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2098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2-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印度尼西亚的一座火山于 2014 年 5 月 30 日傍晚爆发,产生大量火山灰,甚至影响到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机场的航班起降。思考: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哪里?它到达地表时穿过了地球的哪些内部圈层?提示:岩浆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它到达地表时,仅仅穿过了地壳。-3-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ZIZHU YUXI自主预习 情景思考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一 二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认识地球内部

2、结构的依据地震波。(1)种类:纵波和横波,二者的区别如下:能传播的介质速度代表字母共同点纵波固体、液体快P波速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横波固体慢S(2)应用:“透视”地球内部的结构。-4-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ZIZHU YUXI自主预习 情景思考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一 二“1976 年 7 月 28 日凌晨 3 时 41 分,从北京开往大连的 129 次列车,驶过唐山东北的古冶车站后,以每小时 90 千米的速度向东疾驰。蓦然,漆黑的夜空间掠过三道耀眼的光束,随之在空中留下三朵蘑菇状烟雾。3 时 42 分 56 秒,强烈地震发生,列车上

3、下颠簸,左右摇摆,幸而紧急刹车,避免了车毁人亡的惨祸。”当时,列车为什么会先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摆呢?点拨:因为纵波传播速度较快,首先到达地表,产生上下颠簸;随后横波才到达,产生左右摇摆。-5-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ZIZHU YUXI自主预习 情景思考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一 二 2.地球的内部圈层。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6-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ZIZHU YUXI自主预习 情景思考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一 二 圈层名称不连续面

4、及深度(千米)特征地壳莫霍面(平均约17)古登堡面(平均约2 900)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地幔上层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叫作岩石圈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下层地幔地核外核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内核-7-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ZIZHU YUXI自主预习 情景思考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一 二

5、“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教材图 1 21),读图应把握:在同种介质传播时,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在地下(大陆部分)约 33 千米处,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在地下 2 900 千米处,纵波的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将地球内部划出两个界面,即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依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知,地壳、地幔为固态物质组成,而外核的物质为液态或熔融状态。-8-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ZIZHU YUXI自主预习 情景思考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一 二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

6、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如下图:-9-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ZIZHU YUXI自主预习 情景思考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一 二 2.地球的外部圈层特点。分布与人类的关系特点相互关系大气圈包裹地球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随高度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水圈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具有液态、固态和气态的三态变化生物圈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与地壳(或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共同组成地球的生态系统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10-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情景思考

7、ZIZHU YUXI自主预习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点一地球内部圈层及其界面探究目标:学会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界面,了解地震波在内部圈层中波速的变化特点。1.界面及其波速的变化特点。界面平均深度(km)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分界意义莫霍面17P 波和 S 波的速度都突然增加地壳与地幔古登堡面2 900P 波速度突然下降,S 波完全消失地幔与地核-11-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2.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12-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K

8、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例题 1】读下图,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 地幔 地核B.在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C.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2)图中的 X 处即为()A.莫霍面B.古登堡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13-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

9、1)题,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为地壳和地幔,为外核,为内核;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降低;乙波为横波,在地幔中也可通过。第(2)题,X 为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答案:(1)B(2)B-14-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点二地壳与岩石圈探究目标: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岩石圈的组成,理解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如下图),这两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有着明显的区别

10、(如下表)。-15-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分层名称主要成分密度分布上层硅铝层由硅、铝成分较多的花岗岩类组成小不连续分布;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即使有也非常薄下层硅镁层镁、铁、钙、玄武岩类组成成分增多大连续分布;大陆和大洋地壳中都有分布2.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地壳、地幔、岩石圈、软流层示意图-16-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SUITANG LIANXI

11、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3.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厚度范围联系示意图地壳平均约17 千米地表至莫霍面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100110千米地表至软流层-17-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例题 2】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单位:千米)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 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2)图中 A 处的地壳厚度约为 ,B 处的地壳厚度约为 。(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 。-1

12、8-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2)(3)题,根据相邻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区域的特征“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以判断出 A 处的地壳厚度约为 4550 千米,B 处的地壳厚度约为 3035 千米,进一步可推断出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答案:(1)33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2)4550 千米 3035 千米(3)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地区较薄-19-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情景思考 ZIZHU

13、 YUXI自主预习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1-34-56-89-10111213北京时间 2014 年 5 月 30 日 9 时 20 分 12 秒,云南省盈江县发生 6.1 级地震。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消防支队第一时间调动部队,组织救援力量投入灾区一线,全面开展救援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 13 题。1.地震发生时()A.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B.横波传播速度快C.盈江县的居民先感觉地板水平晃,后感觉到上下颠D.盈江县的居民只感到上下颠2.下面关于地震产生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迅速降低B.横波到达古登堡面后速度迅速降低C.纵波和横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均

14、迅速增加D.纵波和横波在地幔内部的传播速度是均一的3.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还常利用地震波()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20-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1-34-56-89-10111213解析:第 1 题,地震发生时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盈江县的居民先感觉地板上下颠,后感觉水平晃。第 2 题,纵波和横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均迅速增加;横波到达古登堡面后消失;地幔内部的物质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也不是均一的。第

15、3 题,通过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因此能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答案:1.A 2.C 3.B-21-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1-34-56-89-10111213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45 题。4.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5.关于地壳结构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大陆地壳厚度大于大洋地壳厚度B.地壳下层为硅铝层,上层为硅镁

16、层C.硅铝层在大陆、大洋地壳中普遍存在D.硅镁层仅在大陆地壳中存在解析:第 4 题,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排名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其中,氧、硅为非金属元素。第 5 题,地壳分为两层,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硅镁层是连续的,硅铝层在大洋底部非常少,即使有也非常薄。答案:4.C 5.A-22-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1-34-56-89-10111213读“地球四大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第 68 题。6.圈层甲、乙、丙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

17、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7.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A.大气圈 B.甲 C.乙 D.丙8.甲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只有甲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 300 米 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A.B.C.D.-23-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1-34-56-89-10111213解析:第 6 题,图中甲圈层包括大气圈层底部、乙圈层全部、丙圈层上部,为生物圈;丙圈层位于最底部,为岩石圈;乙圈层为水圈。第 7

18、 题,四大圈层中,大气圈厚度最大。第 8 题,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生物圈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场所,是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答案:6.D 7.A 8.D-24-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1-34-56-89-10111213读下面景观图,完成第 910 题。9.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B.3C.4D.510.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

19、化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答案:9.C 10.B-25-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1-34-56-89-1011121311.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A.B.C.D.答案:A-26-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1112131-34-56-89-1012.读“地震波传播

20、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 A、B 各代表的地震波:A ,B。判断依据是。(2)A 和 B 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 千米处(大陆部分)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不连续面C。(3)在 2 900 千米深处,A 波和 B 波发生了什么变化?A 波 ,B 波 。从而发现了不连续面 D 。(4)C 面以上为 ,C 面和 D 面之间为 ,D 面以下为 。(5)说出 E 和 F 的主要不同点。-27-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1112131-34-56-89-10解析:第

21、(1)(4)题,题左图反映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题右图是地球内部结构,C、D 为分界面。题左图地震波在 33千米处(大陆部分)和 2 900 千米处发生较大的变化,说明这两处是上下层不同介质的分界面,C 为莫霍面,D 为古登堡面,与 D 对应的 2 900 千米处,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第(5)题,E 处横波不能通过,说明 E 处物质为液态或熔融状态。F 处纵波速度增加,物质为固态。答案:(1)横波 纵波 A 波波速慢,B 波波速快(2)33莫霍面(3)突然消失(或不能通过)速度突然下降 古登堡面(4)地壳 地幔 地核(5)E 为液态或熔融状态,F 为固态。-28

22、-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1112131-34-56-89-1013.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 ,乙 。(2)当 A 地发生地震时,B、C、D、E、F 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 A 发出的地震波,对 B、E 两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 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 。(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29-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SUITANG LIANXI随堂练习 情景思考 ZIZHU YUXI自主预习 KETANG HUDONG课堂互动 1112131-34-56-89-10答案:(1)莫霍面 古登堡面(2)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 之间经过了地幔,AB 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由 A 到 E 的平均波速要大于由 A 到B 的平均波速(3)(过 A 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小圆以下区域即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见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