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171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一)-(三)(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模块综合检测(一) (三)模块综合检测(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安全因子是能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当中判断能源开发利用稳定性、持续性的重要指标,安全因子越高,代表能源开发风险性越小,能源供应稳定性越强。读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安全因子得分表,回答12题。年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流能20100.3940.5730.7310.5570.50820140.4710.6830.8090.6980.61820200.6310.8250.9510.7730.8251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潮汐能来源于太阳辐射B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辐射C太阳能能

2、量密度高D风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2下列对大连市主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说法正确的是()A大连市太阳能比重最大B太阳能安全因子得分高原因之一是晴天多C大连市风力资源缺乏D潮汐能安全因子得分高,可大力开发解析:1.B2.B第1题,潮汐能来源于天体引潮力,A错误。生物质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能源,来源于太阳辐射,B正确。太阳能能量分散,密度低,C错误。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D错误。第2题,大连市太阳能比重不是最大,A错误。太阳能安全因子得分高原因之一是晴天多,B正确。大连市风力资源丰富,C错误。潮汐能安全因子得分高,但是开发较为困难,D错误。中国已有5 000万亩耕地因污染严重而无法耕种,随着污染的加剧

3、,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失守的窘境。中国是人口大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保证大部分粮食自足的基础。读表,完成35题。我国19982008年耕地变化表(单位:亿亩)年份1988198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面积19.4519.3819.2419.1418.8918.5118.3718.3118.2718.2618.253上表所示,我国耕地()A利用率低B面积减少仍在加速C人均面积不断提高 D面积减少速度趋缓4下列现象的发生对耕地造成直接危害的是()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沙尘暴厄尔尼诺现象A BC D5“18亿亩红线”不仅要保住粮食的数量,更要保证粮

4、食的质量。从生产角度看,保证粮食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我国()A转基因粮食生产量大B高度机械化导致生态破坏C工农业发展导致土壤污染D生产规模大,质量意识差解析:3.D4.C5.C第3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下降,下降幅度在减缓。第4题,对耕地直接的影响就是肥力下降,而肥力下降的主要方式就是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板结等。第5题,根据题意“保证粮食质量”可知,从生产过程来看就是不要受到污染,而粮食生产受到污染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工农业生产中对土壤的污染。中国粮食形势已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供需矛盾。从2003年到2016年,中国粮食产量由8 613亿斤增加到12 325亿斤。但在产量

5、大幅增长的同时,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而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北方核心产区集中,13个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粮食产量的75%以上,粮食跨区域流通和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此回答67题。6上述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A化肥农药滥用,耕地质量下降B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C农业竞争力强D粮食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7目前,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为减少我国大豆进口,合理的措施为()对大豆进口实行更严格的配额管理增加农业补贴,实行大豆收购保护价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土地流转,培植专业的大豆承包大户A. BC D解析:6.D7.C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

6、,我国粮食总产量上升,但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说明我国粮食生产有一定的盲目性,D对;材料没有显示化肥、农药的使用及耕地质量变化,A错;粮食生产向北方水热条件不占优势的地区集中,粮食跨区域流通和平衡压力增大,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B错;材料中指出小麦优势品种供给不足,说明我国农业竞争力较弱,C错。故选D。第7题,对大豆进口实行更严格的配额管理与市场经济不相符,错;增加农业补贴,实行大豆收购保护价,可以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对;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质量是提高产量的措施,不能提高大豆竞争力,降低进口依

7、存度,错;加快土地流转,培植专业的承包大户,可以提高大豆的市场竞争力,对。故选C。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全面展开。读图,回答89题。8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9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下列措施能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有()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加大能源战略储备,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全面禁止采挖煤炭,使用新能源替代煤炭资源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A BC D解析:8.B9

8、.C第8题,图中核电站都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而常规能源短缺,能源供应紧张,因此核电站建设的目的是缓解当地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B正确。故选B。第9题,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为保我国能源安全,措施主要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分析。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加大能源战略储备,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正确。而全面禁止采挖煤炭不符合现实,故排除。故选C。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大屿山、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的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采用桥隧结合的方案建设,并在海中填筑了东、西两个人工岛。读港

9、珠澳大桥及其海底隧道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在海洋中建设东、西两个人工岛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人类陆地活动空间,缓解当地土地紧张状况B作为桥梁和海底隧道的连接点,实现桥隧相连C提高更多的船舶补给平台,促进航海事业的健康发展D打造海上旅游新天地,带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11专家通过查阅当地的有关资料,经过认真的分析,最后确定人工岛标高为5 m。专家查阅的资料应当是()A珠江口的潮位资料B港珠澳地区的航运资料C港珠澳地区的气候资料D珠江口处海底的地貌资料解析:10.B11.A第10题,读图可得,大桥采用桥隧结合的方案建设,东、西两个人工岛作为桥梁和海底隧道的连接点,实现桥隧转换相接,B正确;该人工

10、岛并非为了增加人类陆地活动空间,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为船舶提供补给平台不是建人工岛的主要目的,C错误;材料未提及该岛的旅游功能,D错误。故选B。第11题,由材料可知,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大屿山、珠海市和澳门的跨海大桥,位于珠江口位置,在桥梁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珠江口涨潮问题以确定桥梁的高度等设计问题。因此,专家应当查阅珠江口的潮位资料,A正确;港珠澳地区的航运资料、港珠澳地区的气候资料、珠江口处海底的地貌资料对人工岛标高的影响相对较小,B、C、D错误。故选A。为了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国家出台了碳排放交易政策。碳排放交易,是指运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机制,允许减排企业在碳排放交易规

11、定的排放总量不突破的前提下,用减少的碳排放量在市场销售获取效益,超排企业必须从交易市场购买其他企业多余配额或者能抵减排放量的碳汇产品。下图为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12江西省碳排放交易的行业主管部门江西省生态环境厅下设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处室,其主要职责可能包括()A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制定B氟氯烃物质排放审查C监督野生动植物保护D拟订重污染天气应对政策措施13从核查数据的简便性以及碳减排效果的明显性来看,最适合纳入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行业的是()A汽车制造行业B服装制造行业C钢铁制造行业 D火力发电行业14若从抵减碳排放来增加经济效益的角度去考虑,对农业生产最可能的影响是()A促进

12、农业产业化发展 B促进林业发展C促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D带动农业旅游的发展解析:12.B13.D14.B第12题,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制定、拟订重污染天气应对政策措施属于环境污染治理内容,不属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范畴,A、D错;监督野生动植物保护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属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范畴,C错;氟氯烃物质排放量会影响大气中臭氧的含量,进一步会影响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气温、光照产生影响,故氟氯烃物质排放审查涉及气候变化,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处室的职责之一。本题选B。第13题,从核查数据的简便性以及碳减排效果的明显性来看,最适合纳入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行业的是火力发电行业,因为火力发电直接使用化石燃料,碳排

13、放量大,该类产业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比较大,D符合题意;汽车制造行业、钢铁制造行业的碳排放量小于火力发电行业,服装制造属于轻工业,能源消耗少,故均不适合作为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行业。本题选D。第14题,从抵减碳排放来增加经济效益的角度去考虑,应该着重发展吸收碳最多的农业部门。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碳排放的作用明显,故从抵减碳排放来增加经济效益的角度去考虑,农业部门中林业可能会发展较快,B对;农业产业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发展农业旅游对减少碳排放作用不大,A、C、D错。本题选B。人工鱼礁是一种人为的海底堆积物。在渔业资源不断衰减的今天,这些人为在海中放置的堆积物成为大海的守护者。读图,回答1516题

14、。15关于人工鱼礁被称为大海守护者的原因,解释最全面的是()A可诱集鱼类,形成渔场,以供人们捕获B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C上升流将海底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了上来D为鱼群提供躲避风浪和天敌的地方16营造人工鱼礁的积极意义有()改善水质,改变洋流流向保护、增殖渔业资源改变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带动休闲旅游和体育旅游的发展ABC D解析:15.B16.D第15题,人工鱼礁是因渔业资源不断衰减才建设的,主要是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B对。不是为了诱集鱼类,形成渔场,以供人们捕获,A错。上升流将海底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了上来是作用之一,不全面,C错。为鱼群

15、提供躲避风浪和天敌的藏身之地,也是一个方面,不全面,D错。故选B。第16题,营造人工鱼礁有利于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对。不能改善水质,改变洋流流向,错。可以带动休闲旅游和体育旅游的发展,对。能够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对。不能改变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错。故选D。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据此完成1718题。17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绿色经济的是()A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B向外国出口垃圾C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 D大力开发风能资源18发展绿色经济有利于()提高生产机械

16、化水平减少各种废弃物的产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A BC D解析:17.B18.C第17题,向外国出口垃圾是典型转嫁环境污染的事件,与绿色经济相悖。故选B。第18题,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有可能增加石油的消耗,加重环境污染程度;经济发展的速度过快,难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的过快增长,也势必加重环境问题。故选C。读江苏省部分沿海海域污染情况图,回答1921题。19江苏省沿海海域污染程度的分布特点是()A由海洋向陆地方向递减B由陆地向海洋方向递增C由陆地向海洋方向递减D陆地向海洋方向维持稳定20江苏省沿海海域的污染源主要是()A石油污染 B沿海陆地污染物的排放C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

17、D重金属污染21下列保护江苏省沿海生态环境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加强海洋环境监测B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C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D停止实行“伏季休渔制”解析:19.C20.B21.D第19题,读图可知,江苏省沿海,距陆地越近的海域污染程度越严重,越向海洋方向污染程度越轻,分布特点是由陆地向海洋方向递减,C项正确。第20题,据图可知,距陆地越近,污染越严重,因此推断,污染源主要来自沿海陆地污染物的排放。污染类型不能由材料信息得出,可能是石油污染,可能是生产、生活的污水污染,也可能是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选择B项。第21题,实行“伏季休渔制”有利于海洋生态的保护,而停止实行“伏季休渔制

18、”易造成过度捕捞,破坏生态。选择D项。图中阴影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读图,回答2223题。22目前()A我国生态脆弱区都位于内流区B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类型较单一C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绿洲边缘区生态脆弱D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生态稳定23图中序号所示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主要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B地围湖造田,打坝淤地C地过度开采地下水D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解析:22.C23.D第22题,目前,我国生态脆弱区在内流区、外流区均有,A错误;据图分析,我国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类型较复杂,B错误;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绿洲边缘区人类活动不合理,加剧生态破坏,加上该地区

19、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天山南侧山麓是荒漠,北侧山麓降水较少,属于生态脆弱区,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严重,C正确;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山高坡陡,降水多,滑坡、泥石流多发,生态不稳定,D错误。故选C。第23题,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是自然原因,不是人为原因,A错误;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人为原因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B错误;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破坏植被,C错误;地位于云贵高原,存在水土流失、石漠化问题,人为原因是过度开垦、过度樵采,D正确。故选D。滇池是云贵高原湖群中面积最大的湖泊,北端湖堤将滇池分为外海(290 km2)和草海(10 km

20、2)两部分,平均水深4.1 m。20世纪70年代以后,滇池水质逐年变差。20112015年,当地开展了“生态清淤”“引水入滇”“环湖截污”“生态修复”等治理工程,对降低滇池总磷污染、改善富营养化和防止蓝藻暴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外海2012年曾出现总磷含量较高的现象。下图示意滇池外海。据此完成 2425 题。24滇池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是()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B入口多、出口少、污染物滞留时间长C盛行东北风,流速减慢D生产生活排放大量污水252012年滇池外海总磷含量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A生态清淤扰动湖底沉积物B引水入滇增加水量C环湖截污导致磷元素富集D生态修复加快水体交换解析:24.B2

21、5.A第24题,该地纬度低,温度高,蒸发量大,A错。由图可知,该湖入口多,出口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及时,自净能力弱,B正确。该区域主要盛行西南风和东南风,C错。D为人为原因,可直接排除。故选B。第25题,20112015年,当地开展了“生态清淤”,使得湖底的沉积物被搅动,湖水的磷含量增高,A正确。水量增加,磷含量有可能会减少,B错。入湖的污染物减少,磷的含量会减少,C错误。水体交换加快,水质变好,磷含量降低,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干热岩是指温度大于200 ,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它的分布几乎

22、遍及全球。通过深井将高压水注入地下48 km的岩层,使其渗透进入岩层的缝隙并吸收地热能量;再通过另一个专用深井(相距200600 m)将岩石裂隙中的高温水、汽提取到地面;取出的水、汽温度可达150 200 ,通过热交换及地面循环装置用于发电;冷却后的水再次通过高压泵注入地下热交换系统循环使用。目前,美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已经掌握了干热岩发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据统计,利用干热岩发电的成本仅为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如图为干热岩发电原理示意图。(1)说明利用干热岩发电与风力发电相比具有的优势。(4分)(2)简析发达国家大力研究开发干热岩的原因。(4分)(3)我国青藏高原腹地发现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资源。你

23、是否赞同在该地区进行大规模开采,请说明理由。(4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干热岩分布具有普遍性(几乎遍及全球),受地域限制小;埋深数千米,受季节、气候制约小的特点。第(2)题,从能源消费状况看,发达国家能源消费量大,市场前景广阔。从经济、技术实力看,发达国家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从干热岩的优点看,干热岩为清洁能源,无污染,开发成本较低。第(3)题,赞同:大规模开采干热岩资源,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青藏高原当地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或不赞同:从当地经济技术水平看,开采干热岩资源对资金要求高,而当地经济较为落后,资金

24、不足;开采技术水平较低;当地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从当地生态环境看,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开采易破坏生态环境。答案:(1)干热岩分布具有普遍性,受地域限制小;干热岩受季节、气候制约小。(2)干热岩为清洁能源;干热岩开发成本较低;发达国家能源消费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发达国家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3)不赞同。对资金要求高;开采技术水平较低;当地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开采易破坏生态环境。(或赞同。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当地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2015年4月22日,国务院颁布

25、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目标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如图是我国部分城市、工矿区及农村地下水污染分布示意图。(1)描述图示地区地下水污染的空间分布特点。(6分)(2)我国不仅地下水污染较严重,而且地表水污染也严重。请你就建设我国成“碧水蓝天”中的“碧水”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解析:第(1)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根据图例分布可知,北方地区多属于严重污染区,南方地区多属于中等或者轻度污染区,所以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严重;根据图例可知,北方地区以城市和工矿区水污染为主,南方地区以农村水污染为主。第(2)题,针对我国水污染严重的事实,要加

26、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实施污染重、耗水量大的企业的关停并联;加大科技投入,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严格控制农业污染;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利用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政府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依法治污;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奖励政策,鼓励公众及时举报;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齐抓共管,防患于未然。答案:(1)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严重;北方以城市和工矿区水污染为主,南方地区以农村水污染为主。(2)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污染;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利用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28阅读图文

27、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不同生态区的耕地面积、经济水平发展变化会对我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造成重大影响。1985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北粮南运”的格局,这对我国不同生态区的土地利用、资源分配、生态环境等造成了一定影响。下图示意中国各区粮食产量变化。(1)分析我国1985年后逐渐形成“北粮南运”格局的主要原因。(4分)(2)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对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4分)(3)简述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南方地区应采取的措施。(4分)解析:第(1)题,我国1985年后逐渐形成“北粮南运”格局的主要原因,可从人口流动、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等

28、方面进行分析。1985年后我国的人口多向南方流动,南方的粮食需求量增加。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粮食种植面积大,粮食产量高;南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大量占用耕地,导致粮食产量减少,且南方地区农业结构有所调整。另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使南方粮食供应不足。这些导致了我国逐渐形成“北粮南运”的格局。第(2)题,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北移)对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从粮食生产的重心转移到北方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粮食重心北移意味着北方地区扩大耕地面积,这会导致植被破坏,干旱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等。第(3)题,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南方地区应该采取的措施,主要从保护耕地、减轻灾害

29、、做好粮食储备工作等方面进行分析。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等。答案:(1)北方耕地面积大(北方多平原),粮食播种面积大,产量高,商品率高;北方地区(黄淮区和东北区)粮食增产明显;南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南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大量占用耕地,耕地面积减少。(2)加剧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扩大种植面积)造成土地沙漠化;(大水漫灌)加剧区域土壤次生盐渍化;(林地和湿地面积减少)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3)保护耕地,推进土地流转,推行规模化生产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

30、作。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艾比湖(见下图)位于准噶尔盆地,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曾经有47条河流注入,目前只有精河和博尔塔拉河注入,是湖水的主要来源。艾比湖西北部的阿拉山口是新疆年大风日数最多的地区。艾比湖中含有丰富的盐硝资源和被誉为水产业“软黄金”的卤虫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面逐步萎缩,荒漠化程度加剧,有人预言,艾比湖将成为第二个罗布泊。(1)说明艾比湖附近荒漠化严重的原因。(4分)(2)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艾比湖成为第二个罗布泊?(4分)(3)艾比湖的卤虫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但有专家建议不要在艾比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试说明理由。(4分)

31、解析:第(1)题,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注入的河流减少,水源不足,湖泊萎缩,湖滩裸露;靠近阿拉山口和沙漠,大风带来更多沙尘;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资源开发加剧湖水萎缩和植被破坏,荒漠化加剧。第(2)题,要防止艾比湖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要应用荒漠化防治的知识,从控制沙源、防风固沙、提高居民意识入手。出台相关政策,号召居民节约用水;利用工程措施引水注入艾比湖,防止湖泊干涸;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控制资源开发力度,保护湖泊周围环境;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第(3)题,注入艾比湖的河流少,水源不足,艾比湖易退化萎缩;靠近沙漠,生态环境脆弱;可以维护该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答

32、案:(1)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湖滩裸露;靠近阿拉山口,大风日数多;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漠广布,植被稀少。(2)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利用水库为艾比湖补水增水;实施节水灌溉农业(如滴灌、喷灌);因地制宜实施生态退耕工程;建立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任答4点)。(3)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该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模块综合检测(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乙地风能资源丰富,但季节变化明显,其中最丰富的季节是()A春夏B夏秋C秋冬 D冬春

33、2丙地风能资源欠缺的原因是()A盆地地形 B远离海洋C沙漠广布 D河流稀少3与甲地相比,丁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较差,主要是因为丁地()A能源需求量小 B常规能源不充足C大风日数不多 D有效风能密度小解析:1.D2.A3.A第1题,乙地风能主要由冬季风带来,我国北方冬季南北温差大,冬季风势力强;春季北方气温回升快,多大风,风能资源丰富,最丰富的季节是冬春。第2题,丙地是我国塔里木盆地,四面环山,风难以进入,因此风能资源欠缺。第3题,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是因为甲地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丁地深处内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小,所以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丁地常规能源充足、大风日数多

34、、有效风能密度大。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据此完成45题。4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B控制城镇化增长速度C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5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可()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A BC D解析:4.A5.B第4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防止随意占用耕地。第5题,由材料可知,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是通过从其他区

35、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实现的。这样并不能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但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土地资源位置是固定的,不能进行区际流动。2019年7月27日,中国石油国际合作与外事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进入“十三五”以来,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环境中,中国石油乘势而上,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外战略布局持续完善,在34个国家运营管理92个油气合作项目,上中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局面更加凸显。据此完成67题。6上图为我国目前油库分布图,根据分布情况可知影响油库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B交通C资源 D科技7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为新油库的建设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如果要新建油库,应优先考虑

36、是()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华南地区 D青藏地区解析:6.A7.C第6题,西部地区交通不便,科技不发达,但是也有油库分布;南方地区石油资源缺乏,如香港,但也有油库分布;故可排除B、C、D。第7题,新建油库,优先考虑的还是市场。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新油库应该建在能源缺乏,但是能源需求量又特别大的地方,故答案选C。2017年4月10日,来自西亚的14万吨原油在缅甸马德岛卸载,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中缅两国能源领域合作步入新阶段。读图,回答89题。8中缅输油管道建设的积极影响有()A改善云南大气质量B保护缅甸生态环境C加强我国能源安全D改善缅甸能源结构9关于海上油污扩散可能造成的影响,不

37、正确的是()A石油在分解过程中释放氧B油污使海兽皮毛丧失保温功能C油膜粘住大量的鱼卵D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解析:8.C9.A第8题,中缅输油管道的终点在昆明,会使昆明石油加工业相应发展,不会改善云南省大气质量,故A错。中缅管道建设会对缅甸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故B错。中缅输油管道建设,可使我国进口石油的线路大大缩短,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故C对。对于缅甸能源消费结构没有影响,故D错。第9题,石油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故A错误。油膜玷污海兽的皮毛和海鸟羽毛,溶解其中的油脂物质,使它们失去保温、游泳或飞行的能力,故B正确。石油污染物会干扰生物的摄食、繁殖、生长、行为和生物的趋化性等能力,油膜粘住大量的

38、鱼卵,故C正确。石油污染能够抑制海藻的光合作用,降低海水中氧气的含量,破坏生物的正常生理机能,使渔业资源逐步衰退,故D正确。随着国际航运的发展,港口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般来说,船舶到港后不能立刻熄火,需借助自带大功率柴油机供电来完成装卸货物等作业。近年来,港口推广使用岸上电力成了新趋势,但主要港口岸电的使用率普遍较低,岸电发展处于“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面临“难上船”的尴尬。据此完成1011题。10岸电“难上船”的主要原因是()A岸电短缺 B经济性差C岸电设施不完善 D技术不成熟11港口大力推广使用岸电的主要原因是()A降低作业成本 B增加续航里程C节约能源消耗 D改善大气质量解析:1

39、0.B11.D第10题,据材料“港口推广使用岸电”可知,岸电不存在短缺、设施不完善、技术不成熟的现象,主要是“一头热,一头冷”,因为用电成本比柴油成本高,经济性差,而导致“使用率普遍低”,岸电“难上船”。故答案选B。第11题,大功率柴油机在燃烧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影响港口的环境质量;使用岸电则不会对港口产生污染,能改善大气质量,D项正确。据材料可知,使用岸电的成本高,A项错误。续航里程与船舶的配置有关,B项错误。无论是柴油发电还是岸电,都需要消耗能源,C项错误。故答案选D。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外观像冰却遇火即燃,故也称可燃冰。全球天然气水

40、合物的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如图示意部分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已探明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213题。12目前可燃冰尚未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主要原因是()A常规能源储量大 B开采技术难度大C储存运输成本高 D民众接受程度低13未来可燃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有利于()A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C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析:12.B13.C第12题,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可燃冰开采技术难度大,是目前可

41、燃冰尚未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故选B。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可燃冰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未来可燃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故选C。如图为中国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框架。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甲所示含义正确的是()A保障航运 B美化城市环境C防洪减灾 D开发水利资源15在水生态修复工程中建设的湿地公园可以()涵养水源 美化环境节约用地 发展渔业A BC D解析:14.C15.A第14题,由图可知,甲所包含的内容有加固堤坝、治理河道、建设预警系统等,可判断这些工作主要是防治洪涝灾害。故C正确。第15题,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被

42、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确;节约用地、发展渔业与建设湿地公园的作用无关,错误。故选A。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是根据其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对灾害的敏感度、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等来进行综合评价的。下表为部分国家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情况(171个国家参与排名)。据此完成1617题。国家孟加拉国印度马达加斯加尼泊尔莫桑比克所在地区南亚南亚非洲南亚非洲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12345国家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所在地区欧洲西部欧洲西部欧洲西部欧洲西部欧洲西部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16716816917017116下列有关印度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

43、名靠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季风气候不稳定,极端天气发生频率高B人口密集,对灾害的敏感度高C经济技术相对落后,对灾害的应对能力弱D冬季寒潮灾害发生的频率高17推测日本、德国、巴西、埃及四国中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最靠后的是()A日本 B德国C巴西 D埃及解析:16.D17.B第16题,印度大部分位于热带,且受北部高原山地阻挡,冬季几乎不可能有寒潮天气,D说法错误。故选D。第17题,日本和德国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较发达,对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巴西和埃及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和技术相对欠发达,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相对弱。而日本属于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同时南部在夏秋

44、季节易受台风袭击,而德国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极端天气较少,因此推测德国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最靠后。故选B。读世界部分国家和区域生产、消费碳排放柱状图及人口数量折线图,回答1819题。18有关我国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是由于出口产品所产生的B消费的本国碳排放量小于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C生产的碳排放量有一部分通过产品出口到他国被消费D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大于生产的碳排放总量19人均消费碳排放量()A印度多于俄罗斯B美国最多C金砖五国多于欧盟27国D日本多于美国解析:18.C19.B第18题,我国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应该是通过进口他国产品消费而产生的,故A错误。读图可知,消

45、费的本国碳排放量远远比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要大,故B错误。我国生产的碳排放量大于消费的本国碳排放量与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说明有一部分通过产品出口到他国被消费,故C正确。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小于生产的碳排放总量,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第19题,人均消费碳排放量等于消费碳排放量除以人口总数,通过每个国家的计算可以得知,美国的人均消费碳排放量最多。正确答案是B。水污染不仅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更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图是某年中国7大水系水质差别对比图。据此完成2021题。20上图显示,我国7大水系中污染最严重的是()A辽河水系 B淮河水系C海河水系 D松花江水系21南方地区水系水质总体好于北方地区水

46、系的重要原因是()A南方地区经济发达,治理投入大B北方地区工业发达,污染严重C北方地区人口众多,生活污水排放量大D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大,自净能力强解析:20.C21.D第20题,由图可知,劣类水质占比最高的是海河水系,故图中显示的7大水系中,污染最严重的是海河水系。故选C。第21题,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水体自净能力强,故南方地区水系水质总体好于北方地区水系,D正确;而我国南北方地区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工业污染及对污染的治理投入相差不是特别明显,不是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下图是怒江大峡谷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22图示地区地理环境比较脆弱,人们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47、)A荒漠化 B水土流失C泥石流 D地震23兼顾怒江大峡谷的开发与保护,正确的做法是()A边采伐边造林,使青山永在B只采伐森林,不开发矿产C设立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发旅游观光D封山育林,建设大型水电站解析:22.B23.C第22题,怒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由于人们破坏植被,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泥石流和地震不属于生态问题。故选B。第23题,为了保护长江上游的生态,国家建立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怒江大峡谷本身就是比较好的自然风光,建立在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可适当开发旅游观光。故选C。绿色GDP,即传统GDP扣除资源、环境等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以后的部分。

48、绿色 GDP指数绿色 GDP/传统GDP100。下图为我国2013年传统人均GDP与绿色GDP指数分布关系图(港澳台数据暂缺)。据此完成2425 题。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绿色 GDP指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B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 GDP指数成正比C传统 GDP与绿色 GDP差值较大的多为西部地区省级行政区D在资源节约、环境治理上东部地区不需要关注25下列省级行政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对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高的是()A北京 B江西C贵州 D辽宁解析:24.A25.C第24题,由图可知,绿色 GDP指数总体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格局,A对;根据公式,绿色 GDP指数绿色 GDP/

49、传统GDP100可知,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GDP指数不成正比,B错;由图可知,东部地区绿色GDP指数虽然大,但东部地区的传统GDP也很大,再利用绿色GDP指数公式估算可知,传统GDP与绿色 GDP差值较大的多为东部地区省级行政区,C错;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产值高、能耗大,更应关注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D错。第25题,一个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对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高,说明其绿色 GDP指数较低,传统人均GDP也较低,选项中贵州符合,选C。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随着经济发展,沿海发达地区的陆域空间和可用资源越来越稀缺,我国将目光转向辽阔的海

50、洋。南海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对外贸易、海域安全等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永兴岛是三沙市的行政中心,面积约2.6 km2,属于珊瑚岛。红树林是世界上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素有“海岸卫士”“造陆先锋”等美称,对地区生态起着平衡作用,对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南海海岸为我国红树林的重要分布区。如图为南海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描述我国南海区域地理位置的特点。(4分)(2)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3)三沙市海域广阔,但陆地面积小,该市以永兴岛为“试验田”填海造地,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5分)解析:第(1)题,地理

51、位置特征应从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相对位置等角度分析。第(2)题,“海上生命线”应从其战略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回答。从图中看出,南海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南海进口大量原料和燃料(石油);南海还是我国出口产品的重要通道,交通位置重要。第(3)题,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两方面均可,言之有理即可。支持应从填海造地的工程量及影响等方面分析;不支持应从造地之后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来分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面积、植被、海岸线、沿海景观等方面;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用地规模、工农业生产、可容纳人口等方面

5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物种变化、海洋污染等方面。答案:(1)位于北半球低纬度、热带地区;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边缘,太平洋西岸;西临越南,东临菲律宾,南临马来西亚和文莱;位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南海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我国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南海进口大量原料;我国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南海进口大量燃料;南海是我国出口产品的重要通道。(3)支持。近岸水域较浅,工程量相对较小;填海造地可以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用地,缓解三沙市用地紧张状况;为我国南海资源的开发提供条件。(或不支持。填海造地所需费用巨大;岛上淡水资源缺乏;废弃物

53、排放增多,加剧近岸水域环境污染;导致近海海洋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改变原始岸滩地貌,加剧海洋灾害破坏程度。)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为打赢空气质量保卫战,自2016年10月20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召开第七次会议,会议提出将在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建设国家“禁煤区”。(1)分析京津冀“禁煤区”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5分)(2)简述除了建设“禁煤区”外,改善该地区空气质量的措施。(6分)解析:第(1)题,京津冀“禁煤区”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人口、交通、建筑等方面回答。京津冀地区人口稠密,工业集中,生活烟气、工业废气排放多;车辆多,交通拥堵,汽

54、车尾气大量排放;建筑工地扬尘等。第(2)题,改善该地区空气质量的措施,可以从加强区际合作、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植树造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等方面回答。答案:(1)人口稠密,工业集中,生活烟气、工业废气排放多;车辆多,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建筑工地扬尘等。(2)加强区际合作;调整能源结构(或推广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发展公共交通;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等。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矿产资源需求仍呈增长态势,石油等大宗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开发海洋石油资源成为必然。图1为我国海上石油沉积盆地分布图,图2为我国石油海洋工程能

55、力达到的水深变化图。(1)我国海上石油沉积盆地分布特点有_。(3分)(2)分析目前我国海上石油开采量较少的原因。(4分)(3)简述未来我国大规模开发海上石油资源应该注意的问题。(6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从先整体后具体方面分析即可。据图1分析,我国海上石油沉积盆地分布特点有分布广泛且不连续、分布不均;集中在大陆架海区;其中尤其是东海、南海面积大。第(2)题,从开采难度、开采成本、开采环境和技术等方面分析其原因。海上石油开采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开采难度大;海底地形复杂、海面风浪大等不利条件导致开采成本高;目前我国海洋石油开采技术较低;海洋环境恶劣也导致海上石油开采量较少。第(3)题,从预防

56、与保护两方面分析应注意的问题。海上石油开采要防止石油泄漏,避免海洋石油污染;保护海洋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防范海洋灾害,减少损失。答案:(1)分布广泛且不连续;集中在大陆架海区;东海、南海面积大(2)开采难度大;开采成本高;目前我国海洋石油开采技术较低;海洋环境恶劣。(3)防止石油泄漏;保护海洋生态;防范海洋灾害。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据报道,巴西科学家2020年2月9日在南极西摩岛上测到当地气温一度达到20.75 ,这是有观测记录以来,南极洲首次测得气温超过20 。乌克兰南极科考队的队员在科考站门前发现常年洁白的雪地一夜之间变成了血红色!科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雪中含有一种藻类

57、,它们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但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苏醒”并迅速生长,因其含有类胡萝卜素才呈现出红色。(1)有人说:“南极气温升高和藻类迅速繁殖之间可能会产生恶性循环。”请分析其原因。(5分)(2)分析缓解南极气候变暖的措施。(6分)解析:第(1)题,自然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南极气温升高,融化的雪水满足了这种藻类自身发育和种族壮大的需求,导致其大量繁殖,使大面积雪地呈现红色,进而导致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使气温进一步升高,气温的进一步升高又促进了融雪,形成恶性循环。第(2)题,缓解南极气候变暖的措施可

58、以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二氧化碳吸收、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保护森林,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吸收。加强国际合作:协商解决各国对减排与经济发展诉求的分歧,建立国际共同应对的机制,加强国家间的合作等。答案:(1)南极气温升高,融化的雪水满足了藻类自身发育、种族壮大的需求,使其得以大量繁殖,使大面积雪地呈现红色,进而导致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促进融雪,如此反复则形成恶性循环。(2)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吸收CO2等温室气体;协商解决各国对减排与经济发展诉求的分歧,建立国

59、际共同应对的机制,加强国际合作。模块综合检测(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石油收入是埃及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下图示意埃及20052015年原油产量和消费量统计。据此回答12题。1埃及开始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的年份是()A2005年B2007年C2010年D2015年2为了保障石油安全,埃及可采取的措施是()禁止国内石油勘探、开发石油进口多元化保障海上石油运输通道安全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A B C D解析:1.C2.D第1题,2005年埃及原油产量是3 320万吨,消费量是2 982万吨,不需要进口;2007年埃及原油产量是3 3

60、80万吨,消费量是3 056万吨,不需要进口;2010年埃及原油产量是3 500万吨,消费量是3 630万吨,需要进口;20102015年,除2011年外,埃及原油消费量均大于产量,都需要进口,故埃及从2010年起开始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第2题,禁止国内石油勘探、开发会影响经济发展,错误。石油进口多元化,有利于保证能源进口稳定,正确。保障海上石油运输通道安全,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可以避免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正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突出粮食优势产区,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保障粮食供给的基础原则。2019年,某大学研究人员完

61、成对湖北省所有县区土地利用状况的综合调查,对粮食安全保障功能进行了等级划分。据此完成34题。3湖北省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等级划分的首要依据是()A气候资源 B耕地条件C灌溉水源 D人口密度4鄂东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粮食保障功能较二十年前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A长江黄金水道地位下降 B农业受灾面积增多C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提高 D农业科技水平落后解析:3.B4.C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大,粮食安全保障功能高,山区耕地面积小,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低。所以,湖北省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等级划分的首要依据是耕地条件。第4题,鄂东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粮食保障功能较二十年前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鄂

62、东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占用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与长江黄金水道地位下降关系不大。材料中没有农业受灾面积增多的相关信息。鄂东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农业科技水平并不落后。我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水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虚拟水是指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水。虚拟水理念的提出,将水资源与粮食安全联系在一起,成为我国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工具。如图为2005年中国粮食虚拟水资源流动图。据此完成56题。5影响图中粮食虚拟水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耕地资源 B水资源C交通运输 D政策调配6下列有利于维护我国水资源和粮食安全的可行措施是()A保持我国现有虚拟水流动方向B扩大粮食进口,减小

63、国内粮食生产规模C增加北粮南运,保证南方粮食安全D利用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北方缺水解析:5.A6.D第5题,材料信息表明,虚拟水是指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水,因此粮食虚拟水是指粮食生产过程消耗的水资源,如果某区域输出粮食,即粮食虚拟水流出,如果输入粮食,即粮食虚拟水流入。图中显示,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粮食虚拟水净流出为正值,这是因为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高,有大量商品粮输出,因此影响图中粮食虚拟水流动的主要因素是耕地资源;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并不占优势,甚至是劣势,因此水资源不是导致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虚拟水净流出的原因;交

64、通运输和政策调配不是粮食输出和输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也不是影响图中粮食虚拟水流动的主要因素。第6题,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但目前粮食虚拟水呈净流出状态,如果保持我国现有虚拟水流动方向,则会加剧这些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不利于维护我国水资源和粮食安全;扩大粮食进口,减小国内粮食生产规模,可能有利于维护我国水资源安全,但不利于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增加北粮南运,可以保证南方粮食安全,但不利于维护北方地区水资源安全;利用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北方缺水,补充北方地区因粮食虚拟水净流出的损失,有利于维护我国水资源和粮食安全。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兼有

65、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A B C D8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A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解析:7.B8.D第7题,图示4个石化基地中,、两地资源比较缺乏,地市场优势不是很明显,只有地所示的环渤海地区不仅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还有广阔的市场优势。第8题,地在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时,由于资源比较缺乏,需要利用廉价的海运从外部进口原料,故需要加强港口的建设。2020年5月14日,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有关要求的公告,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禁止生产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

66、进口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排放标准。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对汽车生产与消费及大气污染防治将产生深刻影响。据此完成910 题。9以下生态环境问题,与汽车尾气排放直接相关的是()A臭氧层破坏 B酸雨C生物多样性减少 D石油资源短缺10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改变汽车尾气污染类型 B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C降低汽车整车制造成本 D延缓汽车产业升级进程解析:9.B10.B第9题,臭氧层破坏与制冷剂的使用有关,A错误;酸雨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故其与汽车尾气排放直接相关,B正确;生物多样性减少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C错误;石油资源短缺是人类过度开采造成的,D错误。第

67、10题,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对汽车生产与消费及大气污染防治将产生深刻影响,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B正确;但不能改变汽车尾气污染类型,会增加汽车整车制造成本,加快汽车产业升级进程。绿色发展指数是采用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6个方面的55项评价指标计算得出的,绿色发展指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绿色发展成果。下图示意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不包括港、澳、台)某年绿色发展指数。读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关于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不包括港、澳、台)绿色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海省级行政区均好于内陆省级行政区B直辖市绿色发展指数都较高C绿色发展指数与公众满意度呈负相关D西南三

68、省处于中游水平12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一,推测其主要优势有()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A B C D解析:11.D12.C第11题,读图可知,不是所有沿海省级行政区均好于内陆省级行政区,如江苏、广东绿色发展指数就低于一些内陆省级行政区,A项错误。不是所有直辖市的绿色发展指数都较高,如天津的绿色发展指数就很低,B项错误。绿色发展指数与公众满意度并不呈负相关,C项错误。西南三省,即云南、四川、贵州,都处于中游水平,D项正确。第12题,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很大,对绿色生活的宣传和倡导有力。近年来,北京市第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人均GD

69、P增长快,在增长质量方面优势突出。选择C项。长江中游平原区是我国小龙虾的重要养殖区。随着近年来小龙虾备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当地大量水旱轮作农田被改造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调查显示,当前相当比例的养殖户基本上放弃了越冬旱作种植且普遍重虾轻稻,甚至存在水稻种而不收、直接作为小龙虾的饲料和庇护所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养殖户饵料、肥料投入量大。这些现象引起了一些农业专家的担忧。据此完成1314题。13在长江中游平原区,大量水旱轮作农田被改造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复种指数 B减少农田需水量C增加经济收入 D防治农田病虫害14当前,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中存在的现象可能会

70、()A改善农田水质 B提升农田土壤质量C提高农田单产 D影响国家粮食安全解析:13.C14.D第13题,水旱轮作农田被改造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并不能提高复种指数;也不能减少农田需水量;近年来小龙虾备受国内消费者青睐,小龙虾的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收益高,大量水旱轮作农田被改造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经济收入;养殖户重虾轻稻,甚至存在水稻种而不收,因此,防治农田病虫害并不是主要目的。第14题,大部分养殖户饵料、肥料投入量大,会污染农田的水源,降低农田水质;还会污染农田土壤;当前相当比例的养殖户基本上放弃了越冬旱作种植且普遍重虾轻稻,甚至存在水稻种而不收,这种现象会降低农田单产,影响国

71、家粮食安全。在能源消费需求变化和资源流动规模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区域能源供应的平均运输距离会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区域能源供应空间格局的基本变化特征。下图示意我国1980年和2006年矿物能源供应距离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516题。15我国能源供应距离的变化,反映了我国()A能源资源流动规模缩小 B原油进口规模扩大C国内能源自给水平提高 D石油已成为第一大能源16针对我国能源供应距离的变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能源消费结构 B能源利用效率C能源运输安全 D能源勘探力度解析:15.B16.C第15题,读图可知,与1980年相比,2006年原油的供应距离大幅度增加,2006年原油的供应距离

72、超过了6 000千米,说明我国的原油进口规模扩大。选B。第16题,目前我国能源进口规模扩大,能源运输距离较远,首先要解决的是能源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C正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根据材料完成1719题。17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益最大的可能是()A煤炭工业 B风电工业C火电工业 D核电工业18若现阶段我国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作为汽车燃料,将对我国产生的显著影响有()完全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剧了耕地压力 调整种植业结构A B C D19

73、下列措施有助于推进全球生态安全的是()推广太阳能、核能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增加森林面积提高单位GDP能耗A B C D解析:17.B18.C19.C第17题,低碳经济的特征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所以我国西北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可能受益最大的是风电工业。故B正确,A、C、D错误。第18题,遏止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和“碳交易”悄然兴起,清洁能源受到欢迎,我国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对我国产生显著影响。不可能完全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故错误;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与提高能源利

74、用率关系不大,故错误;我国粮食安全性特别重要,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必然加剧了耕地压力,故正确;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会影响种植结构的调整,故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第19题,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情况。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推广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有助于推进全球生态安全,故正确;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意味着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低,不利于生态安全,故错误;增加森林面积可使森林生态功能增强,有利于生态安全,故正确;提高单位GDP能耗,增加了资源消耗,污染环境,不利于生态安全,故错误。故C正

75、确,A、B、D错误。生态环境质量反映人口、经济、环境三者的协调关系。读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2021题。20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区域分布在()A东部沿海地带 B中部内陆地带C西北内陆地区 D西南青藏地区21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防护林建设 B气候变化C经济发展水平 D环境污染解析:20.A21.C第20题,图中显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总体向东移动,说明东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第21题,结合我国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现况可判断,经济发展水平是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最主要原因。下图中 M 国石油资源丰富,我国投资与该国合作开采石油。据此完成2

76、223题。22该国石油输出最近的国家是()A澳大利亚 B德国 C美国 D日本23我国在该国投资开采石油的主要目的是()A开拓国际市场B促进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C提高技术水平D增加当地劳动力就业机会解析:22.C23.B第22题,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M国为南美洲北部的委内瑞拉,结合选项可知,美国与该地距离最近且能源需求量大。故选C。第23题,我国的石油储量有限,且近年来对石油的需求逐渐增加,石油进口依赖度较高。除了大量进口原油,我国还在石油资源较丰富的国家投资开采石油,促进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保证石油供需平衡、市场稳定及国家能源安全。故选B。图甲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图乙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

77、。读图,完成2425题。24图甲中的景观反映了图乙中的环境问题是()A B C D25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A B C D解析:24.B25.A第24题,图甲景观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两极冰川融化的问题。图乙中表示全球气候变暖,表示酸雨,表示两极冰川融化,表示土地荒漠化,表示臭氧层破坏。第25题,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可以有效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两极冰川融化的问题。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土壤盐渍化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形成过程。(1)简述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

78、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5分)(2)试提出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6分)解析:第(1)题,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从对土壤、农作物的生长等方面的影响来分析。土壤盐渍化使土壤含盐量上升,加剧土壤板结,不利于农作物根系的伸展和发育;土壤含盐量较高,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成活,使农作物减产,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等。第(2)题,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可从原因来分析,农业发展过程中可采取合理灌溉,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实施喷灌、滴灌等;灌溉或雨后,可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水位;可采用地膜覆盖,减少蒸发的影响;还可以种植耐盐碱植物,提高植被覆盖率等。答案:(1)加剧土壤板结,不利于农作物根系的伸

79、展;土壤水盐碱度较高,不利于农作物的成活;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造成农业减产。(2)合理灌溉,实施喷灌、滴灌;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水位;覆盖地膜减少蒸发的影响;种植耐盐碱植物,提高植被覆盖率。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大庆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地处松嫩平原,由于地势低平,形成了广阔的湿地,素有“百湖之城”的美称,还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少有的内流区之一。大庆是大庆油田所在地,是我国著名的“石油城”。然而,近年来大庆面临石油资源枯竭,后期采用“注水采油”(利用注水设备把质量合乎要求的水从注水井注入油层,保持油层压力以提高采油率)方式开采石油。石油资源一般储

80、存在背斜储油构造中。目前大庆正在计划建设成为东北重要的光伏产业生产及应用基地。如图示意大庆及周边区域。(1)分析大庆周边湖泊和沼泽分布广的自然原因。(3分)(2)分析大庆石油开采对周边湖泊、沼泽等湿地产生的影响。(3分)(3)说明大庆油田采用“注水采油”方式的原因。(4分)(4)大庆计划建设成为东北重要的光伏产业生产及应用基地,变“石油城”为“光伏城”。你是否赞同这一计划,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解析:第(1)题,大庆周边湖泊和沼泽分布广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地势、地表水资源、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冻土层等方面分析。第(2)题,大庆石油开采对周边湖泊、沼泽等湿地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占用湿地、对

81、地表水的影响、污染湿地、影响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大庆采用“注水采油”的原因主要从石油存储与开采的地质条件方面说明。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果赞同,主要从大庆光照资源条件、工业基础、能源需求、政策等角度分析。如果不赞同,主要从光伏产业前期投资、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大庆建设光伏产业的自然条件以及传统能源利用等角度去分析。答案:(1)位于松嫩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网密集,地表水资源丰富;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有冻土层,水分下渗量少。(2)石油开采占用大量湿地,导致湿地面积萎缩;采用“注水采油”方式,减少地表水资源,导致湿地水量减少;石油开采中泄露的原

82、油对湿地产生污染;湿地面积、水量减少,湿地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3)石油一般存储于背斜构造之中;石油较水比重小,位于水层上部;向岩层中注水时,水位于背斜下层,受压力石油上升至背斜顶部,便于开采。(4)赞同。理由:大庆纬度高,夏季光照充足,光伏利用自然条件好;大庆经过多年的石化工业发展,工业基础好,经济水平高;大庆距离东北工业基地近,能源需求量大;我国对光伏产业发展有较大的政策支持等。或不赞同。理由:光伏产业发展前期投资量大;光伏发电不稳定;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而大庆周边多沼泽和河流,不利于光伏设施建设;大庆周边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丰富,利用技术成熟。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83、)2020年2月,撒哈拉沙漠连续几天刮起了强风,卷起了漫天黄沙,大量的沙尘飘过大西洋,抵达美洲(如图所示)。据统计,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大西洋、南美等地输送约1.8亿吨的尘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这种沙尘天气正在不断加强,对地球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1)当沙尘飘过大西洋上空时,推断洋面气温的响应过程。(3分)(2)分析沙尘在大西洋沉降对海洋生态的影响。(3分)(3)说明沙尘在亚马孙平原沉降对维持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3分)(4)依据沙尘向大西洋、亚马孙平原的输送过程,推测其对全球气温的影响。(3分)解析:第(1)题,该题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当沙尘飘过大西洋上空时,沙尘一方面通过反射、

84、散射削弱太阳辐射;另一方面沙尘作为凝结核,促进洋面蒸发的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削弱太阳辐射,使海洋表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减弱,进而使大气的温度降低。第(2)题,沙尘中富含营养物质,沉降到大西洋以后可以促进藻类的生长,藻类的增加又促进了其他海洋生物的生长。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热带雨林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土壤贫瘠,沙尘中富含营养物质,沙尘沉降增加了土壤肥力,从而促进了热带雨林生长,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第(4)题,结合以上几个小题的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沙尘一方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一方面促进了海洋藻类和热带雨林生长,减少大气中CO2含量,从而抑制了全球气候变暖。答案:(1)

85、当沙尘飘过大西洋上空时,大量反射、散射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大气获得的热量,降低了温度;沙尘作为凝结核,促进洋面蒸发的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削弱太阳辐射,继续降低气温。(2)沙尘作为营养物质;促进海洋藻类的旺盛生长;藻类的增加促进鱼虾等海洋生物的旺盛生长。(3)热带雨林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土壤贫瘠;沙尘沉降,增加了土壤肥力;促进雨林生长,维持了动植物生态平衡。(4)沙尘削弱太阳辐射;促进海洋藻类和雨林的生长,减少CO2含量;抑制全球气候变暖,使全球气温降低。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寒湿地(包括沼泽、湖泊、河流等)的集

86、中分布区。近几十年来,湿地面积出现了大幅度萎缩,据观测,沼泽湿地退化的区域和多年冻土退化的区域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放牧是影响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2005年以来,三江源地区推行了限牧政策,载畜量明显下降。我国计划在三江源地区设立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不同,国家公园可实现自然保护、科学研究、旅游观光等多重目标。图1示意三江源地区各高寒湿地的面积年均变化率,图2示意19602013年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其中累计距平值是指某要素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累计值。(1)描述19692013年三江源地区湖泊面积的阶段性变化特征。(3分)(2)分析20072013年三江源地区湖泊面积变化

87、的原因。(3分)(3)分析沼泽湿地退化的区域和多年冻土退化的区域基本一致的原因。(4分)(4)简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设立和开放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3分)解析:第(1)题,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读图1可知,分别从总体变化和不同时段变化两方面进行描述。19692013年湖泊面积年均变化率为负值,说明三江源地区湖泊面积总体略有减少;19692007年,湖泊面积年均变化率为负值,说明湖泊面积减少;20072013年湖泊面积年均变化率为较大的正值,说明湖泊面积大幅增加。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20072013年三江源地区湖泊面积大幅增加。具体原因可从水量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即水量收

88、入增多、支出减少,水量盈余,湖泊面积增加。结合图2可知,2007年后年降水量累计距平值在增加,说明降水增加;年平均气温上升,说明积雪冰川、冻土融化增加,使得湖泊水量增加。支出减少方面主要表现为区域载畜量下降,使得草场恢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流失的水量减少。第(3)题,主要通过分析冻土在沼泽湿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来说明沼泽湿地退化的区域和多年冻土退化的区域基本一致的原因。具体来看,冻土层能阻碍地表水和土壤水分的下渗,使地表呈过湿状态,促进了沼泽湿地的形成;气温上升导致沼泽湿地区域蒸发量增加,同时冻土融化,地表水和土壤水分下渗增强,沼泽湿地退化。第(4)题,主要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方面分析

89、有利影响。生态方面主要是有利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和高原生物多样性;社会方面主要是通过发展旅游业,提供就业机会,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经济方面主要是发展旅游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答案:(1)19692013年三江源地区湖泊面积总体略有减少;其中19692007年,湖泊面积减少;20072013年湖泊面积增大。(2)2007年后,区域降水量有所增加;气温升高引起的积雪冰川、冻土融化增加,使得湖泊水量增加;区域载畜量下降,使得草场恢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流失水量减少,湖泊面积增加。(3)冻土能阻碍地表水和土壤水分的下渗,使地表呈过湿状态,有利于沼泽湿地的形成。气温上升导致冻土融化,地表水和土壤水分下渗增强,沼泽湿地退化。(4)有利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减缓生态退化;有利于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而保护高原生物多样性;可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当地旅游从业者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