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036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年春节后开学测试高二历史(测试范围:必修三)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5分钟。第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材料表明孔子认为对统治者而言最重要的是A. 让百姓丰衣足食B. 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C. 以“仁”统领人们的思想D. 以诚信对待百姓【答案】D【解析】【详

2、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孔子看来食、兵、信都很重要,但是三者之间,最重要的是信,讲求信用是巩固统治的基本条件,选项D正确;选项A、B明显与材料中孔子的观点不一致,排除;选项C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把握材料中孔子对食、兵、信三者地位的排列,最终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以此思路解答。2.北宋欧阳修说:“董生,儒者。其论深极春秋之旨;然惑于改正朔不能高其论以明圣人之道,惜哉!惜哉!”与欧阳修同时代的刘敞也指出“然仲舒好言灾异,几陷大刑背于圣人之道,惑于性命之理者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董仲舒的思想不能满足君主的需要B. 欧阳修、刘敞认为董仲舒偏离了先秦儒学C. 董仲舒对儒学发展作出了重

3、大贡献D. 欧阳修、刘敞的观点得不到儒家的认可【答案】B【解析】【详解】欧阳修和刘敞对董仲舒的学术思想做了一个较为一致的评价,在他们看来,董仲舒的思想偏离了先秦儒家方向,应该批判,选项B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君主需要,选项A排除;欧阳修和刘敞更多的是对董仲舒的批判,而非对其贡献的赞扬,选项C排除;选项D偏离材料主旨,排除。3.朱熹说:“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这表明朱熹把格物的目标定为A. “存天理,灭人欲”B. 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C. 明道德之善D. 探究科学真谛【答案】C【解析】【详解】朱

4、熹在材料中提到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目标在于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而不是停留在对个别事物和技巧的认识,可见其认为应当明道德之善,选项C正确;朱熹认为人性本善,与天理相通,而后天欲望会蒙蔽人的善性,因此“存天理,灭人欲”,与格物目标无必然联系,选项A排除;选项B是方法,即将儒家理论与天理相联系,儒家道德伦理就是天理,这并不是格物的目标,排除选项B;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4.王夫之提出:“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这表明王夫之主张A. 实行民主共和制B. 实行君主专制C. 建立君主立宪制D.

5、天下为公【答案】D【解析】【详解】王夫之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秦试图永久维系自己的统治,不符合公义,所以失败。这表明他主张天下为公,选项D正确;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是近代西方代议制,王夫之并未提出这类主张,选项A、C排除;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排除选项B。5.恩格斯指出:“火药和火器的采用决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这番话说明火药传入欧洲A. 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 推动了欧洲政治的发展C. 导致欧洲骑士阶层逐步衰落D. 引起了欧洲社会动荡【答案】A【解析】【详解】恩格斯认为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文明进程产生了影响,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选项A正确;恩格斯认为火药

6、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非政治,选项B排除;选项C与材料无关,排除;选项D不符合恩格斯的观点,即恩格斯认为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进步。【点睛】解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恩格斯观点,即认为火药在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进步,尤其是在经济领域的作用尤为明显。6.诗经氓描写了一个男子向一个女子买丝,借机搭识。可是两人成家没几年,丈夫却抛弃了她。她愤怒地指责丈夫,又告诫其他女子不要轻信男子。这反映了诗经的创作风格是A. 古典主义B. 现实主义C. 现代主义D. 人文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这首诗描写了这个女子与人恋爱到结婚再到被抛弃的经历,同时带有道德训诫的意味,在创作手法上属于现实主义风格,选项B正确;诗经是

7、古典文学,但起写作风格不是古典主义,选项A排除;现代主义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与诗经时代不符,选项C排除;人文主义不属于写作风格,排除选项D。7.宣和书谱中说孙过庭的书法:“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以下书法作品中与此描述风格类似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可知孙过庭书法有些属于草书,在四幅图中,选项A是楷书;选项B是行书;选项C是草书;选项D是隶书,因此选项C正确,选A、B、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对隶、草、行、楷四种书法的基本写法有一定了解。8.近代翻译家林纾学习西方的原则是:“学盗之所学不为盗,而但备盗。”他在雾

8、中人叙中说:“吾恒语学生曰:彼盗之以劫自鸣,吾不能效也,当求备盗之方。”由此可见林纾的思想是A. 实行君主立宪制B. 主张民主共和制C. 学习西方以抵御侵略D. 提倡发展实业【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林纾希望通过促使人们学习西方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验,来抵御侵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选项C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林纾希望实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选项A、B排除;林纾主张学习西方来实现“备盗”,即抵御侵略,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9.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胡适也说:“何以那种吃人的礼教制度都不挂别的招牌,偏爱挂孔老先生的招牌呢?”二人思想的共同特

9、征是A. 为民主共和彻底扫清道路B. 打着孔子的旗号反孔C. 把一切反动势力都归于孔教D. 将民主启蒙与批孔联系在一起【答案】D【解析】【详解】在陈独秀和胡适的言论中都将矛头指向以孔教为代表的封建制度,以反孔为反封建思想、实行民主共和服务,选项D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胡适和陈独秀并未打出孔子旗号,而是直接反孔,选项B排除;材料中批判的是“吃人的礼教”,并未提及一切反动势力,选项C排除。10.胡绳评价说:“在中国近代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孙中山的主观社会主义,反映他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强烈愿望,并使他终于在晚年坚定地实行同共产党合作的政策。”这里的“孙中山的主观社会主义”是指A. 三民主义

10、B. 民族主义C. 民权主义D. 新三民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强烈愿望,并使他终于在晚年坚定地实行同共产党合作的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新三民主义中孙中山对民族、民权、民生重新阐释,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选项D正确;三民主义中的民生更强调资产阶级的利益,选项A排除;民族主义、民权主义题干不符,排除选项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题眼“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强烈愿望”,这包括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思想,在孙中山思想中,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新三民主义。11.有人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一脉相承”,是指A. 二

11、者都基于马克思列宁主义B. 前者为后者规定了基本方向C. 后者对前者做了发展和完善D. 后者是前者不断创新必然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继承与发展的体现,选项A正确;毛泽东思想在经济建设方面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路不一致,选项B排除;选项C、D都不能准确反映出“一脉相承”的内涵,排除。12.建国初期为了筹集资金快速工业化,国家以农业积累补助工业,但从2006年开始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从此广大农民不仅不再向国家交税,而且还可从国家得到多项补助。这说明A.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 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理论C. 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D. 国家政策与时俱进惠及民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和2006年对于农业政策在变化,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家实力上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较大,而且国家更加注重民生,因此出现了反哺农业情况,选项D正确;选项A与材料无关,材料未反映出理论方面的创新发展,排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1987年提出来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是1992年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C。13.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验场爆炸成功,中国政府随即发表声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

13、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原子弹爆炸成功与中国政府的声明自相矛盾B. 容易引起周边国家的军备竞赛C. 增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又避免刺激其他国家D. 加强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掌握了核技术,增强了我国军事实力,但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其意义在于避免刺激其他国家,选项C正确;掌握核技术和不首先使用核武不矛盾,选项A排除;我国政府的声明目的在于避免刺激其他国家,因此选项B排除;选项D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认识我国掌握核技术的意义以及对我国政府声明的理解,即掌握了核技术,增强了我国军事实力,但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避免刺激其他国家。14.1957年毛泽东强

14、调:“双百”方针是一项长期性的基本方针;治理我们的国家应该采取“放”的办法;我们目前不是“放”得过多,而是“放”得不够。这反映了在现实生活中“双百”方针A. 得不到知识分子的认同B.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C. 即将成为一项基本国策D. 遭到人们的普遍抵制【答案】B【解析】【详解】1957年,“双百”方针已经提出一段时间了,还需要强调其重要性,反映了当时这一方针并没有得到普遍执行,选项B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双百”方针得到知识分子积极响应,排除;选项C不符合史实,“双百”方针不是基本国策,选项C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且表述绝对,排除。15.一段时间里,教师的社会地位很低下,还有了“臭老九”的

15、叫法。学生动不动就批斗教师,教师完全没有了尊严可言。这发生在A. 新中国成立初期B.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初C. “文化大革命”时期D. 改革开放之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批斗”可知这一时期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选项C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教师地位并不低下,选项A、B排除;改革开放之初已经没有批斗现象,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关键词“批斗”,具有时代特征的词汇,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6.苏格拉底提出,个人通过独立的思考,事情才有可能变得清楚;是知识让我们摆脱了私见,成为真正能行独立判断的主体。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主张A. “有思想力的人

16、是万物的尺度”B. 美德来自于知识C. 教育有利于美德的培养D. 美德就是对善的认知【答案】A【解析】【详解】苏格拉底在材料中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拥有知识,才能准确认识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其主张“有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选项A正确;材料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但并未提及知识和美德的关系,选项B排除;选项C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美德,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17.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说自己喝的美酒连耶稣也喝得,神父知此人有钱便说要将其烧死。那人连忙通关节,献上一大块黄澄澄的脂膏,让神父搽在眼上,以医治他见钱眼红的病。”薄伽丘通过这则故事A. 宣传了人类

17、平等B.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C. 抨击教会的腐败D. 抨击了教会的禁欲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薄伽丘通过这则故事讽刺了神父的贪婪敲诈,抨击了教会的腐败,选项C正确;材料中未提及人类平等,选项A排除;材料主旨是教会贪婪和腐败,与发展人的个性无关,选项B排除;选项D偷换概念,材料中教会看中的是钱财,而非禁欲,排除。18.孟德斯鸠认为,全体人民直接参与立法,“在大国是不可能的,在小国也有许多不便,因此人民必须通过他们的代表来做一切他们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情”。该言论表明孟德斯鸠A. 主张人民接受现有政治地位B. 反对给予人民选举权C. 认为人民无力行使司法权D. 主张民选代表行使立法权【答案】D【解

18、析】【详解】在孟德斯鸠看来,既要把立法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无法保证全体人民直接参与立法,只能由人民选出的代表代为行使,选项D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孟德斯鸠主张人民掌握权力,选项A、B排除;选项C偷换概念,材料中指的是立法权,选项C中说的是司法权,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孟德斯鸠观点,即人民掌握权力是必要的,但是直接行使立法权却难以实施,因此主张人民选出代表形式人民的权力。19.1920年,普朗克在诺贝尔获奖演说中这样回忆道:“经过一生中最紧张的几个礼拜的工作,我终于看见了黎明的曙光。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景象在我面前呈现出来。”“看见了黎明的曙光”可以理解为A. 看到了量子论的前景B. 证明了相

19、对论的正确性C. 量子力学取得重大进展D. 推翻了经典力学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普朗克对近代物理学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在1900年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材料中他应是在获奖演说中回忆自己的重大事件,所以应选A项;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的成就,选项B排除;根据分析可知材料指的是量子论的诞生,而非发展,选项C排除;量子力学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发展而非推翻,选项D排除。20.下图为19世纪中期一幅讽刺达尔文的漫画,左边人物是达尔文,下边人物是维多利亚女王。这幅漫画反映了A. 达尔文遭到了人们的一致声讨B. 政府支持达尔文的科研工作C. 达尔文的思想没有科学依据D. 进化论思想并未被所有人所接

20、受【答案】D【解析】【详解】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在当时得不到人们的一致认可,有些人并不赞成,于是出现了这样讽刺达尔文的漫画,选项D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材料未反映出政府对达尔文的支持,排除选项B;选项C不符合史实,早期进化论和细胞学说为达尔文进化论提供了理论依据,排除。21.以下是英国生铁产量的变化表,促使英国生铁产量翻了两番的关键技术突破是年份178817961804产量(万吨)6.812825A. 棉纺织业发展的推动B. 机器制造业发展的要求C. 冶金工业的急剧发展D. 改良蒸汽机的推广使用【答案】D【解析】【详解】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解决了英国工业革命最迫切的动力问题,推动了工业

21、革命的进程,生铁产量的增加是冶金业发展的表现,但主要是得益于蒸汽机的使用,选项D正确,选项C排除;生铁产量的增加和棉纺织业发展无关,选项A排除;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不属于技术突破,选项B排除。22.马克吐温的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以6世纪的英国影射当时(19世纪)社会丑恶的人和事,主人公想通过工业革命、普及教育等改革建立民主制,却以失败而告终。由此可见马克吐温的创作风格属于A. 浪漫主义文学B. 现实主义文学C. 现代主义文学D. 社会主义文学【答案】B【解析】【详解】马克吐温将社会丑恶的人和事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此引起读者的憎恶感,字里行间包含着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忿恨,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选项

22、B正确;浪漫主义文学特点是注重感情世界,显然与材料作品不符,选项A排除;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主观随意自由联想,艺术手法上无完整的故事情节,与材料不符,排除选项C;马克吐温作品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情况,不属于社会主义文学,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对各种文学流派特点熟练掌握,现实主义批判性较强。23.1885年,凡高画出了吃土豆的人(如下图)。该作品表现了小木屋微妙的光线变化,歌颂了农民们的体力劳动。这表明他的作品流派是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印象画派D. 现代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这幅作品注重对光线的运用,通过色彩变化捕捉来体现作品主题,符合印象画派创作特点,选项C正确;浪

23、漫主义画作多以历史事件为素材,选项A排除;现实主义画作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客观真实暴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与材料画作不符,排除选项B;现代主义画作多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与材料画作不符,排除选项D。24.1827年贝多芬在维也纳去世,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但在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大浪潮,学校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柩。这一现象体现了A. 人们对没有人在贝多芬身边表示同情B. 人们对贝多芬音乐成就的怀念C. 人们对死者出于礼节性的安慰D. 贝多芬是知名的社会活动家【答案】B【解析】【详解】贝多芬是著名音乐家,对世界音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他去世后受到了人

24、们这样的礼遇,选项B正确;选项A曲解材料意思,排除;贝多芬葬礼形成了群众性的大浪潮,学校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柩,如此大规模的行为显然并非出于礼节性的安慰,选项C排除;贝多芬最大的贡献是音乐领域,因此人们对贝多芬的怀念自然是因为音乐而非社会活动,选项D排除。25.1925年苏联拍摄的波将金号战舰描述了苏俄的革命历程,摄制成功后引起巨大反响,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但西方国家禁止进口这部电影。这反映出波将金号战舰A. 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阻挠B. 是一部有语言对白的影片C. 其先进的技术令西方蒙羞D. 鼓动广大人民参加十月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

25、电影发展的初期是黑白无声电影,选项B、C排除。苏联电影描写了革命历程,因而西方国家禁止进口,这说明意识形态因素阻碍了该影片的传播,选项A正确;十月革命已经结束,选项D排除。26.不同的人与人交流风格迥异,孔子“不问不答,少问少答,多问多答”,老子不在意别人能否理解自己的意思,“知我者希,则我这贵”,墨子老是追着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强聒而不舍”。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个人性格差异B. 个人职业不同C. 个人品德参差D. 生活环境差别【答案】D【解析】孔子、老子和墨子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导致认识的差异,D正确;A、B和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7.中国古代的赦免制度源远流长,战国时秦国多

26、次颁布赦免令,秦始皇在位期间多年不赦,两汉时期记录在案的大赦达140余次。这反映了A. 治国理念发生变化B. 君主专制逐步加强C. 法律制度日益完善D. 外儒内法成为主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秦始皇时期多年不赦、而两汉时期大赦达140余次,反映出两个朝代的治国理念发生了变化,即由法家主张的严刑峻法转变为儒家的宽厚仁慈治天下。故答案为A项。多年不赦到多次大赦,不能反映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B项;赦免制度的变化不等同于法律制度的完善,排除C项;汉朝时期外儒内法政策中“内法”的含义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D项。28.“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

27、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朱熹主张探究万物以掌握科学B. 二陆认为穷理只需反省内心即可C. 辩论双方对求理截然对立D. 辩论发生在江西庐山的鹅湖书院【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陆”提出“发明人之本心”,即穷理只需反省内心即可。故答案为B项。A项,朱熹主张探究万物是为了“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排除;C项,辩论双方只是求理方式上的差异,而非截然对立,排除;D项,湖书院位于江西铅山县鹅湖山麓,山为武夷山脉,排除。29.黄宗羲在明儒学家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

28、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若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A.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B.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C. 重视社会实际,倡导崇实致用D. 倡导朴实学风,反对思想一统【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学问之道”“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可知,黄宗羲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成一家之言,不能人云亦云,包含着学术自由的思想,反对死啃书本的僵化风气。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D项。30.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

29、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A. 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B. 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C.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D.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获利、勤奋劳动、节俭等均有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即这些新教思想是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材料的主旨,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因行称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非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31.阅

30、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1)概括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法两家地位的变化趋势。(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评价古今君主优劣的标准。结

31、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答案】(1)主张:三纲五常;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趋势: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2)标准:是否以天下为主。根源:商品经济发展。【解析】【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君臣、父子、夫妇之义”和“王道之三纲,皆取诸阴阳之道”可知董仲舒主张三纲五常和天人感应;董仲舒认为“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认为统一思想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主张大一统。趋势:根据所学可知,董仲舒创立新儒学,吸收发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适应了统治者需要,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法家在秦朝之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2)标准:根据材料“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可见黄宗羲评价古今君主优劣的标准是是否以天下为主。根源:根据所学,黄宗羲的思想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