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唐山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在溶液中是否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A. B. C. D. 只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酸分子能电离产生氢离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错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
2、氧化还原反应,正确;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错误;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能够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错误;综上所述可知:说法正确的只有,故合理选项是D。2. 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 表示的是阳离子C. 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 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答案】D【解析】【分析】表示O2-;表示Mg原子;表示Na+;表示Mg2+。【详解】A.表示O、Na、Mg三种元素,故A错误; B. 表示O2-,表示的是阴离子,故B错误;C. 表示Mg2+,Mg元素是金属元素,故C错
3、误; D. 表示Mg原子,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故D正确。【点睛】结构示意图中,若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表示原子;若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表示阳离子;若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阴离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3. 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A. H2、D2 B. 14N、14CC. 16O、17OD. 金刚石、石墨【答案】C【解析】【详解】A. H2、D2 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氢气单质,故A错误;B. 14N、14C不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核素,故B错误;C. 16O、17O都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D. 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
4、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答案选C。4.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B. 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OH+H+H2O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D. 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OHMg(OH)2【答案】D【解析】【详解】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故A错误;B.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2OH+SO+Cu2+BaSO4+Cu(OH)2,故B错误;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的反
5、应为铜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故C错误;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故D正确;故选D。5. 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 HClB. Fe3O4C. CuCl2D. FeCl2【答案】D【解析】【详解】A. H2与Cl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可得到HCl,A正确,故A不符题意;BFe3O4可由氧气和铁在点燃条件下直接反应得到,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CuCl2可由氯气和铜在点燃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Cl2的氧化性很强,能
6、直接将铁氧化为+3价铁,D错误,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g的摩尔质量是24 gB. 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molC. 在标准状况下,22.4 LH2O的质量约为18 gD. 9 g H2O与0.5 mol NO2有相同的分子数【答案】D【解析】【详解】AMg的摩尔质量是24 g/mol,A错误;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错误;C在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C错误;D9 g H2O的物质的量是0.5 mol,由于H2O、NO2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根据N=nNA可知:0.5 mol H2
7、O与0.5 mol NO2有相同的分子数,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7.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 分离Na2CO3溶液和CCl4,选B. 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C.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选D. 粗盐提纯,选和【答案】A【解析】【详解】ANa2CO3溶液和CCl4互不相溶,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应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可用萃取法分离,故B正确;C用洗气装置干燥气体,除去CO2中的水蒸气,选,故C正确;D提纯粗盐,常用到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选和,故D正确。故选A。【点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可行性的评价,难点B,注意萃取的应用条件
8、。8. 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某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证明原溶液中有B. 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 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D. 某溶液加入AgNO3后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Cl-【答案】B【解析】【详解】ANH3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A错误;B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说明产生了CuSO45H2O,则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B正确;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C错误;D某溶液加入AgNO3后产生
9、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也可能含有或等,因此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9. 在强碱性的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K+、Na+、B. Na+、ClC. K+、Na+、BrD. K+、Cu2+、Cl、【答案】C【解析】【分析】溶液为强碱性,说明含有大量的OH,溶液为无色,有色离子不能存在,据此分析;【详解】A. 与OH反应生成和H2O,在强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B. 与OH反应生弱碱NH3H2O,不能在指定的溶液中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 四种无色离子在指定溶液能够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D. Cu2显蓝色,故D不符合
10、题意;故答案为C。【点睛】离子共存判断中,遵循:一色:溶液是否有颜色,Cu2显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紫红色;二性: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三特殊:与不能大量共存,“+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四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双水解反应。10. 下列有关计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验室中配制1mol/L的NaCl溶液60mL,配制时应称取的NaCl质量是3.51gB. 0.5L1mol/LMgCl2与0.2L1mol/LNaCl溶液中的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C. 标况下,22.4LHCl溶于1L水中,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D. 0.1mol/L的Na
11、OH溶液中含有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答案】B【解析】【详解】A实验室中配制1mol/LNaCl溶液60mL,需要100mL容量瓶,则配制是应称取的NaCl质量是1mol/L0.1L58.5g/mol=5.85g5.9g,故A错误;B0.5L1mol/LMgCl2与0.2L1mol/LNaCl溶液中的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mol/L2:1mol/L=2:1,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其浓度=1mol/L,并不是溶于1L水中,故C错误;D0.1mol/L的NaOH溶液中,没有给出NaOH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含有OH的物质的量,故
12、D错误;答案选:B。11. 在制备和收集Cl2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装置正确的是A. 制备Cl2B. 除去HCl杂质C. 排空气法收集Cl2D. 尾气吸收【答案】D【解析】【详解】A项、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反应制备Cl2,A装置中缺少酒精灯,故A错误;B项、Cl2中含有氯化氢,Cl2不溶于饱和食盐水,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HCl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会生成CO2杂质,达不到除杂目的,故B错误;C项、Cl2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应从长管通入气体,故C错误;D项、Cl2有毒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倒置的漏斗能够防止倒吸,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3、B项为易错点,注意从氯气的制备原理和氯气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12. 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 )I2+SO2+2H2O=H2SO4+2HI;2FeCl2+Cl2=2FeCl3 2FeCl3+2HI=2FeCl2+2HCl+I2A. SO2I-Fe2+Cl-B. Cl-Fe2+SO2I-C. Fe2+I-Cl-SO2D. I-Fe2+Cl-SO2【答案】A【解析】【详解】已知还原性强弱:还原剂还原产物;在I2+SO2+2H2O=H2SO4+2HI中还原性:SO2I-;在2FeCl2+Cl2=2FeCl3中还原性:Fe2+Cl-;在2FeCl3+2HI=2FeCl2+
14、2HCl+I2中还原性:I-Fe2+,则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SO2I-Fe2+Cl-,故答案为A。13. 下列关于含氯消毒剂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2H+Cl+ClOCl2+H2OB.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 氯水应避光保存的原因是:2HClOH2O+Cl2D.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适量CO2可增强漂白效果:Ca(ClO)2+CO2+H2OCaCO3+2HClO【答案】C【解析】【详解】A84消毒液含NaClO,洁厕灵含HCl,两者混用发生反应NaClO+2HCl=Cl2+N
15、aCl+H2O,A正确;B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B正确;C次氯酸见光易分解, ,C错误;DCa(ClO)2转化为HClO,漂白效果更好,D正确。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标准状况下,0.2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4.48L若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常温常压下,1LHCl和1LH2O物质的量相同标准状况下,1gH2和14gN2的体积相同28gCO的体积为22.4L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A. B. C. D. 【答案】D【解析】
16、【详解】应是气体,即标准状况下,0.2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4.48L,故错误;若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由于温度、压强影响气体的摩尔体积,则它可能处于标准状况,也可能不是标准状况下,故错误;常温常压下,HCl为气体,H2O为液体,虽然二者的体积相等,但它们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错误;H2、N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0.5mol,它们的物质的量相等,在标准状况下,二者的体积相等,故正确;没有指明是否是标准状况,无法判断体积,故错误;标准状况下,两种物质不一定是气体,它们的物质的量相等,但它们占有的体积不一定相等,故错误;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气体压强成正比,即同温同
17、体积下,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压强越大,故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因此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故正确;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15. 反应8NH33Cl2N26NH4Cl,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23B. 83C. 63D. 32【答案】A【解析】【详解】该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表示为 ,可知实际升价的N原子为2个,所以2个NH3被氧化,同时Cl2全部被还原,观察计量数,Cl2为3个,因而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故答案选A。16
18、. 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 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若 MnO2 过量,则浓盐酸可全部消耗完B. 图:证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C. 图:产生了棕黄色的雾D. 图:日光照射烧瓶中的饱和氯水会有气泡产生,这是由于氯气光照条件下溶解度下降而逸出【答案】B【解析】【详解】A、图中: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后,不再与二氧化锰继续反应,即使MnO2过量,盐酸也不能全部消耗,故A错误;B、图中氯水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证明其有酸性,但最后溶液会褪色,证明氯水有漂白性,故B正确;C、图中: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故C错误;D、氯水中含HCl
19、O,光照时HClO分解生成氧气和盐酸,则气泡主要为分解生成的氧气,结论不合理,故D错误;故选B。17. 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组合正确的是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A盐酸水煤气硫酸醋酸HDB胆矾石灰水硫酸钡NH3H2ONH3C火碱蔗糖溶液氯化钠氨水三氧化硫D冰醋酸氢氧化铁胶体苛性钾氯化氢乙醇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混合物来分析。【详
20、解】A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A错误;B胆矾、石灰水、硫酸钡、NH3H2O、NH3分别属于化合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故B正确;C氨水是混合物,不是弱电解质,故C错误;D氯化氢溶于水完全电离出离子,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18. 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非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 酸 碱A. B. C. D. 全部【答案】D【解析】【详解】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可生成盐,如Na与Cl2反应可生成氯化钠,符合题意;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酸都可能生成盐,如Na2O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21、钠,符合题意;非金属单质与金属单质可生成盐,如Na与Cl2反应可生成氯化钠,符合题意;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碱、某些盐反应都可能生成盐,如二氧化碳与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都能反应生成盐,符合题意;酸与金属、碱性氧化物、碱、某些盐反应,都可能生成盐,如盐酸与钠、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都能反应生成盐,符合题意;碱与酸反应可以生成盐,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符合题意;综合以上分析,都可通过一定的反应生成盐,故选D。19. 下列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碳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H2CO32H+B.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C. 少量Ca(OH)2和NaHCO3反应:
22、Ca2+2OH+2CaCO3+2H2O+D.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BaSO4+H2O【答案】C【解析】【详解】A碳酸属于弱酸,在水溶液中分步电离:H2CO3H+、 H+,A错误;BHClO属于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以化学式保留,则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B错误;C少量Ca(OH)2和NaHCO3反应生成CaCO3、水和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CaCO3+2H2O+ ,C正确;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BaSO4+2H2O,D错误;答案选C。20. 下列实
23、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高温蒸干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称量NaOH,称量物放在烧杯中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答案】A【解析】【详解】A蒸发结晶时,当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溶质分解,A错误;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可测量馏分的温度,B正确;C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可避免液体重新接触而污染,C正确;D根据天平使用原则左物右码的要求,称量有腐蚀性药品NaOH时,称量物要放在烧杯中置于托盘天
24、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D正确;故答案选A。21. 下列包装标错了的是( )选项ABCD物质浓硫酸汽油小苏打胆矾标识A. AB. BC. CD. D【答案】CD【解析】【详解】A硫酸有强腐蚀性,是腐蚀品,A正确;B汽油属于易燃品,B正确;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无毒,C错误;D胆矾是五水硫酸铜的俗称,不是爆炸品,D错误;答案选:CD。22. 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 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我们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从反应产物中得到二氧化锰B. 水的沸点是100,CCl4的沸点是76.8,所以常用加热蒸馏方法使两者分
25、离C.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结晶法从含有少量硝酸钾杂质的热、浓食盐水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D. 可以用酒精灯、玻璃棒、坩埚、泥三角这些仪器从食盐水中获取NaCl晶体【答案】A【解析】【详解】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作用下,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得到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从反应产物中得到二氧化锰,故A正确;B.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常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四氯化碳和水,故B错误;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热的含有少量硝酸钾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故
26、C错误;D.用蒸发的方法从食盐水中获取氯化钠晶体,所用到的仪器为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带铁圈的铁架台,故D错误;故选A。23. 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能与该农药中的硫酸铜起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波尔多液属于混合物,硫酸铜属于强电解质B. 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Fe+Cu2+=Fe2+CuC. 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铁发生还原反应D. Fe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等于CuSO4失去的电子数目【答案】CD【解析】【详解】A波尔多液是CuSO4溶液,属于混合物,硫酸铜是盐,在水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A正确;B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Fe
27、+Cu2+=Fe2+Cu,该反应有离子参加和生成,因此属于离子反应,B正确;C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铁是失去电子,发生的为氧化反应,C错误;D在该反应中,Fe原子失去电子变为Fe2+,Cu2+得到电子变为Cu单质,Cu2+得到的电子数目等于Fe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D。24. 加碘盐中含有KIO3,其能发生反应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H2SO4是氧化剂B. KIO3发生还原反应C. I2的还原性大于I-D. 每生成0.6molI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答案】BD【解析】【
28、详解】A. H2SO4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B.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有+5价降到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C.碘离子是还原剂,碘单质是还原产物,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即I2的还原性下于I-,故C错误;D. 每生成0.6molI2,消耗0.2mol KIO3,得到电子是0.2mol5=1mol,即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故D正确;故选:BD。25. 下列用单、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不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Na
29、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转移2e-电子,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故A不选;B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失去4e-电子、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得到2e-电子,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故B不选;C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O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转移12e-电子,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故C不选;D反应中,C单质中的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失去2e-电子、二氧化碳中的C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得到2e-电子,得失电子标注错误,故D选;故选D。【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单线桥中的起点为还原剂,即
30、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终点为氧化剂,即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26. “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甲型H1N1等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威露士”牌“84消毒液”,并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84消毒液”:含25%NaClO、1000mL、密度1.192gcm3,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molL1。(2)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molL1。(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如图所
31、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C利用购买的商品NaClO来配制可能导致结果偏低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2.8g(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要用量筒量取_mL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为配制上述稀硫酸,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填序号)。a定容时俯视观察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
32、、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c浓硫酸在烧杯中加水稀释后,未冷却就向容量瓶中转移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e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f未洗涤稀释浓硫酸的烧杯【答案】 (1). 4.0 (2). 0.04 (3). C (4). 4.4 (5). 胶头滴管 (6). 100mL容量瓶 (7). ac【解析】【详解】(1);(2)c(Na+)=;(3)A需要用到图示,还需要胶头滴管,A错;B容量瓶水洗后直接使用,不需要烘干,B错;C商品NaClO含杂质,所取固体中NaClO含量偏低,C正确;D注意体积用500mL计算而非480,m(NaClO)=4mol/L500mL10-3L/
33、mL74.5g/mol=149g,D错。(4)c(浓H2SO4)=,V(浓H2SO4)=;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a定容俯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b摇匀下液面下降是正常现象,补充水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c冷却至室温后,溶液体积缩小,浓度偏高;d无影响;e溶质损失,浓度偏低;f溶质未完全移入容量瓶,浓度偏低;故选ac。27. 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现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用实验检验其中的、和Cl-。(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称量样品,溶解和沉淀,_,对滤液进行蒸发,冷却结晶。(2)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蒸馏水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三份,分装在三支
34、试管里。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HCl溶液,可观察有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稀_后,再加入_溶液,可观察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有。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足量_后,再加入AgNO3溶液,可观察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有Cl-。【答案】 (1). 过滤 (2). 气泡 (3). HCl (4). BaCl2 (5). Ba(NO3)2【解析】【详解】(1)从草木灰中除去不溶性的固体杂质来提取固体碳酸钾的实验操作顺序为:称量样品;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冷却结晶;故答案为:过滤;(2)碳酸根离子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气泡生成说明有碳酸根离子;向原溶液中滴加盐
35、酸酸化,排除碳酸根等阴离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就说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由于碳酸根、硫酸根也能与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向原溶液中滴加足量硝酸钡后,排除碳酸根、硫酸根等离子的干扰,再加入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氯离子;故答案为:气泡;HCl;BaCl2;Ba(NO3)2。28. “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可与硫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原理为:NaClO+NaCl+H2SO4Na2SO4+Cl2+H2O,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利用此原理制氯气并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装置。(1)上述制备氯气的反应中,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的电子的物
36、质的量是_mol。(2)依据上述反应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制氯气装置(A处)_(填序号)。(3)装置B、C中依次盛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其目的是_。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_。(4)F中NaOH溶液吸收氯气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为了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将氯气通入Na2SO3溶液中,写出氯气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1). 1 (2). (3). 证明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4). 在A和B之间增加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 (5). 2OH-+Cl2=Cl-+ClO-+H2O (6). +
37、Cl2+H2O=+2Cl-+2H+【解析】【分析】在A中NaCO、NaCl、浓H2SO4混合加热反应产生Cl2,B中放干燥的红色布条,C中放湿润的红色布条,看到B在不褪色,C中褪色,说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在D中Cl2、Na2SO3、H2O反应产生Na2SO4、HCl,证明氯气的强氧化性;在E在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HCl能够与NaHCO3反应产生CO2气体,F中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氯气对大气造成污染。【详解】(1)在反应NaClO+NaCl+H2SO4Na2SO4+Cl2+H2O中,Cl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NaClO中+1价、NaCl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Cl2中的0价
38、,每反应产生1 mol Cl2,反应转移1 mol电子;(2)制取Cl2的反应原理是:NaClO+NaCl+H2SO4Na2SO4+Cl2+H2O,反应混合物是固体NaClO、NaCl与液态浓H2SO4,反应条件是加热。是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气体,不符合题意;是固体与液体混合加热制取气体,符合题意;装置是在室温下反应制取气体,不能加热,与反应原理的加热条件相违背,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3)装置B、C中依次盛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看到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从而证明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是由
39、于通过装置A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改进的方法是在A和B之间增加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4)F中NaOH溶液吸收氯气,二者反应产生NaCl、NaClO、H2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Cl2=Cl-+ClO-+H2O;为了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将氯气通入Na2SO3溶液中,反应产生Na2SO4、HCl,则氯气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Cl-+2H+。【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制取与性质验证。要结合物质的存在状态及反应条件确定装置的使用,结合物质的性质(包括挥发性、溶解性及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等)等分析判断各个装置的作用,根据离子方程式中物质拆分原则书写离子
40、方程式。29. (1)难溶物PbSO4溶于CH3COONH4溶液可制得易溶于水的(CH3COO)2Pb,发生的反应为PbSO4+2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说明(CH3COO)2Pb是_(填“强”或“弱”)电解质。(2)已知次磷酸(H3PO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H2PO2和H2O,则次磷酸是_元酸(填“一”、“二”或“三”)。(3)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如2Fe3+Cu=2Fe2+Cu2+的拆写结果是:氧化反应为:Cu-2e=Cu2+;还原反应为:2Fe3+2e=
41、2Fe2+。请据此将反应:Fe+2H+=Fe2+H2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为_;还原反应为_。(4)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NO+HNO3N2O3+H2ONH3+NOHNO2+H2ON2O4+H2OHNO3+HNO2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填序号)。【答案】 (1). 弱 (2). 一 (3). Fe-2e-=Fe2+ (4). 2H+2e-=H2 (5). 【解析】【详解】(1)难溶物PbSO4能够溶于CH3COONH4溶液可制得易溶于水的(CH3COO)2Pb,发生的反应为PbSO4+2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由于(N
42、H4)2SO4是易溶性强电解质,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CH3COO)2Pb是弱电解质;(2)碱足量时,酸分子电离产生的H+可完全被中和,若次磷酸(H3PO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H2PO2和H2O,说明次磷酸分子只能电离产生1个H+,因此次磷酸是一元酸;(3)在反应Fe+2H+=Fe2+H2中,Fe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H+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为Fe-2e-=Fe2+;还原反应为2H+2e-=H2;(4)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有升有降。在反应中都是N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高和降低,氮在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只有升高,没有降低,不符合氧化还原反
43、应的规律,因此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反应。30. 导电性实验可以作为研究电解质电离本质及反应机理的有效方法。(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_(填序号)。干燥的氯化钠晶体;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蔗糖晶体;酒精;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硫酸铜溶液。(2)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_(填字母)。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B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石灰乳中滴加稀盐酸D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3)写出NaHSO4与NaHCO3两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向NaHSO4溶液中逐滴
44、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下同):_;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_。【答案】 (1). (2). D (3). H+=H2O+CO2 (4). 2H+Ba2+2OH-=BaSO4+2H2O (5). +Ba2+=BaSO4【解析】【分析】(1)物质中若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就可以导电,据此分析;(2)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小,导电能力越弱;(3)NaHSO4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硫酸钠、水、二氧化碳;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反应产生硫酸钠、硫酸钡、水;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
45、,硫酸钠与Ba(OH)2反应产生硫酸钡、氢氧化钠。【详解】(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里灯泡亮,说明能够导电,在装置A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在干燥的氯化钠晶体、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中,含有的物质都是电解质,但没有发生电离作用,因而不能导电;在蔗糖晶体、酒精中两种物质都是非电解质,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在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硫酸铜溶液中四种物质都是电解质溶液,电解质发生电离作用,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可以导电;而故合理选项是;(2)在该导电装置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说明两种物质反应,使离子浓度逐渐减小,当恰好反应时离子
46、浓度几乎0,后又逐渐增大。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物质不反应,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增强,不会出现题干中的现象;A不符合题意;B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二者反应产生Na2SO4和水,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几乎不变,不会出现题干现象;B不符合题意;C石灰乳中滴加稀盐酸,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增强,不会出现题干现象;C不符合题意;D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二者发生反应,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小,当二者恰好反应时,离子浓度几乎为0,后当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过量时,氢氧化钡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浓度又逐渐增大,因此能够看到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现象,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3)NaHSO4与NaHCO3两溶液反应,产生Na2SO4、H2O、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2O+CO2;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二者反应产生Na2SO4、BaSO4、H2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Ba2+2OH-=BaSO4+2H2O;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Na2SO4与Ba(OH)2反应,产生BaSO4、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BaSO4。