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乐亭一中20192020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说明了王位继承直接影响国家政治能否正常运行,西周时期王位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它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故B正确;A与王位继承并无直接关系,排除;C是中国古代王位继承的特点或基本原则,但其不能确定王位如何直接继承,排除;禅
2、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部落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联系所学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和目的分析解答。2.商周时,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春秋列国体制的出现,其实也正是地方逐步独立于中央的产物,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材料中“封建贵族政治”指的是A. 宗法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商周时,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可以得出描述的政治制度,没有涉及到血缘关系,与
3、宗法制无关,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商周时”“春秋列国体制的出现”“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等信息可得出材料中的“封建贵族政治”指的是分封制,故B项正确;王位世袭制是关于王位的继承制度,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制度,与题干时间不合,故D项排除。点晴:解题时紧扣“商周”“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等信息,再结合宗法制、分封制、王位世袭制、中央集权制的特点综合判断即可。3.周初封康叔到殷墟,周公指示其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采用殷商原来的制度,按周法分配耕地)。但是封唐叔到戎人居住
4、的夏墟,却指示其“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说明A. 国家顶层政治设计受到忽视B. 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削弱C. 统治者治国策略具有灵活性D. 重视法律规范主张明德慎罚【答案】C【解析】【详解】周初周公封康叔于殷墟、封唐叔于夏墟,是为了加强西周统治,他们治国的施政方针、具体制度并非完全相同、照搬周制,而是根据统治的现实需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或“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说明西周统治者治国策略具有灵活性,故C正确。“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都是遵循国家顶层政治设计的策略,故A错误。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与史实不符,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重视法律规范,主张明德慎罚的内容,故
5、D错误。4. 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 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B. 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C. 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 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荀子认为,君主要知道大臣的行为,仅在王宫里面是不知道的,故他主张国王要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注意提取材料信息“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意思是对官吏无论是远近都要加强控制。因此反映的是监察制度,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6、故C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5.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 “国”与“家”同治C.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D. 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中九卿的职责分工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皇帝的“家”事与国家的“政”事不分,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题干强调九卿职责分工明确,但不能体现彼此牵制,排除;C项,垂直管理是郡
7、县制的特点,排除;D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6.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柳翼谋在中国文化史中评论道“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是国家形式之进化也。”这里主要评价的是秦始皇A. 建立的皇帝制度B. 建立的三公九卿制度C. 加强的思想控制D. 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秦始皇”以一政府而统治方数千里之中国“结合所学可知
8、秦朝设立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正确。A项,秦始皇建立皇帝制,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不符合题意,故A项排除;B项,三公九卿是为皇帝服务的,是专制主义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故B项排除;C项,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反而加剧社会矛盾,不符合题意,故C项排除。7.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A.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 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C. 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D. 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
9、力【答案】B【解析】材料涉及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故A错误;依据材料“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等结合所学可知,目的在于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B正确;C、D材料均不能体现,故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是: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8.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 行省制
10、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答案】B【解析】【详解】从题干“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知,在行省制下,地方有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对比宋朝而言,地方的权力相当大。故答案为B项。A项,题干没有提及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到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排除;D项,行省隶属于中书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排除。9.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 提升社会
11、文化水平D.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社会向学风气,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选项符合题意;科举制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A选项排除;科举制下选拔的官员道德水平不一定高,B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0.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进入另一个阶层,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促进社会流动的是A. “立嫡以长不以贤”B.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C.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D.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科举制度最能促进社会流
12、动,而能反映科举制度的选项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故C项正确;A是宗法制,排除;B是察举制,排除;D是九品中正制,排除。11.据统计,明代监察御史共209人,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出身者只有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都部者”。这表明当时A. 科举是选官的主要途径B.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 注重考察监察官员素质D. 监察机构日益膨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明代监察御史的来源主要是科举,但没有表明所有官员的主要来源是科举,故排除A项;明代监察御史的出身来源无法体现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故排除B项;根
13、据“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可知当时注重考查监察官员素质,故选C项;根据题意内容无法得出监察机构日益膨胀的结论,故排除D项。12.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 皇权渐趋衰落B. 君主集权加强C. 内阁取代六部D. 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状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A项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所以排除A项。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这二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部直接受皇帝统领。D项与史实不符合,材料
14、中的所说的首辅权利来源于皇帝,皇帝信任首辅大臣专权只能说明是皇权的集权不断加强。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13.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 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B.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权力得到加强,排除A。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
15、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本身无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C。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D。【点睛】清朝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然后经皇帝批准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考生只要理解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再结合题干和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14.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
16、四维入,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 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B. 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C. 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D. 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决策机构的有关内容。明朝内阁首辅权压众臣,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但内阁始终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权力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张居正生前大权在握,死后被削夺官秩,正说明其权力在否关键看皇帝旨意。明朝所设内阁是顾问、咨询机构,非法定决策机构。故内阁成员的权力源于皇帝旨意,具有随意
17、性、不稳定性。A正确。故本题选A。15.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东乡民曾贴出一张对英国侵略者的晓谕:“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保土地亦保身家。因仇同愤,何烦长宫操戈,振臂一呼,自有歼诸丑类。”材料反映出广东乡民A. 具有自发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B. 与政府联合共同抗击外来侵略C. 对英国侵华意图有着清醒认识D. 对清政府的妥协退让表示不满【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内容表示广东乡民虽然爱惜自己的性命和土地,但是“因仇同愤自有歼诸丑类”表明他们为了对抗共同的敌人,自发组织去对抗侵略者,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答案为A;材料没有体现BCD的内容,排除。16. 186
18、0年北京条约签定后,咸丰皇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的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对咸丰皇帝这一认识分析正确的是A. 把维护国家的尊严放在第一位B. 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C. 认识到列强驻京给人民的危害D. 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答案】D【解析】【分析】略【详解】咸丰皇帝认为外国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主要是因为他意图维护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虚妄尊严,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故选D项;根据“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的赔款”可知咸丰皇帝并不是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没有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也不是因为认识到列强驻京给人民的危害,故排除ABC项。17.乾隆时期,清政府
19、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但甲午战后,清政府积极加入国际公约,如1896年加入航海避碰章程,1904年加入红十字公约。这一变化表明晚清时期A. 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B. 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观念C. 传统外交观念发生转变D. 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乾隆时期天朝上国思想到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积极加入国际公约,体现出传统外交观念发生转变,C正确;晚清中国国际地位较为低下,并不是提高,A错误;清政府并没有放弃天朝上国思想,B错误;材料中论述的不是民族意识问题,D错误。18.南京条约签订后,当时的士大夫对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
20、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不易防范,现在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这反映了A. 通商会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B. 通商会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C. 五口通商可以有效抵御侵略D. 体制的不同导致观念的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不易防范,现在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并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地与外国通商,这是自然经济的产物,目的是抵御外国的入侵;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后,引起了一些封建士大夫的恐慌,害怕威胁清政府的统治,这是不同的体制导致观念的差异,D正确;据材料“他们觉得外
21、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不易防范,现在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可知,封建士大夫害怕的是“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而不是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和司法主权,A、B错误;据材料“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不易防范,现在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可知,封建士大夫害怕的是“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C说法与材料不符。1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的战败暴露了满清王朝的腐化与无能,也招来了列强争相在华割占土地。他们修建铁路,设立工厂,开办银行,并设立各种各样的剥削机构。”关于“中国的战败”表述正确的是A. 开放沙市、重庆、上海为商埠B.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22、”C. 侵占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D. 刺激加剧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招来了列强争相在华割占土地。他们修建铁路,设立工厂”,联系所学可知,“中国的战败”指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战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故D正确;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商埠,A错误;辛丑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B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侵占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招来了列强争相在华割占土地。他们修建铁路,设立工厂”,联系所学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解答。20.下表是近代中国18501904年间译著概况简
23、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知识界认为西方科学的价值下降B. 译著来源变化受甲午战争影响C. 学习西方已全面深入到制度层面D. 日本加紧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译著主要来源国是日本,而且译著内容侧重社会科学,原因在于甲午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侧重制度层面,而且日本明治维新的成果通过甲午战争得到了检验,引起了中国人的关注,选项B正确;译著内容倾向人文学科,只能说明知识界关注点的转移,而并不能证明知识界忽视科学的价值,选项A排除;材料无法反映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面,选项C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结合材料时间涉及的重大历
24、史事件,分析译著内容和来源地的转变。21.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A. 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B.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C.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盲目排外D. 是地主阶级在诬蔑诽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义和团运动时期,中国人排斥帝国主义国家的事物,这与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是相符合的,因此A、D选项错误;B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农民
25、阶级之所以排外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本身的局限性,他们不接受知识文化加以改造,盲目的排外,从口号中也可以看出;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名师点睛】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爱国性:在民族危机的形势下,该口号反映了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因而能吸引和动员广大群众同帝国主义进行抗争。局限性:“扶清”虽然有扶中国、保中国的含义,但麻痹了人们对清政府的警觉,反而被清政府利用和出卖;“灭洋”虽能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也表现为笼统的排外主义。这也表明农民阶级的局限,不能
26、提出科学的反帝纲领和策略。22.虽然这场耗时4个多月的战役最终以中国军队撤离而结束,但它极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和财力、物力,使日寇陷入了持久作战的深渊而无法自拔,是抗战从战略防御阶段到战略相持阶段过渡的分水岭。这次会战是A. 淞沪会战B. 徐州会战C. 武汉会战D. 百团大战【答案】C【解析】【详解】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行动,从此,抗日战争逐渐进入了相持阶段,所以说武汉会战是抗战从战略防御阶段到战略相持阶段的分水岭,符合题意,故C正确;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它是我国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
27、徐州会战,是我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的胜利,共歼灭日军1万余人;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以上会战并不是抗战从战略防御阶段到战略相持阶段的分水岭,故ABD错误。【点睛】重点把握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略防御和战略相持的分界点。23.下列是被称为“二战三巨头”的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对中国抗战的评价话语。如果将这些话语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直接说明中国抗战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时避免两线作战。罗斯福假如中国被打垮,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
28、调到其它地方作战,他们即可打下澳洲、印度。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A. 有效牵制了大量日本兵力B. 使盟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C. 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 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避免两线作战”“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地方作战”“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等信息可知,中国抗战有效牵制了大量日本兵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压力,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抗战对盟国掌握战略主动权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抗战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排除C
29、项;材料没有说明中国抗战对民主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24.全国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曾发表宣言说:“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驱,筑城壕堑,有死无退。”材料描述的战役A. 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取得的首次胜利B. 扭转了中国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C. 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D. 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淞沪会战,这一会战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故答案为D项;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取得的首次胜利,排除A项;淞沪会战没有扭转中国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排除B项;日
30、本侵略加剧,民族矛盾上升,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排除C项。25.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周恩来这段话在当时的现实意义是A. 肯定孙中山联合各派力量促成统一战线之举B. 以史为鉴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 以史为鉴呼吁国共两党共同抵御日本的侵略D. 敦促蒋介石接受中共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周恩来认为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领导资
31、产阶级革命力量的联合最终取得革命成功,1938年全面抗战正在进行,周恩来旨在宣扬建立抗日力量的联合,实现抗战的胜利,故C项正确;A项,题干并非强调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排除;B项,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排除;D项,题干未涉及国内民主联合政府的信息,排除。26.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致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克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 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B. 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 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
32、础D. 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物资转移为坚持对日本的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最终促成全面抗争的胜利,故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转运物资对全面抗战的作用,且日本掠夺中国资源不会因这一次转移物资而被打断,故A项错误;这次物资转移对中国的工业布局产生一定影响并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但这些并不是此次转移的根本目的,也不是最重要的意义。故B、C项错误。27.电影无问西东主人公之一沈光耀的原型沈崇诲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在这场会战中,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悉数投入,湘军、桂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等纷纷奔赴前线,包括
33、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国人民踊跃支援。这表明淞沪会战A. 消弭了国民党军阀之间的嫌隙B.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C. 标志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 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悉数投入,湘军、桂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等纷纷奔赴前线,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国人民踊跃支援”等信息可知淞沪会战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高,D选项符合题意。消弭了嫌隙太绝对,A选项排除。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是淞沪会战的意义但明显不符合材料主旨,B选项排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C选项排除。28.有学者指出:“尽管这个纲领看起来与太
34、平天国体系格格不入,也并未付诸实施(或者说并无实施的可能),但它的提出终究显示出西风已经吹进了东方大国的不同角落。”该“纲领”的提出A. 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B. 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普遍觉醒C. 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迅速发展D. 损害了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这个纲领看起来与太平天国体系格格不入,也并未付诸实施”、“显示出西风己经吹进了东方大国”可知这一纲领是资政新篇,其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选项A正确;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资政新篇未解决土地问题,未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热情,选项C排除;这一纲领并未实施,因此不存在损害农民阶级利益之说,排除选项D。
35、29.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B.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C. 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D.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是阶级矛盾,而义和团运动时期是民族矛盾,由此出现材料中对待西方文明不同的态度,故A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和对待西方文明的不同态度无关,故B项错误;资
36、政新篇体现不出农民阶级的落后性和保守性,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已经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30. 某网友在网贴帝制的崩溃、宪政的破产从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A. 三权分立B. 责任内阁制C. 总统制D. 民主共和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临时约法是为了限制袁世凯而制定的;根据所学知识,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限制总统的权力。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临时约法【名师点睛】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
37、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有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领异。(2)辛亥革命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3)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众。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传播了革命思想。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各地的反封建斗争。(4)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最高水平。31.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主张以十八星旗(“十八”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回蒙藏五个民族)为国旗。这说明A. 资产阶级革命
38、派具有软弱性B. 满清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C. 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D. 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材料中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的十八星旗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反映了排满色彩,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回蒙藏五个民族,代表了中华民族,这体现了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在材料未体现,应排除。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32.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写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
39、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对此,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中评价:“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以下最能体现“它是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的是A.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完成了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40、,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未改变,故其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故排除AB两项。D项,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为南京临时政府改革社会风俗发展民族经济而制定,与政治变革无关,故排除。33.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回忆说:被捕的学生初由各地的警察送到各警察分局分所,而那些学生就在各分局分所对着看守的警察演讲起来,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这说明五四运动A. 对人民大众的觉悟起了启导作用B.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 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答案】A【解析
41、】【详解】从材料中的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明显可以看出,学生的行为影响到了警察的思想,说明五四运动启发引导了民众的觉悟。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所起的作用不是主导作用,而是先锋作用,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D项,该项表述是五四运动的性质,但是从材料中看不出反帝和反封建的特点,排除。34.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42、是A. 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B.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牛了根本变化C. 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D. 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不同的思想主张是由不同的政治力量派别提出的,是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表现,也是思想多元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故选C项;当时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项;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排除B项;帝国主义对化文化侵略放松的说法无从体现,故排除D项。35.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
43、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中共从“悬在半空”到“脚踏实地”主要由于A. 正确认识了中国的国情B. 制定了党的中心任务C.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D.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认识到从一大到二大,从“悬在半空”到“脚踏实地”,中共“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其关键在于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有了正确认识,A项符合题意;早在一大的时候,中共就制定了“团结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心任务,B项不符合题意;中共找到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实践中,二大时还在学习苏联的中心城市领导革命的道路,C项错误;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是在
44、中共三大上,D项错误。36.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把军阀、地主、官僚、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把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构成的一部分而给予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A.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B. 国共结束对抗并走向合作C. 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31年处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在农村地区打土豪、分田地等工农武装斗争,因而当时颁布的宪法大纲体现了工农群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而随着日寇侵华的不断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因而到19
45、35年在瓦窑堡会议上,中共主张团结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D项符合题干要求。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当时国共两党仍处于敌对状态,无法得出B项;C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37.1927年9月,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作出决议,规定“苏维埃的组织,首先应当在那些中心的地方如广州、长沙等”成立,而小县城和农村则暂不组织苏维埃。该决议表明A. 中共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B. 农村缺乏组织苏维埃的条件C. 革命策略尚未反映具体国情D. 中心城市的革命条件较优越【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苏维埃的组织,首先应当在那些中心的地方如广州、长沙等”“小县城和农
46、村则暂不组织苏维埃”的信息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中央仍然执行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体现出革命的策略尚未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中仍是坚持城市中心的道路,说明当时中共尚未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故A项错误;农村缺乏组织苏维埃的条件不符合材料的主旨信息,B错误;材料也不是体现出中心城市的革命条件较优越。故D项错误。38.在纪念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6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孙中山研究学会成立大会上,邓颖超说:“学习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榜样,在认清历史的必然趋势以后,拿出足够的决心和勇气来,排除一切干扰,当机立断,做出正确的抉择。”其谈话意在说明A.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 国共合作加快
47、了中国革命的进程C. 重温国共合作具有现实意义D. 港澳成功回归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出台,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材料表明邓颖超认为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对现实台湾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意义,故C项正确;A项,为1992年“九二共识”,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国共合作的现实意义,并未强调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的意义,排除。D项,材料与港澳问题无关,排除。39.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
48、”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A. 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B.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C. 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D. 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不是重新解释后的三民主义,故A错误;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好朋友”的关系,结合1924年国共合作可以知道,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故B正确;中共成立于1921年,而题干时间是1924年,故C错误;中共开展土地革命是在1927年到1937年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题干时间1924年
49、不符,故D错误。40.解放战争期间,刘邓野战军采取避强击弱的战法,集中一部兵力,于9月间连续出击商城、光山地区守军,将国民党军机动兵力大部吸引到河南、湖北、安徽交界处,保障了进入豫东南、皖西、鄂皖、鄂东地区部队的迅速展开和建党、建政工作的进行。这一行动A. 打退了国民党对我解放区的挑衅B. 使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到战略决战C.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D. 为解放长江以南奠定了坚实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联系所学可知为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地区,直接威胁敌人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答案为C;根据材料“于9月间连续出击商城、光山地区守军,将国民党军
50、机动兵力大部吸引到河南、湖北、安徽交界处”可知与打退了国民党对我解放区的挑衅矛盾,排除A;战略决战是辽沈战役、平津战争淮海战役,与材料“河南、湖北、安徽交界处,保障了进入豫东南、皖西、鄂皖、鄂东地区”内容不符,排除B;淮海战役为解放长江以南奠定了坚实基础,材料与淮海战役的战斗区域不符,D错误。41.下面为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两幅宣传画。它们主要反映出A. 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B. 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风貌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D. “双百”方针推动艺术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中“选好人”“办好事”“参加选举去”以及题干时间“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等信息可知,反映的
51、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故答案为B项。AD项,图片体现的政治信息,与经济和文化无关,排除;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54年宪法的颁布,与图片不符,排除。【点睛】图片材料性选择题解题技法:要分清图片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合理利用图片,并注意题干中对图片解释的文字。充分利用一切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42.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A.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 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
52、法的职能C.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 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答案】B【解析】1949年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1954年全国人大已经建立,全国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再具有立法职能,故B项正确;政协成为政治协商的机构,故C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关键时间“1954年”,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的角度出发,即可得出“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43. 唐朝在西北边疆设羁縻府州,元明在西南地区采用土司制度,延至清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同
53、时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便形成了“苗疆、回疆、蒙古、西藏”几大自治区域。新中国成立前后,逐步建立起系统完备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 体现了“求同存异”的指导思想B.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的成功结合C. 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 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历史的传承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准确理解。“求同存异”主要用于处理外交事务,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B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政治协商制度的指导思想,C项错误。通过唐/明/清的历史经验可知D项正确。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
54、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4.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年宪法新在A. 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B. 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C. 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D. 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答案】D【解析】【详解】1982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放在第二章,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故D正确;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原则在“五四宪法”中就已经明确,排除A;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故排除B;材
55、料不能体现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排除C。45.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年9月18日,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A. 两岸交流符合人民利益B. 台湾各界认可“一国两制”C. 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D. 海峡两岸都认同九二共识【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台湾民间和官方有大量的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主张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说明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答案为A;材料不能反映出台湾各界对一国两制的态度,B错误;1987年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
56、、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C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台湾部分官员和反对大陆势力不认可九二共识,D说法绝对化,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岸关系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特征来分析。46.学者俞可平曾指出:建国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据此推断这一“增量”包括A. 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B.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建国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可知,材料强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57、,根据“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结合所学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属于“民主增量”,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的民主建设,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属于祖国统一问题,不属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排除A项。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排除B项;C项属于前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框架的内容,是“民主存量”,与题意不符,排除。47.邓小平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入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此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与建国初期相比较,其突出特点
58、是A.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B. 健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制订和颁布改革开放以来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 形成宪法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答案】D【解析】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标志着宪法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正确;A是一届人大; B属于政党政治;C是1982年宪法。48.2012年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年大会时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此观点实际强调了A. 加紧社会主义立法工作B. 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C. 加强对政府的法律监督D. 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材
59、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中可知,法律重在实施,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所以答案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依法治国49.近年来,浙江省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在选举日大都长途跋涉,回到村中投票;萧山市有的村民在深圳打工,听说本村要举行村委会选举,甚至搭乘飞机回村投票。材料表明我国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B. 农民的参政意识不断增强C.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D. 村民自治制度还待完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外出打工村民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回村投票,可知农民的参政意识不断增强。故答案为B项;
60、A项不符合史实,它是1978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项与主旨无关,没有信息涉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村委会选举是直接民主,而人大制度是间接民主,排除;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排除。50.二十二年,弹指一挥间,香港历程不同凡响。从回归之初的亚洲金融危机,到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风暴;从经济一度负增长,到股市及楼价的大跌,香港社会经受的冲击和考验从没间断。香港连续21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排名,香港由2012年起一直位列前十。这充分说明A. 中国结束了被西方列强占领的局面B. “一国两制”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基石C. 新中国终于完成了祖国的统一
61、大业D. 香港回归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香港回归后取得的各项成就表明,我国实施的“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是香港得以繁荣稳定的基石,答案为B;1999年澳门的回归,表示中国结束了被西方列强占领的局面,A错误;台湾还没有回归,C错误;香港回归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故D错误。51.中国代表团参加这次会议的总方针是:争取扩大世界和平统一战线,促进民族独立运动,并为建立和加强我国同亚非国家的关系创造条件,力求会议取得成功。这次会议是A. 巴黎和会B. 日内瓦会议C. 万隆会议D. 雅尔塔会议【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为建立和
62、加强我国同亚非国家的关系创造条件”,结合所学,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结束,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故C正确;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中国参加会议没有“为建立和加强我国同亚非国家的关系”的总方针,排除A;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主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B;1945年美苏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中国没有参加,排除D。52.周恩来说:“五大国外长和其他有关外长们坐在一起来审查和解决最迫切的亚洲问题,这还是第一次。我们的任务是复杂的。但是举行这个会议本身,就意味着经过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性的增长。”这次会议
63、上,中国代表团A.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 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C. 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D.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联系【答案】B【解析】【详解】由“五大国外长和其他有关外长们坐在一起来审查和解决最迫切的亚洲问题”可知指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下,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A;结合所学,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故选B;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排除;1955年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联系,与题意“五大国”无关,排除D。53.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
64、兼爱”“非攻”等理念。新中国下列外交原则、方针及政策最能体现该理念的是A. “一边倒”方针B. “另起炉灶”方针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不结盟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边倒”强调的是倒向有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一方,与“和而不同”不符,故A项错误;“另起炉灶”强调独立自主,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逐渐发展成世界各国外交关系的准则,是“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理念的最佳体现,故C项正确;不结盟政策与“和而不同”“协和万邦”无必然关联,故D项错误。54.有学者称,这一政策的出台,使中美和解的机会失去了,随之而起
65、的中美20多年的隔绝和对抗,这给中美关系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新中国在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时遇到极大的困难。这一政策A.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B. 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C. 有助于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D. 成为了解决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是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一边倒”导向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促使 “随之而起的中美20多年的隔绝和对抗”,“一边倒”有助于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以便巩固新生政权,故C项正确;A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意义;B是“另起炉灶”的意义;D是和平共处五箱原则的意义。55.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
66、操纵联合国,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蒋介石集团占据。而到1971年由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变化反映出( )A. 两极格局的逐步解体B. 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C. 中国综合国力的急剧上升D. 国际关系巾的民主化趋势【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两极格局的逐步解体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A项排除;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霸主地位并没有丧失,只是在美苏争霸中开始处于劣势,B项排除;中国综合国力急剧上升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C项排除。故选D。56.下表所示为20世
67、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其反映了( )A. 中、美、苏、日四国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B. 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C. 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D. 远东太平洋地区经济区域化向纵深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因素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故A项错误;意识形态的分歧影响了亚太地区的局势,但不是“主导”作用,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出影响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最关键因素是国家利益,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经济区域化的发展问题,故D项错误。点睛:注意时间“20世纪5090年代”;大国关系的关键是国家利益。57.下图所示为19
68、50-1978年中日贸易概况。下列各项中对数据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 中国在建国初期与日本没有任何往来B. 中日建交推动双方贸易迅速发展C. 70年代初期日本是中国主要贸易对象D. 经济交流决定着中日邦交正常化【答案】B【解析】柱状图显示从1972年之后,中日贸易持续上升,主要是中日建交推动贸易的发展,故B项正确;A中“任何往来”说法错误,当时民间活动应该有;表格没有和其他国家贸易对比信息,故C项错误;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美关系的改善,故D项错误。58.中国邻国众多,周边地缘环境复杂,新中国建国以来把奉行睦邻友好作为我国外交一贯战略方针。进入新时期,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奉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
69、政策的表现为A.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C. 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多边外交活动D. 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答案】B【解析】【详解】新时期中国睦邻友好为宗旨成立的组织是年与俄罗斯和中亚四国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确;是年,不是新时期外交活动,材料中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外交活动,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宗旨不是睦邻友好,错误。59.下列对三幅图片展现的共同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A. 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B. 中国奉行友好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C. 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 中国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答案】C【解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核问题的谈判不仅仅限
70、于发展中国家,故A项错误;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朝核问题的谈判、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都说明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故C项正确;朝核问题的谈判也不属于区域合作组织,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图片信息,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朝核问题的谈判、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概念的性质、特点入手,即可找出中国多边外交活动的相同点,据此即可正确判断。60.今年正月初一上映的电影红海行动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也门撤侨”改编,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成功解救全部人质。这一
71、行动表明我国:A. 主导了联合国维和行动B. 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C.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D. 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答案】D【解析】【分析】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成功解救全部人质。这是中国军队维护自己侨民的利益的正义行动,故选D;这不属于联合国的行动,故A不符合史实;这里涉及到的地理位置不属于中国邻近的区域,故B不符合史实;C与一带一路战略不相干,故排除C。【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二、非选择题6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唐代考试规则还不太严密,考试前,考生往往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博得赞赏,以便先
72、声夺人,影响考试结果,官员争取公荐、行卷,都不算邪门歪道。宋朝严禁“行卷”“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考试程序的严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科举的功能不仅限于选拔官吏,而是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材料二 康熙帝即位后,朝廷深感八股文考试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于是在
73、康熙二年(1663年)规定乡、会试停止八文,改用策、论、表、判。但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已沿用了近300年,人们早已习惯了八股取士和应试,因此举遭到了很大阻力。考虑到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观评卷,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康熙七年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此次八股文仅被停止过两科。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与唐朝相比宋朝科举制逐步完善的表现并分析其社会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对八股文取士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答案】(1)表现:对考试过程严加控制(答严禁“行卷”“公荐”也可酌情给分);考试的操作程序更严密(答“别头试
74、”“糊名”“誊录”也可酌情给分)。社会意义: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造就了庞大的读书人阶层;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等。(2)态度变化:从停止八股到恢复八股。原因:八股取士制度的传统影响力;八股取士具有标准化评卷的客观性.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程序公正:推行文化专制,抑制土人的异端思想。【解析】【详解】第(1)小问的第一问,材料“宋朝严禁行卷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严禁“行卷”“公荐”说明宋朝时期对考试过程严加控制;“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等说明考试的
75、操作程序更严密。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科举制的逐渐完善有利于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重学风气,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等角度分析回答。 第(2)小问的第一问,材料“规定乡、会试停止八文,改用策、论、表、判”至“熙七年(1668)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可得出从停止八股到恢复八股。第二问,材料“但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已沿用了近300年,人们早已习惯了八股取士和应试”可得出八股取士制度的传统影响力;“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观评卷”可得出八股取士具有标准化评卷的客观性.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程序公正;“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可得出推
76、行文化专制,抑制土人的异端思想。6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准则和规范历经变化,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到了近代,受西方的冲击和影响,近代法律制度逐渐在中国形成。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
77、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材料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人民有信教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如左:一、议决一切法律案。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四十九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但关于行政诉讼及其他特别诉讼,别以法律定之。
78、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材料四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什么变化?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出两部宪法的基本原则。【答案】(1)变化:从夏、商、西周时期的“以礼治国”到春秋战国时期“以法治国”。特点:皇权高于法律(
79、或法自君出、法律代表君主的意志);儒家思想为法律的基础;礼法并用。(2)原则:临时约法:实行法治;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尊重人权。(任意三点给6分)1954年宪法: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原则;【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法律制度的发展、演变有关知识点,考查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能力和教材相关知识再现能力。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的变化,可注意“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这些信息,容易概括出从礼到法的演变。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可以把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归纳为皇权高于法律、儒家思想为法律的基础、礼法并用。(2)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中的法律条文并结合所学可知临时约法的基本原则是实行法治、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尊重人权等启蒙思想中的基本观念;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两大原则。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变化及特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制度1954年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