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8083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汉沽六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化学学科第一次月考试卷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相对原子质量:K39 Cl35.5 O16 Mn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AgB. NaCl溶液C. HClD. 蔗糖【答案】C【解析】【详解】AAg是金属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B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CHCl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会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H+、Cl-而导电,因此属于电解质,C符合题意;D蔗糖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会发

2、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属于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2.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 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B. H2SO4和HNO3都属于酸C. KOH和Na2CO3都属于碱D. K2CO3和K2O都属于盐【答案】B【解析】【详解】ANa2O属于氧化物,而Na2SiO3属于盐,A错误;BH2SO4和HNO3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因此二者都属于酸,B正确;CKOH属于碱,而Na2CO3属于盐,C错误;DK2CO3属于盐,而K2O属于氧化物,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3. 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Fe

3、(OH)3胶体 水 蔗糖溶液 FeCl3溶液 云、雾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Fe(OH)3胶体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不选;水不属于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选;蔗糖溶液属于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选; FeCl3溶液是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选;云、雾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不选;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故选C。4.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烧碱、液态氧、碘酒B. 生石灰、白磷、熟石灰C. 干冰、铁、氯化氢D. 空气、氮气、胆矾【答案】A【解析】【详解】A烧碱、液态氧、碘酒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A符合题意;B

4、生石灰、白磷、熟石灰按化合物、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列,B与题意不符;C干冰、铁、氯化氢按化合物、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列,C与题意不符;D空气、氮气、胆矾按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列,D与题意不符;答案为A。5. 胶体最本质的特征是( )A. 丁达尔效应B. 可以通过滤纸C. 布朗运动D.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答案】D【解析】【详解】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溶液和浊液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00nm的是浊液,故答案为:D。【点睛】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快速鉴别溶液与胶体,但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而

5、不是丁达尔效应;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分散质)带电荷,但淀粉胶体的胶体粒子也不带电荷。6.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是( )A. 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 =Cu2H2B. 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2H=Mg2H2O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D. 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答案】B【解析】【详解】A.稀硫酸与铜不反应,A错误;B.氧化镁与稀盐酸的反应为,B正确;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错误;D.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离子反应方程式为,D不正确;故选B。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KNO3固体不导电,所以KNO3不

6、是电解质B. 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C. 熔融的MgCl2能导电,所以MgCl2是电解质D. NaCl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答案】C【解析】【详解】A. KNO3固体中离子受到离子键的作用,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但KNO3固体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发生电离,属于电解质,A项错误;B. 铜丝、石墨虽能导电,但均是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错误;C. 根据电解质的定义可知,熔融的MgCl2能导电,MgCl2是电解质,C项正确;D. NaCl溶于水可电离生成钠离子与氯离子,无需外接电源,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掌握电解质的判断方法与物质

7、导电的原因是解此题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判断给出的物质是不是电解质要先判断该物质属不属于化合物,若为化合物,再进一步判断该物质在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进而做出最终判断,若是单质或者混合物,则一定不属于电解质。此外不能片面地认为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8. 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CCO2H2CO3CaCO3CO2A. 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B. 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C. 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D. 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答案】D【解析】【详解】该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C2CuO2CuCO2,置换反应;CO2H2O=

8、H2CO3,化合反应;H2CO3Ca(OH)2=CaCO32H2O,复分解反应;CaCO3CaOCO2,分解反应;答案选D。9.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 CaO Ca(OH)2B. CuOCu(OH)2C. Ca(OH)2CaCO3D. CuSO4FeSO4【答案】B【解析】【详解】A. ,可以一步实现,故A不选;B. CuO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故B选;C.,可以一步实现,故C不选;D.,可以一步实现,故D不选。故答案选:B。10. 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酸 氢化物 氧化物含氧酸 一元酸 强酸 化合物 混合物 无机化合物A. B. C. D.

9、【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硝酸的化学式可知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酸、含氧酸、一元酸、强酸、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答案选A。11. 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 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 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D. 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该操作得到的物质是分散质粒子直径

10、在5.536 nm的分散系,由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00 nm,因此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故合理选项是B。12. 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的是杂质)所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A. NaOH溶液Ba(OH)2:用Na2SO4溶液B. KOH溶液K2CO3:用Ca(OH)2溶液C. NaCl溶液Na2SO4:用Ba(NO3)2溶液D. HNO3溶液HCl:用AgNO3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可以除去氢氧化钠中的氢氧化钡,A正确;B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可以除去氢氧化钾中的碳酸钾,B正确;C

11、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除去了硫酸钠,但引入了新杂质硝酸钠,应该用氯化钡,C错误;D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可以除去硝酸中的盐酸,D正确,答案选C。【点睛】掌握杂质与被提纯物质的性质差异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时注意掌握该类试题的“四条基本原则”,即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转化后要易复原)。13. 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 NaHSO4是盐B. NaHSO4是酸式盐C. NaHSO4是钠盐D. NaHSO

12、4是酸【答案】D【解析】【详解】A.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由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可知,NaHSO4是盐,故A正确;B.由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可知,NaHSO4是酸式盐,故B正确;C.由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Na可知,NaHSO4是酸式盐,故C正确;D.酸是指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由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可知,NaHSO4是酸式盐,不是酸,故D错误;故选D。14.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

13、、H+与OH-会反应生成弱电解质H2O,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Ca2与CO32会反应生成难溶物CaCO3,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H与CO32会反应生成HCO3或H2CO3,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该组离子间均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点睛】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大量共存;(3)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大量共存(如 Fe3+和 SCN-等);(4)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15. 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

14、离子组是( )A. K+、Cu2+、NO、SOB. K+、Na+、Cl-、COC. Zn2+、NH、NO、Cl-D. K+、Na+、MnO、SO【答案】C【解析】【详解】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可能存在大量的Cu2+,A不合题意;B强酸性溶液中的2H+CO=H2O+CO2,B不合题意;C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的H+与Zn2+、NH、NO、Cl-均不反应,且离子均为无色,C符合题意;D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可能存在大量的MnO,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16.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 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 单质和化合物

15、属于交叉关系D. 离子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A物质按含有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二者是并列关系,A错误;B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的化合物,二者是包含关系,B正确;C纯净物按元素的含有情况可分为化合物与单质,因此单质和化合物是并列关系,C错误;D有些离子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如2FeCl2+Cl2=2FeCl3,二者不属于并列关系,而是交叉关系,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7. 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C和H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A. 一种化合物B.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 两种化合物D. 两种单质【答案

16、】D【解析】分析】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该气体可能是烃类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也可能是单质氢气,或氢气与与烃类化合物的混合气体。【详解】A碳和氢可以形成甲烷、乙烯等,它们都是一种化合物,A正确;B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如H2和CH4,B正确;C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该气体可能是烃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如CH4、C2H4的混合物,其中含有两种化合物,C正确;D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可能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如果是两种单质,则应该是碳和H2,但由于碳是固体,所以不可能是两种单质,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组

17、成分析判断,解题关键是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物质的元素组成,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B.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C. 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D. 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不会发生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故B错误;C.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是溶液,故C错误;D.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

18、特性,所以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故D正确;答案:D。19. 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食盐水不是分散系B. 一种分散系里只有分散质和分散剂两种物质C. 分散质不一定是固态D. 所有分散系里的分散质微粒都能够透过滤纸【答案】C【解析】【详解】A食盐水是氯化钠溶液,故食盐水属于分散系,A错误;B在分散系中分散质可以是一种物质,也可以是多种物质;同样分散剂也可以是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B错误;C分散质是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因此不一定是固态物质,C正确;D若分散系是溶液或胶体,则分散质微粒能够透过滤纸;若分散系是悬浊液,则分散质微粒不能够透过滤纸,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19、C。2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离子方程式都可表示同一类型反应B. H+OH-=H2O可表示所有酸和碱的中和反应C. 凡是易溶于水的化合物都可以写成离子形式D. 单质和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不用离子符号表示【答案】D【解析】【详解】A离子方程式不一定表示同一类型反应,如Zn+2CH3COOH=Zn2+2CH3COO-+H2仅表示Zn与醋酸之间的反应,A错误;BH+OH-=H2O仅表示可溶性强酸和可溶性强碱反应产生可溶性盐和水的中和反应,B错误;C易溶性非电解质及加入的可溶性固体化合物,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仍然用化学式表示,不能拆写为离子形式,C错误;D单质和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书写时要保留化学

20、式,不用离子符号表示,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填空:21.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H2SO4_;Na2CO3_;Fe2(SO4)3_;NH4NO3_;NaHSO4_;NaHCO3_。【答案】 (1). H2SO4=2H+ (2). Na2CO3=2Na+ (3). Fe2(SO4)3=2Fe3+3 (4). NH4NO3=+ (5). NaHSO4=Na+ H+ (6). NaHCO3=Na+【解析】【详解】H2SO4是二元强酸,在水中电离产生2个H+和1个,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Na2CO3是可溶性盐,在水中电离产生2个Na+和1个,电离方

21、程式为:Na2CO3=2Na+;Fe2(SO4)3是可溶性盐,在水中电离产生2个Fe3+和3个,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NH4NO3是可溶性盐,电离产生和,电离方程式为:NH4NO3=+;NaHSO4是酸式盐,在水中电离产生Na+、H+和,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 H+;NaHCO3是弱酸的酸式盐,在水中电离产生Na+、,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点睛】电解质发生电离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要注意酸式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弱酸的酸式盐无论是在水中还是熔融状态下,都是电离产生金属阳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而强酸的酸式盐,在水中离子键和共价键都发生断裂,而在熔

22、融状态下只断裂离子键,不断裂共价键。如NaHSO4在水中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 H+,但在熔融状态下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一定要注意电离条件对物质电离的影响。22.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锌与稀硫酸反应_;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_;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_;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至中性_。【答案】 (1). Zn+2H+=Zn2+H2 (2). CO2+Ca2+2OH-=CaCO3+H2O (3). Cu2+Ba2+2OH-=BaSO4+Cu(OH)2 (4). H+OH-=H2O (5). 2H+Ba2+2OH-=Ba

23、SO4+2H2O【解析】【详解】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ZnSO4、H2,根据物质拆分原则,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产生CaCO3沉淀和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Ca2+2OH-=CaCO3+H2O;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反应产生BaSO4沉淀和Cu(OH)2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Ba2+2OH-=BaSO4+Cu(OH)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发生中和反应产生Na2SO4和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至中性,反应产生BaSO4沉淀、Na2SO4

24、和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Ba2+2OH-=BaSO4+2H2O。【点睛】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或酸式盐与碱反应时,两种物质的相对物质的量多少不同,发生的反应也不同,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二者相对量的多少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结合物质的溶解性及物质的拆分原则进行书写。23. 写出与下列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H+OH-=H2O_;2H+=H2O+CO2_;Cu2+2OH-=Cu(OH)2_;MgO+2H+=Mg2+H2O_;+Ba2+=BaSO4_。【答案】 (1). HCl+NaOH=NaCl+H2O (2). 2HCl+Na2CO3=2NaCl+H2O+CO2 (3).

25、CuSO4+2NaOH=Cu(OH)2+Na2SO4 (4). MgO+2HCl=MgCl2+H2O (5). Na2SO4+BaCl2=BaSO4+2NaCl【解析】【详解】H+OH-=H2O表示强酸与强碱反应产生可溶性盐和水,如可以表示HCl与NaOH反应产生NaCl、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2H+=H2O+CO2表示强酸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产生可溶性盐、H2O、CO2,如可以表示HCl与Na2CO3反应产生NaCl、H2O、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Cu2+2OH-=Cu(OH)2表示可溶性铜

26、盐与强碱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可溶性盐,如可以表示CuSO4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Cu(OH)2沉淀和Na2SO4,反应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MgO+2H+=Mg2+H2O表示MgO与强酸反应产生可溶性镁盐和水,如可以表示MgO与HCl反应产生MgCl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2HCl=MgCl2+H2O;+Ba2+=BaSO4可以表示可溶性硫酸盐与可溶性钡盐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可溶性盐,如可以表示Na2SO4与BaCl2反应产生BaSO4沉淀和Na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点睛】离

27、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根据一个离子方程式可以写出多个化学方程式,但根据化学方程式只能写出一个相应的离子方程式。24. 某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CuSO4、BaCl2、Na2CO3、K2SO4,根据下表所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试分析混合物的组成并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将固体混合物放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溶液加入硝酸溶液,使溶液pH=2沉淀完全消失,产生无色气体,溶液澄清继续加入稀硫酸,使溶液pH=1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1)原混合物中肯定存在的是_,肯定不存在的是_。(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过程中肯定发生的化学变化_、_。【答案】 (1

28、). BaCl2和Na2CO3 (2). CuSO4和K2SO4 (3). Ba2+=BaCO3 (4). BaCO3+2H+=Ba2+H2O+CO2【解析】【分析】根据CuSO4在溶液中显蓝色,Na2CO3和BaCl2会生成溶于酸的BaCO3沉淀,K2SO4和BaCl2会生成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详解】(1)将固体混合物放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溶液,说明不含有CuSO4,那么剩余的三种物质BaCl2,Na2CO3、K2SO4中,可能含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都含有;加入硝酸溶液,使溶液pH=2,溶液显强酸性,这时沉淀完全消失,产生无色气体和澄清溶液,则说

29、明反应产生的沉淀只有BaCO3,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一定不含K2SO4;继续加入稀硫酸,使溶液pH=1,溶液酸性增强,BaCO3溶解产生Ba2+,其中的C元素转化为CO2气体逸出,硫酸电离产生的与Ba2+结合形成BaSO4沉淀,这与原溶液的成分确定无关。综上所述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含BaCl2和Na2CO3,肯定不存在CuSO4和K2SO4;(2)中反应为BaCl2和Na2CO3反应产生BaCO3沉淀和NaC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BaCO3;中反应为BaCO3与HNO3反应产生Ba(NO3)2、H2O、CO2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H2O

30、+CO2。【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水溶液的颜色、溶解性及相互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依据题中的现象确定各种物质的存在性,最后确定混合物的成分。25. 将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 g装入大试管中,给试管加热来制取氧气,当反应不再发生后,待试管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 g。求:(1)制得氧气质量为_。(2)10.7 g固体物质中含有的物质及质量分别为_、_。【答案】 (1). 4.8 g (2). KCl是7.45 g (3). MnO2是3.25 g【解析】【详解】(1)KClO3与MnO2混合加热发生反应:2KClO32KCl+3O2。

31、在该反应中KClO3是反应物,MnO2是催化剂,KCl及O2是生成物,生成物中只有O2为气体,因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产生O2的质量为m(O2)= 15.5 g-10.7 g=4.8 g;(2)由于反应充分,因此根据方程式2KClO32KCl+3O2可知反应产生KCl、O2的质量关系为149:96。现在反应产生O2的质量是4.8 g,则同时得到的KCl的质量m(KCl)=7.45 g,由于KClO3分解完全,反应后固体与MnO2与KCl的混合物,MnO2作催化剂,其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则反应后固体中含有的MnO2质量为m(MnO2)= 10.7 g-7.45 g=3.25 g。- 1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