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城中学高一年级2016学年度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卷(客观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了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个体农耕 D铁犁牛耕2、下图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这种经济形式:( )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 B C D 3、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各诸侯国相继进行税制改革。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封建的剥削方
2、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各诸侯国通过变法确立新的土地制度。4、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方式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5、明代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社会手工业的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品经济的发展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其中的“商业革命”表现在(
3、 )A.坊市制度被最终打破 B.“胡风”、“胡俗”在城市流行C.最早的银行雏形出现 D. 政府设有专职官员管理市场7、“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8、“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马可波罗对东方富庶的描述( ) A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 B是西欧进行远洋航行活动的精神动力C反映了
4、东西方社会的差距 D激起了西欧人到东方寻求财富的欲望9、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 ) A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C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危机” D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贸易革命”10、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开始殖民霸权的角逐。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11、如今的荷兰是欧洲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在17世纪的
5、世界里,荷兰的地位举足轻重。下列关于17世纪的荷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B掌握世界商业霸权C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D成为“日不落”的世界殖民帝国12、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播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请依据大国崛起的相关史实在空格处填入正确的内容( ) A开辟新航路 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C发动鸦片战争 D建立福利国家13、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豪华巨轮与冰川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由此可以判断,泰坦尼克号( ) A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B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
6、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4、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15、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大致经历了煤炭替代传统生物质能(木材)、石油替代煤炭以及目前的化石能源为主、多种新能源互补三个阶段。导致“石油替代煤炭”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汽
7、车和飞机研制成功 B电力的广泛应用C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 D蒸汽机的广泛使用16、19世纪世界强国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分析下表美国超过英国的原因是(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表(17501900年)时间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英国1.9%4.2%9.5%19.9%22.9%18.5%美国0.1%0.8%2.4%7.2%14.7%23.6%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17、李鸿章晚年曾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
8、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既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茸,亦可支吾对付”。这主要是说明其( )A.肯定了西方先进技术 B.主张开办洋务运动C.对清朝统治失去信心 D.希望实行政治变革18、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A.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B.抵制了外资经济的入侵C.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D.促使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
9、19、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表中可以得出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因素有( ) 时 间 大事记1928年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30年4月 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军阀混战。 19301931年 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31934年 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围剿”。 1945年 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官僚资本挤压外国的侵略。A B C D20、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这一现象
10、说明了( )A.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C.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D.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21、有人说“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后方去;40年代,到辽沈去,到平津去,到长江对岸去;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对以上解读正确的是( )30年代中国社会从阶级矛盾为主过渡到民族矛盾为主;40年代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50年代中国工业化已经实现;60年代国民经济遭破坏,城市就业出现困难。ABC D22、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
11、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 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 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 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A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B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C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D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23、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如唐之“丰满华丽”,宋之“理性美”,民国的“中西合璧”,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多姿多彩”。这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
12、百家争鸣、商业繁华、政治民主、 经济全球化。B.富强开放、理学盛行、民主共和、 经济全球化。C.百家争鸣、理学盛行、新思想萌发、百花齐放。D.富强开放、民族融合、中体西用、 百花齐放。24、中国的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的进步,这说明了:(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加深。A B C D25、阅读申报的部分记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年份记 事1918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1932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1937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
13、新闻检查,宣布停刊。1938香港版出刊。 A. 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B.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C.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 D.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第II卷(主观题,2627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各省自古以来有着出海前往南洋、西洋贸易的悠久历史,明清之际中国商人远洋航海能力并不亚于早期西方殖民各国。但康熙末开始的延续十年之久禁南洋贸易极大地摧残了中国远洋船队的实力,也贻误了自我发展的大好机遇。此后虽然被迫取消禁令,但对中国商人出海贸易的限制和阻遏较之明朝更加严厉而绵密。张
14、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根据不平等条约关于五口通商的规定,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先后对外开放。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设立是殖民侵略的结果,是西方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的。但是,通商口岸作为中国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最早最多的城市,也以其独特的方式促进了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起到了传播西方现代文明的重要作用。王文泉 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4分),当时统治者推行这种对外政策的原因(6分)及中国当时错失的机遇(4分)。(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通商口的目的(4分)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分)2
15、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二: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的一百六十多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
16、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材料三:图一图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简析其原因(6分)(2)材料二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联度。(2分)(3)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2分)从图二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6分) 交城中学高一年级2016学年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一、客观题(
17、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CBCDACCBBCB二、主观题(第26、27题,共50分)26、答案要点(26分)(1)对外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4分)。 原因:政治上,明代主要是为了防止海上敌对势力与倭寇的的勾结;清代主要是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经济上,他们认为本国物产丰饶,无需与海外通商。(6分) 错失的机遇: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4分)(2)目的:掠夺原料,开拓市场。(4分) 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客观上传播了西方现代先进的文明,如:政治民主观念、科学技术等;同时,也是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为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市场等。(8分)27、答案要点(24分)(1)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4分)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6分)(2)原因:白银外流;列强侵华不断加剧。(4分)关联度: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3)因果关系:新的交通工具的使用,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2分)信息: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