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561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废井田,开阡陌井田制的特点及其崩溃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自主学习,适当引导,理清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材料分析,合作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井田制瓦解的深刻背景。角色扮演,体会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危害。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决定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此基础上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生活状况,从而深化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表现土地兼并的趋势及危害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租佃关系普遍化的历史过程租佃关系普遍化所带来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难点:

2、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与适当引导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能够较好的控制课堂气氛。、问题情景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史论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原始材料,从而得出相关的认识,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丰富人文内涵。教学资源岳麓版课本和教师用书,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井”和“田”这两个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以此抓住学生的情绪,打开学生的思路。一、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设计思路: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但是条理较为

3、清楚,难度不大,首先采用问题导学方式,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相关的几个问题:(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井田制是什么性质的土地制度?(3)井田制后来是如何瓦解的?然后再展示两位改革家管仲与商鞅的图片,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统治者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是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才能成功。师生互动首先组织学生迅速浏览教材第一目的内容,思考问题: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春秋以后,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起来。展示图片及材料设问从上面的图片和材料中可以看出井田制有什么特点呢?应该是什么性质的土地制度?学生井

4、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井田制实际上是贵族土地所有制。设问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当时奴隶们在“公田”是怎样劳作的吗?学生奴隶们集体劳作,实行大规模简单协作。设问由井田制的特点可以看出井田制和当时西周的哪项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呢?学生西周的分封制。教师总结过渡:由此可见,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

5、的私有土地。设问 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大背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提高。设问 这就使得一家一户的个体农耕成为可能,所以,“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面对这样的形势,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了呢?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效果?学生 春秋时期,各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的瓦解。如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鲁国实行“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效果最好,从而以法令的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展示图片 中国古代的改革家管仲与商鞅教师介

6、绍 管仲与商鞅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他们能够敏锐的观察到当时社会的发展大势,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进行一番有作为的改革,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问题探究 当时社会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们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逐步的推广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领域内的土地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管仲与商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顺应这一变化,实行相应的改革,富国强兵,以达到称霸和兼并的目的。这样,到了战国时期,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设问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其中哪种占主要地位?学生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

7、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其中地主私有土地占主要地位。过渡设问 那么地主是靠什么途径来扩大他们的地产的呢?(导入下一标题) 教学反思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难度不大,将教材内容打破,进行教材资源的重新整合,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采取材料分析的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理念,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二、土地兼并设计思路 此部分内容课标并未作明确的表述,但这无疑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由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土地兼并的原因和表现,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和表演这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封建社会各个阶层在土地兼并中的利害得失,从而更好地理解

8、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危害。师生互动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八页的第一、二的楷体字内容,思考问题:地主兼并主要以什么方式兼并农民的土地?由此可见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地主通过土地买卖的方式进行土地兼并,而且这是一种合法的形式,因为这时的土地已经成为了农民的私有土地了,因而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只要封建土地私有制不被废除,土地兼并的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所以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的趋势是愈演愈烈、不可遏制。展示材料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

9、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设问 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引导 土地兼并会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利益?学生 农民、地主和封建政府。组织课堂表演 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分别扮演其中的三个角色,相互讨论体会土地兼并给他们带来的利害得失,最后请三方代表进行表演。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土地兼并的直接后果是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经济状况恶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由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又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地主阶级的势力的膨胀又会对封建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影响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设问 面对这样的危害,历代封建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了呢?学生 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

10、,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如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隋代至唐初,均田制的具体内容虽有所调整,但基本精神不变。设问 那么这些相关的措施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呢?学生 不能,因为这些措施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私有制,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所以到明清时期,土地兼并已经日益普遍,不可遏制了。设问过渡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广大农民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他们又是如何生存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导入下一个标题)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采取教师

11、讲授于学生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添历史学科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可以亲身感受得到的历史,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又解决了本课的难点问题,为下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作好了充分的铺垫。三、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设计思路 这部分内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但是不需要太深入地探讨,只需要与东汉时期田庄制下的那种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作对比,即可让学生体会到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人与人的关系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师生互动1、田庄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九页的内容,思考:东汉时期的田庄制有什么特点?劳动者与田庄主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 田庄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的性质,多聚族而居,而且拥有私人武

12、装,田庄的劳动者与田庄主之间形成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2、租佃制教师 随着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加剧,很多自耕农纷纷破产,租佃制逐渐发展起来,到明清时期普及到全国。那么,租佃制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学生 战国时期产生,汉代时比较普遍,宋代时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到全国。设问 租佃制的普及与土地兼并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趋势加剧了租佃制的普及。设问 在租佃制下,农民和地主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 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教师总结 很显然,租佃制下农民与地主的

13、关系比起田庄制下的劳动者与田庄主之间的关系要明显松弛了,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了,这一方面是古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表现。探究 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租佃制的普及?(租佃制的普及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租佃制下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促进了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同时,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也大为提高,他们不仅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力,而且在支配产品方面也获得了适当的发言权,甚至能和市场发生联系,这样就促进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教学反思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思考问题,加上教师的逐步启发和引导,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给学生以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发展和演变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还深切的体会到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农民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加深了我们对我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一步步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和文明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