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生态问题及其表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情景导入先思考 “十”字架的沉重思考探究:(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该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为森林破坏。(2)这种问题会导致哪些严重的后果?提示:这样造成的后果主要有: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 1生态危机的表现水土流失、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2生态危机的成因(1)人为原因: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2)自然原因: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稳定性差。3脆弱的生态系统(1)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特点:自身稳定性差,抗外界干扰能力低,破坏后恢复
2、比较困难。(2)危弱生态系统的分布区:人口密集区和经济活动频繁的地区,特别是人为作用力和自然作用力强烈叠加的地带。例如,海陆交界带、河流变迁带、山地平原过渡带、绿洲荒漠交界带、农牧交错带、城乡交接带、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污染影响严重区。 重点难点掌握好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原因 应用体验不可少 人们把森林称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据此回答12题。1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不属于其产生的影响是()A水土流失加剧B全球温室效应增强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南极臭氧空洞扩大2提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减少固体垃圾C减少木材的消耗量 D移风易俗解析:1.D2.C
3、第1题,根据森林的作用可知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后果,臭氧层空洞是氟利昂的排放引起的。第2题,提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木材的消耗量,减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3(全国卷)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
4、出保护对策。解析:中华秋沙鸭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应从迁徙路线上缺少休憩和觅食地、误食被污染的食物、人或动物的猎杀等方面分析;保护对策应从恢复湿地、治理污染、严禁猎杀、进行观察与保护、做好宣传等方面分析。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P39问题提示1.非洲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降水少;人为原因是人
5、口增长及生产力水平落后,存在乱垦滥伐,过度放牧以及森林植被破坏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2南美洲大面积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始森林遭到砍伐,首先,会破坏森林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失调、环境恶化、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等环境问题;其次,热带雨林遭到破坏还会导致全球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空气中的氧气减少和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增强,温度升高,造成地区气候干旱,影响农业生产。南美地区积极恢复被破坏的热带雨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对改善该地区生态系统,调节全球气候,提高热带雨林地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
6、义。 我国的生态危机 情景导入先思考 曾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大草原是多么的让人心生向往。然而,如今草原美景在内蒙古的许多地方已再难以见到。有人调侃到现在的内蒙古高原“天苍苍,野茫茫,老鼠兔子没处藏”。思考探究:如今草原美景在内蒙古的许多地方再难以见到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原因在于草地的退化,这里有自然原因,更多的是人为原因。人们为了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提高生活水平,不断地增加牲畜的数量,出现牧场超载现象,而对牧场的管理不足,就导致了草地的不断退化和沙化现象。 基础知识要记牢 1我国生态危机的现状与危害(1)现状: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2)危害:严重制约社
7、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国家生态环境安全。2我国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此外,在大规模工程建设中,如果环保措施不力,也会引发生态问题。3案例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河段主要生态问题原因上游水土流失森林破坏、陡坡开垦中游湿地萎缩围湖造田下游河流污染生产、生活排污 重点难点掌握好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防治措施森林破坏东北、西南、华南林 区 等森林火灾、 虫 害乱砍滥伐、毁林垦荒、重采轻育封山育林、合理采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的经济结构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
8、旱过度放牧、过度垦 殖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禽、建设“草库伦”湿地萎缩东北三江低地、湖滨海滨、高原湖泊等气候干旱、蒸发加剧、泥沙淤积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引水灌溉、河流改道等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湖、停止围垦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近海海域等物种自然灭绝过度捕猎、砍伐森林、开垦湿地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等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砍伐、合理放牧、实行“休渔”制度土壤侵蚀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等地形复杂,坡度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暴雨集中过度砍伐、过度开垦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农林牧综合治理土地荒漠化西北、华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过度放牧、过
9、度砍伐、过度樵采、工矿建设不合理及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解决当地群众的生活用能问题,严禁砍伐,合理放牧,保护天然草场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ab草原广布、温差大Bbf地表崎岖、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风沙小Ddg气候湿润、林地多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AcBdCe Df解析:1.D2.C第1题, 本题考查了我国不同区域的突出自然环境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对我国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理解能力。由图可
10、知,a生态功能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这些地区气候的大陆性强,温差大,降水少,草原较少;b生态功能区位于河西走廊,地表并不崎岖;f生态功能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并不少;ce生态功能区的晴天多,光照充足,但c地区多风沙;d生态功能区位于东北北部山区,g生态功能区位于东南丘陵地区,两地区气候都较湿润,且都是我国森林的主要分布区。第2题,本题考查了我国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突出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结合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根据图中的位置可知,e生态功能区位于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区,该地区地势高,蒸发、下渗量较小,地表多湿地,将此地规划为生态功能区,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涵养
11、水源。“洪水一大片,枯木几条线”,是对洞庭湖现状的真实写照。据此回答34题。3造成洞庭湖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蒸发加强围湖造田降水减少ABC D4洞庭湖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洪涝灾害加剧耕地面积减少破坏当地生态系统酸雨危害加重A BC D解析:3.C4.D第3题,围湖造田会导致洞庭湖萎缩。长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导致河湖泥沙淤积,湖水变浅,也会使洞庭湖萎缩。第4题,洞庭湖萎缩导致其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加剧洪涝灾害,也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但会使耕地面积有所增加;酸雨与湖泊面积减少无关。P41问题提示1.我国的生态问题类型多样,世界大部分生态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
12、林破坏、草原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均比较严重。这些生态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为原因,如人类不合理活动产生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水资源利用不当、围湖造田等。 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是()A绿洲荒漠交界带B水土流失严重区C地质灾害易发区 D高寒带生态系统解析:选D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常见的有海岛生态系统、干旱区生态系统和高寒带生态系统等。2下列属于非洲的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是()A气候干旱 B乱垦滥伐C过度放牧 D破坏植被解析:选A非洲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和破坏植被为人为
13、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河北怀来沙漠离北京天安门已不足70 km。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10%是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造成的;5%是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据此完成34题。3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4这些沙漠化土地的形成()A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B是人类发展工农业所致C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D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土地推进解析:3.C4.A第3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
14、和具有旱害的半湿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第4题,由材料可知,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57题。5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A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B水土流失日趋严重C气候恶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6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
15、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四月、七月 B四月C七月 D十一月7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叶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解析:5.A6.C7.D第5题,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大,因而造成下游淤积严重,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第6题,长江流域降水夏季最为集中,在暴雨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四月、七月、十一月相比,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七月。第7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造成的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二、综合题8读荒漠化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表示的是_引起的荒漠化,
16、乙图表示的是_导致的_生态问题,最终导致_。(2)选择甲图或乙图,根据图中所示的原理,叙述荒漠化的形成过程。解析:直接据图分析可知,甲图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植物枯死,引起土地荒漠化。乙图给水过多,地下水位抬升,蒸发加强,地表积盐,植被稀疏,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答案:(1)过度开采地下水给水过多土壤盐渍化荒漠化(2)甲图。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土壤缺水而使植物枯死,土地荒漠化产生。(乙图。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经水分蒸发过程而在地表积累,使土地不适合植物生长而植被稀疏,土地荒漠化产生。)92013年3月89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下图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地与b、c两地相比,a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沙尘天气对b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哪些?解析:第(1)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自然原因”,可从气候、植被、沙源等方面分析。第(2)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从对农作物、土地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思考。答案:(1)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2)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