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208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题2分,共计7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 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 B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C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2、该言论 A主张格物致知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强调“心外无理” D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 3、春秋繁露卷一楚庄王第一日:“由此观之,正朔(帝王新颁历法)、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A提出天行有常探究客观规律 B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C宣扬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 D主张知行合一重建儒家信仰4、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如“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等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 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完全沦丧 D诞生了成熟的启蒙思想5、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

3、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A开始讨论自然和人的关系 B强调一切制度以人为尺度C挽救了雅典城邦民主制度 D开始了对人性本身的研究6、右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7、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 A.提倡

4、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8、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 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分权制衡思想 B人人平等主张 C人民主权思想 D人非工具思想9、 824年,元稹为白居易诗集作序,说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该材料说明A雕

5、版印刷术应用范围扩大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官营雕版印刷业技艺高超 D雕版印刷进入了黄金时代10、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官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下列有关“游士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 B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 C徽汉合流逐渐形成京剧 D形成新的诗歌体裁楚辞11、右图为藏于山东曲阜孔府的孔子讲学图,是明前期作品。图绘孔子端坐讲学,群弟子或受教,或侍立,或沿山路前往,并绘山石树木等。此画布局严谨,线条精细,人物众多,形神俱备,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作为直接证据此画可以用来研究 A明代的绘画艺术 B明代书院讲学之风 C春秋时期私学的兴起

6、D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12、右图为明朝的墨葡萄图,图中水墨葡萄一枝,叶不勾脉,均以水墨点染,不求形。该画作 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C着重反映个人的思想情感 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述13、 “气须从熟中来,有气则自有势,大小、长短、欹正,随笔所至,自然贯注成一片段”,与材料描述的风格相一致的书法作品是 A B C D14、科学的旅程介绍某一理论:“其中引力不再是一种力,而是一种时空的弯曲,就好像每个大物体都置于一块大橡胶的表面引力的力并不真正是恒星或行星等物体的特征,而是来自空间形状本身”。这一理论A首次对自然规律作经典总结 B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C弥补了

7、经典力学认识的不足 D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15、全球通史中曾引用过一句名言说明近代某种科学理论:“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这一科学理论A科学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B有力地冲击了神学创世学说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奠定现代物理学的坚实基础16、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分析清朝学术史时曾说:“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并总结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其中“道咸以降之学新”主要是指A批判传统理学的进步思想B介绍传播并研究西方文明C探索制度变革的社会思潮 D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批判17、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在“富国强兵”

8、的军事、经济变革失败之后,改革者即使面临着自身理论的不成熟和广大民众的愚昧如故,依然被迫仓促上阵,避开文化上的前哨战,直接诉诸政治变革。这一状况A导致近代中国选择走法美共和道路 B动摇了封建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C是甲午战争后外患渐趋严峻的结果 D与西方社会近代化进程如出一辙18、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称赞他是“一个为天下服务的大政治家”。“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他评价的是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陈独秀19、现代新儒家贺麟先生说:“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和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

9、统腐化部分。它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学术,反而因其洗刷扫除的工夫,使得孔孟程朱真面目更是呈露出来”。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有助于把握儒学的根本精神 B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C启发了多数国民的自觉意识 D全面否定了落后的儒家思想20、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孙中山和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 以下孙中山的主张与该结论一致的是A驱除鞑虏 B节制资本 C耕者有其田 D中国民族自求解放21、 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

10、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下列与材料中“第二次结合”相符的是A论十大关系 B新民主主义论 C南方谈话 D井冈山的斗争22、萧功秦教授认为,邓小平模式的形成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不断进行修正。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路径障碍是指大跃进的左倾错误 B改革开放是试错反弹的具体表现 C修正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调整的成果23、“传奇主义以拒古典主义之文学而起,一言以蔽之,则情思对

11、于理性之反抗也。欲依个人之感性思想,立自由之艺术,以能达本己情意为先,形辞句皆所不顾。”下列作品中,与材料所述创作风格相符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菲尔 C等待戈多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4、右图胆小的农夫,塑造了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农民形象。这幅画的特点是高超的艺术技巧、深刻的心理揭示以及画面的完整性。下列创作理念与该作品最为贴近的是 A“专注于对自然任意和瞬间的描绘” B“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 C.“最美的艺术品就是要传达出艺术家的纯粹的幻想” D.“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 25、某一画派在绘画时,把打字的信和数字弄到画里,并把纸、标签、扑克牌、

12、仿木纹、大理石花纹等杂七杂八的东西粘在画布上,表达他们否定一切、批判一切态度。这个画派是 A浪漫主义画派 B现实主义画派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画派 26、 “当你出去画画时,要设法忘掉你面前的物体,一棵树、一片田野,只是想,这是一块蓝色、这是一条粉红色、黄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它达到你最初的印象为止。”与此画家属于同一流派的画作是 A B C D27、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A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B

13、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D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28、“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A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B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C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D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29、“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30、“他们(六

14、部)只需听命于皇帝,并不需听命于内阁。若内阁和六部发生意见,六部可以说你不是宰相,不是大臣,不该管我们的事”。上述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内阁大学士不可参与机密事务B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C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D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31、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B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D促进社会阶层流动32、比利时最大的法文报纸晚报:“在戈壁荒漠的湛蓝天空之上,飘着一缕长长的白烟: 中国人第一次飞上了太空。”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5、成功B“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C“南优2号”育种成功D“神舟5 号”飞船往返成功33、1992年2月5日,美国全国公共电台早间新闻在邓小平从封闭中重新出现的报道中指出:“邓小平的再次露面和及其支持改革的承诺让一些分析家非常疑惑, 这让我们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中国是怎么回事”。让美国人“摸不着头脑”源于邓小平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对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科学论述C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D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34、“985工程”和“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战略性建设工程。工程启动的目标在于A落实过渡时期总路

16、线B贯彻“双百”方针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建构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35、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1954年宪法正式确定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 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 “三个面向”方针得以贯彻ABCD36、“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普朗克37、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执

17、政时期(1837年1901年)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科技文化的全盛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英国取得的科学成就是A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C西门子成功研制发电机 D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38、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A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B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C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D历史记载要经过

18、考古发现证实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题,第39题10分,第40题12分,第41题12分,第42题10分,共44分。39、(10分)儒家学说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多年历史中,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吸收其他思想,以适应时代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

19、经,古今之通谊(同义)也。”“夫仁谊(同义)礼知(同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南宋孝宗佛祖统纪卷48 材料四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卷七 材料五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

20、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 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结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的原因?(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及其地位。(3分)(3)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依据材料三和四,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2分)(4)依据材料五,指出李贽思想的进步之处

21、和其产生的社会背景。(3分)40、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继展开,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

22、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 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材料三 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

23、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代表哪一新兴阶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2分)(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为主题进行论证。(7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41、自古代至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往往因时而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

24、承袭。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并未有人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体制尚未真正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的表现。据材料一归纳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

25、大变动”的原因。(6分) (2)结合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3分)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作者所指“已拆卸的旧体制”和“新的体制”分别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1分)42、(10分)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著名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 ,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 ,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 ,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 ,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 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

26、失 材料二 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材料三 (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目的。(3分) (2)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

27、的特点。(3分) (3)材料二、三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指出导致评价不同的因素有哪些?(4分)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题2分,共计7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5 CCCBD 610 BCCAD 1115 ACBCB 1620 BCAAD 2125 AAABD2630 CCBAC 3135 ADDCA 3638 AB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题,第39题10分,第40题12分,第41题12分,第42题10分,共44分。39、(1)儒家学说不符合先秦社会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

28、的需求,影响力较小,但儒家主张“仁” “礼”,有利于社会稳定。(2分)(2)特点:董仲舒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等多学派的思想(或外儒内法);具有神学倾向(或神化君权)。(2分)地位:董仲舒新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3)特点: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儒家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任答2点得2分)(4)进步之处: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1分)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2分)40、(1)阶级:新兴资产阶级。(1分)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1分)(2)影响: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1分)说明:

29、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2分)(3)评分表:等级观点(1分)论据(6分)表述6-7分人文主义进步推动近代科学的诞生,近代科学促进人文主义发展。(1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追求个人的充分发展,促使理论家重视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推动现代科学兴起。(2分)宗教改革:个人独立思考和主体意识增强,推动人们重视实验,主动认识自然界。(2分)启蒙运动: 经典力学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促使启蒙思想家运用理性,推动社会变革。(2分)论证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行文流畅。5-6分观点明确;能从上述两个方面提出论据;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5分观点较明确;

30、能从上述一个方面提出论据,且表述较为准确;论证表述清楚。0-2分观点不明确;不能合理提出论据进行论证;表述不清楚。41、(1)表现: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 或: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1分)郡县制(1分) 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分) 原因: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缺乏人才。(2分) (2)说明: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3分) (3)旧体制:君主专制政体。(1分) 新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1分) (4)趋势:由专制逐渐走向民主。(1分)【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唐朝的政治制

31、度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得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根据材料一“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并未有人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得出缺乏人才。 (2)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明朝和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即可。 (3)根据材料二,“旧体制”指中国传统政治,即君主专制政体,“新体制”指“民国”,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根据第三问,由旧体制到新体制,即由专制到民主。42、(1)条件: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力量加强。(2分) 目的:巩固北魏统治。(1分) (2)特点:自觉汉化;全面汉化;汇

32、通南北。(3分) (3)不同:材料二作者对孝文帝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材料三作者对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2分) 因素:评价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角度;历史的时代变迁等。(任写两点得2分)【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和“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得出觉醒的民族意识和正不断强化中的中央集权,它们分别为孝文帝的改革提供了思想动力和制度保证。第二小问目的,改革的目的必然是更好的维护和巩固统治。 (2)根据材料二 “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得出改革前期不自觉,而经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得出,自觉汉化;根据材料二中“全面汉化改革”“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得出,这是北魏鲜卑政权在全面汉化和汇通南北。 (3)第一小问不同,材料二是肯定的角度,材料三则是批判的角度。第二小问评价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角度以及历史的时代变迁都造成这种差异。搬经中学20162017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答题纸39. (1) (2) (3) (4) 40(1) (2) (3) 41(1) (2) (3) (4) 41(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