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8691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完全同步的。纠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会落后于或先于社会存在,不是完全同步。2.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的发展,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纠正: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纠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 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纠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不是决定

2、力量。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革命的领导者。纠正:革命的领导者是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阶级,不是所有的人民群众。【速记卡片】理解1个社会的本质:社会实践明确2大基本观点: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发展总趋势把握3对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考点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2.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

3、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意识区别研究对象人类社会整个世界地位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作用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社会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

4、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体现 【微议题提素养】传统的鬼神生死观念,既以人为贵;以生为主,先生后死;先人而后鬼神。关于鬼神观念,有人认为,鬼神观念是人头脑中主观自生的,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原型;也有人说,鬼神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对此,你支持哪个观点,请说明理由。提示:(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各种社会意识包括鬼神观念都来源于社会存在,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鬼神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如实反映。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1)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2)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3)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5)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上揭示了各种理论认识的根源。【名师点百变通】多角度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超前,有时落后,有时一致。(2)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的关系。(3)多样性。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表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最突出表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它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新教材拓

6、新知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解读:新教材强调了劳动及劳动发展史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1.(2020全国卷T2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广西某山村有许多珍稀鸟类,但一直存在打鸟、捕鸟等现象。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观鸟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

7、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A.B.C.D. 【命题意图】本题以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热点切入,考查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学科素养,即比较客观地看待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成为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侧重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树立“绿

8、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导下,该村放弃了打鸟、捕鸟,反而建设了观鸟基地,吸引众多“鸟友”前来参观,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这表明了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通过社会实践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正确;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也可能是超前的社会意识,错误;任何社会意识都反映社会存在,如实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即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错误。【备选真题】(2019浙江4月选考T29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据秦简牍日书记载,秦人建造房屋时会尽量避开农忙时节,房屋的主体建筑“寓”和附属建筑庑、小内、圈、圂、屏等都与农牧业生产有关。这说

9、明()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次要方面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A.B.C.D.【解析】选A。建筑与农牧业有关,说明矛盾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符合题意;秦人的设计理念与其经济活动相适应,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生产方式对社会性质和面貌的决定作用,排除。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会提出了

10、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实践观点提供了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B.C. D.【解析】选B。全会提出了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符合题意;矛盾规律提供了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说法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错误。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

11、态的更替。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名师点百变通】正确区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标志词不同:一般而言,涉及经济体制改革,

12、如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改革等,体现的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涉及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观念的转变体现的是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地位和作用不并列:两对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并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基本,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联系:这两对矛盾共同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实现方式:(1)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

13、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3)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读原文悟原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

14、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理论、素养解读:我们应如何看待改革?提示: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式,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020全国卷T2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民众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基础性法律,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制定民法典体现的唯物史观原理是()经济基础的变革总是先于

15、上层建筑的变革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A.B.C. D. 【命题意图】本题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切入点,考查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侧重考查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力。【解析】选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上层建筑的变革可以滞后于或者超前于经济基础的变革,错误。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推动生产力发展,反之则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故说法不科学。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

16、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民法典体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民众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这表明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这一重要法律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这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正确。【备选真题】(2016全国卷T2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

17、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A.B.C.D.素养提示:政治认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精神:遵循社会基本规律,以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学科能力:解释与论证【解析】选C。劳动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错误;劳动关系矛盾是社会存在

18、与发展中诸多矛盾中的一个矛盾,符合题意;说法颠倒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错误。【加练备选拔高】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胜利。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城市间转移就业人员,加大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推进力度,推动未落户城镇的常住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这是我国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又一次创新,有助于人口要素在城乡间、城镇间自由流动,有利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实施。结合材料并运用寻觅社会

19、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解析】本题考查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解答此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解答时首先明确寻觅社会的真谛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的主体;然后把握材料关键信息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户籍制度改革、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实施,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答案: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推动社会发展。2020

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正确预见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能够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新的户籍政策的出台是对上层建筑的调整,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户籍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新型户籍政策促进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的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工作,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考点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概念:(1)内涵: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

21、动作用的人们。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从以下两方面理解:质与量:从质上看,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创造社会历史,决定社会变革。人民群众对创造历史起决定作用,是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源泉,杰出人物只有依赖人民群众,才能有所作为。如果只承认杰出人物的伟大作用而否认人民群众的作用,就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观。从量上看,劳动群众是大多数。变与不变: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其范围也不一样。但不管如何不同,劳动群众始终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这是不变的。(2)外延: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2、(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要求要坚持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全心全意

23、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让人民来评判各项工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新教材拓新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读:新教材突出强调新时代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

24、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根本遵循。【名师点百变通】图示法多角度思考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领导力量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是统一的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A. B. C. D.【解析】选C。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25、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是统一的,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领导力量,错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错误。 【时政术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既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又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既保障人民依法治国、依法管理的主体地位,又保障人民社会监督、权力监督的主体地位;既保障人民改革开放的实践主体地位,又保障人民制度创新的主体地位。2.(2020天津等级考T18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

26、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事异时移,法随时变。这是一部充分体现时代特点的民法典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民法典与时俱进,为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民为邦本,法系根基。这是一部有效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破解高空抛物坠物难题,维护小区业主合法权益民法典聚焦百姓关切,强化保护人民权利,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法治保障。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命题意图】本题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一热点切入,考查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的学科素养,侧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

27、探究问题的能力。【解析】本题是分析说明型试题,限定知识是“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事异时移,法随时变。这是一部充分体现时代特点的民法典,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民为邦本,法系根基。这是一部有效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法典聚焦百姓关切,强化保护人民权利,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民法典的出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为解决时代面临的新问题提供重要法治保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法典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

28、上,民法典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议题探究民法典颁布实施的历史唯物主义思考分议题1.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知识,说明颁布实施民法典的原因。(知识获取能力群)提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推动民法典实施,能够更好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分议题2.分析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所坚持的唯物史观道理。(思维认知能力群)提示:(1)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民法典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

29、、反映人民意愿,有力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2)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民法典能够充分彰显、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有力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民法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1.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变化,民法典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适应技术发展进步新需要,在新

30、的实践基础上推动民法典不断完善和发展。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是基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打破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激发经济活力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生产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A.B.C.D.【解析】选B。民法典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适应技术发展进步新需要,是基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符合题意;民法典属于上层建筑,民法典不断完善和发展,是基于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生产力,符合题意;法律属于上层建筑,不属于生产关系,不符合题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

31、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错误。2.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法典调整规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这说明()制定和实施法律、政策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法律的制定实施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我们要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A.B. C.D.【解析】选B。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符合题意;民法典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说明人民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法律的制定实施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符合题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内容,错误。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