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264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37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作业课件: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14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19481949 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A解析: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

2、这些国家的承认”表明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 A 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国民党政权予以支持,故 B 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 C 项错误;中共的这一政策是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故 D 项错误。21948 年至 1949 年,中共中央多次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其中规定的重要原则有:“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以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这一原则的核心方针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解析:“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

3、他国家建立的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独立平等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A 符合题意,排除 B、C;1953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D。3“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主要目的是()A避免中国处于孤立地位B在国际交往中加强和苏联的合作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D团结世界和平民主力量C解析:“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4、。“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因此,C 项正确;A 项是“一边倒”的目的,排除;B 项是“一边倒”的内容,排除;团结世界和平民主力量与两方针无关,排除 D。4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而印度独立后,尼赫鲁为让印度“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为其确定了不结盟政策。以下对于中印两国建国初的这两种选择叙述正确的是()A地缘因素影响了外交抉择B中国主要依据了意识形态

5、C印度基本上没有外交偏向D冷战并未波及印度等国家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中印两国采取不同的外交政策体现出地缘政治的影响,故 A 项正确;B 项说法错误,外交政策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C 项错误,错在“没有外交偏向”;冷战波及亚洲,故 D 项错误。5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 50 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A说明中苏关系出现恶化 B争取到了更大外交空间C意在换取美国对华支持 D缓和了冷战的紧张气氛B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 1953 年提出,中苏关系 1956年后开始恶化,故 A 项错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6、,与资本主义阵营处于对立,缩小了中国的外交空间,因而 50 年代中期新中国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就大大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故 B 项正确;50 年代中期时,美国依然敌视中国,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非针对美国提出,故 C 项错误;50 年代中期,国际冷战形势严峻,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能起到缓和冷战局势的作用,故 D 项错误。61953 年 3 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1955 年 3 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发展。这反映了()A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B中日两国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C中苏同盟关系的破裂D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

7、践D解析: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 70 年代,A 错误。材料是中日之间的贸易关系,没有涉及到应对苏联的威胁,B 错误。中苏关系当时还没有破裂,C 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中日两国之间有了明显的贸易联系,这体现了和平共处的特点,故选 D。7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4 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60 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中国、印度、缅甸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中国、印度、缅甸都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能处理国家间的一切关系B把国家的主权放在第一位C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生命力D以国家平等为根本出发点C解析:据材料“60 年

8、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中国、印度、缅甸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中国、印度、缅甸都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故 C 正确。能处理国家间的一切关系,过于绝对,故 A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把国家主权放在第一位,故 B 错误。以国家平等为根本出发点,没有突出和平共处的实质,故 D 错误。8根据 7 月 17 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等主要是为了()时间外交活动上午 10 点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中午 11:40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下午 1 点起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下午 1

9、6:50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CA.争取各国支持通过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提案B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C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D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印、中缅会谈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 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公约,故 C 项正确。1971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与材料中“英国”“苏联”“法

10、国”不符,A 项错误。1955 年,亚非 29 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亚非国际会议,这与材料中“英国”“苏联”“法国”不符,B 项错误。中印、中缅会谈与材料中“英国”“苏联”“法国”不符,故 D 项错误。9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是在于()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状况。根据“日内瓦会议”可知这是毛泽东在 20 世纪 50 年代所说的一段话,因此从时间上可以排除 A、B 两项,中苏关系恶化始于

11、 20 世纪 50 年代末,中国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开始于 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大之后;C 项说法明显不符合 20 世纪 50 年代中美关系史实,排除;D 项表述客观,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10有的西方报纸说,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消除了国外人们头脑中一个“好战的”中国的形象。他的发言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美国本想在这次会议上孤立中国,但是经过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的出色工作和斗争,反而使它自己陷于孤立。这次会议中国()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B解析:此次会议上由于周恩来的努力,挫败了

12、美国孤立中国的阴谋,应该是 1954 年参加的日内瓦会议,该会议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B 正确;A 是 1955 年万隆会议;C 是 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D 是上合组织宗旨。111952 年,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将缅甸、印度、埃及等国列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范围。同年,周恩来强调要根据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分清敌、我、友,中国外交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中苏的这种分歧表明此时()A中国开始质疑“一边倒”外交战略的正确性B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D中国已不再需要同苏联协调对外政策B解析

13、:据材料“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 年,中国仍然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由单纯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外交出发点调整为和平、中立的外交出发点,说明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故 B 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 1954年提出,故 C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已不再需要同苏联协调对外政策,故 D 项错误。121956 年,我国与叙利亚、也门、埃及建立外交关系;1957年,我国与斯里兰卡建立外交关系;1958 年,我国先后与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建立外交关系。

14、这些外交事件的主要背景是()A中国外交原则得到亚非国家认可B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C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D朝鲜战争美国被中朝击败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万隆会议的召开,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主张得到认可,故 A 正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和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故排除 B、C;朝鲜战争在 1953 年已经结束,故排除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分,共 52 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

15、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 12 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材料二:朝鲜战争于 1953 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 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

1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材料三: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的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外交。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采取的建交方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8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和平

17、共处五项原则)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观点的理解。(10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外交“转型”所取得的外交成就。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一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8 分)答案:(1)特点:强调意识形态或国家制度。影响: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迅速与苏联等 17 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保障国家利益);不利于与更多国家的正常交往(局限了打破封锁的战略战术)。(2)原因:解决财政困难;解决国家周边的安全防务问题;与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理解:新中国的外交理念从强调意识形态为主向维护国家利益转变。(3)成就: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

18、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列举重大外交事件也可)因素: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家利益、国际环境等。14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建国之初与我国建交国家情况统计表材料二:1953 年朝鲜战争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 1954 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

19、外交的意义材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遵守。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6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 年 6 月 28 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主要与什么性质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这反映了我国外交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影响。(8 分)(2)据材料一、二,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建国初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引下取得的外交成就。(14 分)(3)据材料三,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意义。(4 分)答案:(1)性质:社会主义国家为主。特点:“一边倒”。影响:使新中国不孤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打破美国孤立政策。(2)原因:一边倒政策不利于广泛建交;周边国家对新中国误解;团结力量对付美国需要;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成就:妥善处理与印度、缅甸关系;日内瓦会议提高中国国际声誉;使万隆会议圆满成功,会后与更多亚非国家建交。(3)特征:开放性、包容性、适用的广泛性。意义:成为解决国家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