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素养落实(二十三)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基本政策是()A抵抗侵略B边打边谈C不抵抗政策 D观望犹豫C九一八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下令将东北军撤入关内,故选C项。2.1934年,上海时代漫画杂志刊载一幅作品,题为遵命天子。作品反映的政治现象是()A中国全面抗战B日本扶持傀儡C蒋介石政权卖国D民族主义高涨B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A项错误;图片信息为日本人用绳索牵着新建立的伪满洲国的皇帝,体现了日本扶持傀儡政权的信息,故B项正确;蒋介石政权此时没有成为日本的傀儡,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3在20世纪中国发生
2、的某次学生运动中,游行队伍打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等口号,这场运动是()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C国民革命 D义和团运动B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故选B项。4.右图为90多岁的日本老兵多立太郎,前来日本当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地方下跪谢罪。这个地方是()A卢沟桥B柳条湖C上海D南京A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故选A项。5在西安事变中,促使张学良先扣押蒋介石,后来又释放蒋介石的最主要原因是()A当时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中共的正确建议和主张C张
3、学良与蒋介石恩仇的了结D国民政府方面的巨大压力A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由上述分析可见张学良等扣押和释放蒋介石的最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故选A项。6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认为:“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事实上统一了全国B蒋介石重新执掌了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
4、立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所以“统一”指的是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故选C项。7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A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B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C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D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C蒋介石强调“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这不是与日本妥协,故A项错误;中国已经准备“被迫自卫”,故B项错误;“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表
5、明了中方的自卫性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政府抗战的军事策略,故D项错误。8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其目的是()A维护国家统一 B实现团结抗日C推翻北洋军阀 D进行战略转移B全面抗战开始后,为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故选B项。9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主要是为了()A实行“粮食统制” B掠夺地矿资源C消灭抗日力量 D解决物资短缺C“治安强化运动”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为消灭抗日力量,巩固和加强在华北的统治而强迫推行的一种屠
6、杀与怀柔(奴化)相结合的政策和措施,故C项正确;“粮食统制”不是“治安强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掠夺地矿资源、解决物资短缺和“治安强化运动”没有必然联系,故B、D两项错误。102020年9月2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到来了,75年,多么艰苦卓绝,无比英勇悲壮,令人刻骨铭心!一位原日本侵华战犯遗愿是将自己的骨灰撒在夏县骡马市场让牲畜踩踏,以赎他在中国山西犯下的罪恶。他所犯下的罪恶主要应该是()A对平民烧杀淫掠 B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C参与南京大屠杀 D实行殖民统治A作为侵华罪犯个人,他所犯下的罪恶主要应该是对中国平民的烧杀淫掠,故选A项;“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南京大屠杀”均
7、与山西关联不大,排除B、C两项;“殖民统治”属于日本政府的行为,排除D项。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两年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日本急于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军部势力和关东军下决心要制造事端,武装夺取中国东北。材料二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谈道:“我军所以能在敌后开辟和建立根据地并取得成绩,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友军的配合,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敌,便无以顺利地开展游击战争。”(1)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材料一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
8、识,指出日本侵华的主要史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实行的政策。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东方会议”及经济危机归纳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说明问题: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史事: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暴行、经济掠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三光”政策、细菌战、“慰安妇”制度等。(2)政策:积极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2有学者认为,“自日本发动九一八侵华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息过。日军的侵略无论是局部还是全面,中国人民对
9、它的抗击活动也就相应地局部或全面展开。中国政府抗战是八年,而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十四年”。与传统的八年抗战观点相比,上述观点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A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 B中国抗日战争全过程C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 D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B日本自九一八事变后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从那时开始便展开抗日斗争,因此“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十四年”的说法更能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故选B项。131936年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指示:“一、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二、用一切方法联合南京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达到推动南京走向进一步抗日的立场”这一指示()A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奠定
10、了坚实的基础B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D使中共放松了对国民党应有的警惕B根据“1936年”“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指示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故选B项;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奠定基础的是遵义会议,排除A项;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C项;中共并没有放松对国民党的警惕,排除D项。141937年8月,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同时开展两党进一步的谈判,谈判在红军改编等问
11、题上进展比较顺利。这次谈判()A消除了国共双方的分歧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C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D有利于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D国共两党在事关抗日战争的协商中比较顺利,这有利于国共合作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故选D项;国共双方阶级立场不同,两党分歧不可能真正消除,排除A项;1937年8月,全民族抗战才刚刚开始,还谈不上“胜利”,排除C项;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排除B项。15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萧功秦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日本侵略军面对的仍然是北伐战争以前的那个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中国,中国将会是怎样一种局势?他提出这个
12、问题的意图是()A说明日本全面侵略中国选择的时机不对B指出北伐战争结束了中国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局面C强调国家统一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进行D担忧当时中国的前途命运C材料强调了如果四分五裂是不利于抗战的,反过来就是强调国家统一有利于全民族抗战,C项正确;A项不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意图,也不是材料所要强调的,排除;北伐战争并未结束中国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局面,排除B项;从话语中可以看出,萧功秦对当时中国的前途命运充满希望而非忧心忡忡,排除D项。16原日本侵华士兵三谷翔回忆1937年12月初的南京时说:“在中山北路附近的广场上,我望见一堆堆尸体,每堆至少五六十具有很多老人、妇女甚至还有孩子惨不忍睹陆军做得
13、太无耻、太过分。”该材料()A可以反映当时日本人民的反战运动B可以用于研究日本的“扫荡”政策C对于揭发日军侵华暴行有重要价值D可以证实南京国民政府消极抵抗C根据“侵华士兵三谷翔回忆”“陆军做得太无耻、太过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B两项的表述具有夸大性,不能直接反映题干材料的意思,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而且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日本侵华士兵的回忆录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对于揭发日军侵华暴行有重要价值,故C项正确。17(2020北京学业水平考试)“舍会山协议” 材料1937年12月,陈毅来到舍会山(位于安徽和江西交界处),传达中共中央决议,随后国共双方经协商达成了舍会山协议。以下
14、是某纪念馆关于此协议内容的展板:舍会山协议 国民党当局停止向游击队进攻,撤退在根据地周围的一切驻军。准许游击队派人联络各地红军人员。红军人员过境应通行无阻。 国民党当局解除“移民并村”的封锁,恢复群众生产自由。 释放一切政治犯。 红军游击队停止打土豪,停止对当局的敌对行动。全部给养可以自由买卖。 结合所学,为展板内容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解析解答此题,应先根据材料“1937年12月,陈毅来到舍会山(位于安徽和江西交界处),传达中共中央决议,随后国共双方经协商达成了舍会山协议”“国民党当局停止向游击队进攻”“释放一切政治犯”“国民党当局解除移民并村的封锁”“红军游击队停止打土豪,停止对当局的敌对行动”等全面提取信息,然后再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红军游击队改编三个角度入手总体阐述该协议的影响。答案示例: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国共实现二次合作,共同抗日。1937年12月,陈毅向江南红军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方针政策。随后江南红军与国民党达成此停战协议。 根据协议,当地国共双方结束对峙,停止内战;国民党取消对红军的经济封锁;共产党停止在农村的土地革命。 此协议的签订落实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实现了这一地区的国共合作,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