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部编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0517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部编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部编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部编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语十二章 一、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其意思。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参考答案:1.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是君子吗? 2.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4.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一国

2、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参考答案:学习方法温习交流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以学为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谦虚好学三人行,其不善者而改之。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体会:示例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了学思结合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一味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主导,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味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就会疑惑。三、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参考答案:1.“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二义:一指身份,即出身贵族的人;二指修养,即有德行学问的人。这里用第二义。2.“忠”,指尽心尽意,是与他人相处的道理,不仅指臣对君,也包括其他人。信”,指诚信。3.“义”即“宜”,是行为的尺度。4“仁”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的本体。仁义相连,仁是发端,义是体现。四、背诵全文。提示应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背诵。五、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你

4、还知道哪些?课外搜集一些,与同学分享。参考答案:成语出处意思岁寒松柏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松柏岁寒不凋。比喻在逆境中能保持节操的人。循循善诱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欲罢不能想停止却不能停止。文质彬彬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闻一知十公冶长:“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听到一点就能推知很多。形容非常聪明,善于类推。血气方刚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任重道远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举一反三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三思而行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去做。登堂入室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多比喻学识、技能等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水平。见义勇为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看到正义的事情奋勇地去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