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3.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556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2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3.PPT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3.PPT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标点击基础预览互动释疑课堂点睛栏目链接课 堂导 学1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意义及成功的原因(1)特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各有侧重。前期改革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重点是建立各种新的制度;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重点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学习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2)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促进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

2、华民族的千古功臣。(3)成功原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内容全面,措施得力。不仅进行经济改革,而且还重视文化习俗的改革,使改革全面推行。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关键的原因在于改革能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最明显的就是均田制的实行。均田制使土地与劳动力相结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取得了成效。2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鲜卑族拓跋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为落后,他们靠武力统一了黄河流

3、域,又把鲜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传播到中原,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平息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潮流。(2)孝文帝在改革中采取了许多推动民族融合的措施。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3)孝文帝改革使民族融合形成了高潮。在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下,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速度加快,他们的生产方式、文化习俗、政治制度日益封建化;同时,北方游牧民族也把他们的优秀文化成果带到中原,与中原文化融合,成为中

4、原地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点击基础预览互动释疑课堂点睛栏目链接例 题解 剖例 1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C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解析:任何一场改革,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潮流,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答案:A例 2 读下图,从中能获知的信息有()魏晋时期民族融合加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相近胡、汉差异逐渐消失民族矛盾尖锐ABCD解析:艺术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汉人“胡食”,反映出汉人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与民族矛盾无关。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