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项脊轩志》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1015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项脊轩志》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项脊轩志》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项脊轩志》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项脊轩志导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和作品的主要题材及风格。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3、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4、体验文中流露出的真挚的亲情。【学法建议】要重视诵读。本文是归有光的抒情名篇,感情真挚强烈,应通过诵读读出文气,读出意蕴,读出感受。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项脊轩( ) 垣墙周庭( ) 珊珊( )偃仰( ) 兀坐( ) 迨诸父异爨( )( ) 先妣( ) 门扉( ) 栏楯(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可容一人居:

2、顾视无可置者: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室始洞然: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 客逾庖而宴: 凡再变矣:先妣抚之甚厚: 某所,而母立于兹:一、 文本研习1、 层次结构全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文章开头,具体地写项脊轩的小、旧、破漏而又阴暗:旧称“ ”,“ , ” 见其小; “ ”直接点明旧;“ , ” 见其破漏;“ , , ”则见其阴暗。这样写,跟下面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修葺后的项脊轩变得不漏、不暗了。作者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怡然自得。 这一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写可喜事,记项脊轩内外的景物,着意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的情景。后面四节是第二部分,写可悲事。

3、作者写了“ , , ”这三个典型的细节,写出封建大家庭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这是可悲事之一。 ,是可悲事之二。 ,是可悲事之三。十几年后作者又补记了最后两段, ,是可悲事之四。2、艺术特色(1)文气贯通,浑然一体文章写于不同时期,思念的人有三代,但作者以 为线索,把人物、事件串联起来,又把自己的感情灌注其中,使得文章浑然天成,毫无松散凌乱的感觉。(2)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写出真情实感。表现大家庭的破败衰落,作者选取了自己感受最深的细节,不言感慨而感慨自见;写祖母,也只是平平常常的几句话和“ ”“ ”两个动作,就表现出责备、疼爱和喜悦交织的复杂情感。三、问题探讨1、作者

4、在修葺后的项脊轩中有时“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请从古代诗歌中再找出一些用了这种手法的诗句并加以体会。2、第二节中写作者的悲情写得很有层次,请划分出层次并加以品读。3、有人认为第三节是多余的,应该删去。你是怎么看的?请说出理由。4、本文的结尾,不言悲而悲不可禁,说说这样的结尾妙在何处。 5、有人说项脊轩志的主题是写亲子和夫妇之情,有人说是表达对昔日家庭生活的怀念,也有人说是对家道中落的身世的哀鸣和对个人遭际的不幸的凭吊,请谈谈你的看法。【课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扃牖(jing) 修葺(q) 栏楯(shn) 栖息(x) B象笏

5、(h) 先妣(b) 阖门(h) 老妪(u) C尘泥渗漉(shn) 长号(ho) 异爨(cun) 冥然(mng) D万籁(li) 偃仰啸歌(yn) 逾庖(y) 呱呱而泣(gugu)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 D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室始洞然(宽畅的样子) 桂影班驳(错杂) 先妣抚(抚摸)之甚惜 妪每(每次)谓余曰 风移影动,姗姗(美好的样子)可爱 吾妻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其制(形式、制式)稍异于前 或凭几学书(学写字) 旧时栏楯(横的叫栏,纵的叫楯) 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之意思) A. B. C. D.5、翻译以下句子: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