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高一(2)班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答案:C2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D孙权称王,国号吴答案:A3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答案:B4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
2、图,其中魏国所辖地区是()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鼎立格局。魏国统治区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吴国区域以长江中下游地区,蜀汉政权以四川成都为中心。观察地图可知B项正确。答案:B5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答案:D6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答案:D7读下图,解读正确的是()A北方自然环境恶劣 B北方民族学习中
3、原文化C江南地区相对发达 D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答案:D8“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 D忽必烈改制答案:C9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解析:材料并未论述政策的稳定性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北朝强盛的原因在于“交替的胡化和汉化
4、”,但并未说明北魏成为“强大帝国”,故B项错误;材料讨论的重点在于北朝全盛的原因,而非隋唐统治,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北朝在“交替的胡化和汉化”中,积蓄了体制的力量,实现了历史的进步,故D项正确。答案:D10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解析:本题抓住两个关键信息:“由以畜牧经济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及“从经济发展角度”,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质上是农业化的过程,故选B项;封建化的过程是从社会角度看,汉化过程是从汉族和鲜卑族民族融合
5、角度看,工业化的过程不合题意,故排除A、C、D三项。答案:B11下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鲜卑姓拓跋拔拔丘穆陵汉姓元长孙穆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陋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即如何理解孝文帝改革中改汉姓的历史作用。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答案:A二、非选择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魏书高祖纪材料二高祖曰:朕昨入城,见车上妇人冠帽而著小襦袄者,若为如此,尚书何为不察?澄曰:著犹少于不著者。高祖曰:深可怪也!任城意
6、欲令全著乎?魏书任城王元澄传材料三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藉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吕思勉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改变“不均”推行的经济措施及其政治目的。(2)材料二中孝文帝为何批评元澄?这说明了什么?(3)材料三的作者是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答案:(1)措施:均田制。目的:缓和民族矛盾,加强统治。(2)原因:仍然有人穿胡服;元澄未能尽职
7、贯彻诏令。说明:传统旧俗难以根除,改革阻力大;孝文帝坚决推进改革。(3)评价:认为改革促进民族融合;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政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认识:改革缓和社会矛盾,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言之有理即可)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是一种圈层结构,它以中原地区为核心,不断向外部空间进行扩展。从秦汉到明清,圈层结构经过两千年的空间扩散,外部达于自然边疆,内部结构相互融合,逐步形成核心边缘边疆的圈层梯度分布,行政管理层次上的政区、城、镇、乡村的等级系列并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模式。摘编自姚晓瑞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过程及模式研究解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史实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的圈层空间结构是一种稳定的模式。论述:中国古代自先秦时期形成了中原地区的政治中心区后,秦汉以后以此核心区为中心不断地进行政治空间的扩展;历代政权对地方管理也是由核心区向边缘区扩展;核心区无论是政治大一统时期还是政治分裂时期,都表现出了政治统一的凝聚性,这都说明地缘政治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