故B项正确;A项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侵略加剧的原因,排除A项;CD项都是亚非拉地区进步的表现,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故选B。22.如图反映了同一地点(法国凡尔赛宫)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是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一个反映了德国战败后任人处置,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心情和场景。基于历史的角度,两幅图片所示现象反应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 大国的衰落B. 邪恶
22、的终结C. 分赃的场所D. 战争的积怨【答案】D【解析】德意志帝国的诞生是通过战争的方式诞生的,巴黎和会德国任人处置也是由战争而引起的,所以材料反映的是战争的积怨,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两幅图均不涉及大国的衰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邪恶并未终结,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分赃的场所只适合右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3.1921年3月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1922 年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苏联这一调整A. 促进了苏维埃的成立B. 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C. 推动民主革命的深入D. 瓦解了临时政
23、府的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措施“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提高粮食产量,为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物质基础。B正确;1917年苏维埃政府已经成立,时间不符,A错误;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已经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C错误;1917年十月革命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D错误。故选B。24. “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这项事业”应该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 新经
24、济政策的实施C. 五年计划的实行D. 农业集体化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符合苏联工业化建设影响的特征,在工业化进程中苏联由于片面发展工业导致了苏联经济生活物资的匮乏,但同时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苏联在二战中军事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物资基础,当然苏联工业化进程的实现是在五年计划的实施下得以完成,所以答案选C,A B两项与苏联二战并未直接关系, D项是为了工业化建设而展开。考点:“斯大林模式”苏联工业化进程25.美国俄国和冷战一
25、书中写道,杜鲁门“进入白宫仅24小时,这位新总统就自信满满地告知国务卿,我们必须针锋相对地对付俄国人”。此后,美国最先采取的对付苏联的措施是A. 出台杜鲁门主义B. 实施马歇尔计划C. 建立北约组织D. 发动朝鲜战争【答案】A【解析】杜鲁门主义是遏制共产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对付苏联的开始,故A项正确;是经济措施,与“最先”不符;项是军事组织,与“最先”不符;项是亚洲热战措施,与“最先”不符。26.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A. 缓和社会矛盾B. 改善劳资关系C. 刺激社会消费D. 重塑政府形
26、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福利国家制度的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故A正确。改善劳资关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福利国家制度的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刺激社会消费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福利国家制度的影响,而不是目的,C错误。重塑政府形象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福利国家制度的影响,而不是目的,D错误。27. 周尚文在苏联兴亡史中曾这样描述苏联:“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保守气息浓厚;国家实力加强。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势汹汹。”这种情况出现在
27、A. 19251953年B. 19541964年C. 19651982年D. 19821991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主要考查有关苏联发展的史实,从苏联争霸来看,应该指二战后,二战前苏联主要致力于国内建设,排除A。而联系所学,苏联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时是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70年的初开始,改革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趋于停滞,这样排除B和D,答案为C。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二战后有关苏联概况的了解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史实。28.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
28、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说明A.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 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C. 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D. 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答案】D【解析】【详解】20世纪60年代非洲原先为殖民地的国家纷纷独立,正是这一时期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表现,故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非洲的独立,无法体现其是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排除A项;材料与美苏无关,排除B项;“彻底”的表述太过绝对,排除C项。29.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
29、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A.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B. 战争与革命再次成为世界主题C. 俄罗斯与中国结盟挑战美国霸权D. 美国丧失干涉地区冲突的实力【答案】A【解析】结合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可以得出,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A符合题意;B与史实不符;新时期中国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C不正确;D与史实不符,美国依然到处插手地区事务。30.据联合国统计,距今10年前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有36个,5年前增至42个,现在则进一步增加到50个。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 经济发展无法改变贫困现象B. 跨国公司严重威胁各国民族经济C. 经济
30、全球化拉大了贫富差距D. 世界银行未能起到发展援助作用【答案】C【解析】随着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拉大,不发达的国家增多,而不是表现经济发展无法改变贫困现象,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没有提到跨国公司,且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产物,“跨国公司严重威胁各国民族经济”的说法不准确,排除B;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增多,表明各国间的贫富差距正在一步拉大,故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到世界银行,且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依靠外部的援助而能实现的,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31.欧洲中世纪自治城市的兴起开启了现代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市民可以控
31、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与城市外的居民相比,城市市民在经济活动上有很多的经济优势和优先权。因此,中世纪西欧城市特许状的内容是纷繁芜杂的。在早期国王和封建领主颁发给城市的特许状中确认市民的身份自由是最基本的内容。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材料二 在地中海世界,特别是在欧洲的中西部,商品经济的复苏与发展需要更灵活、更都市化的法律,也需要一种比地方习惯法的适用范围更广、普适程度更高的法律。系统而有缜密的罗马法恰逢其时,不仅具有详细的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权法和诉讼法,而且对社会各种组织的地位亦有较为明确的法律界定。而且,在中世纪一种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
32、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上帝关心每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拣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成为天国的选民。摘编自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材料三 因为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得它成为了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大量的人口、资金从四面八方涌入到了城市。中世纪时,万人规模的城市已经很多,比较著名的如14世纪时伦敦和科隆人口约有4万人,被认为是大城市;巴黎的人口约有8万,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那不勒斯等人口超过5万。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使城市的经济更为繁荣。而在广大农村,不可能提供大学所需的经济需求。因此,中世纪西欧的大学一般都位于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城市中。摘编自魏丽:论西欧
33、中世纪大学与城市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古西欧城市市民享有的自由及意义。(2)概括材料二,概括中古西欧个人“自由”产生的历史渊源。(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古西欧的自治城市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答案】(1)自由:身份自由或个人自由、司法自由、处置财产的自由、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等;意义:市民的身份和地位得到了法律上的保证和认可,可以更好地从事商业活动。(2)罗马法中个人权利思想;基督教的上帝选民观。(3)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摆脱了封建主的控制,冲击了农奴制度;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经济的繁荣;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
34、;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解析】【详解】(1)自由:依据材料“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市民可以控制自己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来看,西欧城市居民享有个人自由、司法自由、处置财产的自由;依据材料“城市市民在经济活动上有很多的经济优势和优先权”来看,他们又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意义:依据材料“确认市民的身份自由是最基本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市民的身份和地位得到了法律上的保证和认可,可以更好地从事商业活动。(2)依据材料“罗马法恰逢其时,亦有较为明确的法律界定”来看,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对中古西欧个人“自由”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依据材料“上
35、帝关心每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拣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成为天国的选民”来看,基督教的上帝选民观对中古西欧个人“自由”产生有促进作用。(3)依据材料“使得它成为了手工业和商业中心”来看,自治城市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依据材料“中世纪西欧的大学一般都位于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城市中”来看,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依据中世纪的欧洲的社会状况可知,自治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摆脱了封建主的控制,冲击了农奴制度,进而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32.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2040年代出现的一种反动的社会运动、政
36、治思潮和统治体制,是20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71938年,农业国对工业国的关税,匈牙利由31.8%增至42.6%,保加利亚由75%增至90%,西班牙由62.7%增至75.5%,罗马尼亚由48.5%增至55%;工业国对农业国的关税德国由27%增至82.5%,法国由19.1%增至53%,意大利由24%增至66%,捷克斯洛伐克由36.3%增至84%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材料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民族主义发展到顶点。在欧洲人看来,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相互重叠的词汇。民族主义者认为,对本民族的热爱,就是对国家的热爱。因此爱国主义成为了具有相当吸引力和
37、凝聚力的民族主义口号,并被统治者利用来进行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极端民族主义与沙文主义、排他主义和种族优劣主义等联系在一起,最后发展为法西斯主义。高全喜论民族主义材料三 1941年12月8日,中国政府召集特别会议,决定对国际战局之方针:太平洋反法西斯各国应成立正式联盟,由美国领导,并推举同盟国联军总司令。要求英、美、苏与我国一致实行对德、意、日宣战;联合各国约定在太平洋战争胜利结束以前,不对日媾和。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蒋介石还分别照会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建议由中、美、英、苏、荷五国订立联合作战计划,由美国领导执行。罗斯福16日复电,主张在重庆召集联合军事会议,即反轴
38、心各国组织,由中、美、英、苏、荷诸国代表参加的军事会议。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约定加盟诸国“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之全部资源”对抗法西斯国家,并且保证“不与敌国缔结单独之停战协定或和约”。摘编自张海峭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的现象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法西斯主义产生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设的意义。【答案】(1)现象: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原因: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各国出现大
39、量滞销产品。(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动荡给法西斯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土壤;极端民族主义泛滥;帝国主义国家激烈争夺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3)改变了此前中国孤立抗战的困境;增强了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中农业国对工业国实行的税率来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了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现象。原因:依据时间“19371938年”并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状况可知,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各国出现大量滞销产品,为了销售滞销产品,各国提高关税
40、以提高本国商品竞争力。(2)依据材料“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相互重叠的”并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依据材料“极端民族主义与沙文主义、排他主义和种族优劣主义等联系在一起”并结合所学可知,极端民族主义泛滥;依据二战前的世界发展格局可知,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动荡给法西斯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土壤,帝国主义国家激烈争夺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3)依据材料“要求英、美、苏与我国一致实行对德、意、日宣战”来看,各国对日宣战改变了此前中国孤立抗战的困境,增强了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心,中国抗战做出的贡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
41、奠定了基础。33.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列强掀起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到19世纪末,殖民地基本被瓜分完毕。伴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世界市场之中,由资本主义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这个世界体系中,世界经济分成了核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三个部分。面对欧美带来的工业文明和侵略扩张的双重冲击,处于农业文明的国家一方面需要维护自身的独立,另一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向工业文明转变。摘自徐蓝:世界近代史15002007材料二 从1999年西雅图反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规模骚乱以来,凡遇到一些重要
42、国际会议,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均举行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如:2001年的魁北克美洲国家组织会议、哥德堡欧盟峰会和热那亚八国集团峰会都遭到了反对全球化的抗议和示威;在第三十一届世界经济论坛开幕的同时,由反全球化斗士参加的世界社会论坛也在开会。蒙雨:探析“反全球化”的趋势及发展中国家的选择材料三 这些反全球化力量主要包括:旨在维持本文明、本民族、本地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体系、抵抗全球化大潮中主导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之侵蚀和支配的宗教、文化运动;以跨国公司和美国的经济文化势力为主要靶子的一些反全球化思潮或意识形态;由有全球化威胁或剥夺就业而反对全球化的发达国家部分劳工,他们构成那里劳工
43、界的反全球化运动及社会基础;环境保护主义者和人权运动分子等成分构成的部分反全球化运动,它们带有后现代和世界主义色彩。时殷弘:当今世界的反全球化力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根据材料二,概括反全球化力量的主要来源及反对方式。(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反全球化群体的特点,并指出世界各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答案】(1)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兴起后,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20世纪后半叶,以信息技
44、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跨国公司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推动着全球化加速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2)反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来自发达国家;斗争方式有骚乱、示威、抗议、召开论坛等。(3)特点:来源广泛,内部成分复杂、诉求多样、发达国家突出等;应对:各国既要注意保卫经济安全,又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列强掀起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并结合全球化的过程可知,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兴起后,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
45、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20世纪后半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跨国公司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推动着全球化加速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2)依据材料“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均举行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来看,反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来自发达国家。方式:依据材料“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反对全球化的抗议和示威”“ 反全球化斗士参加的世界社会论坛”来看,斗争方式有骚乱、示威、抗议、召开论坛等。(3)特点:依据材料“旨在维持本文明、本民族、本地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体系环境保护主义者和人权运动分子等成分构成的部分反全球化运动,它们带有后现代和世界主义色彩”来看,反全球化群体来源广泛,内部成分复杂、诉求多样、发达国家突出等。应对:依据当今全球化所面临的问题、反全球化群体并结合所学可知,各国既要注意保卫经济安全,又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