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论述铁路作用时说:“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糈,装器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他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 ()A调运快捷 B连接中外C资源开发 D经济交流解析:选A作者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军事方面,能起到调运快捷的作用,故A项正确;连接中外、资源开发、经济交流,材料没有体现,故B、C、D三项错误。2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有人作竹枝词:“铁线纵横铁轨铺,几如地网与天罗。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一段时间后,有人又作竹枝词:“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电车行驶通租界,市政经营仗市民”。该
2、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西方物质文明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上海市民对电车由不接受到接受的过程,本质上反映了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319世纪末自行车从西方传入中国,成为宫廷贵族的玩具;到20世纪60、70年代自行车和缝纫机、手表一起成为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再到80年代,自行车逐渐成为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如今自行车不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也是人们健身、休闲的好方式。自行车命运的变迁不能说明 ()A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C中国自行
3、车工业世界领先 D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解析:选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自行车命运的变迁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思想观念的改变;材料内容无法体现中国自行车工业的发展水平。4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解析:选D材料说明不同的车辆有着不同的行驶规定,属于近代交通文明,故材料主旨意在
4、说明近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确立。5在中国各种传统礼教规范中,“男女授受不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而在清末流行的诗词中却有这样的描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说明自古以来的“男女之大防”在近代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而与材料有关的突破口是 ()A交通工具 B社交场合C男女合校 D男女合演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乘坐近代交通工具出行的情景,这种现象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6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 ()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B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D近代以来出国
5、留学热潮的兴起解析:选A“别肠转如轮”“眼见双轮驰”表明近代汽车、轮船的出现;“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意指送行之人未及返回,旅人已经到了天尽头,从中可见近代交通工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7近代某诗人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A电报电信业 B航海事业C航空事业 D铁路运输解析:选A从材料当中描述“举头铁索路行空”“音书万里一时通”可知此工具需架设电线,另外还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故选A项。8河南新乡的西瓜自“火车通行,销路益远”。奉天“昔年多种菜蔬,仅销境内,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多”。广西桂平自从轮船通行,“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而家畜
6、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售诸港粤,日月不休”。材料反映出近代交通 ()扩大了商品市场冲击了自然经济便利了列强侵略带动了沿线地区发展A BC D解析:选A“火车通行,销路益远”说明新式交通工具扩大了商品市场,故正确;“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说明冲击了传统的自然经济,故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列强侵略的信息,故错误;“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多”说明火车沿线地区商业发展,故正确。A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8分)9近代运输格局成为反映时代变迁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铁路和轮船运输因极大的载运量而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1830年到1870年,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公里铁路,连接了工业
7、中心、铁矿、港口等。为了便于交通和货运,美国政府开凿运河,私人投资者建立起轮船航线和铁路网络。到1860年,东北部的工业区、南部农业区、以及中西部城市之间已有铁路相连。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也造就了铁路和轮船;而后者因为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交通方式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近程。(英)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二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汉口至上海航线的各轮船公司概况开办年国别公司船只(艘)吨位1875中国招商局45 8601887英国太谷、怡和713 9221898日本大阪46 5811899德国瑞记、美最时55 743材料三轮船使商业贸易流通渠道发生了实质性变化,1881年进出汉口装运茶叶的远洋轮船有30
8、艘,吨位达48 670吨;汉口至宜昌轮运航线的出现,使货物运转日期缩短了一个月但是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以1881年为例,汉口进出船只中,木船为250艘,吨位达41 887吨;外国租赁木船为127艘,吨位达11 289吨。武汉地区以土货进出口为主轴的市场,基本上依傍木船运输。任放近代两湖地区的交通格局(1)据材料一概括英美近代运输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经济影响。(6分)(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长江航运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湖北航运业的格局变化。这说明了什么?(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
9、料一“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公里铁路”“美国政府开凿运河”“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工业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等方面分析揭示英美近代运输业的经济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图表中船只数量的多少和吨位的大小比较概括其特点;第二小问,结合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近代中国交通的进步、工业革命、洋务运动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关键句“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 670吨”“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可得出轮船与木船既竞争又互补;第二小问,从近代化中交通、工业化、社会转型等角度揭示材料三反映的信息。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促进;政府倡导;实业家的推动。影响: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2)特点:列强在中国轮船航运业占据优势;英国居于首位;中国近代航运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成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打开中国大门;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沿海沿江交通;洋务运动的推动。(3)变化:远洋航运有所发展;轮船与木船既竞争又互补。说明:新式交通工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工业化是历史的重要趋势;社会转型艰难。(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