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918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年级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美国学者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原始居民的宗教信仰有灵魂的恐惧,崇拜无处不藏躲的幽灵,敬畏上天,以丰盛的祭品感谢大地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作者实质上强调的是A. 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B.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C. 科技文化的极为落后D. 君权神授思想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说明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故A项正确;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是材料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实质,故B项错误;科技文化的极为落后

2、也是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故C项错误;君权神授思想出现是在汉武帝时期,故D项错误。2. 论语中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韩非子中却说:“古之所谓圣君明主者逼上弑君而求其利也。舜逼尧,禹逼舜。”据此能够被认定历史事实是A. 论语的记载更符合上古时代特征B. 有关尧舜禹的记载是后人有意杜撰C. 上古时代还未形成“家天下”的局面D. 韩非子的记载更具有史料价值【答案】C【解析】论语中的话大意是:尧让位给舜的时候,说道:“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到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着那正确罢!假若天下的百姓都陷于困苦贫穷,上天给你的禄位也会永远地终止了。

3、”舜让位给禹的时候,也说了这一番话。韩非子中的话大致意思是:古代所谓的圣贤君王,都是逼前任君王或者杀死之,目的是为了自己得到好处。两则材料不能说谁比谁更有价值或者更能体现当时的特征,因为二者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而且对于尧舜禹时代都没有文献记载,故排除AD;单纯根据上述材料也不能推论出B,故排除B;两者材料都提到了尧舜禹先后做了领袖,三个人没有血缘关系,故C是可以推论出来的,故选C。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的史料实证这一史学素养,考生需要准确解读题干所给的两则材料,从中选择出完全符合所有材料的结论,也就是寻找各个材料的交集,另外需要注意每个选项的表达与所给的材料要一一比对,这样才可以保证能够选出符

4、合题意的答案。另外,这一题要大概读懂材料的意思也很重要。3. 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这些规定A. 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 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 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 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材料中的“七出”、“三不去”,反映的是商周时期对婚姻的解除所作的习惯性规定,反映了男子不可以随意休妻,体现了家庭利益为核心(强调父权族权)、男尊女卑、以礼入法(体现儒家伦理)的特点,是维护宗法伦理秩序的体现,B项正确;A、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

5、史实,均排除;C项表述有一定道理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4. 从殷商时期的“惟天监下典厥(道)义”,到西周时期的“遵王义”,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人义”,即思想家们共用“义”的概念名称,均从“义”之“亲亲尊尊”内核入手进行理论改造,使“义”的性质及内酒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 士人的民本意识正在形成B. 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C. 人本文化的会通精神流行D.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义”的性质及内涵在思想家们的改造下,从商周时期的“亲亲尊尊”发展成为“一人一义”,反映出当时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民本意识正

6、在形成,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人本文化的会通精神,C项错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直到西汉时期才得以确立,D项错误。5. 据记载,周人的婚嫁年龄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但至迟在春秋时代,周人的晚婚习俗已开始被早婚所替代。齐桓公曾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一些思想家,如墨子,也竭力主张早婚。这主要是因为A. 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B. 礼乐制度遭到破坏C. 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D. 人地矛盾不断激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小农经济以个体小农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扩充军备,增强经济实力,多以行政措施强制早婚,故选C;春秋战国主张早婚,与思想解放关系不大,排

7、除A;主张早婚与礼乐制度无关,排除B;春秋战国时期人地矛盾没有达到激化的程度,排除D。【点睛】6. 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A. 异族贵族以礼乐制度维系贵族身份B. 异族地区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C. 礼乐制度推动了西周文化的传播D. 墓葬制度凸显了各级贵族的特权【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时期异族贵族在墓葬制度上与西周贵族墓葬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墓葬制度是西周礼制的重要内容。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异族贵族接受了西周的礼制,也反映了西周文化的传播,因此C选项正确。

8、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礼乐制度对贵族身份的维系;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各级贵族特权的凸显,而是礼乐制度文化的传播。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7.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 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指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信息可知,

9、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C错误。【点睛】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8. 周代在王位和诸侯国国君继承对象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嫡出,若没有嫡出之子,再考虑庶出;在坚持“立嫡”原则的同时,还要坚持以年龄排序的原则,由长及幼,不能错乱。这说明周代A. 儒家“尊老敬长”的礼制成为政治准绳B.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前提与基础C. 官僚政治的巩固须借助嫡长子继承制D. 注重维系政权继承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详解】周代规定王位和诸侯国君继承实行嫡长

10、子继承制,这有利于维系政权继承的稳定性,故选D项;材料体现了宗法制,没有涉及礼制,故排除A项;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故排除B项;周代实行贵族政治,不是官僚政治,故排除C项9.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 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说明华夷之辨的意识已经形成,以

11、华夏和蛮夷之间的区別来强化华夏族的种族和文化认同感,故B正确;材料并来体现出国家统一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是华夏族内部问题,不是民族冲突,故C项不符合题;材料没有体现血缘纽常作用,故D项排除。10. 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直接臣属于他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这表明周代A. 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B. 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C. 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D.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答案】A【解析】根据“所直接臣属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

12、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可知离周王越远的等级,其分裂的可能性越大,故A项正确;材料表明,天子之位是高高在上的,故B项错误;材料描述了分封制下的分裂因素,故C项错误;分封制虽然与血缘关系有关,但材料突出分封制下的分裂因素,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瓦解。11.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青铜器,越到晚期礼器越少,日用器则日益普遍,其器型越来越多姿多彩,装饰性和趣味性也日益增强。上述变化反映了A. 尊卑观念日趋淡化B. 社会发展的世俗化倾向C. 时代风尚骤然转型D.

13、 齐国青铜铸造的独特性【答案】B【解析】【详解】商周时期虽然为青铜时代,但青铜器主要为贵族所用,因此主要是祭祀用的礼器和酒器,材料所述齐国日用器的增多,说明越来越多的平民用上了青铜器,体现了世俗化的倾向,故B正确;材料青铜器的变化与尊卑观念的变化无关,故A不正确;C、D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12. 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九州”的出现A. 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B. 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C. 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D. 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答案】D【解析】在夏、商、周时代就存在“九州”的

14、地域区划,故“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错误,排除A;“九州”的地域区划和诸侯国的划分并不冲突,故B错误;C与材料无关;根据战国九州“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说明华夏文明发展,周边的少数民族之地也成为中国九州的一部分,故D正确。13. 战国时期,在众多诸侯国中,居于行政位置上的不再是拥有封地的世袭领主贵族,而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这说明战国时期A. 世袭贵族特权已被废除B. 官吏选拔制度尚未确立C. 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D. 政权形式凸显君主集权【答案】D【解析】据材料“战国时期居于行政位置上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君主任

15、命官僚的现象,体现了君主集权的特点,故D项正确;战国时期世袭贵族特权尚未完全被废除,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吏选拔制度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故C项错误。故选D。14. 在春秋经传中,秦国九世以上世袭贵族世家不过两家,五代以及三至四代世袭贵族居然为零,远逊于周室,以及齐、楚、晋等东方诸侯国。这种现象A. 反映了商鞅变法的成效B. 制造了诸侯之间的对立C. 便利于秦国政治形态转型D. 加速了西周分封制的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国在世袭贵族方面较之前有很大的变化,由此可知,秦国在政治上世袭世家逐渐减少,所以是在政治上进行了转型,故C正确;商鞅变

16、法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实行的变法,而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到商鞅变法,故A排除;材料中并没有强调秦国诸侯之间的关系,只强调了世袭世家越来越少,故B排除;材料只强调世袭世家减少,西周后期诸侯争霸,加速了西周分封制的瓦解,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15. 公元前489年,田恒自立为齐相,掌握齐国国政。八年后,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后来田恒的后代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 先秦诸侯斗争激烈B. 宗法制遭到破坏C. 周王任命各国官吏D. 礼制的不断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姜姓被田氏取代表明原有的宗法制度被破坏,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出的是诸侯国内

17、部的问题,未反映诸侯国之间的斗争,排除A项;周已经没有实质性权力,排除C项;题干反映了传统宗法礼制被破坏,排除D项。故选B。16.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伦理观念中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忠为令德”频繁出现在春秋时期卿大夫口中。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A. 周天子的影响力增强B. 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C. 法家学说影响的扩展D. 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以亲亲为纽带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说明宗法血缘关系被下级对上级的忠代替,并逐渐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与材料信息无关,

18、排除;秦朝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错误。17.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农业的起源地,到战国末期,黄河已有“浊河”之称,西汉时,黄河更是“河水高于地上”,下游地区水患频繁,引发土壤沙化和盐碱化。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 )A. 生产工具的改进B. 精耕细作的农业C. 人多地少的矛盾D. 重农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上。战国时期,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A选项正确。B、C选项并未指出此时农业发展、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D选项错误,重农思想有

19、利于农业的发展,但不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也不是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8. 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材料表明A. 东周已对商业活动进行限制B. 寓言故事具有道德教化功能C. 商业发展要求打破抑商政策D. 法家重视发展商业增强国力【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先秦时期市场贸易的特征,体现了当时对商业活动已经有一定的限制,故选A。材料体现不出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发展重农抑商的政策特点,排除C。材料看不出整个法家的经济政策特

20、征,排除D。19. 许多经济现象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列经济现象出现在图中所示时期的是A. “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贸易B. 铁犁牛耕在农业领域中逐步推广C. 已经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 区域间的长途贩运成为经济特点【答案】B【解析】【详解】从地图中的“齐楚燕韩赵魏秦”可以知道是属于战国时期,从材料“经济现象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联系所学知识,此时主要是铁犁牛耕已经逐步得到推广,所以正确答案为B。“丝绸之路”是在汉朝,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时期,区域间长途运输在战国时期并没有,故以上史实与图示时期不符,故ACD错误。20. 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21、。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反映了A. 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B. 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C. 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D. 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反映了中国小农经济模式下农民以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中国是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故C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而是强调劳动力的要素回报率高,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

22、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1. 柏拉图说:“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以下观点与之相似的是A.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B.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C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D.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的材料“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是一种辩证法思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是一种无为的思想,故A项错误;“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是说要自己主管自己

23、,故B项错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是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C项正确;“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的是文化环境和氛围对人的影响,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道家思想22. 荀子君道记载: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这表明荀子A. 倡导礼法并施B. 强调君主专制C. 主张重视人治D. 具有法治精神【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有治人,无治法”“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可见荀子认为法令固然重要,但法令如何施行,效果如何,都有赖

24、君子的品德和才能,不能离开人而独立存在,体现荀子重视人治的思想,C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德辅刑治、礼法并用,故A不符合题意;强调君主专制和法治的是法家学派,故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 先秦有思想家认:“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A. 民贵君轻的主张B. 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 克己复礼的思想D. 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答案】B【解析】“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体现的是进入一个国家去辅佐国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这个国家的建议,故选B;题干没有提到君与民的关系,故排除A;CD与题意不符,故排

25、除。24. 韩非认为,“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反映了( )A. 世卿世禄制度渐趋崩溃瓦解B. 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C. 法家思想成为战国主流思想D. 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韩非认为君臣之间只是一种利益关系,臣子为君主效力,君主为臣子提供爵禄,这反映了原来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渐趋崩溃瓦解,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信息;C选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没有单独一种思想能够占据主流;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君臣关系演变对社会

26、变革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5. 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 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 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C. 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 不同学派思想的趋同性日益明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可知,随着社会的不为怕发展,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于是总结性的思想与著作就出现了,故B项正确;材料与百家争鸣的繁荣无关,排除A;从材料中看不出儒学的地位的变化,排除C;材

27、料与“趋同性”无关,每个学派的主张是不一样的,排除D。26. 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庄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A. 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B. 人的主体意识增强C. 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D. 唯物思想初步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孟子和荀子以及韩非子、墨子等人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有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念,都强调人的主体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增强,没有体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的,思想家们的主张存在相似的地方,但不能说是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28、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增强,没有体现唯物思想的初步形成,故D项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思想的主张,然后找出其共同之处即可知道是“人的主体意识增强”。二、非选择题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记材料二 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29、。小宗必须服从大宗。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的等级制度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哪两种制度,其作用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

30、)根据材料三,概括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答案】(1)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作用:分封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拓展了周的疆域,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宗法制有利于解决贵族之间在财产、权力继承上的矛盾,稳定统治秩序。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2)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反智主义等。【解析】【详解】(1)制度:据材料“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分可知,这是分封先代贵族、功臣

31、、及同姓贵族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作用:据所学可从分封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拓展了周的疆域、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宗法制有利于解决贵族之间在财产、权力继承上的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等方面回答。关系:结合所学可从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等角度回答。(2)据材料“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可知,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宗法色彩;据材料“中国封建的等级制度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可知,表现为等级

32、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据材料“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可知,表现为亲贵合一、裙带作风、反智主义等。28. 政治、经济、思想在社会转型时期会发生剧烈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七国乃是以春秋时代许多战争及商业资本发展而产生的集权国家,已不是旧来的封建侯领。这个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许倬云先生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以区别于封建制国家中的诸侯国。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材料二在韩非子看来,用宽松而舒缓的礼乐象征来垂戒,靠未必善良的人性

33、自觉来拯救,都是缘木求鱼的迂阔思路。他的思想有两个基点:一个是人性之恶,一个是时代变了,治理方法不能不变。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型国家”与封建制国家中的诸侯国在政治上的不同。(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战国时期的基本社会状况,并指出儒法两家重建秩序的主张。【答案】(1)不同:原来的诸侯国实行分封制;由世袭的卿大夫辅佐统治(推行贵族政治)。“新型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任命职业官僚进行统治(推行官僚政治)。(2)状况:礼崩乐坏。(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频繁)主张:儒家孔子提倡恢复周礼,提倡人要做到“仁”。孟子主张“性善论”,通过施“仁政”回复人的善性,靠人性自

34、觉恢复秩序。法家主张“人性恶”,君主要以“法”和“术”、“势”(绝对权威)来重建社会秩序。【解析】【分析】 【详解】(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可知“新型国家”是指“这个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区别于封建制国家中的诸侯国。结合材料分析理解,一方面从贵族政治角度分析封建制国家;另一方面从官僚政治的角度分析“新型国家”。(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状况:根据材料“这个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用宽松而舒缓的礼乐象征来垂戒”可知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第二小问主张:根

35、据材料“一个是人性之恶,一个是时代变了,治理方法不能不变”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儒家(当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进行归纳,法家可以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进行归纳,史论正确即可。【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这个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用宽松而舒缓的礼乐象征来垂戒”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教材中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思想等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29. 阅

36、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某一制度之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在渐渐地变质。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具体论题,论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一:论题: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论述:秦朝建立之初,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置政务,但也埋下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隐患。汉代内朝制度、唐代三省六部制均是为分散相权而做出的制度设计,但相权仍对皇权构成一定

37、的威胁。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消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废除了丞相制度。可见,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君主专制不断发展的结果。示例二:论题:井田制和分封制相结合,构成周代制度的基础。论述:井田制是周代土地国有制度,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人口均为周天子所有。通过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人口授予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获得土地、人口的诸侯必须向周天子承担必要的政治、经济义务。可见,井田制为经济基础,分封制为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的结合,构成周代制度的基础【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观点可知,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必然的,新制度建立有制度渊源,旧制度被废除之前就已经存在问题。根据此思路,结合中国古代制度演变进行

38、论述。如提出观点: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论证过程从丞相制度的确立、演变过程中权力被削弱,最终被废除展开。具体而言:秦朝建立之初,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置政务,但也埋下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隐患。汉代内朝制度、唐代三省六部制均是为分散相权而做出的制度设计,但相权仍对皇权构成一定的威胁。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消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废除了丞相制度。可见,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君主专制不断发展的结果。论证也可从制度间的相互关联展开。提出观点:井田制和分封制相结合,构成周代制度的基础。论述:论述过程侧重分封制和井田制两者的关联,即井田制是周代土地国有制度,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人口均为周天子所有。通过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人口授予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获得土地、人口的诸侯必须向周天子承担必要的政治、经济义务。可见,井田制为经济基础,分封制为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的结合,构成周代制度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