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8712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0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试题(含解析)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I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A. 一只青蛙B. 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C. 青蛙的表皮细胞D. 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各种生物【答案】B【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一只青蛙属于个体层次,A错误;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B正确;青蛙的表皮细胞是细胞层次,C错误;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

2、的各种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2. 夏季,人们由于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B. 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C. 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体D. 痢疾杆菌的DNA呈线型【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原核细胞的结构中均有细胞壁(除支原体)、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拟核、遗传物质DNA,但是没有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其它复杂的细胞器。【详解】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中含有核糖体无线粒体,A错误;原核细胞具有细胞膜和细

3、胞壁,B项正确;原核细胞中有拟核,但没有染色体,C错误;原核细胞中拟核和质粒均为环状DNA,D错误;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一种,在识记过程中能够区分带“菌”的生物,细菌中一般均有“杆菌”、“球菌”、“弧菌”等字样;识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3. 某蛋白质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共含氨基酸分子500个,在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分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和水分子数分别是A. 504个和498个B. 496个和499个C. 499个和499个D. 496个和496个【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题干知,该蛋白质分子由5OO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含有四条肽链,则

4、由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500-4=496个,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500-4=496个。故选D。4.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糖类都有甜味B. 单糖、二糖和多糖在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C. 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D. 糖类物质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在细胞内单糖可以脱水缩合形成二糖和多糖,多糖可以水解形成二糖和单糖;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如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核糖和脱氧核糖是RNA和DNA的成分,都不能提供能量;淀

5、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详解】A、纤维素等没有甜味,A错误;B、单糖可以脱水缩合形成二糖和多糖,二塘可以水解成单糖,多糖也可以水解形成二糖、单糖,因此,单糖、二糖和多糖在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B正确;C、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有些糖类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如纤维素、核糖、脱氧核糖,C错误;D、还原性糖能与斐林试剂反应,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而蔗糖等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D错误。故选B。5. 典型的细胞膜最可能具有下列哪种组成(质量分数)A. 35%脂质、50%蛋白质、5%糖类、10%RNAB. 50%脂质、45%蛋白质、5%糖类、0%RN

6、AC. 25%脂质、75%蛋白质、0%糖类、0%RNAD. 60%脂质、30%蛋白质、0%糖类、10%RNA【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组成成分。【详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约占50%、蛋白质约占45%、糖类约占5%,细胞膜不含有RNA。故选B。6. 当你连续嗑带盐的瓜子,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干涩的感觉。其原因是A. 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失水B. 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失水C. 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吸水D. 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吸水【答案】B【解析】【分析】水分进

7、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当动物细胞质的浓度大于环境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则失水。【详解】连续嗑带盐的瓜子,口腔中溶液的浓度大于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失水,因此会有干涩的感觉故选B。7. 如图表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物质P可能是氧气B. 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C. 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蛋白D. 物质P和Q出细胞不是都消耗能量【答案】D【解析】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即图中物质Q,A错误;水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可用物质Q表示,但物质Q不一定是水,B错误;物质P出细胞需要载体,物质Q出细胞是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而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C错

8、误;物质P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到高浓度,表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物质Q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可表示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名师点睛】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8. 酶的作用原理是( )A.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 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C. 降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D. 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答案】A【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

9、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特性,明确酶促反应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9.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B. 荔枝在无O2、干燥、零下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C. 马拉松运动时,运动员主要是从无氧呼吸中获得能量D. 高等生物保留无氧呼吸

10、的能力,有利于对不良环境的适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因为水稻特殊的结构能使其长期适应缺氧环境,故A错误;B、荔枝在低氧、一定湿度和零上低温的环境下,可延长保鲜时间,无氧、干燥和零下低温都不利于荔枝的保鲜,故B错误;C、马拉松运动时,运动员主要从有氧呼吸中获取能量,故C错误;D、高等生物保留无氧呼吸的能力,利于其适应低氧的不良环境,故D正确故选D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10. 如下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过程表示细胞生长B. 过程表示细胞分化C. 过程表示细胞分裂D. 过程染色体数目会减半【答案】A【解析】【分

11、析】【详解】A、表示细胞体积由小到大,为生长,A正确。B、表示细胞一分为二,增加细胞数目,为细胞分裂,B错。C、表示细胞出现形态、结构和功能稳定性差异,为细胞分化,C错。D、为体细胞,分裂主要方式有丝分裂,子细胞和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D错。故选A11.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通常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A. 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 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C. 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D. 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雌蕊【答案】B【解析】【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详解】豌豆是自

12、花闭花授粉植物,因此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通常需要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故选B。12. 家兔的毛色中白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请你观察下列四种亲本杂交组合的亲子代性状,其中发生了性状分离的一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白兔和白兔杂交后代均为白兔,没有体现性状分离现象,A错误;B、黑兔和白兔杂交后代均为白兔,没有体细胞性状分离现象,B错误;C、白兔和白兔杂交后代出现黑兔,这体现了性状分离现象,C正确;D、黑兔和白兔杂交后代有黑兔,也有白兔,这没有体现性状分离现象,D错误。故选C。13. 鸡的毛腿(B)对光腿(b)为显性。现让毛腿雌鸡甲、乙分

13、别与光腿雄鸡丙交配,甲的后代有毛腿,也有光腿,比为1:1,乙的后代全部是毛腿,则甲、乙、丙的基因型依次是( )A. BB、Bb、bbB. bb、Bb、BBC. Bb、BB、bbD. Bb、bb、BB【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毛腿雌鸡甲(B_)与光腿雄鸡丙(bb)交配,甲的后代有毛腿(B_),也有光腿(bb),比为1:1,符合测交后代的比例,由此确定甲的基因型为Bb;毛腿雌鸡乙(B_)与光腿雄鸡丙(bb)交配,乙的后代全部是毛腿(B_),由此确定乙的基因型为BB。C正确;故选C【点睛】14. 如图表示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袋中的小球分

14、别表示雄、雌生殖器官产生的配子B. 甲、乙两袋中小球的数量一定要相同C. 该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 每次抓完小球记录后需将小球放回原袋【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

15、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解】A、甲、乙两个袋子分别代表产生雌雄配子的雌雄生殖器官,而袋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A正确;B、每个袋子中不同颜色(或标D、d)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这样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但甲袋内小球总数量和乙袋内小球总数量不一定相等,B错误;C、该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正确;D、要随机抓取,且每次抓取的彩球都要放回原袋中并搅匀,再进行下一次抓取,抓取的次数应足够多,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模拟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

16、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掌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原理,注意实验过程中相关操作的细节,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15. 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在F2中与两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一共占全部子代的 ( )A. 1/4B. 3/4C. 3/8D. 5/8【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定律,则后代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据此答题。【详解】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杂交得到F1,F1

17、的基因型为AaBb,F1AaBb自交得到F2,后代表现型为A-B-:A-bb:aaB-:aabb=9:3:3:1,其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是A-bb、aaB-,占总数的。故选C。16. 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 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 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能会由于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身高不同,反之,基因型不同的

18、两个人,也可能因为环境因素导致身高相同,A正确;在缺光的环境中,绿色幼苗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影响而变黄,B正确;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均为ii,两者均为纯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为ii,表现为O型血,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正确;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亲代是杂合子,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错误。【点睛】结合“基因型+环境=性状”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时,注意各项描述个体间的异同是基因型决定的,还是环境变化引起的。17.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细胞周期B. 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

19、睾丸(精巢)或卵巢中C.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D.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

20、色体消失。【详解】A、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但由于产生的生殖细胞不能继续分裂,所以不具有周期性,A错误;B、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精巢)或卵巢中,B正确;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C错误;D、玉米染色体2n=20,经过减数分裂后,子细胞有10条染色体,但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8. 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不可能出现的染色体行为是()A. 联会B. 交叉互换C. 同源染色体分离D. 着丝点分裂【答案】D【解析

21、】【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程度。【详解】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会出现联会,故A正确。联会时会有交叉互换,故B正确。后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故C正确。着丝点分裂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D错误。19. 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相同数量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生殖细胞数量之比为41B.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出现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现象C. 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核DNA的数量变化与卵细胞完全相同D.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均需要经过变形【答案】D【解析】【分析】精子和

22、卵子形成过程的比较:【详解】A、每个精原细胞和每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均可产生四个子细胞,但前者可形成四个成熟的生殖细胞,后者只形成一个成熟的生殖细胞,所以相同数量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生殖细胞数量之比为4:1,A正确;B、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出现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现象,这是减数分裂的特征 ,B正确;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核DNA的数量变化完全相同,都是体细胞的一半,C正确;D、精子的形成需要经过变形,而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变形,D错误。故选D。【点睛】20. 图为某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属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图像是()A. B. C. D

23、.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这两个细胞的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排列在赤道板上,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图像,A错误;B、B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且染色体与图示细胞吻合,B正确;C、图中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C错误;D、D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但染色体与图示细胞中染色体分开方式不符,D错误;故选B。21. 下列各项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 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二者都是成单存在B. 体细胞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C. 非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基因和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

24、都可能发生变异【答案】D【解析】【分析】所谓平行关系即两者的行为要表现一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A、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A正确;B、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B正确;C、非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正确;D、在生殖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变异是随机发生的,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体现二者间的平行关系,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

25、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2. 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该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通过眼色就可以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杂交组合是()A. 杂合红眼()红眼()B. 白眼()白眼()C. 杂合红眼()白眼()D. 白眼()红眼()【答案】D【解析】【分析】在伴X显性遗传中,母本是隐性纯合子时雄性后代表现出隐性性状,父本是显性性状时雌性后代全部是显性性状。【详解】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后代中白眼都是雄性,红眼有雌性也有雄性,所以通过眼色无法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A错误;B、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后代都是白眼,有雌性也有雄性,所以通过眼色无法直接判断子代

26、果蝇性别,B错误;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后代中白眼有雌性也有雄性,红眼有雌性也有雄性,所以通过眼色无法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C错误;D、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后代中白眼都是雄性,红眼都是雌性,所以通过眼色可以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伴性遗传规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遗传规律和遗传方式的判断能力。23. 某女子及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但其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则其弟弟的红绿色盲基因的传递情况是( )A. 外祖父母亲弟弟B. 外祖母母亲弟弟C. 祖父父亲弟弟D. 祖母父亲弟弟【答案】B【解析】【分析】有关红绿色

27、盲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XBXBXBXbXbXbXBYXbY女性正常女性携带者女性患者男性正常男性患者【详解】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题意可知,其弟弟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其母亲,不可能来自其父亲;其母亲一定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其母亲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其外祖母,所以其外祖母一定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24. 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则该病一定不是()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答案】C【解析】【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

28、、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A. 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B. 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C. 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

29、性遗传病,如果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亲患病则女儿全患病,系谱图不符,C错误;D. 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是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类型,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遗传系谱判断遗传病类型的能力。25. 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 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能在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有毒 R 型 无毒 R 型 有毒 S 型 无毒 S 型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该实验说

30、明R型肺炎双球菌无毒;S型肺炎双球菌有毒;且S型菌体内有转化因子。【详解】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S型细菌在鼠体内促使了R型向S型的转化,其实质是S型某些DNA片段进入R型细菌细胞中,与R型细菌的基因发生重组,所以细胞中出现了有毒的S型细菌,另外在小鼠体内还有没有转化的无毒的R型细菌。即B正确。故选B。【点睛】26. 下列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蛋白质和DNA的作用B. 检测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的强弱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C. 标记蛋白质的实验组,离心后的试管中上清液有较高的放射性D. 噬菌体侵染

31、细菌的实验和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同时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实验设计思路为: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A正确;B、离心后检

32、测到35S标记的一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则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是DN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B正确;C、标记蛋白质的实验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所以离心后的试管中上清液有较高的放射性,C正确;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存在转化因子,但没有证明DNA是转化因子,D错误。故选D。27. 下列是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图,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三个分子的连接顺序为:【详解】组成脱氧核苷酸的各种分子间正确的连接方式是:磷酸脱

33、氧核糖含氮碱基,并且含氮碱基应连接在脱氧核糖的1号碳原子上,磷酸连接在脱氧核糖的5号碳原子上。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脱氧核苷酸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对组成脱氧核苷酸的三个分子的连接顺序的识记能力。28. 如图是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从图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DNA是双螺旋结构B. 碱基严格互补配对C. 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为DNA分子的片段,DNA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

3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详解】A、由图可知,DNA是由两条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A错误;B、由图可知,DNA两条链之间的碱基严格互补配对,B错误;C、DNA两条链之间的碱基严格互补配对,且总是嘌呤与嘧啶配对,因此嘌呤数等于嘧啶数,C错误;D、根据题图无法判断两条链是否是反向平行,D正确。故选D。29. 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复制后的子链是A. GATB. UAGC. TAGD. TUG【答案】C【解析】【分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按着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A与T配对,C与G配对。【详解】因为模板链是ATC,则根据A与T配对,C与G配对,复制后的子链为 TAG,A错

35、误,C正确。DNA中没有U,因此B、D错误。【点睛】DNA的特有碱基是T,RNA的特有碱基是U。30. 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的DNA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提取其子代的DNA进行梯度离心,下图-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B. 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C. 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D. 亲代的DNA应为【答案】A【解析】细菌的DNA被15N标记后,放在14N培养基中培养,复制1次形成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一条含有14N,离心形成中带,即图中的,A错误;复制两次后形成了4个D

36、NA分子,2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离心形成中带;另外两个DNA分子都只含有14N,离心形成轻带,即图中,B正确;随着复制次数增加(三次及三次以上),离心后都含有中带和轻带两个条带,轻带相对含量增加,即图中,C正确;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有15N,离心形成重带,即图中的,D正确。31. “DNA指纹”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A. 特异性B. 多样性C. 稳定性D. 可变性【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特

37、异性的理解运用。【详解】不同的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各不相同,即DNA分子具有特异性,根据这一特性可辅助进行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故选A。32. 如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B. 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 白眼基因在细胞核内,不遵循遗传规律D 基因片段中有5种含氮碱基、8种核苷酸【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分析:S基因控制果蝇的白眼,所以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白眼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于核基因,遵循遗传规律;组成白眼基因片段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该基因片段中有4种含氮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详

38、解】由分析可知: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B、S基因控制果蝇的白眼性状,所以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C、白眼基因在细胞核内,属于核基因,其遗传过程遵循遗传规律,C错误;D、基因片段中有4种含氮碱基、4种核苷酸,D错误。故选B。33. 正常出现肽链终止,是因为()A. 一个与终止密码子对应的转运RNA不能携带氨基酸B. 不具有与终止密码子对应的转运RNAC. 信使RNA在终止密码子处停止合成D. 转运RNA上出现终止密码子【答案】B【解析】【分析】1、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2)种类:64种,其

39、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2、基因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其中非编码区不能转录形成RNA。【详解】与核糖体结合的mRNA.上的密码子有64种,其中能决定氨基酸的只有61种,有3种是终止密码,tRNA是运载工具,具有反密码子,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共有61种, 不存在不能携带氨基酸的tRNA ,A错误;翻译过程中不具有与终止密码子对应的转运RNA,当翻译中遇到终止密码,则翻译结束,B正确;肽链在mRNA链终止密码子处停止合成,C错误;tRN

40、A上只有反密码子,没有终止密码子,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密码子的概念和种类,掌握密码子的特点;识记基因结构,明确基因中的非编码区不能转录形成RNA,再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4. 如图是基因表达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是转录,在植物细胞中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B. 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需要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C. 过程在原核生物体内可以同时进行D. 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过程和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详解】A、图中过程表示转录,在植物细胞中,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也可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A错误;B、过程表示翻

41、译,在核糖体上进行,以氨基酸为原料,B错误;C、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包裹的细胞核,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同时进行,C正确;D、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过程中有TA配对,而过程中有UA配对,D错误。故选C。35. 关于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常的真核生物细胞内可发生过程B. 噬菌体进行过程,需在含有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的溶液中进行C. 过程常见于RNA病毒侵入细胞时D. 细胞中过程的发生都需要解旋酶【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之间传递的图解,其中为DNA分子复制过程;为转录过程;为逆转录过程;为RNA复制过程;为翻译过程;表示遗

42、传信息从蛋白质流向RNA。【详解】A、图中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因此正常真核生物细胞内可发生,A正确;B、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过程,B错误;C、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生物体内还没有发现过程,C错误;D、过程是DNA分子复制,需要解旋酶的催化,过程是RNA复制,RNA是单链结构,不需要解旋酶,D错误。故选A。36.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 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的结构但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C. 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增添和替换方式中对性状影响较小的通常是增添D. 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

43、系,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突变的特点:(1)普遍性,即所有的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2)随机性,即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一个DNA分子中,DNA分子任何部位;(3)不定向性,即基因可以向任意方向突变,但都是变为其等位基因;(4)低频性;(5)多害少利性。【详解】A、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过程中,A错误;B、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突变的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因此,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的结构但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B正确;C、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增添和替

44、换方式中对性状影响较小的通常是替换,C错误;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能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基因突变与环境变化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D错误。故选B。【点睛】37. 下面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B. 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从而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C. 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D. 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性状组合【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形成不同基因型配子,本题基因型配子随机组合形成不同基因型受精卵,产生新性状组合,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AD正确。基因突变

45、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基因重组不生成新基因,B错误。由于基因的显隐性作用,如AABB和AaBb在相同环境表现型相同,C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38. 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 自然条件下,二倍体和多倍体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C. 单倍体植株长得粗壮,多倍体植株一般比较弱小D. 多倍体就是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答案】B【解析】【分析】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

46、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控制该生物性状的全套基因。2.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不管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详解】A、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不管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所以单倍体未必之含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B、自然条件下,二倍体和多倍体一般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B正确;C、单倍体往往是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无同源染色体,故高度不育、茎秆一般比较弱小,而多倍体的体细胞含多个染色体组,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C错误;D、多倍体指由受精卵发育,体细胞中含有三个

47、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体,D错误。故选B。【点睛】39. “猫叫综合征”因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其病因是A. 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B. 第5号染色体部分重复C. 第5号染色体部分易位D. 第5号染色体部分倒位【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据此分析。【详解】“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正确。40. 下列属于遗传病的是( )A. 孕妇缺碘,导致出生的婴儿得先天性呆小症B. 由于缺少维生素A,父亲和儿子均得了夜盲症C. 一男子40岁发现自己开始秃发,据了解他的父亲在40岁左右也开始秃发D. 一家三

48、口,由于未注意卫生,在同一时间内均患有甲型肝炎病【答案】C【解析】【详解】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C正确。41. 尽管目前的育种方法有多种,但传统育种方法杂交育种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杂交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育种过程中不可能出现自交现象B. 能得到具有杂种优势的种子C. 不能得到纯合子D. 用时短、操作简便【答

49、案】B【解析】【分析】杂交育种的方法通常是选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杂交,从子代杂合体中逐代自交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杂交育种的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育种周期较长。【详解】A、杂交育种选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中有杂合体,需要逐代自交才能获得纯种,A错误;B、通过杂交能得到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B正确;C、若杂交子代出现所需显性性状,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通过连续自交可选择得到纯合子,C错误;D、杂交育种过程用时较长,但是操作简便,D错误。故选B。【点睛】42. 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结实率低,发育迟缓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50、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结实率低,发育迟缓属于多倍体的特点,错误;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的特点,所以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正确 ;由于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所以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频率,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正确;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属于多倍体的特点,错误;由于基因突变具有少利多害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所以人工诱变产生的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正确。故选B。43. 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基因工程的主要原理是( )A.

51、基因重组B. 自然突变C. 染色体变异D. 诱发突变【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据此答题。【详解】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基因重组。故选A。44.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B. 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 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D. 基因工程在给人类带

52、来益处的同时,也使人们产生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等方面的担忧【答案】B【解析】【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主要集中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转基因生物的生物安全问题主要是指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是指转基因生物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的生活环境。【详解】A.微生物的种类不同,代谢途径不同,产物不同,而且微生物代谢比较复杂,有很多中间产物,有可能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A正确;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但基因污染也有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B错误;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C正确;D

53、.基因工程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使人们产生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等方面的担忧,D正确;故选B。45. 下列哪项是拉马克的进化观点A.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许多性状上存在差异B. 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条件所能承受的数量C. 不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会被淘汰D. 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拉马克的进化论:(1)物种是可变的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的种都是由其他物种演变而来,而不是神创造的。(2)生物是从低等向高等转化的。(3)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物种变化环境变化直接导致变异的发生以适应新的环境。(4)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是拉马克论述进化

54、原因的两条著名法则用进废退即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不使用就退化获得性遗传是环境引起或由于废退化引起的变化是可遗传的。【详解】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ABC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故选D。46.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B. 只要种群中的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就发生了生物进化C. 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多数昆虫的翅微弱,是大风长期作用的结果D.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答案】C【解析】【分析】共同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

55、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详解】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除了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以及物种与无机环境的生存斗争来实现,还可以通过物种之间的互助来实现,A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错误;C、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多数昆虫的翅微弱,是刮大风的环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D错误。故选C。【点睛】47. 某小麦种群中,TT个体占20%,Tt个体占

56、60%,tt个体占20%,由于某种病虫害导致tt个体全部死亡,则病害发生前后该种群中T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 50%、50%B. 50%、62.5%C. 62.5%、50%D. 50%、10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可知,病害发生前的各种基因型频率是TT=20%,Tt=60%,tt=20%,所以病害发生前T的基因频率=20%+1/260%=50%;病害发生后,tt全部死亡,TT的基因型频率=20%(20%+60%)=25%,Tt的基因型频率=60%(20%+60%)=75%,所以病害发生后T的基因频率=25%+1/275%=625%,B正确。故选B。48.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生

57、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 只有基因突变才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D. 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答案】B【解析】【分析】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定向改变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详解】A、只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B、自然选择的结果是让适应环境的变异保留,不适应环境的变异被淘汰,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故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C、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都能使种群基因

58、频率发生改变,C错误;D、抗生素起选择作用,而不是使病原体产生适应性的变异,D错误。故选B。49.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B. 地理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 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 不同的种群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答案】D【解析】【分析】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详解】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不同物种间一定存在着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可以阻止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B正确,D错误;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

59、根本原因,C正确。50. 下列关于新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进化的结果就是形成新物种B. 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C. 产生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D. 基因突变一定能导致新物种的产生【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并不是形成新物种,A错误;B、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出现生殖隔离,B错误;C、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故产生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C正确。D、基因突变会改变基因频率会导致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产生,D错误。故选C【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