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996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28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课程标准 探究一:从“两弹一星”到神州五号 1、两弹一星 探究问题1:材料1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10月3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着两则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核威胁.材料2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

2、。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材料3:“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有助于加强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探究思考: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 况下,为什么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他为我国航

3、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邓稼先两弹元勋 意义:“东方红一号”它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探究思考: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

4、小平 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段话?(“两弹一星”的影响和作用)“两弹一星”的影响和作用: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加强了国防力量,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促进了生产力的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探究思考:对这一情景有人说:中国是热爱和平的,而原子弹、氢弹等非常可怕的杀人武器,研制核武器难道不是和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吗?何况如果那时把研究核武器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祖辈父辈不会那么贫穷。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阐明理由。秦山核电站 提 示 同意:从核武器对人类的危害、破坏和平、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考虑。不同意:从维护中国的安全、保卫世界和平、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提高国际地位等方面考虑。飞天的梦想 嫦娥 奔月 2、载人航天工程:探究问题2:我国把科技发展战略重点由60-70年代的“两弹一星”发展为90年代后的“载人航天工程”迅速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你想象一下,载人航天工程将带动哪些领域的发展?(1).原因:1、党和政府的重视;2、综合国力增强;3、根据世界高科技发展,制定863计划;4、高科技和其他领域迅速发展(2).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领域有:计算机行业,航天制造业,钢铁业,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通讯技术,空间技术,能源技术等。(3)航天技术的重大意义 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 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电子计算机:2010年11月15日,国际Top500组织公布世界超级计算机速度排名,中国计算机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并在前三位中占据两席。雄踞第一的是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其实测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570万亿次。探究二: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 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房里,矗立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机柜。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I”。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加速了国家信息化的发展。1983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型机诞生。

7、1992年,“银河-”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10亿次。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2000年,中国研制出曙光3000超级并行计算机系统,速度是每秒4032亿次。2010年,“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全球第一,达到每秒2570万亿次。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它运算速度全球第一,比第二名的美国国家实验室的计算机快30%,速度达到每秒2.5千万亿次运算。2004年荣获世界粮食奖 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探究三、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探究问题3:材料2:当代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

8、“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材料1 探究思考:1)材料1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严重问题?饥饿和粮食问题 2)材料2中,中国农民为什么那样说?邓小平在全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3)据以上材料指出,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有何重大意义?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其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9、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探究问题4:为什么旧中国科技长期落后,而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提。2、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发展提供保证 3、主观因素: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4、人才基础: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5、外部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探究四、重点问题综合探究 问题探究5:新中国科技的发展

10、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 材料二 美经济学家 唐帕尔伯格: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材料三 美国、欧洲的一些航天专家纷纷对“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发表评论。“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这令世界出现太空新秩序。它向世界宣示,中国有技术和财力将航天员送上天。”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科技在现代化

11、建设中的作用 政治上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经济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科技上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促进了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中外科技交流;1、有人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高科技成就进行比较后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积极发展高科技,是为了巩固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积极推进高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国家战略决策的制定是基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的;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 C.正确。错误 D.都正确 D 2、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世界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两弹一星”;“神舟”六号;杂交水稻“南优2号”;“银河”巨型计算机;克隆技术 A.B.C.D.A 3、从1999年我国第一颗“神舟”号航天试验飞船安全返回到2003年“神舟”五号、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完成载人航行,我国的尖端科技一步一个新台阶,取得了重大突破。科技的重大突破,生动地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开始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进了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对巩固国防,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重要意义;A.B.C.D.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