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695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解析》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银川市银川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B. 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C.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D. 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最初是晋国,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分封,后来晋国分裂为韩、赵、魏,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这里显然体现出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故A项正确。晋国并不代表统一的潮流,故B项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2. 汉武帝驾崩之后,朝中拟上其庙号为世宗(意

2、即“划时代的典型”),经学家夏侯胜却提出了强烈的反对,他认为皇帝征战连年而使生灵涂炭,不应用“世宗”为庙号。这表明当时部分儒家学者A. 已经控制朝政B. 倡仁政反黩武的政治原则C. 获得决定皇帝庙号的特权D. 主张民贵君轻【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经学家因为汉武帝“征战连年而使生灵涂炭”,不赞同他使用“世宗”的庙号,可以看出当时的部分儒家学者提倡仁政,反对穷兵黩武。故B项正确。AC两项,说法完全错误,属于过度推断。材料只是表明了部分儒家学者的观点,并不能体现他们掌握了朝政。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死后庙号就是世宗,可见这些儒家学者并不能改变朝廷的决议。故A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贵君轻”

3、,故D项错误。3. 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A. 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B. 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C. 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D. 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答案】B【解析】钞引制度是指民间商人在政府的规范下经营暴利性行业,这是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官府通过钞引制度来规范,故B与题意相符,选B而排除C;这里的材料没有反映出民间商人对重要产业的控制,这并没有改变官府控制的局面,故A与史实和题意不符,所以排除

4、A;钞引制度里的钞引不是指纸币,而纸币开始使用是在北宋也不是南宋,故排除D。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的再学习能力。这类题目往往是题干中给定一个概念,然后考生必须先根据题干中关于这一概念的阐述,明确其含义,然后根据这一含义再去判断选项是否符合上述概念的内容。所以考生必须具有自己学习新概念的能力,然后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也是高考中展示考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考查方式,这可以有效避免读死书、死读书的学史方式,希望能够引起大家足够的关注。这一题考生首先要理解钞引制度的含义,然后再进行分析才可以得出正确答案。4. 晁天义认为当今史学界研究历史关注“物品传播折射地域文化异同,河网分布影响经济景观,生态保护表

5、象下隐藏皇权强化”。材料强调的是A. 新见史料使历史“重写”B. 新史观研究已取代传统史学C. 新视角为史学研究注入活力D. 跨学科研究催生新史学学科【答案】C5. 1918年夏,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时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目者。女衫手臂则露出1尺左右,女裤则吊高至1尺有余,及至暑天,内则穿衣粉红洋纱背心,而外罩以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这表明当时的上海A. 道德沦丧世风日下B. 政府禁止服饰西化C. 西方服饰普遍盛行D. 东西观念存在冲突【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对于这位议员来说当时流行的这种妇女衣服确实是“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了,但首先从材

6、料中只能看出这是他个人或者当时部分人的观点,其次不能因为妇女衣服这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推断出上海整个城市已经道德败坏了,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某位议员个人的观点,并不能得出政府进行了禁止,故B项错误。“普遍”一词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材料只能体现妇女中流行的某种服饰,故C项错误。从“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目者”等字眼可以看出,材料想要体现的是东西观念在服饰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冲突。故D项正确。点睛:绝对化的选项一般是错误的。如看到肯定、普遍、绝对、完全、必须等这类的词语,这种选项一般是违背史实的,如本题的C项。6. 1933年4月1日,蒋介石批准成立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最初其主要经营业务集中于农业信贷与农村

7、救济。1933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调拨等工作。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 日本侵华范围不断扩大B. 世界性经济危机扩散C. 国民经济建设深入开展D. 工农革命根据地壮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鄂豫皖赣四省”可知这是中共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开辟的一系列重要革命根据地所在地,依据材料“最初其主要经营业务集中于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1933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调拨等工作”并联系所学可知随着工农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壮大,蒋介石需要增加军事经费调拨来围剿红军,故D项正确。1937年之前日本侵华主要在东北和华北地区,七七事变后,日本扩大侵华范围,故A项排除。世界性经济危

8、机扩散与材料无关,故B项排除。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排除。7. 中共八大上,政务院副总理陈云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济;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由此可见陈云主张A.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C. 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D. 社会主义经济以国营和集体为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个主体”就是要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三个补充”就是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

9、和市场的作用,因此陈云主张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三个主体”,B项是1984年提出的,故AB排除。D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点睛:在党的八大上,我们党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是对苏联单一计划经济模式的突破。尽管它属于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的理论,但具有改革创新的内容,对我国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8. 肖雪慧在古希腊的政治遗产中指出,雅典人面对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剧烈冲突,寻求到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使冲突各方愿意接受妥协、愿意达成均势。丹麦学者摩根斯赫尔曼汉森则认为:“雅典的民主不只是一套宪法制度和一套机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上

10、述材料说明A.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B. 雅典人以公平正义来解决各种冲突C. 雅典走向民主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D. 雅典民主表现为宪制和机构确立【答案】C【解析】材料“雅典人面对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剧烈冲突,寻求到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使冲突各方愿意接受妥协、愿意达成均势”说明古代雅典人在生活中遇到冲突时习惯寻找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即用妥协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民主制的特点就是用共同协商,即“妥协”的方法解决问题,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D项与材料所述“雅典的民主不只是一套宪法制度和一套机构”不符,故ABD三项排除。9. 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了这样

11、的现实:必须接受反对党政府组阁,必须在政党政治中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这主要表明英国A. 议会主权的原则开始确立B. 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C. 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D. 内阁脱离了与国王的政治联系【答案】C【解析】1689年的权力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时间不符,且题干材料未涉及议会主权的内容。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关于责任内阁制的发展完善,无法体现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的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19世纪初期,英国国王还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首相及内阁大臣,但到19世纪中期以后,议会选举获胜的政党上台组阁。结合题干,到1841

12、年,英国国王接受不能干预内阁组建,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结果的事实。这些都体现出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故C项正确。根据史实,内阁名义上仍需对国王负责,并没有脱离与国王的政治联系。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0.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是与“预期收益规律”的心理作用分不开的,即资本家害怕投资越多,利润率越低,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和对原料、消费品的需求下降。基于此种分析,要消除经济危机应该A. 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收益B. 通货膨胀,增加国民收入C. 实行赤字预算,增加需求D. 降低银行利率,刺激消费【答案】A【解析】材料中认为经济危机源于“资本家害怕投资越多,利润率越低”,那么降低融资成本

13、,提高收益,便有效预防了经济危机,故A项正确。膨胀通货并不能增加国民收入,故B错误。实行赤字预算,增加需求是度过经济危机的措施,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错误。降低银行利率与材料中“资本家害怕投资越多,利润率越低”并不相关,故D项错误。11. 美国史学家阿基拉艾里依在20世纪史中写到:如果说,20世纪为下一个世纪留下某些遗产的话,国际主义便是其中之一。由此判断“国际主义”是A. 美国凭借实力控制世界B. 多极格局下的大国竞争C. 冷战后世界的紧张动荡D. 国际间的合作日趋密切【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主义是指倡导和支持国家间为共同利益而开展更广泛的经济和政治合作的政治运动。 20世纪

14、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之间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国际间的合作日趋密切,故D项正确。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试图建立一个单极世界,独霸世界,但受到多种力量的制约,故A项错误。多极格局下的大国竞争不符合“国际主义”概念,故B项错误。C项与“国际主义”无关,排除。点睛:明确国际主义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联系所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12. 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我们的政策应当是逐渐缩小这种剪刀差,使它一年一年地

15、接近起来从而在几年以后完全取消对农民的这种额外税。”这一表述主要意图是A. 强调苏联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紧迫性B. 强调不均衡发展工业、农业的正确性C. 指出推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D. 说明苏联加快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紧迫性【答案】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国内的工业、农业状况客观上要求优先发展重工业,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甚至还规范了经史子集学习的先后顺序。但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书籍

16、的“贬值”,加之科举制度的实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藏书和阅读不再是王室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量和读书的人数逐渐增多,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著书立说,还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历代读书人,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摘编自郇红梅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演进材料二晚清的阅读革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酝酿期。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条件,但并未使潜在的阅读革命转化为现实。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图存,士大夫阅

17、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键词正由仁义、纲常、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一场外力推动型的“阅读革命”正悄然兴起。摘编自闾小波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阅读革命”兴起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的主要不同。【答案】(1)特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内容逐渐丰富;以“仕”为主体,人数逐渐增多;以仕进为主要目的,致力于求取功名。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的推行;儒家思

18、想的影响;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2)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新式传媒的推动;西学的传播;知识分子的觉醒。不同:晚清以西学为主,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晚清重在救亡图存,古代重在谋求功名;晚清推动了社会变革,古代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内容、主体、主要目的等方面指出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经济、科举制、儒家思想的影响、造纸术、印刷术等方面简析其原因。(2)本题根据材料二“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危机

19、、新式传媒、西学传播、知识分子等方面分析晚清“阅读革命”兴起的原因。再据材料二“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阅读内容、目的、影响等方面指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的主要不同。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料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观点一:起源于16世纪;观点二:起源于19世纪;观点三: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说明:选择材料二中任一种观点并从材料一中任选4个要素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观点:经济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新航

20、路的开辟。论证:(1)市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2)商品:欧洲商人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美洲的烟草,非洲的象牙运往世界各地销售。(3)货币:欧洲商人把美洲的金银带到亚欧等地,促进贵金属货币发展。(4)物种:原产美洲的玉米、番薯等传到世界各地。(5)人员:黑奴贸易把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欧洲白人向美洲移民。(6)科技:欧洲传教士和殖民者把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带到亚洲等地。16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经济活动真正开始超越国界,世界各地区通过外贸、技术、资本、服务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解析】材料中提及三种观点,第一种16世纪的起源说主要源

21、于新航路的开辟;第二种起源于19世纪主要涉及工业革命发展之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种说法“冷战”结束之后是针对信息化下世界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联系材料一,从商品、市场、人员、科技、物种、货币六个方面分析即可。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全国划为十道,置军府684个,其中关中地区占261个,占全部军府的41%,形成了“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格局。还将骠骑府、车骑府改为折冲府,以折冲都尉、果毅都尉分任正、副统将。所有军府均隶属于12卫府及东宫六平,新冲府分为三等,担任宿卫、镇戍和征战的任务。军府和地方长官无隶属关系,但州刺史也负有一定的军事责任。如征发府兵

22、时,朝廷向州刺史、折冲都尉同时下符契,会同勘契后才能发兵。又如对练兵也有检查督促职责,加上州刺史品位比一般折冲都尉为高,故习惯上有上下级关系。新唐书兵志称:“府兵之道,居无事则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社渐,绝祸乱之萌也。”摘编自中国古代兵制唐朝兵制(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兵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兵制改革的积极意义。【答案】(1)特点:州刺史与折冲都尉相互牵制;兵民合一;体制完备。(2)意义: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保障了国家赋役来源,稳定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中央集

23、权的加强;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解析】(1)从材料“军府和地方长官无隶属关系”“朝廷向州刺史、折冲都尉同时下符奖,会同勘契后才能发兵”“府兵之道,居无事则耕于野”中可以概括出唐太宗兵制改革的特点。(2)从材料“形成了“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格局”“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社渐,绝祸乱之萌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唐太宗兵制改革的积极意义。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大陆头号经济强国。此时的德国傲视一切,但作为一个姗姗来迟的角色,举目四望却发现在瓜分欧洲和世界的盛宴上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德国外交大臣比洛声称:“让这个邻邦或那个邻邦

24、瓜分大陆和海洋,而我们自己则满足于欣赏蔚蓝色天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作为德国冤家对头的法国,其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极其强烈,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法国认为实现对德复仇的时机已经为期不远了,复仇的利剑随时等待着出鞘,重夺欧洲霸权的野心再度膨胀。当时欧洲东部存在的以俄罗斯为首的泛斯拉夫主义,则大力宣扬斯拉夫民族优越论,宣称其他欧洲文明已经枯竭,未来属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斯拉夫人。泛德意志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俄德关系迅速恶化。难怪时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小毛奇在1913年指出:“欧洲大战迟早会爆发,焦点将是日耳曼民族与斯拉夫民族之间的斗争。”与泛斯拉夫主义紧密相连的是大塞尔维亚主义、大保加利亚主

25、义、大罗马尼亚主义等。交织纠缠在一起的各种极端民族主义,在舆论界的疯狂鼓吹和政府的操纵利用下,在民众的喧嚣声中,导政欧洲日趋癫狂,局势逐渐失控。摘编自金立昕、李新伟极端民族主义推动一战爆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初欧洲极端民族主义愈演愈烈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答案】(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列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需要;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2)民族主义在神破中世纪神权控相,催生民族国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强;极端民族主义已蜕变为列强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理论借口;极

26、端民族主义往往加速战争爆发。【解析】(1)由材料“德国成为欧洲大陆头号经济强国却发现在瓜分欧洲和世界的盛宴上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位置”、“与泛斯拉夫主义紧密相连的是大塞尔维亚主义、大保加利亚主义、大罗马尼亚主义等”和“未来属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斯拉夫人”,从而归纳20世纪初欧洲极端民族主义愈演愈烈的原因。(2)由材料来看,要一分为二认识民族主义,一方面,它在冲破中世纪神权控制,催生民族国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强。但是,以一战为例,极端民族主义容易蜕变为列强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理论借口,往往加速战争爆发。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光绪生于1871年,

27、4岁即位,在位34年。开头15年,他还不语事,由太后慈禧垂帘听政,戊戍后的9年,成了慈禧的囚徒,作为皇帝亲政仅有中间的10年,还是要受到慈禧的牵制。1894年6月,日本在朝鮮制造事端,咄咄逼人,光绪帝不赞成对日妥协,主张抵抗,并不惜触犯慈禧的肝火,停止继续拿海军经费去修颐和园。康有为是他的启蒙老师,除了在上皇帝书中给他说了许多维新的道理外,还“缀成俄皇彼得传日本变政考英国变政记法兰西革命记等篇”。“及胶旅变起,上怒甚,谓此(汉学经说)皆无用之物,命左右焚之大购西人政书,遂决变政。”1898年6月11日以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的“百日维新”,是戊戌维新运动的高潮。以往的许多论著,只着眼于康有为

28、等人倡导变法维新的活动,看不见光绪对“百日维断”的决策作用,如果没有光绪的“锐志更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不会有戊戌年间的“百日维新”。从戊戍政变八十余年来,对光绪有过无数讨论。最初是康有为、梁启超一派人歌颂他的无上圣德,接着是另一派章太炎则斥之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记得还在十年浩劫的岁月里,有人说要写慈禧太后,而另一个声音却说:不,要写“载湉小丑”。历史地指出其人其作用的,要推范文澜在他的中国近代史中说的那两句话:“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摘编自陈旭麓光绪略论(1979年11月)(1)作者是如何评价光绪帝的?(2)根据材料,分析造成对光绪帝评价不同的原因。【答案】(1)没有实权的封建君主;积极维护国家权益的皇帝;用于学习西方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百日维新的实际决策者。(2)阶级立场不同;政治主张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史学研究理念和方法不同。【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问要围绕着“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这句话进行答题,一是突出接受新思想,二要突出有所作为即日维新的实际决策者等。(2)造成对光绪帝评价不同的原因要从作者的阶级立场的不同、作者政治主张不同、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作者的史学研究理念不同、作者所占有的史料不同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