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向高考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麓版 高考总复习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考内容 选修二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封建的斗争选修二 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课 标 展 示 1基 础 梳 理 2仿 真 模 拟 3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课 标 展 示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1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
2、,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3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4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5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基 础 梳 理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一、“中体西用”1历史背景(1)鸦片战争后,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
3、制夷”的主张。(2)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兴办“洋务”,以摆脱统治危机。2发展历程(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采西学,制洋器”,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2)90年代,被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3)代表作品:张之洞著劝学篇。一方面,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另一方面,主张“务通”,倡导西学。3评价(1)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很大局限。(2)体现了当时部分知识分子和官僚地主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变革的共识。(3)一些改良思想家开始提出“设议院”“君民
4、共主”的政治改良主张。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二、“君主立宪”1康有为:托古改制(1)代表作:孔子改制考。(2)思想特点: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即托古改制。(3)思想主张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古已有之”。用进化论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坚持渐进变革,先实行君主立宪,再实行民主。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2梁启超:从兴民权到新民(1)代表作新民说。(2)思想主张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强国的保证。提出“新民”思想。认为君主立宪政体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政体,但在中国不可操之过急。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
5、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三、“民主共和”1三民主义: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3五权分立:除了行政、立法、司法权以外,增设考试与监察权。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1.辛亥革命前(1)传播思想:以章炳麟、陈天华、邹容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表文章著作,声讨清政府卖国专制的罪恶,号召人民起来革命。(2)成立团体: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全国性的统一资产阶段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6、并提出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目标。(3)蓬勃发展:革命党人与改良舆论进行论战并相继举行多次起义。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2辛亥革命(1)开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2)发展:许多省份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朝。(3)高潮: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4)结局: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3辛亥革命后(1)斗争表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领导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二次革命:由于国民
7、党力量分散,二次革命很快失败。护国运动:在孙中山、梁启超等人的号召下,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组建“护国军”,发起护国运动,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讨逆运动和护法运动: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组织“讨逆军”,张勋复辟很快失败。但由于重新执政的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在广州掀起护法运动。由于西南军阀的破坏,1918年护法运动失败。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2)斗争的焦点:共和与反共和的斗争。(3)性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4)认识:两次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民心,任何逆历史发展潮流的行为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资产阶
8、级经过多次斗争,虽然保留了民国的虚名,但未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说明中国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艰难而曲折,中国的现代化改革、民主之路任重而道远,也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1.颁布:1912年3月11日。2内容(1)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3)规定了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和严格了修宪程序。(4)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9、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3性质: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4意义(1)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3)新的共和代议制度的法律形式由此确立。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1.“三三制”原则的实行(1)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性质:中央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2)实行该原则的目的:增强抗日根据地的力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3)意义: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争取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认同,加强了根据地内部各阶层的抗日团结,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前后的斗争选修二
10、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2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1)背景国际: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美国扶蒋反共。国内:和平、民主、团结是人民的强烈愿望;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2)意义: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国统区和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局面,是人民民主力量的胜利。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3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1月):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4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运动,形成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
11、军军事战场,对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5新政协召开:1949年在北平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6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仿 真 模 拟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1 (2014 新 课 标 46)阅 读 材 料,回 答 问 题。导学号 26061546材料 1908 年 8 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
12、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1910 年(宣统二年)11 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呼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先将官制厘定,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摘编自金毓黻
13、宣统政纪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答案】(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2)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2(2013山东36)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曾致电清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阅读材料
14、,回答问题。导学号 26061547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重以土匪蜂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 年 11 月 11 日)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1)概括指出孙宝琦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2)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各省民情”的。【答案】(1)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实行预备立宪;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帝国主义伺机扩大对华侵略;实行
15、共和成为大势所趋。(2)起初,清政府拒绝实行共和,派兵镇压革命军;后来,迫于革命形势发展,清帝不得不宣告退位。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和知识的比较辨析能力。第(1)问据材料信息宪法信条、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列强环伺,瓦解瓜分、渴望共和政体等归结出具体史实即可。第(2)问需要根据辛亥革命后的史实归结:先拒绝镇压,后不得不退位。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3(2015山东48)导学号 26061548以下为 1912 年 5 月孙中山与香港士茂西报记者的一段谈
16、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访员曰:先生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是由于个人之意乎?抑以为如此更换更有益于国家乎?孙曰:两者皆是。因袁君鼓动共和久矣。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孙中山所答内容的认识。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答案】建立共和是孙中山个人的革命追求,也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了早日结束南北对峙,实现国家统一和建立共和,孙中山不计个人得失,让位于袁世凯,反映了孙中山高尚的政治品质。民主共和是历史的潮流,袁世凯为了篡夺革命果实,实行假共和真专制。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本来面目认识不清,这体现出孙中山的政治局限性。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17、 岳麓版 历史4(2014新课标46)导学号 26061549材料 1940 年 3 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在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 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岳麓版 历史【答案】(1)原因: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实行民主。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2)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调动各阶层积极性;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根据地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