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qq:2355394557一选择题(48分)24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35一264年在位)在诏令中说到,“自建兴以来,吏民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由此可知( )A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生动摇B人们经商逐利的商业意识浓厚C官吏涉足工商业活动滋生腐败D三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影响25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 )A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B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C有效地制约
2、了皇帝滥用权力D实现了民主政治的最初创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唐代的相权在决策和行政方面都实现了分层,按照严格的运作流程行使权力,说明唐代的行政权力实现了分割,A项正确;B项“完全保证”和C项“有效地制约”说法绝对,排除;唐代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不是民主政治,D项排除。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名师点睛】比较美国三权分立与三省六部制的异同:设置目的: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皇权;三权分立制是为了防止专制独裁和维护民主。分权内容:三省六部制是决策、审议、执行;三权分立是立法、行政、司法。分权部门:三省六部制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权分立分
3、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实质:三省六部制是封建社会皇权专制加强的表现;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度。26宋初曾设谏官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宋真宗时期,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折言事的责任;仁宗时期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建炎三年下诏谏院不再隶属门下、中书两省而另立官署同与两省官在朝中相见议论政事。北宋时期谏官和谏院的变化意味着( )A三省六部名存实亡B官僚机构日益膨胀C君主专制走向没落D监察制度不断完善【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制度【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历史起源很早,自先秦时代已逐步建立起行政监察制度。中国的行政监察制度可
4、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自秦汉时期开始,为发展阶段,三国魏晋南北朝,为完善强化阶段,隋唐至明清为行政监察制度最严密时期。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无上的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7北宋初期,佃户要迁徙必须由地主书写文字凭证。宋仁宗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这有利于( )A地主与佃户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B地主与佃户之间实现平等C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完全解除D缓和地主对农民土地兼并【答案
5、】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地主与佃户间的主仆关系只存在于租佃关系下-,不再具有世袭性和永久性,一旦租佃关系解除,人身依附也就随之消失,这意味着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削弱;由于佃户获得了迁徙的自由,他们在生产中的地位随之发生变化,与田主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上的身份、地位也明显提高,A项正确。B项的“平等”和C项的“完全解除”说法错误;题干与缓和土地兼并没有关系,排除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租佃关系28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
6、,南京条约(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C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D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答案】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名师点睛】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与西方殖民者所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许多重大影响,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它使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历程,除了割地赔款直接的政治经济侵略之外还有“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司法主权的破坏等,高考经常关注“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相关内容的考查。29据统计,从1840年至1894年,我国粮食商品
7、率由10%增长到16%。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B引进西方技术农业发展迅速C经济作物大量销售到世界市场D列强大量收购粮食出口激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并不必然提高粮食商品率,故A项错误;引进西方技术农业发展迅速缺乏历史事实依据,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使中国粮食商品率的提高,故C项正确;列强大量收购粮食出口材料依据不足,故D项错误。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名师点睛】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表现: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主要
8、是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并且与农业分离,以男耕女织相结合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结构开始走向瓦解,即:纺与织分开,织与耕分开。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其中包括经济作物的扩种和粮食生产的商品化。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30下表为国民政府对二十二个省农村情况的数据统计,这组数据反映出( )时间合计自耕农半佃农佃农1912年1004923281931年1004623311936年1004624301947年100422533A平均地权得到一定实施B土
9、地兼并现象明显C中共土地政策冲击农村D小农经济稳固如山【答案】B考点:古代近代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31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 )A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B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C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D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时间上看,蒋介石发表这一谈话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这一谈话表示仍然要寻求和平,但是寻求和平并不意味着对日妥协,A项排除;既然准备自卫,就不可能避免与日本的军事对抗,B项排除;同时谈话的重点是明确表示要自卫,这就表达了中国抗
10、战的自卫性质,C项正确;D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抗日战争蒋介石的抗战态度【名师点睛】抗战时期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不同敌后战场正面战场领导中国共产党国民政府作战方式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战略地位相持阶段开始后,逐渐成为主战场在防御阶段是主战场32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6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因为改革开放前(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B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C闭关锁国,
11、社会发展缓慢D中国对世界历史的研究落后【答案】B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改革开放前历史教科书33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是习惯法,成为贵族为自身谋利益的工具。后来,经过平民长期的斗争,迫使贵族成立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成文法,这就是十二铜表法,它被认为是真正罗马法的开端。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说明罗马注重法律产生程序的合法性B表明贵族与平民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C成文法的产生维护了贵族对司法权的垄断D成文法的产生是罗马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处理有效信息能力。此题可用排除法。AB两项表述与题干无关,均排除;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
12、除。根据“经过平民长期的斗争,迫使贵族成立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成文法”可知成文法的产生是罗马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故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名师点睛】罗马法的演变发展过程:(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于十二块铜表上,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成为公民法。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演变成为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
13、万民法”。(3)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民法大全。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点评: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它也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34“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旨在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C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答案】D考点:资本主义
14、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名师点睛】工业革命引起生产领域的变化:(1)生产力: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生产组织形式: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3)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4)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但也造成贫富差距,交通拥挤。35为反对学院派独霸艺坛,也为争取艺术独立,一群
15、美国画家在20世纪初走到了一起,他们以真挚、热情的态度描绘贫穷肮脏的现代城市角落,被评论家称为“传播丑陋的人”,被嘲讽为“垃圾箱画派”。从艺术风格上,他们应属于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独立主义【答案】A考点: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二非选择题(52分)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
16、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者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当法律制定以后,立法者重新分散,自己也受他们所制定的法律支配;但是,执行机关却必须经常存在,因为法律具有持续的效力,并且需要经常加以执行和注意,行政机关就应当担此重任。洛克政府论材料二一 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一经完全废除,最明白最单纯的合乎自然的自由的制度就会树立起来。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总之,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政府基本上只具有三个功能:(1)保护社会免遭其
17、它独立的社会之暴力和入侵的职能;(2)尽可能地保护每个社会成员免受其他社会成员之不正义和压迫的职能;(3)建立和维护特定的公共工程和特定的公共制度的职能。根据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整理材料三 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之上的世界。第一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发表言论和表达意见的自由。第二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人人有一自己的方式来崇拜上帝的自由。第三是免于匮乏的自由这种自由,就世界范围来讲,就是一种经济上的融洽关系,它将保证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居民都过健全的、和平时期的生活。第四是免除恐惧的自由这种自由,就世界范围来讲,就是世界性的裁减军备,要以一种彻底的方法把它裁减到这样的程度:务使世界
18、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向全世界任何地区的任何邻国进行武力侵略。富兰克林罗斯福国情咨文(1941年1月)(1)根据材料一,指出洛克“自由”思想的内涵。(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思想产生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自由思想的特点,说明二战后美国如何实践这一自由的。(9分)【答案】(1)内涵:自由是天赋的基本人权;为了维护人民的自由需要构建政府;实行法治保障人民自由;分权以限制政府权力,维护自由。(8分)(2)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启蒙思想的影响。(8分)(3)特点
19、:自由具有世界性;政府给予人民享有自由的经济保障;世界和平是自由的有力保障。(4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分)实践:构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欧洲复兴计划;组建联合国;颁布世界人权宣言;建设福利国家;中国改革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5分)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洛克的思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亚当斯密的思想;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特点【名师点睛】题用材料的形式为素材命题是一种新的创意,材料型试题是一种符合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和要求的好题型。如何才能有效地解答历史材料型试题呢?可以采取“一看二审三作答”的步骤,解答材料型试题。“一看”是指看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20、。“二审”是指审问题,明确解答方向。“三作答”是指回归教材,落实组织答案。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1年使用铁犁牛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百家争鸣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581年隋朝建立,确立三省六部制607年隋炀帝创立科举制584605年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火药用于军事,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宋朝理学产生,出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海,使用交子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及反君主专制思想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
21、,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摘自全球通史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请考生从第45、48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选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答案】观点:长期领先的民族容易受自身优势的影响,丧失持续领先地位,而落后地区民族反
22、而易于吸收先进地区文明,通过创新成为领先者。(2分)说明:古代的中国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维护了国家长期统一,经济上创造了发达的农耕文明,文化教育发达,传统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无论汉唐,还是宋元时期都是世界中心之一。然而到明中期以后,随着封建制度走向衰弱,原有的中央集权制极端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下,阻碍了与世界先进文明的交流,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4分)反观中世纪的欧洲处在天主教会的控制下,远远落后于亚洲文明,但在宋元时期传入中国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把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引入火药,摧毁了封建堡垒和骑士阶层,这些加
23、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4分)总结:近代欧洲的崛起和中国的衰落,说明一个民族绝不能固步自封,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自己优秀文化的同时,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不断创新(2分)考点:中西文明中西文明的发展比较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官阶和俸禄均以“衡”的单位“石”来表示。到了汉代逐渐将官阶与俸禄分成两种方法表示,官秩(“秩”为官员等级标准,“禄”为官员的报酬)以“石”表示,如万石、二千石等;官俸则用“量”的单位“斛”来计算,如最高秩万石月俸三百五十斛等。在隋唐时期官员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两种。隋代官员的俸禄分京官、外官两种支付标准。京官按品级,外官
24、按州、郡、县的等级计户食禄。除俸禄外还有职分田,以品为差,由一顷至五顷不等。至于宋代则因货币的广泛流通,俸禄多以钱币计算。百官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各种补贴,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而元代官员俸禄以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支付,地方官俸禄中无实物部分,但却享有职田收入,作为俸禄的补贴。到了明代则实行折色俸禄制,即以米为单位折算成钞、钱、布、银发给百官,并以货币为主。而清代官员俸禄是银米兼支,但以银为主。京官有俸银、禄米,外官有养廉银。摘编自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趋势。(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25、,分析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9分)【答案】(1)趋势:形式上从实物到货币;内容构成上由单一到多种(6分)(2)变化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影响:有利于对官吏的控制和限制其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古代俸禄总体偏低是形成贪腐之风的重要原因之一。(5分)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古代俸禄制的变化原因、影响【名师点睛】对改革的认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改革实际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活动),改革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
26、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改革必然触及某些人或集团的特权和私利而遭其反对,因此改革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意志。改革成败关键是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在认识改革时一定要注意其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的不同。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改革,可能会使百姓得到一些实惠。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利玛窦于1552年出生于意大利,九岁时进入耶稣会学校学习.十六岁时到罗马学习法律,十九岁时加入耶稣会,继续在耶稣会举办的学校学习哲学和神
27、学.并师从著名数学家丁先生学习天算,二十五岁时参加一个学术中心,二十六岁时乘船前往东方传教,并于1582年8月抵达澳门,从此,他便在中国传教、工作和生活,足迹踏遍中国南北,于1610年死于北京。利玛窦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直接的知识,是第一个直接掌握中国语文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也表示称赞,对中医也很感兴趣。同时他第一次正式向中国介绍了大量的宗教和科学技术知识。利玛窦对明末官僚体制的臃肿无能和吏治败坏,也有详细的描写。他说:“大臣们作威作福达到这种地步,以致简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自己的财产是安全的,人人整天提心吊胆,唯恐受到诬告而被剥夺自己所有的一切。”“有时候,被告送给大臣
28、一笔巨款,就可以违反法律和正义而得活命。”而利玛窦和其他传教士正是通过向皇帝、大臣和大吏们赠送礼品才逐渐取得立足之地的。摘编自中译者序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并且长期在中国停留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利玛窦对中国官场情况的描写。(7分)【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使经由海路到达中国成为可能;(2分)利玛窦对中国的语言文化知识和主流思想有比较深的了解,与中国人交流的障碍基本上消除;(3分)利玛窦与中国的士大夫的交往比较密切,其丰富的知识得到了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的认同。(3分)(2)利玛窦对当时中国官场腐败,吏治败坏。(2分)利玛窦信仰基督教,弃恶扬善、反对极度自私,是基督教的基本思想;欧洲的世俗封建势力并不强大,欧洲人觉得中国官场的腐败情况是不可思议的;利玛窦接受了比较高层次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利玛窦的价值判断。(共3分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利玛窦对当时中国官场腐败状况的描写不仅符合王朝衰败时期的基本规律,而且与明朝腐败的事实高度吻合。(2分)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广东、广西 资源投稿 qq:235539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