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481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1政策保障(1)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指出扫盲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2)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扫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3)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4)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2主要成效: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二、义务教育1地位:义务教育是国家普及青少

2、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2措施(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3)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3成就:2001年1月1日,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三、高等教育的发展1初步发展:建国初,中国基本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为国家建设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2曲折发展(1)1958年,中国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高

3、校实行三类办学体制,初步建立起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育体制。但“教育大革命”片面强调“突出政治”和过多参加体力劳动等,造成了教育界的很大混乱。(2)从1961年到1963年经过全面调整,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3)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3步入正轨(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的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等得到长足发展。概念阐释 “科教

4、兴国”战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轻巧识记 新中国的教育 名师点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的特点(1)除旧布新,确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与调整并举。(2)教育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3)制定新的教育办学方针,在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加快改革步伐。(4)各级各类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充实部分学科和专业,使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整、系统。(5)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5、接班人。易错提醒“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国并未取消高等教育。“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全国大中学校招生工作陷于停顿状态。1970年,中共中央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但招生不需要文化课考试,只要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查合格,文盲也有机会上大学,从而导致教育质量大幅下降。1建国以来,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01年,中国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21986年通过了义务教育法;90年代以来,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紧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3“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统一高

6、考招生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材料一 改革教育、改革文艺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造成了怎样的后果?教你读史材料出处是关键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关键词。提示 错误估计:错误地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必须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后果:“左”倾的错误教育方针使教育事业遭到了空前严重的破坏。材料二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7、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2)依据材料二,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教你读史注意材料中的一个关系,即“科技进步取决于”;一个结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示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1)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通过对旧教育的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冲击,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3)新时期,邓小平提

8、出的“三个面向”方针和中共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我国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建立人民教育事业,使得人民在教育领域内恢复和掌握了主权。2进入全面建设时期,推行全日制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教育在“科教兴国”中的作用1教育通过培养大量人才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知识含量。2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掘劳动者的巨大智力资源。3教育致力于培养民族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增强以科技

9、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4教育可以推动科技整体水平的提高,拉动科学技术形成社会规模和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的良性发展。 题组一 新中国教育的曲折发展1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解析:选B 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完成,故A项错误;中国即将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为了培养工业化需要的人才,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建立多科性工业大学,故B项正确;高校院系调整有助于

10、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但不是主要目的,故C、D两项错误。2电视剧金婚中,女主人公文丽是位小学教师,但是有一段时间学生“停课闹革命”,她只得暂时放下了工作回家。这种情况应当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过渡时期解析:选A “停课闹革命”发生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中国教育事业遭到了重大破坏。3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解析:

11、选A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这一“重大改革”意在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体现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故A项正确。题组二 新中国教育的发展成就4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解析:选D “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但一次高考的恢复,并不能完全保障新时期建设人才的需要,故D项正确。51956年1

1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此后十年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A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 B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C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D培育出水稻 “南优2号”解析:选C 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是1958年的,是一次严重的失误;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是1970年;1965年我国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故C项正确;培育出水稻 “南优2号”是1973年。6.右图是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B体现了

13、有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发展C体现了教育领域中的“改革开放”D体现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解析:选D 教育的三个面向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故A项正确;1983年,邓小平为教育事业提出的方针,体现了有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体现了教育领域的“改革”,“面向世界”体现了教育领域的“开放”,故C项正确;“科教兴国”的战略是1995年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右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C1983年提

14、出“三个面向”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解析:选C 根据“文革”后这一限定条件与方印中“科教”等信息可知,与题干信息密切相关的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故本题选择C项;A项是在“文革”期间;B、D两项属于经济改革的探索,不符合方印中的信息。2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解析:选A 材料列举的相关的史实

15、有“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并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一背景予以判断,可知这些活动的目的着眼于构建与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新型的意识形态。故A项符合题意。3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解析:选D 建国后我国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效仿苏联经验,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资金,为顺利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培养大量懂俄文的人才,故D项正确。4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

16、代特点,属于“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的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解析:选B “文革”时期因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教育方针带有阶级斗争的特点,B项与之相符合。D项是1949年共同纲领提出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教育方针。A项是邓小平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方针。C项是20世纪50年代高等院校调整时的政策。 5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

17、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笫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 )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解析:选A 恢复高考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针对当时否定知识、偏重政治出身的“左”倾错误,邓小平的指示淡化了政治上的要求,突出了“择优录取”,体现了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故A项正确。 61977年10月,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与过去的惯例不同

18、,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中国五百七十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下列对此次高考的评价,符合史实的是( )A说明国家政治路线实现中心转移B体现了对知识和人才的渴望与尊重C反映教育界已经实现了拨乱反正D国家教育领域带有浓厚的右倾遗风解析:选B 恢复高考体现了国家对知识和人才的渴望与尊重,故B项正确。7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 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 录取率%4.86.128.724.65772.3 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 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

19、起来 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解析:选B 从1977年的录取率到2011 年的录取率可知,高等教育日趋普及,故B项正确。81975年9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下列不属于邓小平倡议和影响下的举措是( )A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C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解析:选A 结合题干时间1975年和人物邓小平来解题。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故选A项;B、C、D三项都属于邓小平倡议下的举措。二、非选择题(18分)9课程变化与

20、时代发展紧密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图中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8分)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

21、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2)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10分)解析:第(1)问,应先从图示教材封面图片内容和教材目录中获取信息,可明显看出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原因可从“左”倾错误发展、教育思想、社会环境等角度回答。第(2)问,应结合现行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视野和角度分析。答案:(1)“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2)方面: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贯彻;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