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30题 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秦国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封制难以维系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被破坏,故排除A项;B
2、项与史实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之;D项过于绝对,故排除。 2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的影响。中国古代实行监察制度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让地方服从中央。题干材料说明中央集权促成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故答案选A。 3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
3、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趋势,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的限定条件是“自秦汉至宋元”。自秦汉至宋元时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地方越来越服从于中央,越来越缺乏自主性,A正确。自秦朝起国家最高行政权就在皇帝手中,排除B;到宋元时期宰相仍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并没有“退出权力中心”,C不符合史实;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在秦朝时已被打破,D不准确,排除。 4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晋国是姬姓封国晋燕两国可以通婚晋宋两国可以通
4、婚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明确西周分封的具体对象,区别开同姓王和异姓王。如燕国为王室召公奭、晋国为成王弟叔虞,与鲁国、卫国均为同姓。而宋国为殷商后代微子启、秦国国君当为少昊伯益氏之后。故晋燕两国不能通婚,排除含的选项。故选C。 5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唐代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5、,而缺乏对所选拔官吏品行的考核,因此材料中唐太宗敏锐地觉察到这一制度的弊端,认为即使所选拔官吏因腐败失职得到惩处,也难以弥补他们给人民造成的困苦。这里唐太宗强调的是从选官源头上注重品行,D项符合题意。故选D。 6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北宋皇权的加强,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宰相位高权重,因而“御史弹劾
6、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后来宋朝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宰相权力被削弱,因而出现了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的现象。这与宰相职权被削弱和皇权加强相关,C正确。 7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答案】D【解析】本题以对明代阁臣的描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解读历史信息的
7、能力。入内阁者本身即是文官,入阁属于晋级而非开辟入仕做官的新途径,排除A;明代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而非内阁下属机构,排除C;从题干可以看出明代内阁地位虽有提高,但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仅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排除B,答案为D。 8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
8、代的专制制度,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A、D两项不符合先秦的史实;分裂动荡未必引发专制,排除B项。故答案为C。 9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冗兵冗官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对唐代治世的向往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北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状况,考查考生从诗词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正确解读的能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反映了北宋王朝靠搜刮民脂民膏供奉辽和西夏来求苟安的屈辱行为,诗人为此多发感慨,正确;从“汝生不及
9、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可以看出,诗人将国富兵强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与北宋王朝的积弱积贫、边患严重的社会现实进行对比,正确。从诗中很难看出,排除。故正确选项为D。 10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现象,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康熙晚年,“西学东渐”不断发展,康熙帝深感“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体现的是一种警觉。B、C、D三项不符合“天朝上国”思想下封建统治者的心
10、理特征和知识状况。因此A项符合题意。 11元代的户籍分类管理制度即“诸色户计”,将全国的人户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户计,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并B.遏制社会贫富分化C.发展商品经济D.强化社会控制【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户籍制度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对人民控制的一种手段,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户籍制度无关,均排除。 12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
11、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内容可知该段文字对隋都城的建筑格局的解释侧重于政治角度,即“逋亡奸伪无所容足”,由此可知此城市布局有利于加强官府对城区内居民的严格控制。故答案为C。【易错点拨】此题考生易误选A项,A项表述最早出现于宋代而不是隋朝,因此可以排除A项。 1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
12、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根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明清之际,宋明理学日益僵化,文化专制政策压抑摧残了人们的思想,因而思想领域出现了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材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充分体现了黄宗羲限制君权、天下为公的思想,故C项正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思想,排除A项;“天下为公”“民贵君轻”是传统民本思想的体现,排除B、D两项。 14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
13、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为达到对“理”的追求,特别强调“致良知”、“知行合一”,即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根据材料中王阳明所述,“四民”(士农工商)各自尽心于本业,就会达到正心诚意的“良知”,由此可知,他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故D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表面化解读,望文生义,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四民”“以求尽其心”
14、而非重新整合社会阶层和关注百姓生计,B、C两项错误,排除。 15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说法A.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B.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C.遵循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D.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材料大意是:“隐公年长而有德行,为什么不宜立为国君?这是因为立嫡子,凭年长不凭德行;立庶子,凭尊贵不凭年长。桓公为什么尊贵?因为他的母亲尊贵”据此可以得知,它严格遵循了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故选C项。 16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
15、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前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对文字信息的解读能力。 “半官场”“仕而商”说明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也经商,体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故B项正确;A项中“完全打破”的说法太绝对;C、D两项不符合题意。 17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
16、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论从史出的能力。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于明末清初,A项错误,排除;材料并没有反映“商人与封君勾结”这一信息,B项错误,排除;桓谭强调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的重要性,C项正确;D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排除D项。故答案为C。【备注】【误区警示】一些试题中经常出现选项前半句说法正确、后半句说法错误的情况,这要求考生认真研读每一个选项,并与题干内容作对比分析,切不可因粗心大意而误选。18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
17、“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A.理学思想的影响B.专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阶层的兴起D.社会风尚的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朝社会风尚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而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可知这直接反映了社会风尚的变化,D正确;“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不符合理学“男女有别”的思想,A错误;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强化,B错误;题干中材料无法得出“市民阶层的兴起”,C错误。 19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
18、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社会结构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及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正德以前,多数百姓致力农业;正德以后,从事工商业者增多,农业从业人口减少。这并不能说明农业衰退、财富分配不均、无业游民促进了工商业发展。故答案为B。 20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
19、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信息表明当时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出现法律与实际背离的倾向,故选D项。A项错误,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信息明确体现了百姓重商的情形;C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 21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20、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明朝时,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北方的棉花(原料)被运到南方出售,南方的布(手工业品)被运到北方出售,说明南方的经济更有优势。棉纺织业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A项错误。B、C两项所述和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22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春秋繁露 四书章句集注 儒林外史孔子改制考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荷兰的殖民扩张和中国古代制瓷业,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荷兰崛起于1
21、7世纪,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7世纪初,此时的中国处于明末。据此可知,该船沉没时间最早应为明末,C项正确。元朝时期开始烧制成熟的青花瓷,A项错误;B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的时间不符;D项时间过晚。 23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曲在明清两代没有被继承的原因,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
22、能力。王国维认为元曲不被两朝继承主要是由于其“为时既近,托体稍卑”,即元曲的“卑”,元曲更多的是反映市民文化生活,为高官士大夫所不齿,因此C项正确。 24河北邯郸博物馆收藏的一个元代窑枕,上有“地因流水知高下,人为财交见浅深”的民谚。这则民谚反映了宋元时期A.商业经济发展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冲击B.人们以财产来衡量人身份的高低C.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更为轻便的货币D.理学思想已成为人们处世的指针【答案】A【解析】题干中涉及的民谚中提到“人为财交见浅深”,尤其是其中的“财交”反映了当时的商品经济对人际交往、道德观念已经产生了影响,而民谚所隐含的用意反映了当时对“以财交”的批评。所以,A项符合题意。材料
23、并没有体现理学思想及其影响。题干也不是强调以财产衡量人身份的高低,更不是强调货币的重要性。所以,B、C、D三项都是不符合题意的。 25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文学发展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准确掌握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壮大,为适应市民阶
24、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小说的创作发展繁荣起来。题目材料反映了小说受到市民阶层的欢迎,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小说传播宗教的内容,也没有反映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故其他三项错误。 26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史家撰述历史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
25、运用历史材料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司马迁根据游历各地时听到的人们传颂的黄帝的事迹,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即选择记述可靠的内容,编成黄帝的事迹,这反映了司马迁严谨的治世态度,同时也说明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叙述错误,均应排除。 27某些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因缺乏考证,有时存在违背史实的错误。下列片段或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A.岳飞说:“身为南宋子民,定当以抗金报国为己任。”B.汉武帝对卫青说:“此番出兵匈奴,责任重大,愿大胜而归。”C.顾恺之在画女史箴图D.隋炀帝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宋朝分
26、成北宋、南宋,是现在后人对宋朝历史的分期,岳飞本人当时不可能称呼自己为南宋子民,明显错误,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表述正确,排除。 28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出宋代的民营手工业A.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D.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候人请唤”,表明出现了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故D项为最佳选项;A项中“明显的行业分工”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
27、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同样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观点错误,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同属民间手工业,两者是并列关系,故排除。 29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多姿多彩。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特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元曲源
28、于民间通俗文学,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莫能继焉”,A项错误;元曲在明清两朝未受重视的原因是“托体稍卑”,而非厚古薄今的观念的影响,B项错误;元曲是市民文化的代表,“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遭到明清两朝官修典籍和士大夫(儒硕)排斥,结果使其没能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与重视,“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故C项正确;八股取士抑制人们的思想而非文学形式,故D项错误。 30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29、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意在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实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黄宗羲强调天子认为正确的不一定正确,天子认为错误的不一定错误,应该把判断是非的标准交给学校,即让天下的读书人来判断是非,C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3题31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
30、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请回答:(1)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2)
3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据所学知识说明二者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别。(4)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答案】(1)孟子: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爱民、重民,主张民贵君轻。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2)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
32、力推行。(3)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二者没有本质差别。二者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理”,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4)思想主张:经世致用。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问,熟知诸子百家思想即可作答。第(2)问,从材料儒家思想具有“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的特点,可得出其具有“双重性”的特征,即既能维护封建礼教伦常,又可发展创新,然后结合西汉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对儒家学说加以改造发展、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的建议强力推行儒
33、学的背景即可作答。第(3)问,需注意朱熹和王阳明均为宋明理学代表人物,虽然朱熹强调“格物致知”,王阳明主张“致良知”,但两者均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理”,本质目的都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第(4)问,明末清初政治混乱,社会动荡,迫使很多知识分子对当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程朱理学)进行反思和批判,因而其思想均体现出从实际出发的特点,即强调“经世致用”,然后依据材料从政治、经济和学术三个方面概括其具体主张。 32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塔戈拉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
34、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材料三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路德选集材料四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社会契约论请回答:(1
35、)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2)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3)材料二、三、四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几大思想解放潮流? 这三次思想潮流各自具有怎么样的特点?请结合各自的内容加以说明。(4)材料四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当时欧洲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什么?(5)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答案】(1)积极意义: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2)人文主义色彩: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
36、宗教观。(3)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特点: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的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4)发展:自由是天赋人权,不可侵犯,并以法律保障。核心:理性。(5)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发动。【解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人文精神
37、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大体经过古希腊的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几个重要阶段。第(1)问,普罗塔戈拉是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核心是万物存在与否在于人的感觉,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从而肯定了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权威。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普罗塔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第(2)问,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他提出“因信称义”,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38、,这就否认了教皇权威,肯定了基督徒个体的思想自由和国家的民族意识,其中蕴含着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主体的理性因素,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倾向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第(3)问,熟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基本特征即可作答。第(4)问,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愚昧迷信,提倡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和科学精神,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第(5)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在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思想解放运动,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3著名
39、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0、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答案】(1)
4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意在考查考生比较分析历史现象差异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破朋党之私”“徇私舞弊之限制”从打破特权、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等角度概括。第(2)问,根据关键词“集中”“正统”“稳定性和连续性”进行概括总结。第(3)问,从制度创新、公平理念、激发奋斗精神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