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青岛胶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
2、效 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尚书记载,尧以仁政治理国家,以道德教化百姓,在此基础上“协和万邦”;禹通过治理洪水赢得民心,开创了“九州同牧”的社会景象。这反映了A以民为本提升了国家行政效率 B大一统思想具有悠久历史传统 C儒家仁政思想已经渐入人心 D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2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两者的主张A塑造了共同价值观念 B目的是重构社会秩序C体现了民本政治追求 D构建了完整
3、学术体系3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图为秦“右丞相印”封泥,在下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秦代A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置 B手工业经营发展水平C官僚政制的运作方式 D地方职官体系的变迁4盐铁论记载,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蹋鞠斗鸡”为乐,百姓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蹋鞠”。下图为考古发掘的汉画像砖蹴鞠图,这说明A 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加可信 B历史研究依赖实物史料的发掘C画像砖能真实再现历史场景 D文字和实物史料可相互印证 5唐代怀素以“以心传心,直见本心”来书写草书,以“澄明静彻”的心境来诠释书法的本义。影响其书法风格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书法技术进步
4、C佛教思想传播 D理学思想提出6耕读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以前的耕读者成分简单,主要是隐逸之士和学生,且数量有限;宋代耕读理念形成并发展为广大的士人行为,扩展为普通的农家行为。这一变化A说明儒学正统地位日益巩固 B提升了宋代官员的政治素养 C促进了新思想新文化产生 D有助于增强阶层的流动性 7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面对外来侵略,我们应积极地自强迎战,“以守为战”“以守为款”,让外国人听我方调度,以达到“以夷攻夷”“以夷款夷”。该主张A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外交模式 B已抛弃藐视西方的传统观念C引导着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 D找到了抵抗侵略的正确途径8下表为19021904年中国译书统计简表。据
5、此可以推知英美日其他百分比哲学宗教10223270文学艺术8341149史地8109020240社会科学1338337255自然科学1097320210应用科学332426105杂录5224771百分比107606022311000A 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 B中外交汇促进改革思想深入发展C救亡图存探索路径发生重大变化 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9下表为字母演变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B私有制发展推动了文字的产生C文字的发展是由繁到简的过程D文字起源之初已是完整的体系10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每年春季的河水泛滥给农田带来肥沃的淤泥,大约在公元前4300
6、年,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北非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土壤肥沃,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并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高度文明。这说明A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B人类早期文明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C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文明的差异D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相比更加先进11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又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公元前326年,彼特留法案废除了债务奴隶制。这些法律条文A巩固了罗马帝国的有效统治B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促使了公民
7、法发展为万民法D调整了罗马公民内部的关系12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蒙古西征客观上加强了文化交流 B蒙古西征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 C蒙古西征引发了民族迁徙 D蒙古西征引发了宗教改革 13高丽史中记载“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高丽太祖,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958年)光宗用双冀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材料表明A科举制度促进了朝鲜社会发展 B科举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 D中华文明对朝鲜影响较大14下表是北美人口
8、统计(单位:万人)。该地区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年)土著人口白种人口黑种人口合计17007502232710001820325788417729981186016027240400031400A 欧洲人在美洲大陆分布越来越广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美洲原住居民遭到大量屠杀 D外来疾病导致原住民大量死亡15在拉丁美洲文化中,既有印第安人在偏远内陆地区保留的传统文化,如多神信仰、图腾崇拜,也有欧洲白人的天主教,还有非洲黑人带来的音乐舞蹈等因素。该现象说明A拉丁美洲的文化具有多元性 B欧洲的宗教文化具有先进性C印第安传统文化自成发展体系 D拉丁美洲文化受美国文化影响第II卷(非
9、选择题,共55分) 注意事项:(1)第卷共4小题,16题17分,17题12分,18题12分,19题14分,共计55分。(2)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或答题卡范围之外的无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17分)“社会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变社会动乱为“社会和谐”,贯穿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始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张出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视人之国 ,若
10、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指出材料中各学派围绕“社会和谐”提出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思想争鸣局面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7(12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据汉书记载:“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11、”材料二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指出材料中魏晋墓砖壁画反映的社会经济信息,并说明其与汉长城修筑之间的历史关联。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京师大学堂章程首先确定了晚清以来被尊为国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分为天文、农学、工学、商学、医学等十科,“中学”包含经史子集和理学传统)的办学宗旨。京师大学堂规条中规定:“五经四子书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万古而常新,学者果能切实敦行,国家何患无人才,何患不治平。”摘编自胡鹏林从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材料二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物
12、理、化学、法制经济、手工、体操等。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根据材料指出京师大学堂章程与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9(14分)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不同文化的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图中选取一组人口迁移路线,概括指出其路线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 案BBADCDCCCADBDBA二、非选择题:第16题17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
13、4分,共55分。16(17分)答案:主张:为政以德;“仁政”,保护小农经济;兼爱;无为而治;法治。(5分)关系:百家争鸣产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政治环境自由宽松;社会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崛起;私学发展,讲学盛行;自由读书、著书之风盛行;各国统治者需要人才。(6分)百家争鸣促成了当时文化的繁荣,形成了一种思想自由潮流;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4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大变革的社会环境,同时又推动了社会发展。(2分)17(12分)历史信息:西北地区使用先进农耕技术(或“农业发达”);丝绸之路畅通(或“道路
14、畅通”);民族经济交流密切。(6分)历史关联:汉长城的修筑,抵御匈奴侵扰;实施军事、政治管理,保护商旅往来;有利于民族交往和经济发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6分)18(12分)不同:京师大学堂章程:保持传统的儒家经典和理学为主体又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2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全面废弃了儒学传统,采用西式教育体制,西学内涵从自然科学扩大到社会科学和人文学术等领域。(2分)原因:19世纪末,在民族危机空前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康梁等人领导的戊戌变法,一方面积极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真理,也试图从儒家经典中寻找变法依据;(4分)20世纪初,随着共和革命思潮涌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和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共和
15、国建立,与传统割裂成为风潮。(4分)19 (14分)(1)欧洲(第1、2、3条路线):西欧人向南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迁移。(2分)16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欧洲革命、战争导致政局的动荡;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追求财富思想的推动;交通的进步,促使欧洲人口向美洲和大洋洲、南非、北亚不断迁移。(6分)欧洲移民改变了南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人口格局;有利于文明的交融,推动文化重构,形成新的文化认同;引起动植物的世界大交流;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欧洲移民伴随着殖民掠夺,增加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给美洲和非洲带来了
16、灾难,也给移民国家带来了文化认同的新挑战。(6分)(2)中国(第6条路线):向东南亚、美洲、大洋洲迁移。(2分)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农耕经济发展,人地矛盾突出。受郑和下西洋影响,民众前往东南亚、印度洋一带谋生。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招募华工。民众为生活所迫或被绑架欺骗,成为华工劳力,被迫前往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等地。(6分) 中国移民促进了东南亚、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国文化,推动了当地文化的多元发展。(6分)(3)非洲(第4条路线):非洲人向美洲迁移。(2分)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17、之后,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在美洲奴役屠杀印第安人,美洲人口大量减少,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奴隶贸易兴起。(6分)非洲移民为美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加剧了非洲的贫困落后。(6分)(4)印度(第5条路线):向非洲南部和东部海岸、东南亚和加勒比海地区迁移。(2分)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法美等国先后废除了奴隶法令,为了弥补劳动力的紧缺,印度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被迫移民到英国殖民地。(6分)印度移民刺激了英国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财富,重构了当地的文化结构。(6分)注:此答案仅供参考。若学生答案不拘所给答案的表述,意思相近且言之成理,教师须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