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下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苏教版,解析版)1鉴别浓酸:浓HCl、浓HNO3可选用的试剂是ABaCl2溶液BAgNO3溶液CCu片DCuO粉末【答案】C【解析】Cu4HNO3=Cu (NO3)2 2NO22H2O,浓盐权不反应,选C。2丙烯酸(CH2 = CH COOH)的性质可能有 加成反应 水解反应 酯化反应 中和反应 氧化反应A、 B、 C、 D、【答案】A【解析】根据丙烯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所以只有水解反应是不能发生的,其余都可以发生,答案选A。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铜片插A硝酸银溶
2、液中:Cu+Ag+ Cu2+Ag B盐酸滴入澄清石灰水:Ca(OH)2+2H+ Ca2+ 2H2O C将金属Na加入冷水中:2Na+2H2O 2Na+2OH+H2 D向含0.5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0.5molC12:2Fe2+C12 2Fe3+十2C1【答案】C【解析】略4用水稀释0.1 molL1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c(OH-)/c(NH3H2O) B、c(NH3H2O)/c(OH-)C、NH4+的物质的量 D、OH-的物质的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促进NH3H2O的电离,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由NH3H2OOH-+NH
3、4+可知,n(NH4+)增大,但溶液的体积增大的多, c(NH4+)减小,因为NH3H2O的电离常数不变,所以c(OH-)/c(NH3H2O)增大,错误;B、根据A中分析,c(OH-)/c(NH3H2O)增大,而c(NH3H2O)/c(OH-)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正确;C、加水促进NH3H2O的电离,n(NH4+)增大,正确;D、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促进NH3H2O的电离,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由NH3H2OOH-+NH4+可知,n(OH-)增大,错误。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c(H)最小的是ApH0的溶液 B0.03 molL1 H2SO4C0.0
4、5 molL1 HClO D0.05 molL1的NaHSO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pH=-lgc(H+)=0,则c(H+)=1mol/L;B硫酸完全电离,溶液中c(H+)=2c(H2SO4)=0.06mol/L;CHClO不完全电离,溶液中c(H+)d。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X、Y溶液分别是选项XYAMgSO4CuSO4BAgNO3Cu(NO3)2CFeSO4Al2(SO4)3DCuSO4AgNO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若X为MgSO4,b电极生成氢气,故A错误;若X为AgNO3,b电极生成Ag;若Y为Cu(NO3)2,d电极生成Cu,故B正确;若Y为Al2(SO4)3,d电极生成
5、氢气,故C错误;若X为CuSO4,b电极生成Cu;若Y为AgNO3,d电极生成Ag,根据转移电子量相同,生成生成铜的质量小于银,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电解原理。7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过滤操作中,玻璃棒应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一端,选项A不符合题意;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紧贴达到引液作用,防止液体飞溅,选项B不符合题意;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紧贴达到引液作用,
6、防止液体飞溅,选项C不符合题意;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尖端与试管内壁不接触,防止污染药品,选项D符合题意。考点:实验操作的正误分析8某核素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H组成HmX分子。在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mol BmolCmol Dmo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又因为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则X的质子数AN。HmX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mAN,则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mol,答案选C。考点:考查原子组成以及组成原子的几种微粒之间的计算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原子组成以及组成微粒之间数量关系的熟悉了解程度,
7、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的关系,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9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Fe + 4H+ + NO3 Fe3+ + NO+ 2H2O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次氯酸: 2ClO + H2O + CO2 2HClO + CO32C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2MnO4+5SO2+4OH2Mn2+5SO42+2H2OD0.01 molL1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42-+2Ba2+
8、4OH2BaSO4+Al(OH)3+NH3H2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3Fe + 8H+ + 2NO3 3Fe2+ + 2NO+ 4H2O,A错误;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次氯酸时生成碳酸氢钙,B错误;C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2MnO4+5SO2+2H2O2Mn2+5SO42+4H+,C错误;D0.01 molL1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D正确,答案
9、选D。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10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盛放烧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NaOHNa2SiO3+H2OB工业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Fe3+Cu=Fe2+Cu2+C酸性KI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4I+O2+2H2O2I2+4OHD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暖壶或水壶,清除其中的水垢:2H+CaCO3=Ca2+H2O+CO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盛放烧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NaOHNa2SiO3+H2O ,正确;B、工业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2Fe3+Cu=2Fe2+Cu2+,错误;C、酸性KI淀粉溶液久置
10、后变蓝:4I+O2+4H2I2+2H2O。错误;D、食醋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开写成离子的形式,错误。考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1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H2BO4BH3BO3CHBO2DH2B4O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硼为第二周期A族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故在化合物中一般显示+3价,如B、C、D化合物;A中的B显示+6价。考点:元素周期律点评:元素周期规律是高考必考知识点,考生在备考中应牢牢把握各规律的递变,并注意积累掌握短周期元素的结构与性质。12“蛟龙”号外壳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它可以在深海中承受700个大气压的压力。已知金属钛的原子序数为22,化学性质与铝类似。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钛属于主族元素 B钛合金强度很大C蒸干TiCl4溶液可得无水钛盐 D在空气中将金属钛、铝混合后熔化可制得合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金属钛的原子序数为22,位于第四周期第IIB族,不是主族元素,选项A不正确;钛合金可以在深海中承受700个大气压的压力,钛合金强度很大,选项B正确;TiCl4是强酸弱碱盐,蒸干水解生成的氯化氢挥发,促进水解,得到氢氧化钛,得不到钛盐,选项C不正确;在空气中加热熔化,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直接在空气中制备钛铝合金,选项D不正确。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1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水所含电子数为NA
12、 B.14 g CO和N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为NAC.16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NA D. 58.5 g NaCl所含的离子数为NA【答案】C【解析】A 错误,18 g水所含电子数为10NAB 错误,14 g CO和N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为0.5NAC 正确D 错误,58.5 g NaCl所含的离子数为2NA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与对应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发生的现象解释或结论A.将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不能说明有乙烯产生B.将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由稀H2SO4和稀HNO3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
13、有金属粉末剩余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则金属粉末的质量一定不会减少C.将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放入盛有热水的试管中镁条表面立即有大量气泡和白色沉淀生成镁和水反应生成了H2和Mg(OH)2D.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含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将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不能说明有乙烯产生,因为乙醇易挥发,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高锰酸钾溶液颜色也会变浅,不能说明有乙烯生成,正确;B、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由稀H2SO4和稀HNO3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剩余固体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
14、,所以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则金属粉末的质量可能会减少,错误;C、镁与热水的反应缓慢,镁条表面不会立即有大量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错误;D、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硝酸,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由溶液中的SO32-造成的,因为溶液中存在硝酸,SO32-被氧化为SO42-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的对应关系对判断15 常温下,以下各组离子在有关限定条件下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 mol/L的溶液中:K+、Na、Fe2+、NO3B在c(H) mol/L的溶液中:K、Fe3+、HC
15、O3-、AlO2-C常温下,c(H+)c(OH) 11012的溶液:K+、AlO2-、SO42-、Cl-D pH13的溶液中:NH4+、Na、CO32-、SO4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 molL-1的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酸性条件下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条件下Fe2+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B.Fe3+与HCO3-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形成沉淀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呈碱性,各离子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D.pH=13的溶液
16、呈碱性,NH4 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答案选C。【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共存【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题目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在离子共存判断时,一定要看清隐含信息,溶液呈酸性的隐含信息有:(1)PH=1的溶液(常温下);(2)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3)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4)与镁粉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5)c(OH)=110-14mol/L的溶液;(6)c(H)/c(OH)=11012的溶液等。16(6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萃取分
17、液法 B加热分解 C结晶法 D分液法 E蒸馏法 F过滤法(1) 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2)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3) 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4) 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5) 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C)和甲苯(沸点为110.6C);(6) 可以淡化海水得饮用水。【答案】16(6分)F C D A E E【解析】试题分析:A、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B、加热分解除去混合物中加热可分解成气体物质;C、结晶法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或者两种可溶性固体,有一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的一种方法;D
18、、分液是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方法;E、蒸馏法是把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的分离出来;F、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1)泥沙不溶于水,分离不溶物和溶液可用过滤的方法,选F;(2)KNO3和NaCl都易溶于水,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可用结晶法分离,选C;(3)水和汽油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选D;(4)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可通过萃取方法分离,然后分液,选A;(5)四氯化碳(沸点76.75)和甲苯(沸点110.6)相溶,且沸点相差较大,可通过蒸馏分离,选E;(5)淡化海水得饮用水可用蒸馏法,选E,答案为F C D A E E。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
19、17(4分)下列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A标准状况下33.6 L H2B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的H2C20 时45 g H2OD常温下,16 g O2与14 g N2的混合气体E含原子总数约为1.2041024的NH3【答案】CBADE【解析】试题分析:A、标准状况下33.6L H2 物质的量为1.5mol; B、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的H2物质的量为2mol; C、2045g H2O物质的量为2.5mol; D、常温下,16g O2与14g N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 E、含原子总数约为1.2041024的NH3,物质的量为0.25mol;则物质所含分子数由
20、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CBADE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18(14分)实验室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备乙烯,化学方程式为:C2H5OHCH2=CH2+H2O,接着再用液溴与乙烯反应制备1,2-二溴乙烷。在制备过程中由于部分乙醇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会产生CO2、SO2 ,并进而与Br2反应生成HBr等酸性气体。某学习小组用上述三种为原料,组装下列仪器(短接口或橡皮管均己略去)来制备1,2-二溴乙烷(1)如果气体流向从左到右,正确的连接顺序是:B经A插入A中,D接入;A接 接 接 接 接。(2)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是 。(3)装置D与分流漏斗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4)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 ,装置F
21、的作用是 。(5)在反应管E中进行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装置E烧杯中的泠水和反应管内液溴上的水层作用均是 。若将装置F拆除,在E中的主要反应为 。【答案】(1)C、F、E、G(2分) (2)位于三颈瓶的液体中央(1分)(3)平衡上下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2分)(4)防倒吸(1分)除去三颈瓶中产生的CO2 、SO2 (2分)吸收挥发的溴蒸汽(1分)(5)CH2CH2 + Br2BrCH2CH2Br(2分)(6)减少溴的挥发(1分);SO2+Br2+H2OH2SO4+2HBr(2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装置中试剂可知ABD用来制备乙烯,由于生成的乙烯中含有SO2和CO2等气体,
22、在利用乙烯与溴反应之前需要除去。C起到安全瓶的作用,目的是为防止倒吸。E装置用来制备1,2二溴乙烷,生成的1,2二溴乙烷中含有溴,利用F装置除杂,最后利用G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则正确的连接顺序是B经A插入A中,D接入;A接C、F、E、G。(2)温度计测量的是溶液的温度,因此位于三颈瓶的液体中央。(3)D是恒压漏斗,能保持内外压强相同,则其作用是平衡上下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防倒吸。装置F的作用是除去三颈瓶中产生的CO2、SO2吸收挥发的溴蒸汽。(5)E装置用来制备1,2二溴乙烷,反应的方程式为CH2CH2 + Br2BrCH2CH2Br。(6)由于液溴易挥
23、发,则装置E烧杯中的泠水和反应管内液溴上的水层作用均是减少溴的挥发;若将装置F拆除,则SO2易与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在E中的主要反应为SO2+Br2+H2OH2SO4+2HBr。考点:考查有机物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与探究19(15分)工业制得的氮化铝(AlN)产品中常含有少量Al4C3、Al2O3、C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测定氮化铝(AlN)样品中AlN和Al4C3的质量分数(忽略NH3在强碱性溶液中的溶解)(1)实验原理:Al4C3与硫酸反应可生成CH4AlN溶于强酸产生铵盐,溶于强碱生成氨气,请写出AlN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实验
24、过程:连接实验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yg,滴定管的读数为amL。称取xgAlN样品置于装置B瓶中;塞好胶塞,关闭活塞K2、K3,打开活塞K1,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硫酸,与装置B瓶内物质充分反应。待反应进行完全后,关闭活塞_,打开活塞_,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_(填化学式),与装置B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_(填入该步应进行的操作)。记录滴定管的读数为bmL,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zg。(4)数据分析:(已知:该实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 Lmol-1)Al4C3的质量分数为_。若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则所测气体的体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AlN的质
25、量分数为_。【答案】(1) AlN+NaOH+H2O=NaAlO2+NH3(3) K1 K3 NaOH 打开K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4) 偏小 【解析】试题分析:从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上看,本实验的原理是用足量硫酸与样品中Al4C3完全反应,量取生成的甲烷气体,从而可测得Al4C3的百分含量;用足量NaOH溶液与样品中AlN完全反应,充分吸收生成的氨气,并称量其质量,从而求得AlN的质量分数;(1)根据题目信息:AlN溶于强碱溶液时会生成NH3,化学方程式为:AlN+NaOH+H2O=NaAlO2+NH3;(3)用足量NaOH溶液与样品中AlN完全反应,充分吸收生成的氨气,并称量其质量,故应关闭
26、活塞K1,打开活塞K3;装置中残留部分氨气,打开K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排尽装置的氨气,被装置D完全吸收,防止测定的氨气的质量偏小;(4)甲烷的体积为(a-b)mL,物质的量为mol,根据碳原子的守恒,Al4C3的物质的量等于甲烷的物质的量的三分之一,所以Al4C3的质量为=,Al4C3的质量分数为。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测定气体甲烷的体积偏小;氨气的质量为(z-y)g,物质的量为(z-y)/17mol,根据氮原子的守恒,氨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lN的物质的量,所以AlN的质量为(z-y)/17mol41g/mol=41(z-y)/17g,故AlN的质量分数
27、为=。考点:本题是一道关于物质的组成和含量测定知识的综合考查题,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3分)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和化工原料,工业上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在制备硫酸的同时,利用其煅烧后炉渣的主要成分Fe2O3可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其工艺流程如下(杂质不参与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高温煅烧时,黄铁矿要粉碎成细小的颗粒,其目的是 。(2)黄铁矿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是 、 。(4)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 、 、洗涤等。蒸发与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 、 。(5)取a g黄铁矿,
28、按上述流程制得FeCl36H2O晶体,将该晶体溶于水,再将所得溶液蒸干、灼烧,得到b g固体产物(整个过程中的损耗忽略不计),黄铁矿的纯度为 (用含a、b的表达式表示)。【答案】(13分)(1)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2)4FeS2+11O22Fe2O3+8SO2(3)使Fe2O3完全溶于酸、防止FeCl3水解(4)冷却结晶 过滤 搅拌、引流(5)3b/2a100%【解析】试题分析:(1)在煅烧矿石时,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一般将黄铁矿粉碎成细小的颗粒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根据流程图可以判断,黄铁矿高温煅烧时与氧气反应生成SO2 和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
29、11O22Fe2O3+8SO2 ,(3)为了使Fe2O3完全溶于酸且防止FeCl3水解,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4)滤液是FeCl3 溶液,由溶液得到结晶水合物的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等。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使受热均匀,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5)FeCl36H2O晶体溶于水,再将所得溶液蒸干、灼烧,得到b g固体产物是Fe2O3 ,物质的量为b/160,根据铁原子守恒,黄铁矿的物质的量为b/80,所以黄铁矿的纯度为(b180)120a100%=3b/2a100%.考点:考查氯化铁晶体制备的工艺流程,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1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随着
30、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而森林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实验证明1 ha(公顷)柳杉林,每月可吸收SO 2 160 kg。试回答下列问题:(1)柳杉林吸收SO 2 ,说明森林对环境的作用是:_。(2)某火力发电厂每月燃烧含硫1%的烟煤10 000 t,若要吸收该厂所排出的烟道气中的SO2 需要栽柳杉林多少公顷?若该厂在排放烟道气之前用脱硫法处理,每年可回收硫多少千克?这些硫可生产98%的浓H2SO4 多少千克?【答案】(1)吸收有毒的SO 2 气体(2)1 250 ha 1.210 6 kg 3.7510 6 kg【解析】试题分析:(1)1 ha(公
31、顷)柳杉林,每月可吸收SO 2 160 kg,说明柳杉林对环境的作用是吸收有毒的SO 2 气体;可以净化空气;(2)10000t煤含硫为10000t1%=100t,根据S+O2= SO2,可生成SO2200t,每公顷柳杉可吸收SO2160g,所以需种植的面积200t/0.16t=1250公顷;若该厂在排放烟道气之前用脱硫法处理,由于每月可回收100t,则每年可回收硫的质量=100t12=1.2106kg;设生成98%的浓H2SO4m千克,SSO2 H2SO4,32 981.2106kg m98%求得m=3.75106kg,考点:二氧化硫22(15分)某种降血压药物H()可由下列路线合成:已知:
32、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 。(2)BC的反应条件为 ,FG的反应类型为 。(3)D的结构简式为 。(4)符合下列条件G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的为 (写结构简式)。能使溶液显紫色;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1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3molNaOH。(5)GH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5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1)2-甲基丙烯(2)NaOH水溶液、加热;取代反应(1分)(3)(CH3)2CHCHO(4)6;(3分)(5)(3分)【解析】试题分析:由H的结构简式可知H是由乙二醇与反应的产物,则G为,所以F是,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则E是2-甲基丙酸,倒推B是2-甲基-1-溴
33、丙烷,根据信息I可知,A与HBr加成时,Br原子加在含H原子多的C原子上,所以A是2-甲基丙烯;(1) A的名称是2-甲基丙烯(2)B是卤代烃,转化为醇,需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加热,所以B到C的条件是NaOH水溶液、加热;F中含有Br原子,与苯酚钠发生取代反应,生成;(3)C为2-甲基-1-丙醇,则D是2-甲基丙醛,结构简式是(CH3)2CHCHO;(4)G为,其同分异构体中含有酚羟基、2个取代基,1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3molNaOH,则另一个取代基应是与苯环相连的酯基,因为侧链有4个C原子,则该酯基的结构只有2种,为-O-COCH2CH2CH3或-O-COCH(CH3)2,苯环有2个取
34、代基的结构有邻、间、对3种,所以符合题意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的为;(5)2分子与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和水,化学方程式是。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倒推法的应用,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判断23(9分)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为常见液态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F、G所含元素相同且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A是 ,G是 (2)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在空气中将C溶液滴入F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
35、是 。【答案】(9分)(1)Na2O2(1分); FeCl3 (1分) (2)(2分)(全对给2分,对一个或两个给1分,错选不给分)(3)4Fe(OH)2+O2+2H2O=4Fe(OH)3(2分);2Na+2H2O=2Na+2OH-+H2(2分)(4)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1分)【解析】试题分析:A是淡黄色固体化合物,则A是过氧化钠;甲、乙是单质,生成过氧化钠,则甲、乙是钠、氧气,过氧化钠与B反应又生成乙,所以乙是氧气,甲是钠;B是常见液态化合物,与过氧化钠反应的液体是水,所以B是水,则C是氢氧化钠;F、G所含元素相同且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
36、G是氯化铁,F是氯化亚铁,氢氧化钠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则D是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1)根据以上分析,A是Na2O2;G是FeCl3;(2)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其余为复分解反应;(3)反应是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4)在空气中,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亚铁溶液中,开始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推断,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应用,
37、反应现象的判断,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24(20分)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易发生下列转化: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E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 ;的反应类型是 ,C跟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化为 。(2)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其燃烧产物中 则B的分子式为 ,F的分子式为 。(3)在电脑芯片生产领域,高分子光阻剂是光刻蚀线宽芯片的关键技术.F是这种高分子光阻剂生产中的主要原料.F具有如下特点:能跟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发生加聚反应;芳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化合物G是F的同分异构体,它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
38、发生银镜反应.G可能有 种结构,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答案】(1)羧基 (1分);氧化反应(1分);CH3CHO+NaOH+2Cu(OH)2CH3COONa+Cu2O+3H2O(2分)(2) C10H10O2;C8H8O(3) (2分)(4)4种;【解析】试题分析:(1)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生成C和D,C能发生银镜反应,则根据已知信息可知C是乙醛,D是醋酸钠,E是醋酸,其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C跟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化为CH3CHO+NaOH+2Cu(OH)2CH3COONa+Cu2O+3H2O。(2)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其燃烧产物中 ,这说明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相等,则13x+32162,解得x10,所以B的分子式为C10H10O2;B水解生成醋酸和F,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F的分子式为C8H8O。(3)能跟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能发生加聚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芳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即苯环上的氢原子有2类,则F的结构简式为。因此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化合物G是F的同分异构体,它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则G可能的结构简式为、,共有4种结构。考点:考查有机物推断、官能团、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判断及方程式书写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