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2祝福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A寒暄(xun) 踌蹰(chu) 朱拓(tu) 百无聊赖(li)B监生(jin) 惴惴(zhu) 俨然(yn) 少不更事(jng)C间或(jin) 形骸(hi) 谬种(mi) 沸反盈天(fi)D陈抟(tun) 驯熟(xn) 炮烙(po) 咀嚼鉴赏(j)解析:A项,“拓”应读“t”;B项,“更”应读“gng”;D项,“炮”应读“po”。2下列词语或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寒暄(太阳的温暖)形骸(身体)收敛(收拢聚集)B蹙缩(皱缩)间或一轮(偶尔)歆享(喜爱、羡慕)C沸反盈天(满)窈陷(幽深) 安逸(安闲)D鄙
2、薄(轻蔑) 折罪(抵作) 素不相识(向来)解析:“歆享”在这里指神享用祭品。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A在祝福中,“我”虽然早已不是少不更事的年轻人,但是对祥林嫂的问题却给了含糊的回答。B像祥林嫂这样连遭不幸、孑然一身的贫困妇女,是多么需要别人在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啊!C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封建宗法势力的吃人本质,在祝福这篇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D小说中祥林嫂的婆婆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女人,她居然在儿子死后把儿媳卖到深山野墺里赚钱。解析:A项,少不更事:经历世事不多,缺乏社会经验,不懂世故人情。B项,孑然一身:孤零零的一个人。C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
3、形容暴露得很彻底。D项,精明强干:机警聪明,办事能力很强。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小说祝福一拉开帷幕,鲁迅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沉重而巨大的民俗风景画农历新年时“祝福”的景象。B由首都劳模合唱团演唱的好样的蹿红网络,替代小苹果成为新晋神曲。好样的歌词朗朗上口,乐曲铿锵有力,弘扬了劳模精神,传递了正能量。C人类与其他动物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创造潜力,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解放个性、充实个性、提升个性,从而使人类的创造潜力得以发掘和展现。D华为总裁任正非尽管多次表示不想称霸,但是华为已经成了一家全球化的巨无霸,近日,遭遇了一些麻烦,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名单”,美国对华为的封锁也将
4、升级。解析:A项,偷换主语,应去掉“鲁迅”;C项,成分残缺,“个性”后加“的过程”;D项,语序不当,“尽管”移至“华为总裁”前。5下列四句话都使用了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这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青青,就会断送在伤寒上?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A夸张比喻引用比喻B拟人比喻引用拟人C拟人拟人夸张比喻D夸张比喻夸张拟人解析:判断时,要抓
5、住句子中的词语来判断修辞手法,如:“拥抱”“直是一个木偶人”“天有不测风云”“醉醺醺”。6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鲁迅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_。所以他在20世纪早期就强调了人的个性,强调社会变革和人自我价值潜能的释放。鲁迅一生更多的时间,是把矛头指向文人墨客他觉得那些表面上公允、合理的东西,其实是不合理的鲁迅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当年鲁迅的这种姿态,我觉得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心态他讽刺的都是达官贵人、社会闲人A B. C D解析:所给的句子,第句话是总说,应放在开始,以便使“这种姿态”承接前文的“非常有操守”;为一组,谈鲁迅对“文人墨客”“被政府通
6、缉过的有文化的人”的态度;与构成并列关系;与后文衔接。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
7、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而且仍然是卫老婆子领着
8、,显出慈悲模样,絮絮的对四婶说:7试分析作者对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肖像描写的作用。答:表现出祥林嫂是一个善良的旧中国的女性。8作者写到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时“眼角上带些泪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表现了祥林嫂遭受重大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状态。9作者第三次写祥林嫂肖像突出了“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表明祥林嫂已极度悲哀,完全麻木,濒临死亡。10三段描写重点突出了鲁迅说的“画眼睛”的方法,作者通过祥林嫂的眼神变化,告诉了人们什么?请简要分析。答:通过眼神的变化暗示了祥林嫂在封建礼教、封建势力的迫害摧残下一步步走向死亡,从而控诉了封建礼教、封建势力
9、吃人的罪恶,启示人们起来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三、语言表达11在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短工把祥林嫂死了说成“老了”,这种变通的说法属于交际语言中的()语,请联系生活再举一个相近的例子。填空:禁忌(或:委婉、避讳、婉曲、讳饰)举例:有些老同志把自己的死说成“去见马克思”。解析: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是一种说话技巧,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知识。可以举与“死”相关的其他说法的例子,也可以举其他场合的特殊说法的例子。12根据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再写出三个句子并填在横线上。读点鲁迅,在你孤独无助时,那是一根神奇的拐杖;在你彷徨无奈时,那是一盏不灭的明灯;
10、在你空虚无聊时,那是一桌无价的精神大餐;在你消沉无为时,那是一剂振作奋发的良药。13下图是鲁迅小说祝福的插图,请为这幅图拟写一则解说词。要求:突出某一细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答:那枯木般凄然的面孔,像是被死神重重地击了一掌,那微微下垂的嘴角,流露出的是无边的苦痛和对生命的无奈。第二课时拓展提升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编辑图书,原本是一件雅事。如若有机会亲手编辑那些被世人奉为经典的名著,更称得上是一件幸事。不过,近来频频有媒体报道,一些出版商将鲁迅、沈从文、丰子恺等名家的著作冠以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之
11、类的书名在坊间售卖。这些矫情做作的书名,以俗代雅,令经典蒙尘,更减损了编辑工作的格调。出版界流行一句话,“书名八成定生死”,可见书名对图书销售有多重要。身处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出版商努力在“鲁迅散文选”“沈从文小说集”等常见命名方法之外_,虽然是一种寻求创新之举,但为了_,用“风弹琵琶”“半城烟沙”这样的意象代表鲁迅的父亲的病五猖会等篇章,用“一指流沙”“握不住的那段年华”这样的词语归纳沈从文的边城三三等作品,让人如坠入云里雾里,实在算不上好书名。好的书名,有_之妙。_的书名,起码能揭示出一部书的基本内容;(),反倒有“挂狗头卖羊肉”之嫌劣质招牌无法与优质内容相匹配,无疑不利于经典的传播与传承
1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A这些矫情做作的书名,以俗代雅,减损了编辑工作的格调,更令经典蒙尘。B这些书名矫情做作,以俗代雅,令经典蒙尘,更降低了编辑工作的格调。C这些书名矫情做作,以俗代雅,减损了编辑工作的格调,更令经典蒙尘。D这些矫情做作的书名,以俗代雅,降低了编辑工作的格调,更令经典蒙尘。解析: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方面,“减损”与“格调”动宾不搭配,应说“降低格调”,排除A、C两项;二是语序方面,“更”表示程度的递进,“令经典蒙尘”与“降低了编辑工作的格调”应对调位置,排除B项。故选D项。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A另辟蹊径标新
13、立异画龙点睛中规中矩B别开生面标新立异点石成金中规中矩C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点石成金按部就班D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画龙点睛按部就班解析:“另辟蹊径”,比喻另创一种新风格或另找一个新途径、新方法。“别开生面”,指另外开创新的局面、风格或形式。第一空强调出版商在图书命名方法上另创风格,故而选“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指提出新奇的主张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独树一帜”,比喻创造出独特的风格或开创一个局面。根据语境,第二空应填“标新立异”。“画龙点睛”,比喻在写作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要旨,使之更为精辟传神,生动有力。“点石成金”,比喻对别人的文句略加变动,就顿然
14、改观,成为好文章。第三空强调好的书名可以为书籍本身增色不少,故选“画龙点睛”。“中规中矩”,形容合乎规矩,没有偏差(有时含死板、拘泥意)。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按部就班”,指做事依照一定的道理和顺序。区别在于后者一般做状语,不做定语,故第四空应填“中规中矩”。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B)A而词不达意的这些书名,都没有实现书名最基本的功能B而这些词不达意的书名,连书名最基本的功能都没有实现C而词不达意的这些书名,连书名最基本的功能都没有实现D而这些词不达意的书名,竟然没有实现书名最基本的功能解析:根据语法规则和用语习惯,“这些”应放在“词不达意
15、”前,据此排除A、C两项;D项的“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与后文的语意不衔接。故选B项。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说杂文,必说鲁迅;有了鲁迅,杂文才有说头。以鲁迅为标杆,杂文的写作至少要有两个要件,一是独立的写作姿态,一是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至于写什么,怎么写,确实很“杂”。那些小觑杂文的人,往往看到“杂”的表象,而忽视了其独立的思想和批判的底色。杂文是作者思想根基与文化底色的生动反映,文字特色鲜明,尺幅能起波澜,千字可兴风雨。好的杂文总能点醒我们沉睡的大脑,使我们发现某些悖谬,打破我们自以为是的圆润,不再习以为常,不
16、再心安理得。学生坚持阅读杂文,在内心受到思想穿透力冲击的同时,思维方式也获得锻炼,还能享受到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快乐。5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鲁迅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你觉得二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答:不矛盾。鲁迅说的“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主要是针对文学创作而言,在写作中注重刻画人物的眼睛,更能突出人物的个性。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突出的是小学生的嘴巴,很符合漫画的题目中的“音乐课”,因为音乐课主要是唱歌,突出小学生的嘴巴更能突显漫画的主题,所以二者没有矛盾之处。二、名
17、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既印证了周敦颐爱莲说中的“晋陶渊明独爱菊”,又让人读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情。(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杜鹃啼血猿哀鸣”一句写出了在浔阳早晚听到鸟兽悲啼,用“呕哑嘲哳难为听”一句写出了乡村乐声的难以入耳,从而表现自己的贬谪之苦。(3)苏轼在赤壁赋开头以“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表现了月出后,升于天际的景象,最后又以“不知东方之既白”一句写出了早晨到来天光放亮的情境。三、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79题。新坟台静农太阳将偏西了,大家都午睡醒来。大家嚷嚷着,好像一窝马蜂。都不提防,从西巷口传出一种破
18、竹般的女人的声音,“哈哈,新郎看菜,招待不周,诸亲友多喝一杯喜酒,嘻嘻,恭喜,恭喜!”大家都听熟了,知道这是疯了的四太太的叫喊。“她又来了!”一个少年烟匠,带了讨厌的口吻说。她果然从西巷口走出来,手拿着一个细竹竿;穿了一件旧蓝布褂,满身是泥土和鼻涕,头发如银丝般的蓬乱在头上;满脸都是皱纹。她大声地叫喊着,嘴边流出白沫。“西厢屋开两桌海参席,东厢屋也开两桌;大厅屋鱼翅席,是送亲的。哈哈,真热闹!招呼作乐,阿,你听放炮了,噼啪,噼啪,噼啪啪。哈哈,新郎看菜,招待不周,诸亲友多喝一杯喜酒,嘻嘻,恭喜,恭喜。”“恭喜四太太,娶媳妇了!”有人故意地打趣。“同喜,同喜,多喝一杯,这喜酒!哈哈,真热闹,噼啪
19、,噼啪啪!”“四太太,你那手里拿的什么呢?”“哈哈,你不知道吗!小姐腊月腊八就出阁,这是她的衣裳料,你看,这是摹本缎,这是绫绸,这是官纱同杭纺。”她左手拿起那小竹竿,右手一节一节地指着对人说。“四太太真有福,娶媳妇又嫁囡!”“有什么福呢,哈哈,人在世上不都是为儿女吗?嘻嘻,我这一辈事算完了,儿女都安顿了。你看,要不是他们父亲死得早,我也不这样累!哈,招待不周,亲友们不要客气,多喝一杯,这喜酒!”她说着,白唾沫喷得满衣都是。“那不是来了轿么?请你喝亲家酒呢。”拎茶壶的李大,故意这样说想叫她走,免得她在这里打扰。“对啦,对啦,亲家接我喝酒呢,哈哈。”她拿了竹竿向东走了,嘴里还咕噜着,“女儿嫁了,媳
20、妇娶了。”这时候有一个乡下人是顺便在这里喝茶的,于是就问他同位的萧二混子:“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么大年纪的女人?”“她吗,她是一个疯子!”“他妈的,没有见过女人这样地出丑,女儿被大兵奸死了,儿子被大兵打死了,自己却疯了,也不知前世作的什么孽!”汪老光愤愤地接了萧二混子的话,睁着他朦胧的醉眼,喷着酒气说。黑云布满了天宇的夜,老更夫昂三打了三更以后,回到更楼上,打梆子的老七正在香油的灯光下,烧酒煨得冒直汽地等着他,他俩就坐在更楼板上喝起来了。“哈哈,新郎看菜,亲友们多喝一杯好好地上轿到婆家去在家是娇生惯养,在婆家可不行”从遥远处隐约地传到这小小的更楼里,老更夫昂三呷了一口酒,双眉蹙着说:“我真有
21、些怕听,好像鬼叫,在这夜里。”“她这将来也不知怎样?”“都这样了,还问什么将来!唉,人世真不能说,没光复前赵四爷在衙门里,给人家说公了事,家里是出一屋进一屋,那是何等的风光,现在却是这样的结局!女儿被兵强奸,儿子被杀,四太太怎能够不发疯呢?四爷死后,四太太自然是眼巴巴地望着男婚女嫁,没想到儿女将长成人,遇了这样的凶事!”“五爷为什么也不问她的事?”“这不讲良心的!要是他问她的事,倒不至于这样了。那次兵变,他自己只晓得跑;要是着人招呼一声,她们母子不也跑掉了么?他妈的,有了这样的亲兄弟!”“四太太的家产不都归了他么?”“可不是?她家凶事出了以后,他便猫哭老鼠假慈悲地替她伤心,趁着四太太死去活来的
22、时候将红契都哄去了,她是一个女人,自然没心,其实要钱也没用,根都绝了。”“要晓得倘若留点钱,也不至于现在没饭吃!”“到婆家去可不行新郎看菜这喜酒”那哑哑的声音依旧断续地传来。“遭这大凶险,想是坟地不好的缘故,但为什么五爷家还好好的呢?真难说!”“也许是坟地不好,四爷家是长门,自然是先遭凶险;反正他也不会好的,我活了五十岁了,看的多,恶有恶报,你将来会看得见的。”他俩谈着,喝着,酒已尽了;老七觉得是时候了,拿了木梆下楼走去。“新郎看菜到婆家去这喜酒”先是独自哑哑地在这凄凉空虚的黑夜里叫喊,现在却同木梆的声音混在一起了。(节选自1935年鲁迅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有改动)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
23、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小说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市井细民的群像,同时不同的人物也有不同的语言表现,大部分人冷漠世故,老更夫昂三却对四太太的遭遇敢于仗义执言。B在镇上的人们午睡醒来嚷嚷不休的时候,这时从西巷口传来四太太的疯话,人物还未出场,但传来的话语已经让读者对其个性特点有了一个基本把握。C四太太从一出场就是一个疯子,她的出现是为描写其他人物而设置的背景陪衬,因此在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时对于四太太的疯言疯语不应特别关注。D小说除了大量的语言描写以外,在人物对话的间隙还有零星的环境描写,这类描写虽然不多,但在营造氛围、表达思想情感方面蕴含了很深的意味。解析:C项,理解偏颇。四太太
24、的“疯言疯语”其实也能反映许多内容,从她对儿女婚事的幻想性描述中可以知道她家生活原来是很富裕的,从她对儿女婚事的期盼语气可以知道在四爷去世后为儿女成家立业是她的人生理想;她的“疯言疯语”不仅推动着故事情节的逐步展开,还为故事情节营造了浓重的悲惨氛围,有利于作品主题的表达。8台静农小说的价值追求之一是批判当时中国社会的国民性。请结合本篇小说进行简要分析。答:对于弱者的悲惨遭遇,表现出普遍的麻木不仁。四太太因为遭遇重大打击而疯癫,但当她在镇上出现的时候,普通的底层民众大都对她感到厌烦,少年烟匠讨厌她,“拎茶壶的李大,故意这样说想叫她走,免得她在这里打扰”,一些无聊的闲人还拿她的遭遇打趣。当贫弱者遭
25、灾时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作为四爷的亲弟弟,五爷在兵祸来临时毫不顾惜四太太孤儿寡母,自顾自地逃走,当看到四太太遭受兵祸后乘机侵占了其家产,将她赶出家门。对天灾人祸没有清醒的认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四太太的遭遇明显是人祸,可镇上的汪老光却认为是四太太自己作孽,老七和昂三虽然在感情上同情四太太,但也认为她的遭遇是坟地不好。9小说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答:叙事上不追求情节上的波澜起伏,只围绕疯子四太太及与她有关的人物展开叙述,突显了以四太太为主的诸多人物;以人物的对话来交代和推进故事情节,先通过乡下人与汪老光的对话交代了四太太发疯的原因,再通过昂三和老七的夜谈交代了五爷对四太太趁火打劫的阴险手段,在刻画人物的同时叙写了故事情节,可谓一举两得;小说在叙述视角上采用旁观者叙述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拓展了叙事空间,使故事情节显得更加客观,真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