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高二生物试题 2022.0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卷(共45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1血浆胶体渗透压与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平衡。人体感染链球菌后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出现蛋白尿,血浆中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的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B静脉注射时,抗生素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中都可以出现C患者出现蛋白尿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会引起组织水肿D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的抗体与链球菌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谷氨酸神经末梢通道N测定信号感受器疼觉2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脊髓的SG区神经纤维末梢上的离子通道N发生功能异常所致。科研人员利用通道N抑制剂处理SG区神经元,给予突触前神经元一定的电刺激,测定突触后膜的电信号的变化,发现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信号
3、频率会降低,疼痛症状缓解。下图表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理,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病理性疼痛为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通道N开放,可能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谷氨酸的释放量减少C抑制突触后膜谷氨酸受体的活性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思路之一D开发促进通道N活性的药剂,可以减缓神经病理性疼痛3基底神经节是位于大脑皮层之下,紧靠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一方面可以调节脑干水平以下的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另一方面可以经下丘脑上行影响大脑皮层对运动的控制,主要效应是抑制全身紧张。若向基底神经节输入的两种拮抗信息传出平衡受到破坏,患者可表现为运动迟缓和肌肉僵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底神经节是调节人体运动的最高
4、级中枢B输入的兴奋性信息大于抑制性信息会导致运动迟缓C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D基底神经节被损毁可能会导致全身肌肉僵直4信息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既非营养物质,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它们主要是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应急状态下体内肾上腺素分泌迅速增加,信息分子A主要是神经递质B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信息分子B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C信息分子C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信息分子D是甲状腺激素DA、B、C、D四种信息分子都通过体液运输,都属于小分子有机物5过敏性哮喘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
5、胞的表面,当该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相应的抗体B特定的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C过敏介质属于信息分子,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D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或抑制其与受体结合可缓解哮喘6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种抗体可作用于同一种病原体,抗体和抗原结合后被巨噬细胞识别并吞噬B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的受体会分布在细胞膜上,用于识别抗原C被感染的体细胞上有识别细胞毒性T细胞的受体D记忆T细胞可以识别并裂解感染相同病原体的体细胞,且反应更强烈7目前研制的新冠疫苗有
6、多种,其中mRNA疫苗备受关注。纳米脂质颗粒(LNP) 能使mRNA疫苗在体内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进行靶向递送。mRNA 疫苗通过胞外递送到胞内后可能面临“内体逃逸”和“胞内免疫”两个去向,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RNA疫苗需要从内体小泡逃逸,才能与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结合B抗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C上述“非侵入性方式”递送过程的实现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mRNA疫苗与DNA疫苗相比,避免了基因整合到人体细胞的风险8独脚金内酯(SL)是具有调控植物分枝发生的一类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信息传递缺陷的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现有拟南芥SL突变
7、体1和SL突变体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为研究SL的调控机理,研究者在幼苗期进行以下嫁接试验,培养后观察植株形态。突变体1上部+野生型根部,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突变体2上部+野生型根部,植株上部顶端优势缺失;野生型上部+突变体2根部,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突变体1上部+突变体2根部,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施加SL,SL突变体1应能表现出顶端优势BSL突变体2顶端优势缺失的原因是SL信息传递缺陷C该实验说明野生型的地上部分和根部均能产生SLDSL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作用减少分枝的发生9如图是一种酵母菌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
8、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B培养初期,酵母菌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Ct1时两批次酵母菌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Dt2时a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的剩余量相对较多10. 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似,但T3 时纵坐标大于mBT3时,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最少,环境阻力最小CT5时增加饵料的投放,池塘草鱼的环境容纳量会有所增大D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大小对调查结果无影响11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防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该草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
9、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增长型B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后除以种群密度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C标记的鼠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偏大D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应为Nt=N0t,为1.0112行为调节学说认为,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处于支配地位的个体占满有利的地段,剩余的个体只好生活在其它不利的地段(常常缺乏食物以及保护条件)或者往其它地方迁移,从而限制了种群的增长,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较大的阶段,种群的死亡率和迁出率通常较高B生活在不利地段中的个体易受天敌、疾病
10、等的侵害C处于支配地位的种群,性别比例接近1:1,出生率高于死亡率D不利地段的高死亡率以及高迁出率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13下图是根据某草原上甲、乙两种鼠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值表示甲鼠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M 值表示乙鼠的种群数量。不考虑甲鼠种群的迁入和迁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鼠种群数量在第3年的年末达到了最小值B甲、乙种群的K值分别是1.0103只和1.4103只C第35年甲鼠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乙鼠在第1年年末迁入甲鼠生活的区域,比甲鼠的繁殖能力更强14在某自然区域中逐年引入一定数量的三种生物A、B、C,这三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种间关系,其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
11、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A、B之间最可能是捕食关系B物种B、C之间可能是种间竞争关系C物种A的种群密度减小会使物种C的种群密度间接增大D增大物种A、C的种群密度均会增加物种B的环境容纳量15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制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让农田秸秆和卖不出去的废弃农产品代替化肥改造盐碱地。从生态学角度对“零废弃生态农业”的分析正确的是A“零废弃”充分利用资源,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B该生态系统中,酶制剂能够代替分解者发挥作用C促进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并减少环境污染D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
12、直接价值16某森林中,高密度的某昆虫幼虫取食落叶松,影响松树的生长,最大松针长度减小,来年幼虫的食物质量变差,导致该昆虫密度下降,使松树得到恢复。反过来随着食物质量的提高,幼虫数量又有所增加。幼虫的密度(虚线)与落叶松的最大松针长度(实线)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昆虫幼虫取食落叶松使落叶松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B最大松针长度减小,会引起来年昆虫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C该昆虫幼虫与落叶松处于同一捕食食物链中的不同环节 D影响该昆虫幼虫的密度的主要因素是落叶松的松针长度17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如图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
13、、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间的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丙所摄取的甲、乙等食物的能量远大于丙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C对该河流进行水质测量,主要应该检测水中重金属的含量D使水质达到要求的处理要遵循协调、循环等生态工程原理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能量流动的总能量大小与生产者数量有关,与食物链长短无关B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C农民拔草或杀灭害虫,虽然影响了食物链但可以调整能量流动方向D食物链既是物质传递链又是能量传递链,物质与能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19适度放牧可刺激牧草分蘖
14、,去除植物的衰老组织,且动物会将种子踩入土壤中,排泄粪尿还起到均匀施肥的作用。下图是有蹄类放牧量与植被净光合作用合成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B点所对应的放牧量为保护该草原的最大控制放牧量B食草动物对不同牧草采食的选择会对群落的水平结构产生影响CAB段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去除植物的衰老组织降低了呼吸消耗D适度的放牧能够抑制优势物种的过量繁殖,有利于保持物种多样性20生物多样性指数可以用来度量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程度,地上生物量是指单位面积内植物地上部分的有机物的总量。下图为某地区沙柳人工样地中沙柳种群地上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该样地的多样性
15、指数先增大后减小B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情况可以大体代表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的变化情况C地上生物量为170左右时,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处于较高水平D随着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该样地的自我调节能力先增加后减小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21TRPs通道是主要位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细胞内的脂质PIP2,可以活化感觉神经元上的TRPs通道,使其开放后引起Ca2+内流(如下图所示),参与疼痛的信号传递。关于TRPs通道介导疼痛产生的机制,某假说认为TRPs通道开放后,内流的
16、Ca2+引起神经递质释放,产生兴奋并传递,直至神经中枢产生痛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抑制剂会直接影响Ca2+通过TRPs通道的跨膜运输B不同神经细胞膜上的TRPs通道数量和活性相同CTRPs通道开放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变化D调节PIP2可降低TRPs通道的活性,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22研究发现,胎儿的腺垂体能够分泌激素X,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胎盘,进而引发母体分娩;母亲的腺垂体能够分泌催产素,分娩过程中,催产素可使子宫收缩,而子宫收缩和胎儿外推刺激又进一步加强催产素分泌。催产素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使子宫收缩的相关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胎儿的腺垂体分泌的激素X
17、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分娩过程中,催产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负反馈COTR能与催产素特异性结合,促进PIP2的水解D催产素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使其收缩,会导致平滑肌细胞内Ca2+减少23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产量恒定法则保障了种群成员间既不互相吸引也不互相排斥B自疏现象导致种群内不同个体各自占据的生态位差异
18、性增大C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D自疏现象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也是对不利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24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联合体,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实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实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B据图分析,两种牧草中对菌根依赖程度较高的是劣质牧草BC接种菌种后劣质牧草B减少,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劣质牧草B的数量增长会影响到群落中其他物种的生存25中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印度洋发现
19、了27处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此处没有阳光,生活着海葵、蠕虫、硫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来制造有机物)等生物。有些科学家认为该环境与地球上早期生命所处的环境类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硫细菌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热能而非太阳能C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化学能D研究该区域生物耐高温的特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第II卷 (共55分)三、非选择题:本部分5道小题,共55分。26(10分)2022年02月04日,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把我国冰雪运动搞上去,更好推广冰雪运动,推动建设体育
20、强国。(1)寒冷条件下,冰雪运动员机体调节体温的方式是 ,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 。(2)运动员进行冰雪运动时,往往会处于紧张状态,此时人体内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占优势,其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会立即被相应的酶催化水解,其生理意义是 。(3)当运动过量汗液大量排出时,细胞外液减少,机体内下丘脑合成的_激素增多,促进水的重吸收,同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促进对_的重吸收,维持血液中该种离子含量的平衡。(4)剧烈运动后,冰雪运动员会感觉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请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5)研究发现,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组
21、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右图是小鼠WAT和BAT细胞结构模式图。研究人员认为,寒冷条件下机体主要通过BAT专门用于分解脂质等以满足额外的热量需求。请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出2点)27.(12分)根的负向光性是植物在高光强或其它不良条件下发生的一种背向光源弯曲生长的适应性反应(如右图),研究者以水稻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1)根冠位于根尖最前端,根冠细胞总会不断地被破坏、死亡和脱落,依靠根冠原始细胞不断得到补充。研究者用剥除法设置了三组实验进行研究,发现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根冠而不是根尖的其他部位。请写出研究者的实验思路: 。
22、(2)为研究根负向光性的机制,研究者将稻根悬置于营养液气雾中,设置了如下实验。第1组:单侧光照,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实验结果为负向光性生长。第2组:黑暗,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第3组:黑暗,在根的一侧贴含有5mgL-1 IAA的琼脂。研究者做出假设:单侧光引起根尖两侧IAA含量差异是导致根负向光性的原因。若假设正确,请预测第2组、第3组的实验结果分别是: 。请从信息分子的角度对根负向光性产生的机制做出合理的解释: 。(3)研究者测定水稻根向光侧和背光侧在单侧光刺激后IAA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处理向光侧(ngg-1FW)背光侧(ngg-1FW)光强(100molm-2s-1)18484
23、986黑暗41864186表中数据显示,光照后根尖IAA总量少于黑暗组,针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请提出一个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合理即可)28.(12分)2019年5月,受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新疆多地暴发蝗灾。草原生物灾害对农牧业生产和草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除大型机械喷洒农药类的化学治理外,新疆各地更注重生物治理。(1) 一般采用 法来调查蝗虫卵的种群密度。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新疆多地蝗虫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2)空间上,蝗虫的成虫在其生存环境中分布格局的类型最可能是 ,这种分布的特点是 。(3)根据蝗灾发生及治理过程中的调查数据,科研人员绘制了右图所示的曲线。正常
24、情况下,蝗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用图中 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表示。在干旱季节,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 点之前及时进行控制,其原因是 。(4)鸭子捕蝗能力强、捕食量大,成了新疆当年的“抗蝗救灾”英雄。鸭子为泛化种捕食者(可吃多种类型的食物),相对于特化种捕食者(仅摄取一种类型的食物)来说,泛化种捕食通常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原因是 。29. (11分)紫茎泽兰为全球性的入侵物种。原产于墨西哥,大约20世纪40年代由中缅边境传入中国云南南部,大约以每年10-30公里的速度向北和向东扩散。科研人员对遭到紫茎泽兰入侵的生物群落展开了调查。(1)紫茎泽兰侵占稀疏林草地形成生态入侵区的过程属于 演替,判断的依
25、据是 。(2)为控制紫茎泽兰的干扰强度,将草地划分出轻度、中度、重度3种干扰区域,并对区域内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来研究干扰程度对草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调查结果如图:该调查的自变量是 ,调查结果显示 。(3)为研究生态系统中植物类群的复杂性对紫茎泽兰入侵的影响,研究人员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A区、B区和C1C5区,除A区外,其余各区大小相同。各区种植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C3C5区中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4、8、16种。统计结果如下表(表中数值为入侵程度相对值)。时间BC1C2C3C4C5第1月4.33.62.81.10.91.0第2月7.94.63.12.02.12.0第3月13
26、.26.33.22.22.32.1 各区种植植物的先后顺序是先在C1C5区种植相应的植物类群,待生长状况基本稳定后,再在A区种植 ,一段时间后观测 。由上表结果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 。30.(10分)“碳中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推进“碳中和”对全球气候治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下表是该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6KJ/a)。种群同化总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呼吸消耗传给下一营养级传给分解者未被利用A72769470B3694C246871351 (1)图中的途径
27、、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 ,丙、丁分别为 。(2)有同学说,人们要维持生活不可能不排放二氧化碳。你是如何理解“零排放”的? 人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以实现“碳中和”(至少列举2项)? (3)请写出表中的食物链_,A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KJ/a。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保留两位小数)(4)捕食者通常能够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进行捕猎,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15:ACDAB 610:DCCDC 1115:BCADC 1620:ACBAA21:CD 22: BD 23: ABD 24: ABC 25:C26.(
28、10分)(1)神经-体液调节 下丘脑(2)交感 提高神经调节的准确性(3)抗利尿激素 钠离子/Na+ (4)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使PH值保持相对稳定。(2分)(5)脂肪滴变多,体积变小,相对面积增大,易于分解产热;图中线粒体增多,产热增加。(2分)27. (12分)(1)甲组不作处理、乙组彻底剥除根冠(保留根尖其他部分)、丙组剥除根冠保留根冠的原始细胞;三组实验均给以单侧光照,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根的生长状况。(5分)(2)垂直生长(1分)、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1分) 光受体接受单侧光刺激(1分),经过
29、系列信号传导,背光侧IAA浓度高、向光侧IAA浓度低(1分),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速度慢(1分),导致根负向光性生长 (3)光照是否导致IAA部分氧化分解? (光照是否加速IAA向尖端以下部位运输?)(2分,合理即可) 28.(12分)(1)样方法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2分)(2)集群分布 种群密度小时被天敌捕食率高,密度大时被捕食率低,集群分布有利于生存(2分)(3)b a a点之前蝗虫种群数量较少,增长速率较低(2分)(4)这类捕食者可以捕食多种类型的生物,数量多的生物往往被捕食的概率更大,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
30、间(2分)29.(11分)(1)次生 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2分) (2) 不同程度的紫茎泽兰入侵区 、不同月份(2分) 物种丰富度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轻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大,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小(2分)(3)紫茎泽兰 紫茎泽兰入侵程度 植物类群越复杂,入侵程度越轻;功能群数相同时物种数变化对入侵程度没有显著影响(2分)30.(10分)(1)二氧化碳、有机物 消费者、分解者 (2)“零排放”不是不排放,而是排放与固定达到动态平衡(2分) 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清洁新能源等(2分)(3)A C B 7.85108 16.27%(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