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008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27页
第27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28页
第28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29页
第29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30页
第30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31页
第31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32页
第32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33页
第33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34页
第34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35页
第35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36页
第36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37页
第37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38页
第38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39页
第39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40页
第40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41页
第41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42页
第42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43页
第43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44页
第44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45页
第45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46页
第46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47页
第47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48页
第48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49页
第49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50页
第50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51页
第51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52页
第52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53页
第53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54页
第54页 / 共55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docx_第55页
第55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06 人口(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的影响】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45题。图1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答案】4C 5B【解析】4从图中可以看出,同年龄段的女性比例均大于男性比例,所以非欧盟籍女性人口较男性多,A错。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约为欧盟籍女性比例的2倍,因此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较大,B错误;欧盟境内非欧盟

2、籍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人口,因此劳动人口比例较大,C正确;50岁以上人口比例欧盟籍比例大于非欧盟籍人口比例,D错误。故选C。5欧盟地区是世界发达地区,人均收入高,消费水平高,非欧盟籍人口经济比欧盟落后,欧盟地区内非欧盟籍人口占比持续增加,会降低人均消费水平,A错误;从图中看非欧盟籍年龄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年龄较轻,由于欧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大量非欧盟籍劳动力迁入,可以降低欧盟地区平均年龄,减缓欧盟地区老龄化进程,B正确;欧盟地区每年GDP总量缓慢增长,非欧盟籍人口大量迁入,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促进经济增长,使得人均收入升高,C错误;欧盟地区是经济发

3、达地区,就业机会多,而且欧盟籍人口老龄化严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D错误。故选B。(2019年江苏卷)【人口年龄结构】图4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回答910题。9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A人口总数减少B老龄化加剧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10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答案】9D 10C【解析】考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9该图表示的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占比而非人口的数量,因此无法判断人口总数的增加或减少A错误。人口老龄化指的是6

4、0岁以上人口大于10%, 65岁以上人口大于7% 2016年相对于2000年虽有所上升,但是明显没有超过5%,因此B错误。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相对来说低于25岁人口占比下降,而26至50岁人口占比增加,因此整体来说平均年龄成增大趋势,而非减小趋势。C错误。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到64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从图中可以看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增多,D正确。10有第一题可知,2016年相对于2000年人口占比增加最大的主要是26至5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也就是青壮年,由此可以推测,该城市就业条件好,吸引青壮年前来务工,引起了人口迁移,该城市低于25岁人口占比下降,有可能是教育因素影响,

5、外出上学引起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增长。而不是自然增长,正确答案选C。医疗水平改善会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为中老年人应当增多,与题意不符。生育观念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比重的变化,而图中变化最明显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增加。不符合题意,A B D错误。【点睛】人口的机械增长就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增长,自然增长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变化,主要指户籍人口。40(2019年北京卷节选)【人口分布、人口问题】古往今来,社会关怀是一个重大议题。2018年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0.6%。图20示意德国各州6

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据图,回答第(2)题。(2)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10分)【答案】特征:分布不均,西部密度大,东部密度小,东北部差异显著。影响:劳动力数量减少,养老压力加大等。【解析】结合右侧图例,从图中看,德国老龄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匀,西部密度较大,东部密度较小,差异显著。人口老龄化表明德国人口增长过慢,老年人比重过大,造成德国劳动力数量减少,国防兵源不足,养老压力加大,老年人孤独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12(2019年天津卷节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图1图2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

7、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3)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6分)【答案】(3)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解析】(3)该题为条件分析类题,关键词“安置、迁入地”,解题方向“哪些条件”,可以归结和城市区位因素分析类似。结合材料,从自然条件的地形、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和历史文化等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2018新课标卷)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

8、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在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45题。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5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答案】4.C 5.D【解析】5.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而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故选D。【点睛】解答该题首先弄清楚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概念,这考查了考生平时知

9、识积累的能力,另外,考生还要仔细读图,首先图上第一个信息是:该地的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第二个信息是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差距略微缩小(这一点考生不易发现,就很容易误选)。根据第一个信息可以得出该地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根据第二个信息可以得出该市人口迁出回落,即该市劳动力需求增加。(2018海南卷)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2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1011题。10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A外出

10、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112013年后该省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答案】10.B 11.C【解析】11.考查安徽省2013年以来的常住人口变化特征,容易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需要省外人口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C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实际上不大可能)及老龄化问题,是无法从图文信息中得到依据的,排除B、D选项。(2018江苏卷)图7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314

11、题。13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D自然灾害14该国最可能位于A北美B西亚C西欧D南美【答案】13.C 14.B【解析】14.西亚由于石油产业发达,开发石油需要大量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所以吸引其他国家的劳动力迁入,导致男女性别比差距较大,故B项正确。北美、西欧经济发达,老年人口比重会比较高,图中所示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并不高,A、C项错误;南美经济发展水平低,不会吸引大量青壮年迁入,D项错误。【点睛】此题组第2问很容易在西欧和北美之间选择错误答案,北美和西欧经济发达,迁入人口较多,但是这些地区迁入人口并不是只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而是各个年龄段的人口都比较多。(

12、2018天津卷)13(20分)度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3)据图11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6分)【答案】(3)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解析】(2017江苏卷)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A京冀B闽川C桂黔D粤湘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

13、似性【答案】1D 2C【解析】考点:人口流动和红包流向的关系。【点睛】该题关键是明白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与人口流动量是呈正相关关系。(2017江苏卷)图7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14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答案】13A 14B【解析】考点:人口问题和人口流动。【点睛】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

14、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网(2016天津卷)读图3,回答第5题。5.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答案】5.D考点:人口的数量变化。【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不大,关键是理解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增长率大小之间的关系。(2016上

15、海卷)(十)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914.3283.41799.4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528.18814.07414.95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20.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

16、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答案】19、C 20、A考点:考查人口容量及人口素质对社会发展影响。【名师点晴】本组题主要考查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做题时学生也会考虑资源短板,资料中短板有丙省的水资源和丁省的耕地面积;而判断时要考虑单位耕地面积的水资源量。学生做题时,很容易把比例和人数混在一起而出错。题中的3个选项都是人数偏低,而资料给出的是人口比例,这一点一定要看清楚。(2016浙江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3、4题。3.城乡间

17、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城乡间人口流动 农业专业化发展 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B. C. D. 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答案】3.D 4.C 考点:人口流动原因及影响。【名师点睛】理解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全面掌握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及影响。(2016新课标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

18、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服务设施齐全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适宜就业机会多 生态环境好A. B. C. D. 6.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答案】4.A 5

19、.C 6.D【解析】试题分析:4. 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升级后,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该区域的主要产业,即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和技能。外来常住人口的总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因此慢慢减少。故选A。5. 上海市产业结构升级后,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中小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导致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周边中小城市,故选C。6. 今后,上海市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因此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故选D。考点:城市化的进程。(2016江苏卷)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

20、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 图16 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5 分)(3)大量外来人口对 “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4 分)【答案】(2)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

21、结构转型升级 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考点:人口迁移【名师点睛】解答人口迁移,在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时要注意先从自然方面分析,再分析社会经济原因,当然做题时要看清问题,问什么就答什么,比如本题问的是有利气候条件,我们就回答有利气候条件就可以了,不用再去考虑其他的。解答人口迁移的影响时我们一般要回答积极影响,也要回答不利的影响,但是题目明确有利和不利影响时就要根据题目回答。对人口迁入地来说,人口迁移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来

22、说,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但也会导致人才外流,劳力短缺。总的来说,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的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的作用。(2016海南卷)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图4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6分)(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

23、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8分)(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6分)(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2分)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3分)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3分)(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3分)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3分)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3分)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3分)(所述理由

24、需支持所持态度,否则不得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超过6分。)考点: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名师点睛】此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和空间定位能力,虽然提供的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图,但需要将外来人口分省统计转化到中国区域地图中,明确各个省份和城市的地理位置关系。(2015北京卷)图4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中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问题。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25、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答案】11.C考点:人口的迁移。【名师点睛】读图的一般步骤看图名,图名是一幅图的灵魂所在,它直接表明了这幅图要反映的主题。因此,在做有图的题的时候,首先要看图名,这样有助于我们确定考察方向、及时调动和回忆相关知识。看图例,图例能够告诉我们地图中各个事物所代表的地理意义以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地图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图例,扣准点是保证高分的重要条件。看图注,有部分地图,除了图名和图例外还会有一些文字的注释。这些注释往往会是我们解题时重要的突破点和切入口,所以,读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错过地图所要传递的信息。提取

26、图示信息,图示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解题关键,把有价值信息标注出来,便于分析其规律性。回归材料、找遗漏点,在所有的地理高考题中,题目呈现的方式几乎都是图文结合的。在答题时,除了地图中所反映的知识点外,还要回归材料,认真研读,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点,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一些比较难、偏的题,材料里面还往往隐藏着解题的突破点。因此,所有的读图题最终都要回归材料。(十)(2015上海卷)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2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22、图中反映上海市

27、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23、“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A、 B、 C、 D、【答案】21、B 22、B 23、C考点:人口增长。(2015福建卷)图3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8.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

28、生育方案(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答案】7.D 8.B考点:人口结构。(2015广东卷)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表1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338115582307比重(%)171384.5*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答案】D考点:城市人口。(2015广东卷)5、图2为2005年-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

29、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海南 B、四川 C、广东 D、浙江【答案】B考点:人口数量变化。【名师点睛】该题以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为材料,考查我国各省常住人口随着年份的变化情况。难度不大,但需要对我国各省份人口基数和人口迁移的基本了解,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是以人口迁入为主,中西部省份是以人口迁出为主,从而导致各省常住人口增长发生明显的不同。(2015山东卷)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

30、”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答案】1、C 2、A考点:本题考查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原因及影响。2014福建卷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56题。图3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5D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2010年之前少儿抚养比持续下降,但占相当大的比例,即少儿人口比例大,而老年抚养比相对比较稳定;2010年以后,少儿抚养比稳定在20%左右,但仍高

31、于老年抚养比。2015年以后,老年抚养比上升,这一过程变化主要是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故D项正确。老年抚养比与性别比例无关,医疗水平会影响死亡率,教育程度影响人口素质,故A、B、C项错误。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6B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2025年以后老年抚养比超过少儿抚养比,并呈持续上升态势,即老年人口比例增大,将可能出现劳动力日渐不足的局面,故B项正确;人口迁移的主群体是青壮年,老年人口增多将使得人口迁移减缓,故A项错误;人口分布是否均匀与老年抚养比增大无关,故C项错误;老年人口比例增大会使社会养老负

32、担加重,故D项错误。2014江苏卷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9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10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17 18题。图9图1017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17B解析 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为正值,所以人口规模继续扩大。18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

33、年持续下降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18C解析 政策不变,出生率下降但一直为正值,人口规模仍然持续增加;放开单独二孩,少年儿童比例会增加,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014新课标全国卷 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011题。图310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图4A BC D10A解析 结合公式: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移民总量/人口总量,可以计算该地区的人口总量,进一步判断图较符合。1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C195

34、01970年 D19701990年11C解析 统计数据显示,1910年前后移民占全国人口比重较大;在1970年前后移民数量虽然下降,但变化不大,而移民占总人口比重却出现明显下降,该变化说明该时段人口自然增长快,人口总量增加最多。2014山东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12题。图11图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1A解析 由图可知,常住人口总数大于户籍人口总数,说明两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受经济因素影响大,两省级

35、行政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户籍人口总数大于常住人口总数,说明两省级行政区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两省级行政区人口总数大于两省级行政区人口总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粤,为豫,为黔,为沪。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D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2D解析 河北靠近经济相对发达的天津、北京以及山东等地,因此河北人口主要流向天津、北京以及山东等地;安徽离京津地区较远,安徽人口主要流向长江三角洲等地;湖南距离长江三角洲较远,因此人口流向长江三角洲的比重不大;广西靠近广东,且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36、因此广西人口主要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2014四川卷图4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图49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9D解析 主要考查人口密度。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即人口密度。结合图示可知,离市中心6千米以外2010年较1990年人口密度增加,排除A、B两项;离市中心10千米附近增长的人口密度大于8千米附近增长的人口密度,所以四地中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的是10千米附近。10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

37、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10D解析 主要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据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变化可知,市中心人口密度减小,郊区人口密度增加,最可能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造成的。城市等级的提高与人口总数有关。人口的空间变化2014安徽卷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完成2324题。图7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B、 C、 D、23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安徽地理及土地利用相关知识。根据安徽的地形分布进

38、行分析,可知安徽南部为丘陵山地、西部为大别山区,因此为重点生态功能区,而根据安徽的城市分布可知为城市化地区。24三类区域中()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区迁往区B铁路建设成本区一般大于区 C商业网点密度区一般大于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区24A解析 三类区域中,区间人口迁移主要从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山区的铁路建设成本高,城市化地区的商业网点密集,也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 2014新课标全国卷 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011题。图310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图4A BC D10A解析 结合公式: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移民总量/人口总

39、量,可以计算该地区的人口总量,进一步判断图较符合。1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11C解析 统计数据显示,1910年前后移民占全国人口比重较大;在1970年前后移民数量虽然下降,但变化不大,而移民占总人口比重却出现明显下降,该变化说明该时段人口自然增长快,人口总量增加最多。2014山东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12题。图11图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B豫、粤

40、、黔、沪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1A解析 由图可知,常住人口总数大于户籍人口总数,说明两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受经济因素影响大,两省级行政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户籍人口总数大于常住人口总数,说明两省级行政区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两省级行政区人口总数大于两省级行政区人口总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粤,为豫,为黔,为沪。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D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2D解析 河北靠近经济相对发达的天津、北京以及山东等地,因此河北人口主要流向天津、北京以及山东等地;安徽离京津地区较远,安

41、徽人口主要流向长江三角洲等地;湖南距离长江三角洲较远,因此人口流向长江三角洲的比重不大;广西靠近广东,且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因此广西人口主要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132014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图5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图5(1)读图5,填出A、B表示的经济发展主导驱动因素。(2)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材料二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图6是该地区盛行风

42、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图7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图6图7(3)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4)结合图7,判断图6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13(1)A:资源;B:知识(技术)。(2)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3)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近地面降温,大气稳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4)方向:南(偏南);理由:盛行风向为西风(偏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沙丘两翼顺着风向延伸),缓坡坡向为西(偏西)。解析 第(1)题,19世纪发现矿产,能源化工产业随之发展,因此能源化工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资源

43、;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知识与技术。第(2)题,注意题干要求从“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两方面回答。从“人口数量”角度来说,外来移民为高科技产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从“人口素质”角度来说,外来移民为高科技产业提供更高的技术支持。第(3)题,洛杉矶晴天较多的原因从洋流方面分析主要侧重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从大气环流方面分析主要考虑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第(4)题,根据风频玫瑰图可知,当地主要盛行西风(偏西风),然后结合沙丘坡缓的一侧为迎风坡即可得出图中箭头指示的风向。2013高考题安徽卷)图7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2325题。1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

44、市化处于A 初期阶段B 中期阶段C 后期阶段D 逆城市化阶段【答案】B【命题立意】运用柱状坐标和折线复合图考查地理图表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考点定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解题思路】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年后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处于较快阶段、且从柱状图城市人口比重30%以上,在根据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可以读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加速阶段的特征故选B项。2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

45、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答案】D【命题立意】运用柱状坐标和折线复合图考查地理数据的提取与分析能力;考点定位:区域工业化进程及其发展对策【解题思路】据图可判断出从1985年201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显著,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反映劳动力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B错,D正确。从图中无法获取反映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海域迁移的信息,C错;第二产业就业比2000年后才快速提高、第三产业就业自1995年快速提高,故A错误。3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 劳

46、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 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答案】A【命题立意】运用柱状坐标和折线复合图考查提取数据信息、整合分析处理相关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考点定位:工业区位与分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解题思路】劳动力导向型企业的发展可提高就业率,以农产品加工为原料的加工业可增强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故选A。(2013高考题广东卷)4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国家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2009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2009年出

47、生时预期寿命(岁)男性女性中国0.614319.57275印度1.438930.66366法国0.711818.47885美国0.93420.17681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答案】5.D。【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从地理图表中的信息获取、不同类型数据的转换”。试题难度:易。【解题思路】直接提取表格中数据或进行简单的数据转换。(2013高考题四川卷)表1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

48、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1112题。表1时期(年)198519901990200020002011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6. 495. 726. 2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3. 774. 283. 795 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A 先增后减B 先减后增C 不断增加D 逐渐减少6 据表1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A 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 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 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 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答案】11.C 12.D【命题立意】本组题考查学生阅读表格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城市化的相关知识。难

49、度中等。【解题思路】由表格可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均为正值,说明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都在不断增长,但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低于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第11题选C。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为正值,可知城市用地在不断增加,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故第12题选择D项;城市用地主要以住宅和工业为主, A项错误;我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且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转变为现代型,城市人口增长应以机械增长为主,C项错误;B项判断依据不足。(2013高考题新课标2)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72005-2010年A

50、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8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_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答案】1.C 2.B【命题立意】以文字和直角坐标统计图为信息载体,考查人口迁移对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影响及直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能力。命题立意重点在于获取和解读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题组难易程度:易。【解题思路】第(1)题:由统计图坐标读出各省的迁入、迁出人口比重的高低,苏、津、粤、浙、京、沪等省市迁入人口比重高,迁出

51、人口比重低,皖、赣、黔、川等省迁入人口比重低,迁出人口比重高。从而比较得出机械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项正确。A、B项迁出、迁入人口总量还与各省人口总量有关,D项人口自然增长率本题无此信息。解题关键在于正确读图,看清坐标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第(2)题:我国2005-2010年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迁出地区乡村人口迁出,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文字材料信息显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剧迁出地区的老龄化水平。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易错点拨】该题的易错点在于统计图的判读,易把横纵坐标的相对量看作绝对量。(2013高

52、考题浙江卷)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910题。1950年1970年1990年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死亡率() 第9、10题图5040 30 20 10 0 50 40 30 20 10 0 10 2020 30 30 20 10 0 人口出生率()9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及图标的分析能力。从图中可

53、以得出,未标符号的曲线代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195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故人口死亡率小于人口出生率。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人口死亡率从28下降到12左右,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出生率从45下降到38左右,所以出生率的下降幅度小;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从总体的趋势来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均大于零,所以人口总数上升。10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BCD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从图中可以得出北美洲和欧洲均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又低于北美洲,为图中所列

54、数据的最低的值。故本题C正确。(013高考题新课标1)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78题。11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难度较小。【解题思路】由图可以看出总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增大A、C项错误;总人口增长速度大于0,所以总人口增加,B项错误;人口净迁入量为国际净迁移率和国内净迁移率相加再乘以总人口,图中显示国际净迁移率为正略有下降,而

55、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且下降较大,所以人口净迁入量减少,D项正确。12 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 美国B 日本C 俄罗斯D 德国【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难度居中【解题思路】读图可知该城市80年代和90年代国际迁入量都比较大,而国内迁移率为负,且90年代比80年代大幅下降,说明90年代该市国内迁出量较大;90年代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发展迅速,东北部城市环境质量较差,导致年轻人口出于经济就业因素和老年人口出于环境因素考虑,由东北部迁往西部和南部地区,故A项正确;而德国、日本和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不符合题意,故B、C、D项错误。二、综合题

56、(2013高考题江苏卷)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材料二 图19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20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_。(3分)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_,该产

57、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_、_。(3分)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_。(3分)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_(4分)【答案】(1)丰富的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2)汽车工业 先进的科学技术;新兴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原材料(任答两点)(3)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任答三点)(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试题立意】以较为熟悉的北美五大湖地区作背景材料,使考生轻松上手,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

58、域经济发展措施等。试题要求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形成答案。试题内容顺序呈现鲁尔区、匹兹堡等案例模式,考生可参照解题,难度顺序有利于考生思维发展。【解题思路】(1)关注区域地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煤铁资源丰富;水运便利;从城市分布、人口增长及工业迅速发展可得出市场需求量大。(2)从材料中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可知主导产业。工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条件、市场、原材料等要素。汽车技术要求高,当时汽车新兴市场需求大是要特别关注的要点。(3)从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出最关键的石油危机;他国汽车工业冲击;房地产崩溃。但分析材料又可以根据主导产业得出其产业结构单一;结合提供时代信息可以联系出新技术革命冲击。(4)底

59、特律的兴衰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也是教材鲁尔区、匹兹堡等案例的再次呈现。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目前以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状况,加之科学技术水平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对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主要是借鉴来调整和发展。(2012年高考广东卷)老龄(65岁以上)人口数少儿(0-14岁) 人口数14老少比= 100。下表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国家014岁人口比重(%)老少比波兰1587西班牙15113白俄罗斯1593匈牙利15107A 波兰B 西班牙C 白俄罗斯D 匈牙利答案:B 安徽(2012年高考上海卷)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

60、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回答1213题。15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海鲜 牛羊肉 山货 腌腊制品A B C D 答案:D 16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A 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B 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D 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答案:B 20(2012年高考上海卷)10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千米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读图回答下列2小题。1978年100.0080.006

61、0.0040.0020.000.002004年2009年城区郊区制造业产值比重(%)17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区和城区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间集聚的变化可以显示城区工业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城区居住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工业用地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居住用地A B CD 答案:B 18近十年来,上海市郊区和城区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 A 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急剧下降B 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比郊区弱C 远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近郊强D 近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远郊强答案:D 下图(2012年高考山东卷)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19图

62、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答案:B 【解析】图中左侧为1982年数据,右侧围2009年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人口的014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老龄化问题突出,所以1982年人口老龄化比2009年低,选项为B。20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答案:B 【解析】人口增长速度降低,选项A错误;人口老龄化

63、加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选择B正确;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选项C错误;无法看出2559的劳动力资源数量,选项D错误。二、双选题下图(2012年高考江苏卷)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2324题。2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答案:BD解析:从题目所给的图形资料可以看出,直辖市重庆的人口数量没有增加,大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增加,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均出现增加,西部人就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2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

64、变化的原因有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答案:BD解析:从图中分析可以得知:人口增加的地区也有可能是因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移;人口减少地区除了因为人口迁移的原因外还有可能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增加的地区也不一定就是经济发展水平都高,总之人口数量的变化要考虑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两个方面的原因。(2011年高考山东卷)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7-8题。 甲城市 乙

65、城市图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A. B. C. D.【答案】D【解析】中央商务区具有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的原则,甲图中的N地形成二级商务区。(2011年高考江苏卷)表2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

66、人口比例,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516题。表2项目年份2000年2010年全省总人口(人)7438289078659903人口比例(%)苏南33.7141.38苏中23.1220.80苏北43.1737.82图815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答案】B【解析】根据表中2000年和2010年的数据变化,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苏中人口占全省人

67、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因为江苏省总人口在增加,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不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与江苏省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造成的。16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答案】B【解析】从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可知,014岁人口比例下降,人口增长减慢,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老,劳动力充足。(2011年高考四川卷)图

68、1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1-2题。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答案】D【解析】某一地区人口数量变化主要两种情况: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长情况,主要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二是人口的机械增长情况,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迁移率。该省十年来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69、但仍为正值,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仍为正,因此导致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数量减少的原因应为人口移动因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难得出正确答案。(2011年高考重庆卷)图2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2回答3-5题。3.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答案】D【解析】读图,可看出A省(市、区)迁出率远远大于迁入率,人口迁出多,造成该省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落后。4.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

70、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可判断该点代表的省(市、区)是西藏自治区,其典型的农作物是青稞。5.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C. 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信息,迁入率最大值为18%,迁出率最大值为6.5%,迁入率最大值大于迁出率最大值,

71、选项A错误;根据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结合图可看出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只有2个,选项B错误;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只有3个,选项C正确;图示省区既有净迁入省区,也有净迁出省区,选项D错误。(2011年高考福建卷)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3-4题。年龄段(岁)迁出人口(人)迁入人口(人)60700800455916005000254420003000015242400275000146405000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

72、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4.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答案】B【解析】从表中可知,净迁入0-14岁年龄的人口也较大,结合题干信息“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中小幼教师,而其它环卫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设计师这三种职业人员联系不明显。(2011年高考广东卷)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7. 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积净

73、迁入量逐年增加【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随时间的变化可知,迁入率是波动上升,但不是持续上升,迁出率不是持续降低,机械增长率等于迁入率减去迁出率,机械增长率是总体上升,因而累积净迁入量逐年增加。8.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上海 B. 安徽 C.湖南 D.河南【答案】A【解析】根据上题可知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机械增长率加大,总体呈上升的趋势,结合四个选项,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上海,安徽、湖南、河南三个省是我国中部省区,人口是迁出为主。(2011年高考上海卷)(三)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6.

74、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 B. C. D.【答案】D【解析】考查对生态移民概念的理解:由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而进行的人口迁移。三峡为工程移民,东部知青迁入西部边疆是政治因素。7.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答案】B【解析】有组织、大规模的移民过程,一定要考虑迁入区人口容量,否则会带来因人口迁入诸如:人口压力、资源紧张、社会稳定等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问题。8.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

75、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华南妈祖文化 江南水乡文化 华北平原文化 荒漠绿洲文化A. B. C. D.【答案】:B【解析】:考差我们地域文化差异。京津沪地区应该是华北平原文化和江南水乡文化特点。(2011年高考天津卷)12(27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6分)(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6分)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2011年该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如图7所示)。(3)

76、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_,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_。(6分)(4)请概括图8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3分)(5)图8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游客好评。请据图简述其原因。(6分)在游览中的多种需要。(2010年高考(新课标试题)地理)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45题。4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年

77、,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5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2010年高考文综(地理学科)重庆卷)图1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1,回答12题。图1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图9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l5l6题。图 915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

78、然增长特点的是A乙城市圈70年代B乙城市圈80年代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16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图5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9-10题。图59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入较低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79、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10应用GIS技术在图5甲基础上制作图5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C各行政区的边界 D各行政区的面积(2010年高考地理上海试卷(文科使用)(十五)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9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43概述图l、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1可知:_。由图2可知:_。(十五)(本题9分)43.图1:上海外来人口性别

80、比趋向平衡(2分),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2分。任答两点即可)。图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郊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郊区(4分,答对1点即得2分,答对2点得4分)。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1分,任答一点即可)。图9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l5l6题。图 915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A

81、乙城市圈70年代B乙城市圈80年代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16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A卷)文科综合)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图4),完成1011题。10. 可知该市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 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 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11. 可推测该市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 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